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田阳 方蔷 +1 位作者 黄庆 张扬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1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选2019年1月—2020年2月该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任意编号的形式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51)。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选2019年1月—2020年2月该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任意编号的形式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51)。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院前急救综合治疗,比较患者的抢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症状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参照组均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相对较低,与参照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8.04%,参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84.31%,实验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χ2=4.39,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9例并发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P<0.05)。结论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缩短其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临床治疗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3
2
作者 邓文娟 张悦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2864-2866,共3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突然,经抢救治疗后幸存者也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本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突然,经抢救治疗后幸存者也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本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障碍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的影响 神经功能 不良情绪 抢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云仙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2期86-88,共3页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探讨以实现提高急诊内科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2019年10月展开研究调查,期间从该院急诊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挑选出7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分组形式进行探究,共分...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探讨以实现提高急诊内科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2019年10月展开研究调查,期间从该院急诊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挑选出7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分组形式进行探究,共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治疗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治疗的35例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16.7±1.9)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2.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3,P<0.05),参照组抢救时间、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病死率(25.71%)明显高于实验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实验组最终治疗效果(97.14%)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4)。结论对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而言,实施急诊治疗,可缩短抢救时间和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颖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6期294-295,共2页
目的:探讨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4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4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的体积、血肿的体积、血浆内皮素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加快其脑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及恢复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霍娜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6月102例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6月102例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护理满意度、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护理干预 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肺部感染 恢复效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6
作者 朱海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35-135,共1页
目的研究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相关治疗方法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区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表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研究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相关治疗方法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区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表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GOS、QLQ-C30评分较对照组与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功能康复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对于患者的预后去有改善效果,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神经功能 康复治疗方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7
作者 马琳 安丽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137-137,144,共2页
分析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并对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了来我院就医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研究开始于2019年6月结束于2020年6月。之后研究人员对108例患者的... 分析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并对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了来我院就医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研究开始于2019年6月结束于2020年6月。之后研究人员对108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将其随机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两组人数相等。患者入院后,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指标开展了量化分析。结果:NIHSS评分、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上,实验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由于P<0.05,所以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生活质量评分上,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情况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过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来说,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其生活能力。之后这方面的改革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所以要做好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微创手术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对行气管切开治疗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
8
作者 朱红梅 丁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22-123,共2页
探析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气道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于本院接收的82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共计41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气道护理,共计41例,分... 探析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气道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于本院接收的82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共计41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气道护理,共计41例,分析相关调研数据。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较之对照组患者更低,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护理服务治疗评价中,四项护理服务内容分值对比,干预组分值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讨论: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病情干预阶段,开展临床综合气道护理的临床干预,基于患者病情开展护理措施,有效促进患者生理状态改善,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治疗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综合气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创手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房鑫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81-084,共4页
揭示不同种类微创手术技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价值差异。方法 2019年3月-2024年2月,将1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两组,各74例,参照组微创钻孔引流处置,研究组神经内镜微创处置,测算比照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 揭示不同种类微创手术技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价值差异。方法 2019年3月-2024年2月,将1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两组,各74例,参照组微创钻孔引流处置,研究组神经内镜微创处置,测算比照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指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推进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处置,价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处置 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处置 临床价效 测算比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10
作者 何玉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揭示指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推进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处置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处置的价效差别。方法 2017年6月-2024年6月,将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两组,各50例,参照组执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处置,研究组执行微创下置管抽吸... 揭示指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推进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处置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处置的价效差别。方法 2017年6月-2024年6月,将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两组,各50例,参照组执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处置,研究组执行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处置,计量比照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指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处置,价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处置 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处置 临床价效 测算比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优化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锦红 林秀瑶 阙清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2例。参照组行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2例。参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3、4周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干预 高血压出血术后患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普布卓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分析保守治疗高原地区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及其效果。方法:在高原地区择取32例接受保守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16例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的对症护理方案,观察组16例患者全部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数据作... 分析保守治疗高原地区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及其效果。方法:在高原地区择取32例接受保守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16例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的对症护理方案,观察组16例患者全部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和护理有效性均更高(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对其生活质量改善,改善病情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高原地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保守治疗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睡眠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江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评价综合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对其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0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1)护理前两组的焦... 评价综合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对其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0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1)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情绪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情绪比对照组改善更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2)护理前两组的睡眠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睡眠比对照组改善更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3)护理前两组的神经功能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比对照组改善更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其焦虑情绪和睡眠障碍情况,提升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睡眠障碍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置冰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沈桂芝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717-2717,共1页
目的:探讨头置冰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给予患者常规脑出血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采用头置冰帽措施,密切关注患者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以及... 目的:探讨头置冰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给予患者常规脑出血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采用头置冰帽措施,密切关注患者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以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变化。结果:入组后7 d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分别为(12.54±1.23)ml、(18.47±1.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7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头置冰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预后质量,减轻出血部位水肿,有效促进患者血肿周围水肿早日消退,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神经的缺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置冰帽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官促醒护理对HICH术后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婷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3期4017-4019,共3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HICH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常规组和促醒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促醒组施行多...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HICH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常规组和促醒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促醒组施行多感官促醒干预。比较两组便秘、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功能障碍评分、苏醒的时间、脑电图synek分级的差异。结果:干预4周后,促醒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高于常规组,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多感官促醒组苏醒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促醒组便秘、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脑电图synek分级显示促醒组预后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HICH患者实施多感官促醒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意识状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苏醒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促醒干预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觉醒意识 病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