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长柄水泥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国俊 石育芬 +1 位作者 陈国清 岑怡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加长柄水泥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入住本院的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微创近端髓内钉治疗,研... 目的:探讨加长柄水泥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入住本院的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微创近端髓内钉治疗,研究组应用加长柄水泥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疼痛、关节活动、关节畸形、日常活动能力和步态评分及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加长柄水泥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相对较少,Harris评分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疗效佳,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粗隆间骨折 加长柄水泥型关节置换 HARRI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较严重并发症的高龄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2
作者 王东莉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3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较严重并发症的高龄老人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3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29例合并较严重并发症的高龄老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经术前评估,治疗并发症,分别采用滑动动力髋加压螺钉(DHS)... 目的探讨合并较严重并发症的高龄老人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3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29例合并较严重并发症的高龄老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经术前评估,治疗并发症,分别采用滑动动力髋加压螺钉(DHS)、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近端钉(PFN)、空心钉、股骨近端锁定板手术治疗。结果 29例患者均获随访5~48个月,无不愈合及死亡病例,无严重影响功能障碍,疗效满意。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88.2%。结论合并较严重并发症的高龄老人粗隆间骨折应积极治疗并发症,选择合适的手术固定方法,可降低死亡率和髋内翻畸形,对提高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高龄粗隆间骨折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鲍启忠 王晓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6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高龄粗隆间骨折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 目的:观察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高龄粗隆间骨折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凝血系列检查、肿胀指数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等指标结果,以观察两组药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指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DVT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在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上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粗隆间骨折 深静脉血栓 参苍白术散加减 预防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骨质疏松联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云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1期2100-2101,2104,共3页
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联合股骨近端锁定铜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联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再骨折情况,分别术前、术... 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联合股骨近端锁定铜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联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再骨折情况,分别术前、术后测量健侧髋关节骨密度及术后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86例患者获得20~30个月随访,术后6、12、18个月测得的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与术前健侧平均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3例发生健侧髋部再骨折;术后12个月、18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1.9%分和90.7%。结论抗骨质疏松联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可有效改善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有利骨折愈合,避免骨质疏松加重和再骨折,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抗骨质疏松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对高龄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焦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高龄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中医药解决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48例高龄粗隆间骨折PFNA手术患者,按患者术后是否口服中药四物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高龄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中医药解决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48例高龄粗隆间骨折PFNA手术患者,按患者术后是否口服中药四物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以及饮食指导等基础上,从术后第3天开始连续口服四物汤汤剂10d。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身高、体质量、术中及术后显性失血量;检测并记录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含量,应用Gross方程计算红细胞容量,进而推算出隐性失血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b、HCT含量明显提高,隐形失血量明显改善(P<0.0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物汤可以改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隐性失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PFNA 四物汤 隐性失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浩 常爱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6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7
作者 杨团营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5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3±5.52)min,术中出血量(150±12... 目的观察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5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3±5.52)min,术中出血量(150±12.05)m L。术后发生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15±1.04)个月。未发生髋内翻畸形、断钉、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63%(51/54)。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可早期负重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PFNA微创内固定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8
作者 付砚禄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43-46,共4页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7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和观察组(4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7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和观察组(4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6.38±2.11)d、手术时间(53.65±7.15)min、下床活动时间(14.38±3.5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17±3.85)d、(65.35±8.35)min、(25.36±4.15)d,术中出血量(31.69±6.27)ml少于对照组(63.24±11.58)m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疼痛、功能、畸形评分及Harris总分分别为(19.93±3.51)、(18.69±3.14)、(20.76±3.84)、(19.58±3.85)、(78.96±3.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39±4.17)、(16.38±3.66)、(18.54±2.11)、(17.61±2.18)、(67.92±3.17)分(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状态、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总体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74.16±5.82)、(73.56±6.32)、(71.96±5.74)、(71.54±5.96)、(73.69±7.38)、(73.79±7.19)、(74.37±7.86)、(73.96±6.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8±3.57)、(59.81±3.65)、(56.74±3.75)、(55.17±4.15)、(56.85±4.85)、(58.13±4.57)、(56.85±5.11)、(57.19±5.32)分(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结论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相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及临床各项指标更优,并发症更少,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且更利于患者机体恢复,临床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张亚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86-0189,共4页
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根据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明... 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根据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后,能够提高患者的适应状态,减轻患者心理焦虑的症状,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精细化护理 全程心理护理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干预价值研究
10
作者 周思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64-0167,共4页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2-2022年2-2月住院的高龄转子间骨折60名,按随机数表将其分为30个组别,其中2个为实验组,2个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近端髓内针进行介入性干预,并进行相关干预。结果实验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2-2022年2-2月住院的高龄转子间骨折60名,按随机数表将其分为30个组别,其中2个为实验组,2个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近端髓内针进行介入性干预,并进行相关干预。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3.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P<0.005)。两个手术参数比较:手术时间,引流时间,负重起动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在手术之前,两个患者在关节活动度,形态,功能评定和疼痛方面没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患者的哈里斯髋功能得分较对照组好,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预防旋转的股骨在老年转子间骨折中应用近侧髓内针可提高疗效,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 髓内钉内固定 干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5
