1
|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本理论探讨 |
李寿德
张春莹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2
|
面向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网络化制造 |
王仲奇
李西宁
姜澄宇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3
|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性质、类型与时空演化机理 |
李寿德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0
|
|
4
|
成(都)绵(阳)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研究 |
罗怀良
|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5
|
创新2.0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研究 |
邹华
王诗琪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6
|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组织、功能与本质问题探析 |
李寿德
|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7
|
论京津塘线型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战略--基于美国128公路的经验 |
陆军
|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8
|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本理论问题 |
黄崇利
|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9
|
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兴起与发展 |
冯嘉苹
李晗涛
|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0
|
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技术创新分析 |
程茂吉
|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1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陆桂军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12 |
5
|
|
12
|
基于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大庆生态城市构建 |
翟绪军
吴国春
|
《全国商情》
|
2007 |
1
|
|
13
|
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特征与定位 |
刘敏
杨快英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4
|
川渝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可行性与基本策略 |
王焱霞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2007 |
2
|
|
15
|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带 加速河北“两环”战略的实施 |
管在源
胡晓燕
李增军
|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6
|
中国第三波经济起飞大潮的发生地何在?——兼论把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建成中国第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必要性 |
彭天宇
王雄胡
晓燕
夏明芳
|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7
|
依托宁夏沿黄高新技术产业带带动深化西部大开发 |
杨丽艳
张中昌
|
《宁夏党校学报》
|
2010 |
0 |
|
18
|
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与战略实施 |
赵围
谷俊涛
|
《科技成果纵横》
|
2007 |
0 |
|
19
|
关于深化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带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 |
陆桂军
黄可宁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14 |
0 |
|
20
|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及建设布局 |
汪芳
田大刚
苏华锋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