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7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高校师生数据管理中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经验与启示
1
作者 董雪璠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效、安全的数据管理对高校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当前我国高校在师生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案例提炼出以下启示,即制定区块链技术实施计划、搭建区块链数据管理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管...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效、安全的数据管理对高校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当前我国高校在师生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案例提炼出以下启示,即制定区块链技术实施计划、搭建区块链数据管理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和共享能力、采用数据审核和验证机制确保链上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优化高校区块链技术实施与监督体系,旨在为我国高校师生数据管理提供改进框架,以便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高校师生数据 数据管理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8年平津高校师生拒绝美援救济品运动述论
2
作者 秦立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7,共12页
拒绝美援救济品运动是1948年平津高校师生“反美扶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抗议美国驻华使节对中国学生的侮辱和威胁,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它之所以发生在平津地区,是因为美国中华救济团在平津实施的一项为学生补充营... 拒绝美援救济品运动是1948年平津高校师生“反美扶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抗议美国驻华使节对中国学生的侮辱和威胁,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它之所以发生在平津地区,是因为美国中华救济团在平津实施的一项为学生补充营养的紧急救济计划,这使平津高校师生找到了维护尊严与维持生活之间的平衡点。当时所拒绝的美援救济品主要是美国中华救济团提供的作为学生营养补助品的鸡蛋和豆浆,而非维生必需品。这是平津高校师生在维护尊严与维持生活之间努力寻求平衡的一种无奈选择和抗争,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它反映了平津高校师生“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收到了一定积极效果,是一项值得肯定的正义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津高校师生 “反美扶日” 美援救济品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论视域下高校师生廉洁知行与腐败自我控制实证研究——以高校师生廉洁知行抽样调查为例
3
作者 李莉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65-179,共15页
赫希的自我控制理论认为,个体的低自我控制是其实施犯罪或类犯罪行为的原因,社会纽带薄弱则低自我控制,依恋、奉献、参与、信念是反映社会纽带强弱的因素,也是考察个体自我控制高低的因变量。为考察高校师生反腐社会纽带和腐败自我控制... 赫希的自我控制理论认为,个体的低自我控制是其实施犯罪或类犯罪行为的原因,社会纽带薄弱则低自我控制,依恋、奉献、参与、信念是反映社会纽带强弱的因素,也是考察个体自我控制高低的因变量。为考察高校师生反腐社会纽带和腐败自我控制,笔者对五地域高校师生廉洁知行现状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析高校师生廉洁认知、廉洁知行统一性,研究高校师生反腐社会纽带、腐败自我控制现状。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师生反腐社会纽带较强,腐败自我控制较高,但部分高校师生存在廉洁认知模糊、廉洁知行不统一等问题,反腐社会纽带薄弱、腐败自我控制较低,个体腐败风险大。以社会纽带理论和自我控制理论为启示,探索增强高校师生反腐社会纽带、提升腐败自我控制路径,预防师生腐败犯罪及类腐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高校师生 社会纽带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身边不正之风的具体表现及治理对策分析
4
作者 郭玉川 李卓航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高校师生身边不正之风的表现形式多样,危害巨大。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包括: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丧失、民主决策不规范、权力运行不透明、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问责缺乏威慑力。应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建立... 高校师生身边不正之风的表现形式多样,危害巨大。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包括: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丧失、民主决策不规范、权力运行不透明、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问责缺乏威慑力。应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建立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立体化监督机制、强化违法违纪问责力度等方面对高校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 不正之风 清廉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数字素养现状和提升研究
5
作者 骆红平 《辽宁丝绸》 2024年第3期117-118,135,共3页
就高校师生数字素养的现状以及提升策略进行分析探究,以促进高校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高校师生 数字素养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韦丽炎 匡艳玲 杨燕 《广西教育》 2024年第3期112-116,146,共6页
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保障师生身心健康都有积极影响。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教育实践,剖析共情和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分析共情对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影响,剖析共情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存在... 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保障师生身心健康都有积极影响。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教育实践,剖析共情和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分析共情对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影响,剖析共情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存在的问题,针对师生关系中存在共情识别不足、共情理解不深和共情应对不当等问题,探究共情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方法,从增强共情识别能力、加深共情理解程度和改进共情应对方式三方面提出策略与建议,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视域 高校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交流理论视域下高校师生交流的问题及其纾解之道
7
