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0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4
1
作者 何长生 魏建忠 +2 位作者 王桂军 朱启运 李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1,共3页
从安徽省巢湖地区鸡群中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易感雏鸡,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开始出现死亡和侏儒胚。电镜观察可见80~120nm的病毒颗粒。分离... 从安徽省巢湖地区鸡群中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易感雏鸡,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开始出现死亡和侏儒胚。电镜观察可见80~120nm的病毒颗粒。分离病毒在鸡胚上可干扰新城疫病毒clone_30株的增殖。上述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暂定名为NIBV_AH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病毒分离 病毒鉴定 呼吸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G118株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晶钰 李鹏 +4 位作者 倪斌 张彦明 郭抗抗 吴涛 赵希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G118 鉴定 分离 20世纪80年代 传染性支气管炎 免疫 经济损失 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及其N基因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被引量:6
3
作者 魏建忠 何长生 +3 位作者 李郁 吴忆春 王桂军 朱启运 《中国兽医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9-202,共4页
通过形态学观察、动物回归试验、鸡胚接种试验、病毒干扰试验以及血凝试验分离鉴定了1株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粒子多呈球形,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表面有冠状突起.鸡胚连续盲传至第1~2代,开始出现... 通过形态学观察、动物回归试验、鸡胚接种试验、病毒干扰试验以及血凝试验分离鉴定了1株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粒子多呈球形,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表面有冠状突起.鸡胚连续盲传至第1~2代,开始出现死亡或出现侏儒胚;分离株可显著干扰NDV在鸡胚中的增殖;病毒尿囊液无凝血活性,但经5g/L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够凝集10mL/L的鸡红细胞.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证实分离株为肾型IBV,命名为AH3-04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N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防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蔡曼珊 朱朝辉 +3 位作者 胡登峰 刘红 谢青梅 舒鼎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可引起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给养鸡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对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方法的介绍,旨在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鉴定 预防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被引量:2
5
作者 沙依兰古丽 汪萍 +5 位作者 巴特力 成进 易忠 柏庆 齐小亮 冉多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2-817,共6页
【目的】对新疆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发病鸡群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处理的病料组织在SPF鸡胚上盲传至第3~4代后,鸡胚出现尿囊绒毛膜增厚,鸡胚卷缩变小、侏儒胚等... 【目的】对新疆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发病鸡群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处理的病料组织在SPF鸡胚上盲传至第3~4代后,鸡胚出现尿囊绒毛膜增厚,鸡胚卷缩变小、侏儒胚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性病变。将收获的病毒液进行电镜观察、病毒中和试验、病毒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证实,分离的3株病毒均属于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结论】电解多维+肾肿散(中药)+阿莫西林组合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到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鉴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萍 王红宁 +3 位作者 陈俊杰 胡慧琼 周生 余祖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5,103,共3页
通过鸡胚接种盲传,从重庆某地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用此病毒回归10日龄雏鸡,可使试验鸡出现典型的花斑肾。尿囊液毒穴36~48h雪经差速离心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 通过鸡胚接种盲传,从重庆某地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用此病毒回归10日龄雏鸡,可使试验鸡出现典型的花斑肾。尿囊液毒穴36~48h雪经差速离心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在电镜下能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病毒粒子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纤突。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穴RT-PCR雪技术扩增出了该病毒的特异性基因M和N,这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引起鸡群死亡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鉴定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聚合酶链式反应 特异性基因 胚接种 发病 10日龄 差速离心 病毒形态 粒子直径 分子水平 不连续 尿囊液 反转录 花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钱晨 高巍 姚太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7-48,50,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染。由于IB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IB之间仅有部分或完全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变异株又不断出现,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 鉴定 分离 接触性传染 保护作用 血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萍 王红宁 +2 位作者 胡慧琼 周生 余祖华 《四川畜牧兽医》 2005年第4期31-31,33,共2页
