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
1
作者 温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9期1344-1345,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采取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均给予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无死亡患者,术后第1天CT... 目的探讨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采取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均给予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无死亡患者,术后第1天CTA均显示桥血管通畅。术后早期2例患者出现偏瘫,1例检查同侧基底节区小梗死灶,1例为桥血管闭塞,经相关治疗逐步恢复肌力。2例患者在输术后出现耳前桥血管搏动消失,CTA证实桥血管闭塞。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发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症状在术后3个月内消失;动脉瘤近端结扎或夹闭者、动脉瘤孤立者,术后CTA显示动脉瘤影消失。另有2例术后6个月时CTA显示桥血管闭塞,其余患者未见桥血管闭塞;术后,患者舒张期、收缩期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术前,血流阻力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颅内复杂性动脉瘤采用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有效,血管通畅率高,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复杂性动脉瘤 效果 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桥血管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锦胡 王君宇 +4 位作者 陈风华 唐云红 陈远兵 李健 黄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以及桥血管在该治疗方式中的选择心得。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17年10月行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的79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 目的探讨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以及桥血管在该治疗方式中的选择心得。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17年10月行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的79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桥血管分别为桡动脉(21例)、小腿段大隐静脉(29例)或大腿段大隐静脉(29例)。以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依据评价疗效,并分析不同类型桥血管的闭塞情况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CT血管成像(CTA)均显示桥血管通畅。6例患者桥血管发生闭塞,其中2例(桥血管为小腿段大隐静脉)分别在术后第3、4天闭塞,无症状;2例(桥血管为桡动脉)分别在术后第5、25天闭塞,出现肢体肌力下降;2例(桥血管为小腿段大隐静脉)在术后6个月闭塞,但无症状。4例患者术后因脑梗死(1例)或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脑缺血症状。出院时GOS评分及随访mRS评分显示78例患者症状改善、预后良好,1例患者症状无改善、植物生存。结论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有效,而桥血管应根据术前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搭桥术 颅内动脉瘤 流量 血管
原文传递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常枫 常金生 +1 位作者 申学明 王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4期2745-2751,共7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效果及术中桥血管选择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2013-03—2017-12收治的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共40例临床资料,其中桥血管选择桡动脉10例,桥血管...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效果及术中桥血管选择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2013-03—2017-12收治的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共40例临床资料,其中桥血管选择桡动脉10例,桥血管选择小腿段大隐静脉15例,桥血管选择大腿段大隐静脉15例;观察桥血管基本情况、桥血管术后闭塞情况、预后情况、出院时情况及随访情况,并比较不同类型桥血管闭塞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第1天行CTA检查均提示桥血管通畅,术后仅3例发生桥血管闭塞,占总数7.50%,其中桡动脉作为桥血管1例,小腿段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2例;桥血管为桡动脉、小腿段及大腿段大隐静脉术后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例中出现偏瘫和脑血管痉挛各1例,1例随访判定为植物生存;术前未见出血症状患者30例中仅1例出现术后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症状,随访mRS评分均≤1分。结论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安全有效;其中桥血管是否通畅可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应注意术前对桥血管选择,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动脉瘤部位、载瘤动脉灌注及供血血管等因素制定差异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 颅内-血管搭桥术 血管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972-973,共2页
目的观察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和颞浅动脉敷贴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有效率,术后半年的复发率以及手术前后NIHSS... 目的观察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和颞浅动脉敷贴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有效率,术后半年的复发率以及手术前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能够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搭桥术 缺血性脑血管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爆裂患者总体生存率及再出血率的影响
5
作者 李晓玲 魏鑫鑫 王晴晴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0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爆裂患者总体生存率及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术治疗,实验...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爆裂患者总体生存率及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术治疗,实验组接受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月、1年和2年生存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7%(28/36)]相比,实验组[94.44%(34/36)]显著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更长(P<0.05);实验组术后1年生存率[77.77%(28/36)]显著高于对照组[55.55%(20/36)];实验组术后2年生存率[33.33%(12/36)]显著高于对照组[11.11%(4/36)](P<0.05)。结论 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爆裂患者疗效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并且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搭桥术 鼻咽癌 颈内动脉爆裂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高流量搭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益萍 何国龙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63-64,共2页
对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高流量搭桥术。1例患者术中大脑中动脉破裂出血致血压下降至45/30mmHg,立即给予吸引器吸血,暂时阻断动脉瘤的近心端,紧急加压输血,30min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继续手术;6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 对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高流量搭桥术。1例患者术中大脑中动脉破裂出血致血压下降至45/30mmHg,立即给予吸引器吸血,暂时阻断动脉瘤的近心端,紧急加压输血,30min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继续手术;6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5.0h,术中出血350~2 250mL;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于术后8~10d出院。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时准确传递各类手术器械,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流量搭桥术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联合BMMNC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华 张小广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7期681-682,685,共3页
