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3
1
作者 潘鲁青 唐贤明 +1 位作者 刘泓宇 田景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盐度变化后,各实验组褐牙鲆血浆渗透压、鳃丝Na^+-K^+-ATPase活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度变化的增加而增大。在6d内,盐度为18、12和6实验组血浆渗透压呈峰值变化,在3d时达到最小值;6d后,各实验组血浆渗透压趋于稳定;而鳃丝Na^+-K^+-ATPase活力在6d时达到最小值,9d后,各实验组褐牙鲆鳃丝Na^+-K^+-ATPase活力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而且在高渗环境(S>14·97)中鳃丝Na^+-K^+-ATPase活力与外界盐度大小呈正比,在低渗环境(S<14·97)中与盐度呈反比。褐牙鲆幼鱼的等渗点盐度为14·97,等渗压为425·8mOsm/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褐牙鲆 血浆渗透压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潘鲁青 刘志 姜令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7-790,共4页
本文研究了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vannamei)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显著 (F >F0 .0 1)。在盐度变化 (3 0→ 5 ) 3d内 ,各处理组鳃丝Na+ ... 本文研究了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vannamei)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显著 (F >F0 .0 1)。在盐度变化 (3 0→ 5 ) 3d内 ,各处理组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 ;至 3~ 15d时 ,不同盐度下鳃丝Na+ K+ ATPase活力趋于稳定 ,与对照组相比酶活力明显升高 (F >F0 .0 5) ,而且盐度越低酶活力越大。在 pH变化 (7.0← 8.0→ 9.5 ) 3d内 ,各处理组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峰值变化 ,表现为向低pH和向高 pH变化分别于 9h和 12h达到最大值 ,至 3d时均恢复正常 ;在pH变化 3~ 12d内 ,不同 pH环境下鳃丝Na+ K+ ATPase活力无明显差异 (F <F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PH 凡纳滨对虾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吴众望 潘鲁青 +1 位作者 张红霞 任加云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9,共3页
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Cu2+、Zn2+、Cd2+)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显著(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 05)。除0.05mg/LC... 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Cu2+、Zn2+、Cd2+)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显著(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 05)。除0.05mg/LCd2+处理组凡纳滨对虾鳃丝Na+ K+ ATPase活力在实验时间内均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外,3种重金属离子低浓度组在短时间内对Na+ K+ ATPase活力出现暂时的激活现象,至24h后同高浓度组一样,随作用时间Na+ K+ ATPase活力逐渐降低,表现为显著性抑制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凡纳滨对虾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对褐牙鲆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苗晶晶 潘鲁青 刘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3,共4页
以幼体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为研究对象。Cu2+浓度梯度设置为0 10mg/L、0 20mg/L、0 50mg/L和1 00mg/L;Zn2+浓度梯度为1 00mg/L、2 00mg/L、5 00mg/L和10 00mg/L。实验周期为20d。结果表明,在6d内Cu2+(除1mg/L处理组外)、Zn2+... 以幼体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为研究对象。Cu2+浓度梯度设置为0 10mg/L、0 20mg/L、0 50mg/L和1 00mg/L;Zn2+浓度梯度为1 00mg/L、2 00mg/L、5 00mg/L和10 00mg/L。实验周期为20d。结果表明,在6d内Cu2+(除1mg/L处理组外)、Zn2+各处理组褐牙鲆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变化显著(P<0 05),且呈峰值变化,在24h时达到最大值,然后缓慢下降;6~15d,各处理组酶活力趋于稳定;而1mg/LCu2+处理组在12h时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15d酶活力趋于稳定。2种重金属离子各处理组对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在同一取样时间差异显著(P<0 05),其影响程度与重金属离子浓度呈负相关,且1mg/LCu2+和10mg/LZn2+处理组在6~15d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 05)。同时2种重金属离子在1~15d内对褐牙鲆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诱导率表现为Zn2+(1mg/L)>Cu2+(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ZN^2+ 褐牙鲆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鳃丝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任加云 潘鲁青 姜令绪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1-295,共5页