作者 董浩 靖鸣 《关东学刊》 202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与否,深刻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师生感情、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运用理想交流理论,对高校师生之间存在的交流问题及其纾解之道进行了探索。我国高校师生之间主要存在着课下交流缺失、线下交流困难、“单向度交流”... 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与否,深刻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师生感情、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运用理想交流理论,对高校师生之间存在的交流问题及其纾解之道进行了探索。我国高校师生之间主要存在着课下交流缺失、线下交流困难、“单向度交流”、工具性交流以及无法相互理解的交流无奈等交流问题,而造成这些交流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师生缺乏课下交流的机会与机制;师生还未完全适应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的差别;教师科研压力大,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教学设计不科学,未能充分考虑学生接受情况;学生人数众多,课堂考评机制执行难度大;媒介化社会娱乐方式众多,教学受到冲击;学生“混文凭”观念严重,学习态度不端正;师生之间代沟、认知差异,导致相互理解困难。因此,为了纾解这些现实中高校师生交流存在的问题,应改革教学设计,加强课堂交流环节;建立体制机制,激励学生重视课堂交流;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读大学观”,积极与老师交流;采取各种办法,增加师生课下交流的机会;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线上交往;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积极交流,求同存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交流 理想交流理论 对话教学法 教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支部共建引领党建带团建机制研究
8
作者 黄薇 赵显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0058-0061,共4页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然而全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思潮的交融,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快速传播,使得新时代青少年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做好学校的思...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然而全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思潮的交融,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快速传播,使得新时代青少年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做好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党组织的引领,探索新时代学校党建带团建的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共青团是党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军,高校党建对团建工作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不仅是高校共青团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师生党、团支部协同共建,能够在实现党组织对团组织教育引领的基础上,为师生互动提供更多平台,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各项要求、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有着重大的现实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支部 共建引领党建 带团建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使用“学习强国”平台的调查与分析
9
作者 熊莉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0,共4页
“学习强国”平台上学习资源丰富、全面,且与时俱进,能够满足高校师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以安徽外国语学院师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师生使用“学习强国”平台的目的、使用频率、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情况,分析“学习强... “学习强国”平台上学习资源丰富、全面,且与时俱进,能够满足高校师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以安徽外国语学院师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师生使用“学习强国”平台的目的、使用频率、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情况,分析“学习强国”平台对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的作用,以及在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意义和影响,为有效发挥“学习强国”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强国 高校师生 红色文化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良好尊重关系构建的价值、挑战及对策
10
作者 旦智多杰 丁文婷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6期115-120,共6页
尊重既是人的一种根本需要,也是一种追求,这使得尊重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尊重关系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促进师生积极交往的形成、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促进师生道德境界的提升。当前,由于观念上的误解、西方思维... 尊重既是人的一种根本需要,也是一种追求,这使得尊重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尊重关系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促进师生积极交往的形成、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促进师生道德境界的提升。当前,由于观念上的误解、西方思维方式的裹挟、生命感的淡化以及相关概念内涵的任意扩充,给师生之间理想尊重关系的创建带来了挑战,影响了高等学校育人水平的提升。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困境和挑战,笔者围绕回归教育本质、矫正归因缺陷、提升思想境界、加强文化自觉以及重视生命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构建良好尊重关系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 高校师生 价值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部门联合发布意见 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11
《中国教工》 2024年第8期28-28,共1页
中央社会工作部、教育部、司法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为发展法律援助事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意见提出,到2025年,高... 中央社会工作部、教育部、司法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为发展法律援助事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意见提出,到2025年,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基本健全,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基本完成。到2035年,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成为高校法学师生实践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工作 高校法律援助 志愿服务体系 法治社会建设 高校法学 高校师生 规范化建设 有力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Z世代”高校师生矛盾的产生原因
12
作者 焦鸣冬 《区域治理》 2024年第8期264-266,共3页
高校师生矛盾的实质是社会冲突。“Z 世代”大学生即 2000 年后出生的新一代大学生,本文从师生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Z 世代”高校师生矛盾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校师生矛盾 “Z世代”大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健康监测管理系统设计
13
