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肾潜阳汤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临床研究
1
作者 王刚 冯立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观察温肾潜阳汤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温肾潜阳汤,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血压、尿微量白... 目的 观察温肾潜阳汤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温肾潜阳汤,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血压、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所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尿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温肾潜阳汤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血压及临床疗效,减少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β2-微量球蛋白水平,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阳汤 高血压肾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诊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怡冰 胡洪贞 李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6-220,共5页
高血压的发病率在全球日益增多,长期高血压不加以控制会造成多个靶器官的损害,肾脏对维持血压有着重要作用,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硬化、缺血,加重肾损害,高血压肾损害不加以控制,会加速终末期肾病的进展,也对社会经济及医疗资源产生... 高血压的发病率在全球日益增多,长期高血压不加以控制会造成多个靶器官的损害,肾脏对维持血压有着重要作用,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硬化、缺血,加重肾损害,高血压肾损害不加以控制,会加速终末期肾病的进展,也对社会经济及医疗资源产生负担。中医古籍中没有高血压肾损害的病名记载,但根据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蛋白尿、血尿、水肿、头晕等症状,可以归于中医的头痛、眩晕、水肿等范畴,并根据其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高血压肾损害的西医治疗以降压、降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为主,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多靶点、多途径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病因病机 诊断 治疗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宁教授论治老年高血压肾损害经验
3
作者 郭弋凡 薛泰骑 +2 位作者 张梦 闫璞 张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2700-2704,共5页
高血压肾损害已成为老年患者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张宁教授从事肾脏疾病诊疗多年,认为高血压肾损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多虚实相兼,互为因果,其基本病理变化总不离虚、实两端,虚以肝、脾、肾三脏亏... 高血压肾损害已成为老年患者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张宁教授从事肾脏疾病诊疗多年,认为高血压肾损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多虚实相兼,互为因果,其基本病理变化总不离虚、实两端,虚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主,实则以瘀血、水湿、痰浊内扰多见。核心病机在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脾失固摄,肾失封藏,阴阳失衡,气血水运行失调。临床诊治过程中提倡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衷中参西,优势互补;分期论治,正邪兼顾,根据疾病病机演变与证候发展规律遣方用药,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老年人 张宁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进展
4
作者 袁海兰 马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2578-2580,共3页
肾脏作为受高血压影响的主要靶器官,通常难以避免,表现为明显的血管、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伤[1]。高血压肾损害(Hypertensive renal damage,HN)是长期高血压诱发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若不及时干预,将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是导致终... 肾脏作为受高血压影响的主要靶器官,通常难以避免,表现为明显的血管、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伤[1]。高血压肾损害(Hypertensive renal damage,HN)是长期高血压诱发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若不及时干预,将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对高血压肾损害治疗以严格控制血压为主,也明显存在不良反应或禁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慢性脏病 终末期 长期高血压 小管间质损伤 控制血压 DAMAGE 靶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gII/AT1R通路探究活血通脉颗粒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张莉 李琦 +1 位作者 刘宇琪 牛璇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紧张素II(Ang II)/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AT1R)通路,活血通脉颗粒对高血压肾损害所发挥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12只正常大鼠纳入正常对照组(A组),将48只的高血压肾损害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中药组(C组)、贝那普利组(D...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紧张素II(Ang II)/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AT1R)通路,活血通脉颗粒对高血压肾损害所发挥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12只正常大鼠纳入正常对照组(A组),将48只的高血压肾损害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中药组(C组)、贝那普利组(D组)及中药+贝那普利组(E组),C组、D组及E组分别予以活血通脉颗粒剂、贝那普利混悬液及中药+贝那普利灌胃饲养,比较各组大鼠血压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A组对比,其他4组大鼠SBP、DBP、尿m-ALB、尿NAG及血Scr、血BUN水平均更高(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及E组大鼠SBP、DBP、尿m-ALB、尿NAG及血Scr、血BUN水平均更低(P<0.05),与D组比较,C组及E组SBP、DBP、尿m-ALB、尿NAG及血Scr、血BUN水平均更低(P<0.05),与D组比较,E组SBP、DBP、尿m-ALB、尿NAG及血Scr、血BUN水平均更低(P<0.05)。与A组对比,其他各组大鼠24hPro、Ald、AngII、AT1R、ACE水平均更高(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及E组大鼠24hPro、Ald、AngII、AT1R、ACE水平均更低(P<0.05),与D组比较,C组及E组24hPro、Ald、AngII、AT1R、ACE水平均更低(P<0.05),与D组比较,E组24hPro、Ald、AngII、AT1R、ACE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活血通脉颗粒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肾损害,联合贝那普利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病情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I/AT1R通路 贝那普利 活血通脉颗粒 高血压肾损害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清明 周志 +1 位作者 王秀仪 李琦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升,是我国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之一。