铜、锌、镉 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鳃丝Na+ -K+ -ATPase活力具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3种重金属离子各处理组中华绒螯蟹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的变化显著 (P <0 .0 5 ) ,其影响程度与重金属离... 铜、锌、镉 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鳃丝Na+ -K+ -ATPase活力具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3种重金属离子各处理组中华绒螯蟹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的变化显著 (P <0 .0 5 ) ,其影响程度与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且一直呈现被抑制状态 ,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显著 (P >0 .0 5 ) ,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同时在重金属离子作用下 ,鳃丝Na+ -K+ -ATPase活力在 2 4h时下降幅度较大 ,2 4h后Na+ -K+ -ATPase活力下降缓慢 ,而且在同一取样时间各处理组鳃丝Na+ -K+ -ATPase活力差异显著 (P <0 .0 5 )。 3种重金属离子对鳃丝Na+ -K+-ATPase活性的毒性大小依次为 :Cd2 + >Cu2 + >Zn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中华绒螯蟹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鮸鱼鳃丝Na^+-K^+-ATPase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柳敏海 罗海忠 +1 位作者 陈波 傅荣兵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研究了全长9.8~10.4cm,体重11.0~11.7g的鮸鱼幼鱼鳃丝Na+-K+-ATPase的性质。结果表明,鮸鱼鳃丝Na+-K+-ATPase活力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pH<6.0时酶活力被抑制,pH>8.0则活力急剧下降,其最适宜pH为7~8;酶活力随着反应时间的增... 研究了全长9.8~10.4cm,体重11.0~11.7g的鮸鱼幼鱼鳃丝Na+-K+-ATPase的性质。结果表明,鮸鱼鳃丝Na+-K+-ATPase活力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pH<6.0时酶活力被抑制,pH>8.0则活力急剧下降,其最适宜pH为7~8;酶活力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上升的趋势变慢;底物浓度小于9mmol/L时酶活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高浓度下出现酶活力被抑制的现象;应介质中Na+、K+和Mg2+浓度的增加均出现峰值的变化,Na+、K+和Mg2+的最适宜的浓度分别为140~170,25~35和5~7mmol/L,K+和Mg2+在低浓度下酶活力抑制现象显著;乌本苷浓度为2.5mmol/L时酶活力完全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鮸鱼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对鲤鳃组织Na^+-K^+-ATPase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卢健民 卢玲 +2 位作者 蔺玉华 夏重志 战培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PH 组织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pH和盐度对克氏原螯虾鳃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郭春雨 管越强 刘波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102,共7页
采用钼蓝法测定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鳃Na^+-K^+-ATPase活性,探讨温度、pH、盐度3个环境因子在环境驯化和突变状态下对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K^+-ATPase的活性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酶活性在温度、盐... 采用钼蓝法测定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鳃Na^+-K^+-ATPase活性,探讨温度、pH、盐度3个环境因子在环境驯化和突变状态下对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K^+-ATPase的活性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酶活性在温度、盐度驯化实验中都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不同pH驯化中则表现为中性pH活性最高。在突变状况下表现出明显的应激性,应激响应在2~8h之间,之后逐渐缓和,最终结果与驯化结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NA^+-K^+-atpase 温度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鳃上皮Na^+-K^+-ATPase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吕富 潘鲁青 任加云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4年第3期47-53,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中华绒螯蟹鳃上皮Na+ K+ ATPase的性质 ,并比较了各对鳃丝Na+ K+ ATPase的活性大小。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鳃上皮Na+ K+ ATPase的最适温度为 4 0℃ ,温度高于 4 5℃时酶活急剧下降 ;最适 pH为 8.0 ,并且其活力对pH的变... 本文研究了中华绒螯蟹鳃上皮Na+ K+ ATPase的性质 ,并比较了各对鳃丝Na+ K+ ATPase的活性大小。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鳃上皮Na+ K+ ATPase的最适温度为 4 0℃ ,温度高于 4 5℃时酶活急剧下降 ;最适 pH为 8.0 ,并且其活力对pH的变化非常敏感 ,当 pH小于7.5或大于 8.2 5时酶活急剧下降 ;最适底物和Na+ ,K+ ,Mg2 + 浓度分别为 1.5 ,75 ,15 ,6mmol/l;反应介质中乌本苷浓度达到 2mmol/l时 ,Na+ K+ ATPase的活力完全被抑制 ;中华绒螯蟹后 3对鳃丝Na+ K+ ATPase的活力极显著高于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上皮 NA^+-K^+-atpase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对半滑舌鳎鳃组织结构和Na^+-K^+-ATPase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2 位作者 孙中之 兰功钢 曲建忠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6,共8页
