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空间站的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双南 徐明 +1 位作者 董永伟 常进 《国际太空》 2014年第12期7-16,共10页
大量的天文观测证据表明,暗物质不但存在,而且主导宇宙的物质分布。但是目前人类对于暗物质粒子的性质还几乎一无所知,关键就在于还没有探测到暗物质粒子,这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缺憾之一。现代物理学理论的有些模型预言了种类繁多的... 大量的天文观测证据表明,暗物质不但存在,而且主导宇宙的物质分布。但是目前人类对于暗物质粒子的性质还几乎一无所知,关键就在于还没有探测到暗物质粒子,这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缺憾之一。现代物理学理论的有些模型预言了种类繁多的候选暗物质粒子,但是无法明确说明哪种粒子就是暗物质粒子,所以最终探测到并且测量暗物质粒子的性质将能够对于基础物理学理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探测 宇宙 空间站 暗物质粒子 物理学理论 设施 高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辐射本底研究--以锦屏大设施项目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建平 李元景 曾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共10页
暗物质研究是当前最重要的基础前沿课题之一。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有助于人类理解暗物质进而认识物质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分析在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中宇生和原生放射性核素两类本底源和屏蔽方法,以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 暗物质研究是当前最重要的基础前沿课题之一。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有助于人类理解暗物质进而认识物质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分析在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中宇生和原生放射性核素两类本底源和屏蔽方法,以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DURF)项目为例,从技术路线、建设地点和系统构成三方面详细介绍降低本底的实验方案。该项目为推动我国基础物理前沿研究提供一流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 宇宙射线 放射性本底 锦屏大设施 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实验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平台的数据获取系统的研制
3
作者 张镇 龚轲 +6 位作者 彭文溪 乔锐 郭东亚 刘雅清 黄明 武梦龙 刘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本文介绍一套基于ZYNQ平台的数据获取系统的研制,该系统采用了Xilinx公司的ZYNQ UltraScale+MPSoC芯片作为控制芯片,并实现了LVDS数据接收、编解码、RS-422控制和千兆以太网数据接收存储功能,可用于采集硅电荷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该系统... 本文介绍一套基于ZYNQ平台的数据获取系统的研制,该系统采用了Xilinx公司的ZYNQ UltraScale+MPSoC芯片作为控制芯片,并实现了LVDS数据接收、编解码、RS-422控制和千兆以太网数据接收存储功能,可用于采集硅电荷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该系统参加了欧洲核子中心的重核束流实验,共采集了100 GB实验数据,功能稳定可靠,为HERD项目硅电荷探测器的后续实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 硅电荷探测 数据获取系统 ZYN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开工
4
《四川水力发电》 2018年第A02期34-34,共1页
6月19日,由中水五局公司参与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正式开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十二五”期间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并开展相关的高能辐射、天体演化等基础科学研究... 6月19日,由中水五局公司参与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正式开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十二五”期间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并开展相关的高能辐射、天体演化等基础科学研究为核心目标。2017年5月26日,公司成功签订了该观测站水切伦科夫探测器(WCDA)水池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该项目管理模式为EPC,由公司与成勘院组建联合体,共同负责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项目 观测站 宇宙线 高海拔 科技 项目管理模式 高能辐射 水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风向标
5
《卫星与网络》 2020年第12期74-75,共2页
国内部分中国发布未来太空探索计划12月2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未来太空任务计划,提出一个新的三步走计划,详细介绍了未来对月球和深空的探索。中国航天局目前已完成目标轨道同步、探测器着陆和返回,未来的任务将专注于"测绘、建... 国内部分中国发布未来太空探索计划12月2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未来太空任务计划,提出一个新的三步走计划,详细介绍了未来对月球和深空的探索。中国航天局目前已完成目标轨道同步、探测器着陆和返回,未来的任务将专注于"测绘、建设和利用"。测绘:该机构将探测月球的地质环境和宇宙辐射,绘制最详细的月球地质图谱。建设:在月球上建设基础设施,鹊桥中继卫星将有效支持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联系。该机构还指出长期目标是在月球建设水和电力供应,以实现人类长期居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航天局 宇宙辐射 太空探索 中继卫星 探测器着陆 基础设施 目标轨道 电力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6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18-121,共4页
综述及基本情况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是“十二五”期间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该装置由电磁粒子探测器(ED)阵列、缪子探测器(MD)阵列、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等组成,以探索高能宇... 综述及基本情况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是“十二五”期间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该装置由电磁粒子探测器(ED)阵列、缪子探测器(MD)阵列、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等组成,以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并开展相关的高能辐射、天体演化以及暗物质分布等基础科学研究为核心目标。具体科学目标为:①精确测量高能伽马源宽范围能谱,探寻高能辐射源粒子的特征,研究宇宙线加速和传播机制;②开展全天区伽马射线扫描搜索,探索其高能辐射机制;③探寻暗物质、量子引力等新物理现象,探索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引力 物理现象 基础科学研究 高能辐射 暗物质 天体演化 粒子探测 宇宙线起源
原文传递
范艾伦探测器
7
作者 Nicola Fox 郑耀昕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14年第9期10-10,共1页
范艾伦辐射带是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层宇宙空间中包围着地球的高能辐射层,由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范·艾伦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范艾伦辐射带分为内外两层,内外层之间存在范艾伦带缝,缝中辐射很少。范艾伦探测器(Van Allen P... 范艾伦辐射带是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层宇宙空间中包围着地球的高能辐射层,由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范·艾伦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范艾伦辐射带分为内外两层,内外层之间存在范艾伦带缝,缝中辐射很少。范艾伦探测器(Van Allen Probes)原名为辐射带风暴探测器(Radiation Belt Storm Probes),是两艘用来研究环绕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的自动控制太空船,它是美国宇航局指挥的范艾伦探测任务,属于与恒星共存计划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 美国宇航局 高能辐射 辐射 宇宙空间 物理学家 自动控制 探测任务
原文传递
天体粒子物理新世界
8
作者 A.卡斯尼茨 康连生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05年第4期11-11,共1页
2002年2月5~7日在葡萄牙Algarve大学召开了“第四次天体粒子物理新世界国际会议”,这次国际会议的每个分会都对当前各领域状况做了一个综述,会上讨论的内容包括宇宙学参数、中微子物理和天体物理、引力波、宇宙线起源、传播和交互作... 2002年2月5~7日在葡萄牙Algarve大学召开了“第四次天体粒子物理新世界国际会议”,这次国际会议的每个分会都对当前各领域状况做了一个综述,会上讨论的内容包括宇宙学参数、中微子物理和天体物理、引力波、宇宙线起源、传播和交互作用、极端状态下的物质、超新星和暗物质等。各领域的专家介绍了疏远超新星和宇宙学背景辐射近期成果,引力波探测新计划,国际空间站极高能宇宙线检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物理 新世界 高能宇宙线 国际会议 2002年 宇宙学参数 中微子物理 引力波探测 国际空间站 天体物理 交互作用 背景辐射 超新星 葡萄牙 暗物质
原文传递
万亿电子伏的γ射线源自银河
9
作者 树华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Γ射线源 银河系 电子 新墨西哥州 物质密度 宇宙射线 电磁辐射 探测 高能
原文传递
悦图
10
《中国机械(装备制造)》 2018年第7期20-21,共2页
6月19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集中开工。LHAASO以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并开展相关的高能辐射、天体演化以及暗物质分布等基础科学研究为核心目标。
关键词 基础设施 高能辐射 科学研究 物质分布 天体演化 宇宙线 海子山 稻城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