11
作者 董平 乔洪旺 +1 位作者 刘金煜 李春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比较。方法选取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FHR治...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比较。方法选取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FHR治疗,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总出血量、首次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无明显差异(t=1.76,P=0.08),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首次负重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在90分以上的患者观察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2,P=0.03),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手术部位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7.28。P=0.00)。结论采用FHR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负重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术后能明显提高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提升远期疗效,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高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DHS内固定术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洪磊 吴克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8期605-605,611,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手术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手术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显著高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非手术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6
13
作者 庞向华 欧兆强 欧阳建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及3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早期... 目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及3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半髋组患肢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半髋关节置换适用于骨质疏松严重、内科疾病少,身体情况好的患者,但早期并发症较多;对于身体素质差,内科疾病多的患者,可选择PFNA治疗,但晚期并发症多,应注重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适当延长患肢负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高龄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与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雄智 吴少鹏 +2 位作者 张宇 李参天 邓崇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钉)内固定与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在62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29例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髓内钉组),33例接受骨水泥型双...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钉)内固定与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在62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29例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髓内钉组),33例接受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半髋组),记录术中和术后与手术或内植物有关的并发症、失血量、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在最后1次随访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半髋组在手术时间上显著少于髓内钉组(P<0.01);失血量显著多于髓内钉组(P<0.01);而在负重时间上半髋组明显早于髓内钉内固定组。两组术后平均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骨质疏松程度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严格选择不同手术方法,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髓内钉固定 骨水泥双动头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S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光辉 王浩 +1 位作者 彭慧 张堃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采用LISS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36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4个月随访(9-18个月),切口一期甲级愈合,骨折全部愈... 目的探讨应用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采用LISS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36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4个月随访(9-18个月),切口一期甲级愈合,骨折全部愈合,X线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未发生感染,无内固定钢板、螺钉脱出、断裂等发生。结论LISS钢板系统可用于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坚强的固定,促进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隆间粉碎性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LISS钢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江 张跃 黄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一共97例年龄大于7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关...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一共97例年龄大于7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手术指标等。结果:(1)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67%)高于对照组(65.30%),P<0.05。(2)组内比较,观察组手术后一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手术后一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6.53%),P<0.05。(4)观察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欠佳,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至可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对比,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可以使患者快速康复,减少骨折术后并发症,近期临床疗效肯定,可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髓内固定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定位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关智宇 孙爱敏 《当代医学》 2017年第7期59-61,共3页
目的评价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运用体表定位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许本组90例运用体表定位置入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 目的评价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运用体表定位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许本组90例运用体表定位置入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提示骨折部位均完全愈合,无1例患者内固定物松动、脱位或骨折移位,本组患者治疗优良率达96.7%,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例患者行抗凝、溶栓、血管扩张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痊愈。结论采取体表定位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理想,患者术后内固定物松动、脱位、骨折移位等发生率低,手术产生较小创伤,利于患者术后尽早恢复,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安全科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3型髓内固定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明 祝应平 +4 位作者 郑松 陈斌 徐竹 许伟斌 田庆显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6期156-158,共3页
目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半髋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及78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早期并发... 目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半髋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及78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半髋组患肢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半髋置换适用于骨质疏松严重、内科疾病少、身体情况好的患者,但早期并发症较多;对于身体素质差、内科疾病多的患者,可选择PFNA治疗,但晚期并发症多,应注重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适当延长患肢负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高龄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岩 温杰 付佳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8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住的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内固定组与关节置换组。内固定组进行动力髋螺钉(DHS...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住的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内固定组与关节置换组。内固定组进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关节置换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疗过程中的切口长度等,运用国家Harris评分,测定不同组别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P<0.05表示结果之间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分别为(71.3±10.6)d、(309.5±39.8)m L、(5.9±1.6)cm,内固定组分别为(90.3±35.1)d、(422.1±31.2)m L、(9.7±3.2)c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时Harris评分(85.2±12.1),对照组Harris评分为(75.9±9.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置换组在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优于DHS内固定,能够有效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另外,其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切口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不稳定型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英 屈芸芸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正确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通过特色的专科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病例未出现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正确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通过特色的专科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病例未出现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有利于减少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隆间骨折 非手术治疗 中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