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转子系统振动控制技术评述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文忠 王黎钦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9,共6页
高速转子系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必须通过临界转速 ,此时由于不平衡质量的作用 ,转子系统会产生共振 ,导致强烈的振动。降低系统支承刚度以降低临界转速、增大支承阻尼 ,以减小振幅 ,这些措施可以抑制系统通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动幅值和外传... 高速转子系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必须通过临界转速 ,此时由于不平衡质量的作用 ,转子系统会产生共振 ,导致强烈的振动。降低系统支承刚度以降低临界转速、增大支承阻尼 ,以减小振幅 ,这些措施可以抑制系统通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动幅值和外传力。在振动被动控制技术中 ,常用弹性支承和挤压油膜阻尼器、金属橡胶减振器、高聚物复合材料减振结构等 ,降低系统支承刚度 ,增大支承阻尼 ,以减小系统振动 ;在主动控制技术中 ,通过主动控制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参数 ,改变支承的刚度和阻尼的大小 ,以控制系统的振动 ;以及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调节器、电磁阻尼器、压电调节器等装置 ,来主动控制系统的振动。目前控制技术仍存在装置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采用粘弹阻尼复合材料与滚动轴承钢外圈复合结构的一体化滚动轴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转子系统 临界转速 振动控制 弹性支承 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研究
2
作者 张勇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避免因不平衡激励引起的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振动响应大及跨临界时运动失稳,采用Ansys转子动力学响应分析模块,综合考虑滑动轴承的刚度与阻尼,对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进行不平衡激励响应分析,得出不同不平衡激励下超高速离心叶... 为避免因不平衡激励引起的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振动响应大及跨临界时运动失稳,采用Ansys转子动力学响应分析模块,综合考虑滑动轴承的刚度与阻尼,对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进行不平衡激励响应分析,得出不同不平衡激励下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的动态响应。同时,采用DEWESoft振动测试系统对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的转频振动值跟踪记录,并与不平衡响应分析结果对比,得出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动平衡精度等级需优于G1级。该不平衡激励响应分析与控制方法得到了较好的试验验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离心压缩机 高速转子系统 不平衡激励 动态响应 跨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无人机高速长轴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
3
作者 郑传威 宋朝省 +1 位作者 吴安阳 王耀禄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某型航空高速长轴转子系统振动问题,考虑不同轴承支撑形式和轴承阻尼,建立了高速长轴转子系统计算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研究了轴承支撑形式与轴承阻尼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规律。系统在刚性支撑时的临界转速远高于柔性支撑时的临界... 针对某型航空高速长轴转子系统振动问题,考虑不同轴承支撑形式和轴承阻尼,建立了高速长轴转子系统计算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研究了轴承支撑形式与轴承阻尼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规律。系统在刚性支撑时的临界转速远高于柔性支撑时的临界转速;系统在同为刚性支撑下,考虑轴承阻尼时,临界转速随着阻尼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阶次越高,轴承阻尼对临界转速的影响也逐渐减小。此外,系统在不同位置处的谐响应情况基本一致;系统响应幅值随着不平衡量增大而增大;系统响应幅值随着阻尼增大均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长轴转子系统 轴承支撑形式 轴承阻尼 临界转速 不平衡量 谐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转子系统支承结构及力学特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洪杰 宋制宏 +1 位作者 王东 马艳红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970,共10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速转子系统支承结构及力学特性设计问题,开展支承结构约束特性(支点位置和支承刚度)对转子系统刚度及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建立转子支承结构约束特性与转子力学特性关联力学模型。通过对转子系统支承结构特征参数...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速转子系统支承结构及力学特性设计问题,开展支承结构约束特性(支点位置和支承刚度)对转子系统刚度及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建立转子支承结构约束特性与转子力学特性关联力学模型。通过对转子系统支承结构特征参数与刚度特性、振动特性等力学特性的关联性分析,定量描述了转子支承约束特征及轮盘惯性载荷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转子变形控制的支承约束特性与转子力学特性一体化设计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高速转子系统可以通过对支点位置及支承约束刚度的设计,调整转子弯曲变形和临界转速的分布特征,使其在通过或靠近弯曲振型临界转速的高转速工作状态下,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这种通过结构特征参数的变化,优化转子系统力学特性的方法,对航空发动机总体结构布局及动力学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转子系统 支承结构特性 力学特性 动力学特性 结构几何构形
原文传递
高速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梓 朱才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68-176,共9页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设备中极其重要的基础件。高速运转情况下,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振动噪声问题突出的主要根源在于轴承支承力以及转子动不平衡力的强非线性特征。提出滚动轴承平均刚度和局部刚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分析轴承的支承特性以...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设备中极其重要的基础件。高速运转情况下,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振动噪声问题突出的主要根源在于轴承支承力以及转子动不平衡力的强非线性特征。提出滚动轴承平均刚度和局部刚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分析轴承的支承特性以及扰动特性。考虑轴承刚度的时变性和载荷非线性以及转子动态偏心位移导致的不平衡力激励,提出一种改进的轴承-转子系统一体化动力学模型。以两种不同类型的轴承为例,通过有限元/接触力学半解析法(finite element/contact mechanics mixed method,FE/CM)得到完整周期下滚动轴承三维载荷-位移分布曲线,分析轴承平均刚度与局部刚度的非线性特性,通过改进的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准确的获取滚动轴承动态支承力的载变与时变特征,观察到由于滚动轴承动态激励作用导致强非线性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非线性特性 滚动轴承刚度 转子不平衡力 高速转子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多因素作用高速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郝丽娜 邓松 +1 位作者 钱东升 华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0-409,共10页