长期的血压增高会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等一系列肾损害的发生,且其导致的肾损害发病隐匿,容易被忽视。近些年来,中医在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方面取得了... 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升,是我国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之一。长期的血压增高会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等一系列肾损害的发生,且其导致的肾损害发病隐匿,容易被忽视。近些年来,中医在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中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肾脏纤维化中西医治疗综述
7
作者 李琦 张莉 周志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高血压肾损害作为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会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使患者进入终末期肾脏病,花费昂贵。本文总结高血压肾脏纤维化机制、中西医治疗策略,力求为临床改善高血压肾损害,延缓疾病进展提供思路与经验分享。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纤维化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 被引量:69
8
作者 尤丹瑜 万建新 吴可贵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脏结构 ESRD 高血压药物 终末期 血压调整 血压控制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肾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宇 周楠 +2 位作者 李婷 王红英 贺建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48-2254,共7页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血压、代谢、血液生化、肾脏组织病理学等的影响,为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5只高血压肾损伤SHR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苯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及肾康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以WKY为...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血压、代谢、血液生化、肾脏组织病理学等的影响,为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5只高血压肾损伤SHR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苯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及肾康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以WKY为正常对照组(n=15)。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肾康注射液6.7、13.3、26.6m L/kg,相当于生药2、4、8 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苯那普利组给药剂量8 mg/kg。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结果:连续腹腔注射给药3个月,肾康注射液能抑制SHR大鼠血压升高;显著降低SHR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浓度;降低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醛固酮(Ald)、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各组大鼠肾脏指数与心脏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切片显示给药后肾小球纤维化明显降低,炎细胞减少,肾小管纤维化减轻。结论:肾康注射液具有改善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肾脏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及减轻高血压肾损害程度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注射液 高血压肾损害 血压 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楠 吕延英 +5 位作者 王红英 王俊平 王光建 赵兴 杨健 贺建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伤大鼠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2只高血压肾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即SHR组)、阳性对照组、肾康注射液大剂量组、肾康注射液小剂量组;WKY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给...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伤大鼠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2只高血压肾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即SHR组)、阳性对照组、肾康注射液大剂量组、肾康注射液小剂量组;WKY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给予福辛普利钠1.6mg/kg,肾康注射液大小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肾康注射液,相当于生药剂量为4.8、2.4g/kg,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分别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30d。末次给药后检测高血压肾损伤大鼠的血压、心脏病变以及NO、Ang-Ⅱ、C反应蛋白、TGF-β1等指标。结果给药前后各组间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肾康注射液组的血压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肾康注射液组的NO活性明显增高,肾脏皮质中的Ang-Ⅱ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中的Ang-Ⅱ、血清转化因子TGF-β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能降低高血压肾损伤大鼠血压、提高肾组织的NO活性、降低Ang-Ⅱ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注射液 高血压肾损害 血压 NO Ang-Ⅱ C反应蛋白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IL-2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鲁杨 彭玲 +4 位作者 李霞 李慧慧 周巧玲 肖平 唐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1-877,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浓度变化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尿蛋白定量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45)和高血压...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浓度变化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尿蛋白定量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45)和高血压肾损害组(n=52),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2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22细胞亚群比例,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高血压组血清IL-22水平升高,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均P<0.01);高血压肾损害组血清IL-22较单纯单纯高血压组升高(P<0.01),外周血Th22细胞亚群比例也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单纯高血压组血清IL-22与收缩压、舒张压及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367,P<0.01;r=0.402,P<0.01;r=0.329,P<0.05),与Th22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78,P<0.01)。