目的:探究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出80例,将8... 目的:探究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出80例,将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血清注射,观察组给予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BMMNCs经搭桥血管注射。对比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NIHSS评分和治疗前后梗死脑组织面积。结果:术前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梗死脑组织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梗死部位面积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联合BMMNC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梗死情况,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搭桥术 骨髓单个核细胞 缺血性 血管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搭桥手术在头颈复杂病变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8
作者 袁国艳 杨光华 +4 位作者 吴平安 张作洪 张振宇 何伟成 任铭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探讨高流量搭桥手术在头颈复杂病变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2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0例颅底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高流量颅内外搭桥进行血管重建,对患者的术前评估、诊疗经过及术后随... 目的 探讨高流量搭桥手术在头颈复杂病变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2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0例颅底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高流量颅内外搭桥进行血管重建,对患者的术前评估、诊疗经过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手术,术中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显示搭桥血管通畅。术后并发症颅内出血2例,颅内感染2例,脑积水2例,脑卒中1例,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3分9例,4分1例。结论 头颈部复杂病变累及颈内动脉的情况下,应用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评估脑组织供血状态、选用合适的搭桥血管和吻合方式是治疗方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搭桥术 流量 头颈部复杂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剑 张士永 +4 位作者 高天 李冬梅 李岩 田荣 毛更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3期535-536,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颞浅动脉敷贴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颞浅动脉敷贴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搭桥术 颞浅动脉敷贴术 缺血性脑血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高流量血管搭桥犬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琳 王宏昭 +1 位作者 任贺成 黄楹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1-853,共3页
近年血管搭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杂动脉瘤和颅底肿瘤等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3].低流量(<90 ml/min)的颅内外颈动脉系统血管吻合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4],高流量(≥90 ml/min)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应用日益增多[5-6].而国内外... 近年血管搭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杂动脉瘤和颅底肿瘤等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3].低流量(<90 ml/min)的颅内外颈动脉系统血管吻合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4],高流量(≥90 ml/min)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应用日益增多[5-6].而国内外鲜见利用犬颈外动脉进行高流量血管搭桥的实验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立犬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高流量血管搭桥模型,为相关技术培训提供一个模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搭桥术 动脉 颈总动脉 流量 犬模型 缺血性脑血管 颈动脉系统 底肿瘤
原文传递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脑梗塞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景鑑 杨树源 +2 位作者 岳树源 张建宁 洪国良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7-398,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血管吻合术 手术适应证 颅内-动脉搭桥术 脑梗塞
原文传递
高流量搭桥术在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祥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8年第11期1-4,12,共5页
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和血管内栓塞技术的发展,虽然一些难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得到满意的治疗,但仍有一些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采用单纯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的方法难以治疗。主要有巨大动脉瘤、脑动脉主干的梭形或巨肠形动脉瘤、海绵... 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和血管内栓塞技术的发展,虽然一些难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得到满意的治疗,但仍有一些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采用单纯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的方法难以治疗。主要有巨大动脉瘤、脑动脉主干的梭形或巨肠形动脉瘤、海绵窦内动脉瘤、动脉瘤内有大量血栓、瘤壁伴有钙化、粥样硬化斑块、夹层动脉瘤、动脉主干为动脉瘤颈和动脉瘤囊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 治疗 搭桥术 流量 显微神经科技术 海绵窦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粥样硬化斑块
原文传递
颅内-外动脉搭桥在复杂颈内动脉瘤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田彦龙 毛颖 +6 位作者 宋冬雷 冷冰 徐斌 王启弘 陈功 周良辅 张鸿祺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在复杂颈内动脉瘤治疗中的适用范围、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颅内-外搭桥术临床资料,搭桥后分别采用慢性阻断颈部颈内动脉、闭塞载瘤动脉或孤立动脉瘤等。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或CTA示30例吻合血管通...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在复杂颈内动脉瘤治疗中的适用范围、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颅内-外搭桥术临床资料,搭桥后分别采用慢性阻断颈部颈内动脉、闭塞载瘤动脉或孤立动脉瘤等。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或CTA示30例吻合血管通畅,1例吻合口狭窄伴血管痉挛,2例吻合口不通。29例通过阻断颈内动脉使动脉瘤不显影而达到治愈。29例治愈患者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结论采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结合急性或慢性闭塞颈内动脉,是复杂颈内动脉瘤治疗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颈内动脉 血管重建 颅内-动脉搭桥术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 被引量:20
14
作者 任士卿 王冰 刘俊艳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并不少见,发病率也不甚清楚。经颅多普勒(TCD)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已经渐渐取代脑血管造影用于颈内动脉闭塞的诊断。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受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药物治疗的作用有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并不少见,发病率也不甚清楚。经颅多普勒(TCD)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已经渐渐取代脑血管造影用于颈内动脉闭塞的诊断。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受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药物治疗的作用有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颅内-颅外搭桥术(EC/IC)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 多普勒 磁共振血管造影 诊断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颅内-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