为了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高转速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油膜时变刚度和油膜时变阻尼、钢球与滚道时变接触刚度、时变接触角和时变接触力等非线性因素,建立油膜时变刚度和油膜时变阻尼模型,确定轴承时变刚度和时变阻尼计算方法;... 为了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高转速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油膜时变刚度和油膜时变阻尼、钢球与滚道时变接触刚度、时变接触角和时变接触力等非线性因素,建立油膜时变刚度和油膜时变阻尼模型,确定轴承时变刚度和时变阻尼计算方法;基于服役状态,计算轴承转子系统时变位移和摩擦力矩,结合JONES的高速球轴承动力学模型建立非线性多因素耦合的高转速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证明本文高转速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轴承时变刚度和时变阻尼计算模型有效、可靠;润滑油膜和摩擦力矩是高转速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轴承转子系统 时变刚度 时变位移 时变接触力 摩擦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滚道剥落的高速轴承转子非线性系统及其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谢聪 郝丽娜 +2 位作者 邓松 钱东升 华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2-269,共8页
为了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外滚道剥落高速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将滚道剥落引起的时变位移和时变冲击激励、油膜时变刚度和时变阻尼、钢球与滚道时变接触刚度和时变接触角、时变接触力等非线性因素综合考虑,结合JONES的高速球轴承动力... 为了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外滚道剥落高速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将滚道剥落引起的时变位移和时变冲击激励、油膜时变刚度和时变阻尼、钢球与滚道时变接触刚度和时变接触角、时变接触力等非线性因素综合考虑,结合JONES的高速球轴承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外滚道剥落的高速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剥落尺寸和转速变化时轴承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符合工程实际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滚道剥落 高速轴承转子系统 时变位移 时变冲击激励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球轴承?转子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锦龙 王彦伟 黄正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针对轴承刚度随转速呈非线性变化的特点,基于角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模型,考虑轴承内圈离心位移的影响,运用数值方法对轴承和轴承组的动刚度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轴承-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并编制数值迭代程序求... 针对轴承刚度随转速呈非线性变化的特点,基于角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模型,考虑轴承内圈离心位移的影响,运用数值方法对轴承和轴承组的动刚度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轴承-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并编制数值迭代程序求解其特征值,进而得到了系统的临界转速。由于转速对轴承(组)动刚度的影响,在每一次迭代计算中,需根据前次迭代计算出的临界转速求解前、后轴承(组)的动刚度,重建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因此结合Matlab优化工具箱,运用单纯形法对转子内径与轴承跨距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转子内径与轴承跨距,轴承-转子系统的一阶临界转速提高了7.65%,由于转速与内圈离心位移对轴承或轴承组动刚度的影响很大,因此在高速轴承-转子系统的动态分析中应考虑该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球轴承-转子系统 角接触球轴承 动态刚度 临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转子-支承结构系统动力学的缩尺相似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立 梁昊天 +1 位作者 周标 臧朝平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1年第2期22-30,共9页
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了一种高速转子—支承结构系统动力学的缩尺相似设计方法。以某型涡轴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转子—支承系统总体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相似,建立了几何尺寸参数、支承刚度的缩尺比例,使缩尺后的转子—支承系... 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了一种高速转子—支承结构系统动力学的缩尺相似设计方法。以某型涡轴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转子—支承系统总体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相似,建立了几何尺寸参数、支承刚度的缩尺比例,使缩尺后的转子—支承系统与全尺寸的原型相比,具有临界转速成比例、转子振型保持一致的动力学特性;随后,基于该缩尺模型,指导了供实验室使用的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器转子—支承系统的结构设计;最后,建立了整机试验器转子—支承系统的“超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相似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尺模型 相似理论 高速转子—支承系统 转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气压力对高速涡轮转子系统气膜振荡影响的试验
10
作者 张建波 付忠广 +1 位作者 杨金福 韩东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采用气体轴承的高速微型燃气轮机具有结构紧凑、做功功率密度大、高转速、轴承功耗低等优点。然而,由于气体轴承润滑介质气体自身的粘度小,导致了气体润滑轴承有承载能力差、摩擦系数小、高速下的稳定性差等劣势。基于气体轴承支承条件... 采用气体轴承的高速微型燃气轮机具有结构紧凑、做功功率密度大、高转速、轴承功耗低等优点。然而,由于气体轴承润滑介质气体自身的粘度小,导致了气体润滑轴承有承载能力差、摩擦系数小、高速下的稳定性差等劣势。基于气体轴承支承条件下的高速涡轮转子系统,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轴承供气压力的提高对转子系统气膜振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膜振荡发生后,轴承供气压力的提高能够抑制甚至消除气膜振荡,从而控制了混沌运动的幅值边界,最终达到提高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涡轮转子系统 气膜振荡控制 稳定性 轴承供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时-变轴承刚度及振动响应分析