通过鸡胚接种盲传,从重庆某地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用本病毒对10日龄雏鸡做回归实验,可使试验鸡出现典型的花斑肾。试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了... 通过鸡胚接种盲传,从重庆某地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用本病毒对10日龄雏鸡做回归实验,可使试验鸡出现典型的花斑肾。试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了该病毒的特异性基因M和N,从分子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引起鸡群死亡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鉴定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特异性基因 胚接种 发病 10日龄 试验应用 分子学 花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德生 温贵兰 阮兴翠 《贵州畜牧兽医》 2005年第4期5-6,共2页
2004年从贵阳市某鸡场发生的以呼吸道症状、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为特征的病鸡群采集样品(肝、脾、肾),接种鸡胚,盲传3代,进行病原分离并将分离病毒命名为IB2。分离病原经过鸡胚传代可见胚体卷曲、发育阻滞、肾肿大、肾小管和输... 2004年从贵阳市某鸡场发生的以呼吸道症状、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为特征的病鸡群采集样品(肝、脾、肾),接种鸡胚,盲传3代,进行病原分离并将分离病毒命名为IB2。分离病原经过鸡胚传代可见胚体卷曲、发育阻滞、肾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的典型胚胎病变特征,经血凝性检测、对新城疫增殖的干扰试验证明该分离毒株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病原分离 尿酸盐沉积 鉴定 病变特征 呼吸道症状 发育阻滞 分离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FX株的分离和鉴定
10
作者 张小飞 赵瑞宏 +5 位作者 潘孝成 陈鑫 徐少华 胡晓苗 祁克宗 徐登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0-21,共2页
从自然发生的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采集病死鸡肾脏为材料 ,通过接种 9~ 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 ,进行病毒的分离和传代 ,分离到 1株病毒 (FX)。敏感鸡人工感染后出现呼吸症状 ,剖检病鸡时大多鸡肾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 ;病毒能致... 从自然发生的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采集病死鸡肾脏为材料 ,通过接种 9~ 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 ,进行病毒的分离和传代 ,分离到 1株病毒 (FX)。敏感鸡人工感染后出现呼吸症状 ,剖检病鸡时大多鸡肾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 ;病毒能致死鸡胚和产生侏儒胚 ;病毒能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鸡胚中增殖 ;病毒经电镜观察 ,其大小在 80~ 12 0nm之间 ,囊膜外有纤突 ;病毒经IBV单抗ELISA检测呈强阳性反应。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FX毒株为肾型I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FX株 分离 鉴定 病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及其N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希军 胡北侠 +3 位作者 黄艳艳 李建亮 姜宁朋 张秀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6-920,共5页
通过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病毒干扰实验、动物回归实验等分离鉴定了1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LY07。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毒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为1230 bp,编码1条40... 通过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病毒干扰实验、动物回归实验等分离鉴定了1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LY07。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毒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为1230 bp,编码1条40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核苷酸与H52、M41和BJ等毒株的同源性为84.4%~89.7%,氨基酸同源性为86.1%~91.0%;LY07株与LX4、BJ和GDS14株关系较近,与其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是1株新的肾型IBV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N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12
作者 许兰菊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5年第1期22-25,共4页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许兰菊(河南农业大学45000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肾型IB是由致肾病变毒株百肾型毒株)引起的,患鸡...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许兰菊(河南农业大学45000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肾型IB是由致肾病变毒株百肾型毒株)引起的,患鸡剖检病变以肾志白肿大、肾小管和输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新城疫病毒 尿囊液 病毒分离 分离与鉴定 动物试验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尿酸盐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圣峰 孙建宏 +3 位作者 刘景利 张琳 董新荣 冯新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鉴定 IBV 接触性传染 脏病变 血清 病理特征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继勇 于涟 +2 位作者 马有智 李双茂 钱凯先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3-307,共5页
从浙江省内大型商品代鸡场和专业户鸡场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病鸡中分离到六株病毒,易感雏鸡.接种3d后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感染鸡死亡集中在感染后14~18d,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 从浙江省内大型商品代鸡场和专业户鸡场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病鸡中分离到六株病毒,易感雏鸡.接种3d后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感染鸡死亡集中在感染后14~18d,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感染后出现死亡和产生侏儒胚,鸡胚尿囊液不凝集红细胞,电镜观察可见约120nm的病毒粒子.分离病原在鸡胚中可干扰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繁殖.上述试验证实分离毒株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七斤 张银银 +3 位作者 李锐 申文义 关平原 李平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9,共2页
