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氧化应激指标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关系
1
作者 谭志偲 陈仁山 魏岳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87-290,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氧化应激指标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后随访9个月,根据病人是否发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氧化应激指标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后随访9个月,根据病人是否发生栓塞事件将107例病人分为栓塞组(31例)和未栓塞组(76例)。检测病人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变形指数、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OD、NO、GSH-Px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价值;以Spearman系数检验SOD、NO、GSH-Px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关性。结果:与未栓塞组比较,栓塞组SOD、GSH-Px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未栓塞组比较,栓塞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血细胞比容较大,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ROC分析,SOD95.603U/mL、NO 44.813μmol/L、GSH-Px103.786U/L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最佳截断值。SOD、GSH-Px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呈负相关,NO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发生血栓栓塞事件与血浆黏度较高有关,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与SOD、GSH-Px水平呈负相关,与NO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氧化应激 血栓栓塞事件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
2
作者 王明雷 王爽 潘云霄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30-32,共3页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1日至2023年9月16日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高血压-阵发性房颤组。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作...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1日至2023年9月16日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高血压-阵发性房颤组。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单纯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其心脏超声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过心脏超声检查,高血压-阵发性房颤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和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的比值(E/A)及左房内径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高血压-阵发性房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室间隔/左室后壁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除了存在高血压本身可能导致的心脏形态结构变化外,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指标变化及左心房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 形态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
3
作者 李凤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22-0125,共4页
观察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呈现的心脏超声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入的5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归于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高血压病人纳入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心脏超声检查,并观察其... 观察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呈现的心脏超声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入的5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归于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高血压病人纳入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心脏超声检查,并观察其心脏超声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左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较对照组高(P<0.05),而室间隔/左室后壁两组差异小(P>0.05)。结论 心脏超声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检查上,不仅有心脏结构的心态改变,还呈现出左心房扩大症状和有关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超声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江红叶 徐云峰 +4 位作者 欧阳林峰 曾繁燕 柯遥 杨田珍 徐明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4期204-205,共2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东莞东华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组织参与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40例,分别为:心电图... 目的:评价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东莞东华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组织参与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40例,分别为:心电图组患者予以心电图检查,超声组患者予以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检查并诊断后,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比,超声组准确率、灵敏度高,即单纯心脏超声准确率、灵敏度高显著高于心电图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较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效果更理想,可为临床医师提供精准的数据,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检查 准确率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超声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曹云翔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6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将另外80例同期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将另外80例同期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彩色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两组患者IVSd、LVPWa及VSd/LVPWa无明显差异(P>0.05),LAD、LVDd及E/A比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扩大,室间隔增高及二尖瓣逆流发生率高,而左心房扩大与高血压有着直接关联,血压升高会导致心脏结构发生变化;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价值高,为疾病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临床价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径和P波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薛鸿群 侯爱琴 陈亚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心房内径和P波离散度(Pwd)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患者9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厄贝沙坦+胺碘酮)47例和对照组(氨氯地平+胺碘酮)46例,观察2组治疗12个月后血压...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心房内径和P波离散度(Pwd)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患者9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厄贝沙坦+胺碘酮)47例和对照组(氨氯地平+胺碘酮)46例,观察2组治疗12个月后血压控制水平、Pwd、左心房内径、房颤复律后12个月内窦律维持率。结果88例完成整个实验,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3例。2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最大P波时限(Pmax)、Pwd较治疗前和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最小P波时限(Pmin)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增加(P<0.01或P<0.05)。在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左心房内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良好,显著缩短Pmax和Pwd,显著缩短左心房内径,其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心房颤动 阵发 原发高血压 心房内径 P波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琦武 唐建华 +1 位作者 黄学成 刘锦祥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36例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36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患者(B组)进行比较;在有PAF的老年高...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36例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36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患者(B组)进行比较;在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观察了19例患者在窦性心律时和房颤发作期的血浆BNP水平作对照,并以5例患者在房颤发作前、中、后的血浆BNP水平对照。结果有PAF病史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无PAF病史者[(69.99±55.18)μg/L比(32.21±22.80)μg/L,P<0.01]、LVEF显著低于无PAF病史者[(61±8)%比(67±5)%,P<0.05],两组左房内径无差异。19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时[(132.45±46.68)μg/L比(62.72±38.40)μg/L,P<0.01],5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房颤发作前及房颤中止后的BNP水平[(143.56±57.68)μg/L比(79.68±27.08)μg/L及(143.56±57.68)μg/L比(95.88±38.39)μg/L,P<0.05]。结论PAF发作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NP释放。窦性心律时血浆BNP水平可能用于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PA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心房颤动 脑钠肽 高血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维拉帕米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宏松 韦彩雯 +3 位作者 宋蕾 李志华 蔡振东 卢英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24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缓释维拉帕米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服用缓释维拉帕米,B组服用氨氯地平,观察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心率、房性早搏次数、短阵房颤数及随访期间房颤发作总次数,平... 目的观察缓释维拉帕米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服用缓释维拉帕米,B组服用氨氯地平,观察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心率、房性早搏次数、短阵房颤数及随访期间房颤发作总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心室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心率、房性早搏次数及短阵房颤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各项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房颤平均持续时间短于B组,平均心室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缓释维拉帕米和氨氯地平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但缓释维拉帕米减慢心率、减少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颤的作用优于氨氯地平,并可降低房颤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和心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维拉帕米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心房颤动 阵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磊 韩冷 陆志刚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5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的心脏超声特征。方法:挑选2011年8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执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的心脏超声特征。方法:挑选2011年8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执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特征。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E/A比值与左房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LVEDD与IVS/LVP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因为高血压导致心脏结构形态出现改变,同时也导致生理指标出现程度不同的改变,左心房出现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红梅 彭剑峰 李俐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3期10-12,22,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合并PA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试验组采用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胺碘酮治疗。