高血压肾损害组血清IL-22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318,P<0.05)。结论: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IL-22水平及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均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升高,血清IL-22水平和血压水平与高血压肾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肾损害 IL-22 TH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肾认识高血压肾损害的发展演变规律 被引量:32
12
作者 仲昱 王钢 倪斌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脾肾在高血压肾损害发展演变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69例高血压肾损害早、中、晚各期患者证候分布及积分值,探讨各期证候特点及转化规律。[结果]本病早期以肝、脾证候积分值最高,其次为肾,阴虚证候最重,其次为气虚证;中期肝、... [目的]探讨脾肾在高血压肾损害发展演变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69例高血压肾损害早、中、晚各期患者证候分布及积分值,探讨各期证候特点及转化规律。[结果]本病早期以肝、脾证候积分值最高,其次为肾,阴虚证候最重,其次为气虚证;中期肝、脾、肾积分值较高,阴虚和气虚均较重;晚期五脏皆有涉及,脾、肾积分值最高,气、血、阴、阳俱虚,气虚最重。[结论]肾元不足为本病发生的启动因素和发展转归的根本;脾虚失运是转化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分期 证候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于欣 张德凯 +4 位作者 楚元奎 张怡清 白静 邢译文 杨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13-2716,272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84例初次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R)水平分为高血压组(UAER<...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84例初次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R)水平分为高血压组(UAER<20μg/min)和高血压肾损害组(UAER≥20μg/min)。检测IL-6水平及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然后用贝那普利干预,观察具备IL-6-572、IL-6-174的不同基因型的患者的治疗反应。结果高血压肾损害组中,IL-6-572的CG基因型、IL-6-174的GG基因型比例最高。贝那普利治疗对具有IL-6-572GG基因型、IL-6-174CC基因型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治疗效果最佳。结论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其对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白细胞介素6 IL-6-572基因 IL-6-174基因 基因多态性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L-6与高血压肾损害的相关性及其受贝那普利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于欣 张保和 +3 位作者 于美玲 刘学英 王莉 杨震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关系及其受贝那普利的影响。方法 102例高血压病患者依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37)和高血压肾损害组(n=65),再将高血压肾损害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n=3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关系及其受贝那普利的影响。方法 102例高血压病患者依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37)和高血压肾损害组(n=65),再将高血压肾损害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n=31)和对照组(n=34)。贝那普利组在其他降压药物的基础上使用贝那普利(10 mg/d),对照组使用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以外的降压药物。治疗时间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6及UAER。同期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血压组。结果高血压各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且高血压肾损害组TNF-α、IL-6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TNF-α、IL-6水平与UAER成正相关((r=0.79,P<0.01;r=0.75,P<0.01)。对照组治疗后TNF-α显著减低(P<0.05),UAER、IL-6较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贝那普利组治疗后UAER、TNF-α、IL-6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贝那普利组的UAER、TNF-α、IL-6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两组的降压幅度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TNF-α、IL-6可能参与了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贝那普利显著降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TNF-α、IL-6及UAER,其作用独立于其降压作用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肾络瘀损”探讨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29
15
作者 秦建国 郭一 +4 位作者 韩琳 迟笑怡 宋林梅 罗燕妮 张晓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834-835,共2页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并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研究显示:在过去十余年中,美国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以约每年9%的速度增...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并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研究显示:在过去十余年中,美国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以约每年9%的速度增长;在其病因中,高血压引起的ESRD占29%,位居第二,仅次于糖尿病肾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中医病机 终末期 长期高血压 脏结构 靶器官 慢性衰竭 小动脉硬化 核心病机 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玉庸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经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绍英 丁英钧 +2 位作者 魏华娟 潘莉 王月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060-2061,共2页