11
作者 刘雷马英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12期00004-00005,共2页
为了抑制高速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在通过临界转速时的过大振动,本文采用了摩擦阻尼弹性支承结构。分析了该支承结构的减振机理和支承特性,设计了摩擦阻尼器,研究了其对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机械结构,阻尼器的刚... 为了抑制高速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在通过临界转速时的过大振动,本文采用了摩擦阻尼弹性支承结构。分析了该支承结构的减振机理和支承特性,设计了摩擦阻尼器,研究了其对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机械结构,阻尼器的刚度因子和摩阻因子只与内环的锥角和接触面摩擦因数有关。通过改变这两个参数和外壳轴向刚度,可改变其刚度和阻尼特性。在转子系统支承中引入摩擦阻尼器能够降低支承刚度,从而降低系统的临界转速,避开工作转速。此外,还可增大支承阻尼,抑制临界振幅,减小系统的振动外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转子系统 滚动轴承 摩擦阻尼 减振 临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车用超高速空压机临界转速分析与提高措施 被引量:10
12
作者 詹剑 张智明 +2 位作者 张娟楠 李昌昊 倪玥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针对空压机进气增压可提高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和功率密度,但空压机超高速电机转子-轴承系统存在共振失稳乃至断轴的实际工程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空压机高速电机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ANSYS软件对某超高速永磁电机转... 针对空压机进气增压可提高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和功率密度,但空压机超高速电机转子-轴承系统存在共振失稳乃至断轴的实际工程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空压机高速电机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ANSYS软件对某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某燃料电池空压机高速电机转子-轴承系统的临界转速,揭示轴承刚度、轴承位置以及转轴质量等因素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改善措施.结果显示,增大轴承刚度、适当减小轴承跨距以及减轻转轴的质量可以有效地增加转子轴承系统的临界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空压机 高速转子轴承系统 转子动力学 临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支点可倾瓦轴承油膜间隙动态挤压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胡志建 张帆 +2 位作者 李振华 张芳萍 王建梅 《重型机械》 2024年第5期75-82,共8页
针对高速转子-弹性支点可倾瓦轴承在内外激励下导致的轴瓦振动与油膜间隙动态变化问题,建立了转子-油膜-轴瓦-弹性支点系统的等效模型,通过分析转子与轴瓦的振动响应,研究了转子和弹性支点轴瓦之间的动态追随与油膜间隙动态挤压过程,揭... 针对高速转子-弹性支点可倾瓦轴承在内外激励下导致的轴瓦振动与油膜间隙动态变化问题,建立了转子-油膜-轴瓦-弹性支点系统的等效模型,通过分析转子与轴瓦的振动响应,研究了转子和弹性支点轴瓦之间的动态追随与油膜间隙动态挤压过程,揭示了自激励下转子质量与动平衡等级、轴瓦质量、弹性支点刚度和转速以及外激励下扰动参数与弹性支点刚度对弹支瓦动态油膜间隙动态挤压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转子动平衡等级和弹性支点刚度对轴瓦动态油膜间隙的影响较大,提升转子动平衡等级、合理设计较大参数的弹性支点刚度,可以显著减小不同激励下弹支瓦块的动态油膜间隙的振动幅值,缩短扰动激励后系统恢复稳定的时间;弹支瓦系统在全转速范围内运行时,动态最小油膜间隙随着转速的上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稳定的变化趋势,增大支点刚度可以显著提高动态最小油膜间隙的极小值及其出现的转速位置。本研究对于高速轴承转子系统中可倾瓦块的弹性支点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倾瓦轴承 弹性支点 动态激励 油膜间隙 高速转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DUCING VIBRATION WITH FRICTION-DAMPING IN HIGH-SPEED ROTOR SYSTEM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黎钦 李文忠 +1 位作者 古乐 郑德志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1期48-53,共6页
To reduce the excessive vibration of a high-speed rotor system at the critical speed, a friction damper with a flexible support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The mechanism of vibration reduction and support characteristics... To reduce the excessive vibration of a high-speed rotor system at the critical speed, a friction damper with a flexible support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The mechanism of vibration reduction and support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a friction damper is designed. The effect on an unbalanced response is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iffness factor and the friction-damping factor of the damper are related to the cone angle and the friction factor of the inner-ring when adopting a proper structure. By changing these parameters and the Z-directional stiffness of the outer-ring, the stiffness and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damper can be varied. Introducing a friction damper into the support can reduce the stiffness and increase the damping of the support, thus decreasing the critical speed to avoid the operating speed, suppress the resonant response of a rotor system, and attenuate vibration forces to the out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otor system rolling-element bearing friction-damping vibration reduction critical spe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