本试验从天津某鸡场、呼和浩特市两个鸡场发病鸡群分离到3个肾型IBV毒株,分别命名为T、H、W株,并对其培养特性、形态特性、血凝性、致病性、对新城疫病毒的干扰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毒株很快适应于鸡胚,引起鸡胚... 本试验从天津某鸡场、呼和浩特市两个鸡场发病鸡群分离到3个肾型IBV毒株,分别命名为T、H、W株,并对其培养特性、形态特性、血凝性、致病性、对新城疫病毒的干扰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毒株很快适应于鸡胚,引起鸡胚出血、萎缩、绒毛尿囊膜增厚;3个毒株也适应于鸡胚肾、肺细胞,适应性有差异;病毒增殖后制负染样品,在电镜下观察,可看到直径约100nm左右,病毒囊膜外有疏松刺突的冠状病毒。用接毒的肾、肺细胞制成超薄切片后电镜下观察,可看到胞浆内的典型的IBV;分离株对鸡的红细胞无凝集性,但用1%胰酶处理后表现不同程度的血凝性;3个分离株均能抑制鸡新城疫病毒B_1株在鸡胚中繁殖;分离株回归42日龄雏鸡后从第3天开始发病,发病率为100%,病死率为6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V 毒株 胰酶 传染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组织嗜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金俊 许益民 +3 位作者 王宝安 万洪全 吴力力 朱坤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7,共5页
本研究用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肾型 IBV) C90 0 1株人工感染 14日龄 SPF鸡 ,于接种后定期采集病鸡的各组织器官制备成石蜡切片 ,用建立的检测石蜡切片中肾型 IB病毒的免疫酶组化染色技术 ,对人工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型 IB... 本研究用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肾型 IBV) C90 0 1株人工感染 14日龄 SPF鸡 ,于接种后定期采集病鸡的各组织器官制备成石蜡切片 ,用建立的检测石蜡切片中肾型 IB病毒的免疫酶组化染色技术 ,对人工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型 IB)鸡发病后病毒的组织器官亲嗜性和动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肾型 IBV在胞浆内复制 ,主要亲嗜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和固有层腺体细胞、肺各级支气管上皮细胞以及肺房和呼吸性毛细管上皮细胞、气囊上皮细胞、肾和输尿管上皮细胞、消化道上皮和固有层腺体细胞、肝小叶间胆管上皮细胞、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法氏囊淋巴滤泡髓质区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胸腺小叶髓质区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脾小体淋巴细胞、盲肠扁桃体弥散性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以及心肌细胞 ,病毒出现的先后顺序为气管、肺脏、肾脏、输尿管 ,消化道、法氏囊、肝脏、胰脏、胸腺和气囊 ,盲肠扁桃体 ,脾脏 ,心肌。病毒在肾脏和输尿管持续 2 0天 ,气管为 13天 ,消化道和法氏囊为 11天 ,肝脏、胰脏和肺为 10天 ,胸腺为 6天 ,气囊为 5天 ,盲肠扁桃体、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 免疫酶技术 组织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陕西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倪斌 张彦明 +4 位作者 王晶钰 张永国 苏正元 魏中锋 孙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28,共2页
对陕北(榆林)、关中(宝鸡市、扶风县)、陕南(洋县)等地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4株IBV(定名为YL-04、BJ-04、FF-04、YX-04),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血凝性、血凝抑制性、致病性、鸡胚矮小化等生物... 对陕北(榆林)、关中(宝鸡市、扶风县)、陕南(洋县)等地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4株IBV(定名为YL-04、BJ-04、FF-04、YX-04),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血凝性、血凝抑制性、致病性、鸡胚矮小化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4株病毒经1%胰酶处理后的各代病毒尿囊收集液均可凝集鸡红细胞;IBV标准阳性血清可特异性的抑制其凝集性;回归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病毒传代物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临床表现为致肾脏病变的组织嗜性,证明以上地区鸡群发病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陕西地方株 分离 鉴定 传染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血清分型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北宇 郑世兰 +3 位作者 白丽萍 刘月焕 景小冬 姚颖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8期21-24,共4页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血清分型研究姜北宇郑世兰白丽萍刘月焕景小冬姚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0008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疾病。鸡感染鸡传...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血清分型研究姜北宇郑世兰白丽萍刘月焕景小冬姚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0008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疾病。鸡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后,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分离 血清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保安 卢中华 +4 位作者 张红英 张素梅 杨万刚 张战世 周红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5年第1期5-6,共2页
河南一些养鸡场爆发流行以呼吸道症状为临床特征,以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为病变特征的传染病。从典型病例的肺、肾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鸡胚接种盲传5代,结合雏鸡回归试验、胰酶及磷酸酯酶处理鸡红细胞凝集试验,与T_4标准阳性... 河南一些养鸡场爆发流行以呼吸道症状为临床特征,以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为病变特征的传染病。从典型病例的肺、肾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鸡胚接种盲传5代,结合雏鸡回归试验、胰酶及磷酸酯酶处理鸡红细胞凝集试验,与T_4标准阳性血清鸡胚病毒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证实分离物为T_4株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12
20
作者 武志强 李德山 +1 位作者 谷守林 尹训南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2年第3期6-7,共2页
从死亡率达30%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BI)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IB病毒(IBV),命名为NB_(90)株。该株可使鸡于接种后48小时80%发病,20%死亡。鸡胚接种试验和电镜形态学观测证明该分离物为IBV,血清中和试验表明,与国外肾型IBV标准株(美国的... 从死亡率达30%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BI)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IB病毒(IBV),命名为NB_(90)株。该株可使鸡于接种后48小时80%发病,20%死亡。鸡胚接种试验和电镜形态学观测证明该分离物为IBV,血清中和试验表明,与国外肾型IBV标准株(美国的G株和澳大利亚的T株)抗原性相同;与IBV标准株M_(41)抗原性不同。初步鉴定分离株NB_(90)是肾型IBV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支气管炎 病毒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