作者 郑欢欢 谭河莲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高校是师生共同学习、工作的地方,人员聚集容易出现传染病,还可能会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进度。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款高校师生健康监测管理系统,持续关注高校这种人员密集地区的传染病传播情况,实现精准管理。系统前端采用的“... 高校是师生共同学习、工作的地方,人员聚集容易出现传染病,还可能会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进度。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款高校师生健康监测管理系统,持续关注高校这种人员密集地区的传染病传播情况,实现精准管理。系统前端采用的“Vue.js+Uniapp”框架和ECharts,后端使用的是Spring Boot和My Batis Plus作为主要开发技术。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给国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高校具有学生来源广泛、交流合作活动多的特点,且不仅需要抵抗大范围的突发传染病,还经常面临季节性传染病的挑战,因此在传染病预防时期将面临更高的风险[2-3],所以高校是公共卫生的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管理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精准管理 突发传染病 传染病传播 高校师生 国民健康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曹威麟 段晓群 王晓棠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的问题此前还停留在理论思辨的规范研究阶段。文章将高校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的双方,开发了一套能对双向心理契约进行有效测量的问卷量表,通过收集并分析师生两个渠道的调查数据,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 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的问题此前还停留在理论思辨的规范研究阶段。文章将高校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的双方,开发了一套能对双向心理契约进行有效测量的问卷量表,通过收集并分析师生两个渠道的调查数据,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内容、双方责任履约的相关性及履行的情况展开实证研究,验证了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理论的一些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 心理契约 测量分析 责任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高校师生器官捐献的认知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雷洁 赵建文 +2 位作者 白凤 陈露 朱玲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高校师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苏州市部分高校师生进行器官(或遗体)捐献的认知度现状调查。结果所调查的475名对象中器官捐献愿意率为52.... 目的了解苏州市高校师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苏州市部分高校师生进行器官(或遗体)捐献的认知度现状调查。结果所调查的475名对象中器官捐献愿意率为52.2%,其中汉族高于其他少数民族(P=0.033);大学师生对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医学相关专业师生略高于非医学类专业;高校师生获取相关知识主要途径中,广播电视59.4%、网络57.1%、学校教育22.7%、医护人员宣传8.6%;60.4%的调查对象认为捐献器官可以赐予他人生存条件,延续自己生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束缚、不了解捐献程序和法规、担心医学不合理应用等是目前导致师生不愿意捐献的主要原因。结论苏州市高校师生总体愿意捐献率较高,但相关捐献知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聘请工作在器官捐献一线的医疗护理人员深入校园对师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知识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认知和态度 影响因素 高校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曹威麟 赵利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5-98,共4页
将高校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开发一套测量心理契约的量表。运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师生的调查数据,验证了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解决了双向视角心理契约内容非唯一性问题。
关键词 高校师生 契约期望 测量分析 激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特征及其调控管理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威麟 牛彩虹 彭政思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具有互惠互利的非经济性、缔结与履行的周期性、内容调整的阶段性、毕业后的延绵性等特征。其调控和管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高双方的暗示技能和感知能力;帮助双方适时调整有关的期望值;敦促双方履行相关责任;对...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具有互惠互利的非经济性、缔结与履行的周期性、内容调整的阶段性、毕业后的延绵性等特征。其调控和管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高双方的暗示技能和感知能力;帮助双方适时调整有关的期望值;敦促双方履行相关责任;对违背契约与契约破裂进行诊断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 心理契约 基本特征 调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校师生的应用文CAW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旺 金博 +2 位作者 滕弘飞 史彦军 张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204-207,共4页
面向高等院校师生开发了一套应用文计算机辅助写作(CAW,Computer-AidedWriting)系统。该系统对高校师生常用的各种典型应用文从文体和用户的角度给出了两种分类,制作了写作模板,并提供了例文。该系统的写作模板可定制、例文库内容可添加... 面向高等院校师生开发了一套应用文计算机辅助写作(CAW,Computer-AidedWriting)系统。该系统对高校师生常用的各种典型应用文从文体和用户的角度给出了两种分类,制作了写作模板,并提供了例文。该系统的写作模板可定制、例文库内容可添加,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和较好的可扩展性。经网上问卷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高校师生提高写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写作 高校师生 应用文 写作模板 例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江茂森 张光春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58,共4页
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探索以优化党支部设置为思路、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组建师生合编党支部,是创新高校党支部设置方式、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激活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有益实践。... 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探索以优化党支部设置为思路、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组建师生合编党支部,是创新高校党支部设置方式、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激活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有益实践。本文基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党建工作实践,对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建设模式的内涵和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了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建设模式的成效及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建设模式的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从严治党 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陆岩 姜国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2期11-15,共5页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革变迁的风向标、指南针和调控器。它通过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达到对社会存在的能动、调控、改造和导向的目的。高校作为这一思想文化的生产、传播、集散地和前沿阵地,首当其冲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影响,这些社会思潮对高校广大师生这一特殊群体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势必产生重要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是促进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高校师生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