治疗12个月后对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合并PA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试验组采用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胺碘酮治疗。治疗12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降血压(SBP、DBP)水平、心房颤动(AF)复发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左心房内径(LAD)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在随访中对照组3例、试验组2例患者因甲状腺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退出研究。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中6例(17.1%)患者发生心电图证实的AF发作,对照组中13例(38.2%)发生心电图证实的AF发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2.9%,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LAD为(37.0±3.6)mm,对照组LAD为(38.9±3.3)mm,试验组LA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PAF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PAF的复发,对延缓左心房扩大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胺碘酮 硝苯地平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应良红 刘海云 朱源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3期2222-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给予厄贝沙坦降压、胺碘酮和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心定悸胶囊,每次6粒,每日2次口服。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左心房功能、心房颤动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9.37%,高于对照组的5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LAA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峰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A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复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01)。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通过减少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心房做功,降低心房负荷,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心房电重构来改善左心房功能,减少心房颤动复发次数,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养心定悸胶囊 心房功能 中医证候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超声检查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庞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对两... 目的探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室内隔/左室后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A比值、左心房内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超声检查可反映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疾病特征,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看出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检查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螺内酯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涛 林培林 李雅男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9期662-664,共3页
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合螺内酯与单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基础降压治疗后,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螺内酯组,每日口服缬沙坦80m... 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合螺内酯与单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基础降压治疗后,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螺内酯组,每日口服缬沙坦80mg ̄160mg,螺内酯40mg;缬沙坦组,每日口服缬沙坦80mg ̄160mg。观察9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左房内径大小与房颤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房内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 ̄9个月后房颤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但缬沙坦联合螺内酯组更为有效(P<0.01)。结论应用缬沙坦可延缓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扩大,防止房颤发作,联合螺内酯预防房颤发作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缬沙坦 螺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运峰 《影像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8例,选取单纯性高血压的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8例,选取单纯性高血压的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E/A比值、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室间隔/左室后壁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A比值、左心房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室间隔/左室后壁比值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结构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出现左心房扩大以及其他生理指标的变化,而左心房扩大不仅是导致心房颤动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患者心房颤动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阵发 超声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斌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1期3972-3974,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合并PA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57例...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合并PA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57例)。患者入院均给予胺碘酮24 h内复律,对照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降压,每日1次,每次1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每日2片,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复测血压与超声心动图,判定PAF疗效,比较两组血压值与PAF复发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8±8)mm Hg(1 mm Hg=0.133 k Pa)比(132±8)mm Hg;(86±6)mm Hg比(89±7)mm Hg](P<0.01)。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研究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D)、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治疗后LVDD、LAD、LV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8±3)mm比(49±3)mm;(37.0±1.3)mm比(37.6±1.8)mm;(138±5)g/m2比(141±6)g/m2],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56±6)%比(54±5)%](P<0.01)。治疗12周后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4.6%(17/69)比42.1%(2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PAF能进一步改善心脏重构与心功能,降低血压值,减少PAF发作频率,预防持续性或永久性PA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厄贝沙坦 阿托伐他汀 心脏重构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白皓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3年10月诊治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6例作观察组,选取同期诊治单纯高血压患者42例为对照组,均展开心脏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3年10月诊治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6例作观察组,选取同期诊治单纯高血压患者42例为对照组,均展开心脏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左房内径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室间隔/左室后壁、E/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超声检查可发现,除高血压所致心脏结构形态改变之外,还存在左心房扩大形态学重构现象及其他生理指标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沈会丽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3期578-579,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实验组,4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LAD、LVEDd、IVSd/LVPWa和E/A比值。结果:两组LVEDd、IVSd/LVPWa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E/A、LAD值为(0.83±0.26)、(41.37±6.34)mm,与实验组(0.57±0.25)、(30.46±4.37)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心脏超声检查可以清晰看到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异常症状和心脏结构的具体改变,在诊治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症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超声检查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丽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0期71-72,共2页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特征进行探讨。方法 56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5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心脏超声检查并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与舒...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特征进行探讨。方法 56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5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心脏超声检查并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的比值(E/A)为(0.85±0.19)、左房内径(LAD)为(42.11±4.89)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56±0.15)、(32.43±3.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值(IVSd/LVPWa)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症状的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心脏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可以通过对患者心脏的生理结构形态、相关指标的具体改变情况,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 诊断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林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8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索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表现。方法将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4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5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检... 目的探索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表现。方法将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4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5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检查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以及E/A等结果数据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和普通高血压患者检查结果具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左心房扩大,且其他相关生理指标也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心脏超声检查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小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5期187-188,共2页
目的 :研究用心脏超声检查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方法 :对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45例单纯患有高血压患者(这9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得到确诊)的临床资料... 目的 :研究用心脏超声检查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方法 :对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45例单纯患有高血压患者(这9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得到确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45例单纯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45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然后比较其检查的结果,总结用心脏超声检查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LVPWA)的比值及左室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A)的比值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检查 高血压 阵发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