赵玉庸教授在继承前人络病理论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结合肾脏病理,总结临床用药疗效,提出高血压肾损害"肾络瘀阻"病机学说,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祛邪与扶正兼施,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疗效满意。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病机 经验 赵玉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IL-6-17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欣 于美玲 +5 位作者 张德凯 楚元奎 张怡清 白静 邢译文 杨震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之间,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4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24 h尿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152例(24 h尿蛋白排泄率<20μg/min)和高血压肾损害组132例(...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之间,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4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24 h尿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152例(24 h尿蛋白排泄率<20μg/min)和高血压肾损害组132例(24 h尿蛋白排泄率≥20μg/min);同时选取1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血压组。所有入选对象留取血清标本,检测IL-6水平(酶联免疫检测法)及IL-6-174基因多态性(PCR-RFLP法)。以贝那普利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进行干预,比较IL-6-174不同基因型对贝那普利的治疗反应。结果高血压患者的IL-6-174以CC基因型为多见,其次为GG、GC,G/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7%、53%。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IL-6-174以GG基因型最为多见,其次为GC和CC,G/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8%、32%,基因型及G/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174的CC基因型贝那普利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和IL-6的改变幅度最大,其次是GC和GG基因型,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174的G等位基因频率与宁夏高血压肾损害相关,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IL-6-174的基因型以GG最为多见。IL-6-174的CC基因型对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最佳,尿蛋白排泄率下降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多态现象 遗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高血压肾损害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病机的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常晓铁 朱喜英 刘龙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62-2963,共2页
从中医学角度来分析,高血压肾损害的病位主要在肝、肾,涉及脾,其病证虚实夹杂,但多以虚为基础。该文从虚、实两个方面论述了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机制,为中医学临床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医学 高血压肾损害 肝阳上亢 气虚 血瘀 湿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10、尿NAG和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金兰 马金祥 谢晓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712-3713,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白细胞介素(IL)-10、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微量白蛋白(m Alb)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为观察组,3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体检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y... 目的观察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白细胞介素(IL)-10、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微量白蛋白(m Alb)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为观察组,3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体检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ys C和IL-10、尿中NAG和m Alb的含量。结果观察组肾穿刺病理特征为典型的高血压肾损害的表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血清中Cys C和IL-10、尿中NAG和m Alb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ys C和IL-10、NAG和m Alb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血清中Cys C和IL-10、尿中NAG和m Alb的异常表达是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胱抑素C 白细胞介素-10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白细胞介素-6-57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震 张德凯 +4 位作者 楚元奎 张怡清 白静 邢译文 于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572 C/G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疗效的关联。方法:入选284例初诊高血压病患者,测定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依其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UAER<2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572 C/G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疗效的关联。方法:入选284例初诊高血压病患者,测定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依其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UAER<20μg/min)和高血压肾损害组(UAER≥20μg/min)。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IL-6水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IL-6-572 C/G基因多态性。并取1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血压组。之后以贝那普利作为基础降压药治疗,评价IL-6-572 C/G多态性与贝那普利疗效的关系。结果:正常血压组IL-6-572 C/G以GG占比最高,然后是GC和CC,C/G频率分别为40%、60%;高血压组IL-6-572 C/G的基因型以CC多见,其次为GG、GC,C/G频率分别为51%、49%;高血压肾损害组IL-6-572 C/G的基因型以CG最为多见,然后是CC和GG,C/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8%、42%。3组间多态性及G/C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IL-6-572 GG基因型者贝那普利治疗前后IL-6和UAER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次是CC和CG型(P<0.05)。结论:IL-6-572 C/G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相关,并与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相关联。IL-6-572 C/G基因型检测有益于识别高血压肾损害的高危患者,并预测对贝那普利的治疗效应,以助益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白细胞介素-6 基因多态性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