铜暴露后鳃的组织损伤包括:上皮肿胀、肥大增生、空泡化,鳃上皮游离,鳃小片融合,粘液细胞数量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柱细胞体系破坏,红血球溢出或融合成瘤。氯细胞增生和鳃上皮细胞的肿大、增生使得鳃的血水交换屏障距离加大而导致鳃... 铜暴露后鳃的组织损伤包括:上皮肿胀、肥大增生、空泡化,鳃上皮游离,鳃小片融合,粘液细胞数量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柱细胞体系破坏,红血球溢出或融合成瘤。氯细胞增生和鳃上皮细胞的肿大、增生使得鳃的血水交换屏障距离加大而导致鳃组织缺氧。试验结果表明,鳃暴露于Cu2+溶液后会出现离子调节功能、酸平衡调节和渗透调节功能的损伤。Na+K+ATPase活力随水中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织学上可以直接地反映水体中重金属污染对鱼类鳃的损伤,因此是一种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的重要指标。Na+K+ATPase活力对水环境铜污染具有反应的敏感性,与铜离子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活力的变化可以作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指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组织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及其β亚基mRNA表达与显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磊 蒋玫 +3 位作者 王云龙 吴庆元 牛俊翔 沈新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0和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实验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前期升高幅度大,后期升高幅度减小;10和1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15d后达到峰值,至20d呈现小幅下降趋势.鳃丝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Na+-K+-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同步,显示出了其对Na+-K+-ATP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对鳃丝显微结构观察的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降低,鲻幼鱼鳃小片逐渐变宽,伴随间距缩小,同时泌氯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体积缩小,扁平细胞体积增大,黏液细胞数量增多.这表明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具有随外界水体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幼鱼 盐度 NA^+-K^+-ATP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牙鲆鳃丝Na^+-K^+-AT Pase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贤明 潘鲁青 田景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9-972,共4页
研究了褐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鳃丝Na+ K+ ATPase的性质。结果表明 :褐牙鲆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着反应温度、pH的增加均呈现峰值变化 ,其最适反应温度为 3 0~ 3 5℃ ,高于 40℃酶活力急剧下降 ,至 5 0℃酶失活 ,而最... 研究了褐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鳃丝Na+ K+ ATPase的性质。结果表明 :褐牙鲆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着反应温度、pH的增加均呈现峰值变化 ,其最适反应温度为 3 0~ 3 5℃ ,高于 40℃酶活力急剧下降 ,至 5 0℃酶失活 ,而最适pH为 7.5~ 8.0之间 ,pH <7.5或 >8.0时酶活力急剧下降 ,低于 6.0酶活则被完全抑制 ;在本试验设计的反应时间和底物浓度范围内 ,随着时间和底物浓度的增大 ,酶活力的变化均为逐渐升高 ,且上升趋势逐渐变缓 ;反应介质中Na+ ,K+ ,Mg2 + 的最适浓度分别为 180 ,3 0 ,6mmol/L ,并且当K+ 或Mg2 + 浓度为 0时 ,酶活力均接近于 0。抑制剂乌本苷对鳃丝Na+ K+ ATPase活力表现为显著性抑制 ,在乌本苷浓度为 2mmol/L时 ,酶活力完全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牙鲆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TCl对鲤鱼组织Na^+-K^+-ATPase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锦芳 王忠 +1 位作者 陈叙龙 张毓琪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通过离体、活体实验研究了TBTCl对鲤鱼鳃、肾、脑中Na+ K+ ATPase的毒性作用 .在活体实验中 ,对TBTCl的敏感性 ,脑 >肾 >腮 .离体实验中 ,TBTCl对鳃、肾、脑Na+ K+ ATPase的IC50 值分别为 1.38,1.2 3和 1.0 7μmol/L .选取脑... 通过离体、活体实验研究了TBTCl对鲤鱼鳃、肾、脑中Na+ K+ ATPase的毒性作用 .在活体实验中 ,对TBTCl的敏感性 ,脑 >肾 >腮 .离体实验中 ,TBTCl对鳃、肾、脑Na+ K+ ATPase的IC50 值分别为 1.38,1.2 3和 1.0 7μmol/L .选取脑酶源进行TBTCl对Na+ K+ ATPase作用机理的探讨 ,发现TBTCl对Na+ ,K+ 和底物分别是Na+ K+ ATPase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NA^+-K^+-atpase TBTC1 非竞争性抑制剂 作用机理 毒性作用 氯化三丁基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在淡、海水中Na^+-K^+-ATPase活性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爱景 李学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用ATPase活性测试盒测定了尼罗罗非鱼鳃和肾中Na+-K+-ATPase活性在海、淡中的变化.从淡水到海水中,尼罗罗非鱼鳃和肾Na+-K+-ATPase活性分别增强了1.61倍和1.41倍;把尼罗罗非鱼由淡水直接放入海水,鳃中的Na+-K+-ATPase活性升高较剧烈,在... 用ATPase活性测试盒测定了尼罗罗非鱼鳃和肾中Na+-K+-ATPase活性在海、淡中的变化.从淡水到海水中,尼罗罗非鱼鳃和肾Na+-K+-ATPase活性分别增强了1.61倍和1.41倍;把尼罗罗非鱼由淡水直接放入海水,鳃中的Na+-K+-ATPase活性升高较剧烈,在前期(0.5 h)最高,在鱼即将死亡的后期(8 h)次之,在中期(3 h)较低;肾中Na+-K+-ATPase活性升高较缓慢,在前期较小,中期较高,后期最高.除了在淡水中,肾的Na+-K+-ATPase活性高于鳃外,在海水中以及海水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中,鳃的Na+-K+-ATPase活性都高于肾,与肾相比,鳃对肾盐协迫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Na^+-K^+-atpase活性 淡水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