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4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应用效果评估分析
1
作者 刘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97-100,共4页
研究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05月-2024年05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92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作研究组(46)、对照组(46),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疗效43(93.48%)高于对照组36(78.26%),P<0.05;治疗后,研... 研究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05月-2024年05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92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作研究组(46)、对照组(46),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疗效43(93.48%)高于对照组36(78.26%),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E指标、E/A指标高,A、NT-ProBNP指标低,P<0.05;观察组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 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中实施麝香保心丸用药治疗可降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优化心功能指标,提升疗效,且降低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促进 治疗性血管新生 疗效 功能 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和瑞舒伐他汀钙片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崔文佳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和瑞舒伐他汀钙片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西医组仅接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而...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和瑞舒伐他汀钙片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西医组仅接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而联合组则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在血脂水平上表现出更优的改善(P<0.05)。同时,联合组的心绞痛CCS分级低于西医组,6分钟步行距离(6MWD)长于西医组(P<0.05)。在症状消失时间方面,联合组也显著短于西医组(P<0.05)。此外,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不仅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还能降低心绞痛分级,提高运动耐量,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瑞舒伐他汀钙片 绞痛 血脂水平 绞痛分级 运动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灵雁 闫付兴 +1 位作者 朱春胜 郑玲玲 《海南医学》 2025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8例。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TLR4/MyD88/NF-κB通路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血脂水平、心功能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MyD88、NF-κB 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且联合治疗组分别为2.71±0.78、1.48±0.47、1.45±0.48,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3.42±0.73、3.18±0.76、2.37±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为(2.26±0.26)mmol/L,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93±0.21)mmol/L,两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为(1.90±0.41)mmol/L、(5.46±0.59)mmol/L、(2.64±0.46)mmol/L,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11±0.43)mmol/L、(5.93±0.54)mmol/L、(3.16±0.4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为(58.61±4.61)%、(71.24±7.79)m L,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3.52±4.42)%、(64.71±6.05)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为(1.12±0.31)次/周、(1.12±0.23)min/次,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15±0.47)次/周、(1.74±0.27)min/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略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疗效确切,可控制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与其调节TLR4/MyD88/NF-κB通路及血脂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绞痛 寒凝脉型 麝香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因子-ΚB 功能 血脂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
作者 何传卓 黄燕群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5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前海人寿南宁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前海人寿南宁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尼可地尔治疗)与研究组(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尼可地尔治疗),各6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纳入对照组58例,研究组6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缩短,研究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LS)、全血中切黏度(MS)、全血高切黏度(HS)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痛 麝香 尼可地尔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5
作者 陈航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7期146-148,共3页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及安全性,通过对比联合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的效果,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霞浦县医院收治的6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及安全性,通过对比联合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的效果,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霞浦县医院收治的6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两组。在一般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方法基础上,接受麝香保心丸作为辅助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ST段压低幅度小于对照组,整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配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心电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阿司匹林 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替奈普酶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丁仁平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替奈普酶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替奈普酶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推注替奈普酶溶栓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及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替奈普酶治疗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害,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替奈普酶 肌梗死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7
作者 陆思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麝香保心丸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以及单异山梨... 本研究旨在评估麝香保心丸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以及单异山梨酯的标准疗法,而观察组则在标准疗法基础上联合使用麝香保心丸。结果 观察组在总体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此外,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而实验组仅为4.00%,显示出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不仅能够增强治疗效果,还能提高用药安全性,适合长期治疗,因此推荐在临床实践中广泛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绞痛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周中华 王登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9月接收的76例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9月接收的76例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一氧化氮(NO)水平及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的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冯杰雄 李洁毅 冯佩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联合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麝香保心丸的效果。方法67例CHD-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2例,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和B组(35例,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联合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麝香保心丸的效果。方法67例CHD-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2例,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和B组(35例,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脂蛋白a[LP(a)]},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临床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髓过氧化物酶(MPO)]。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A组的75.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F、CO、SV均大于治疗前,LVEDD、LVESD均小于治疗前,且B组LVEF(63.32±6.23)%、CO(5.14±0.56)L/min、SV(88.32±8.15)ml均大于A组的(56.74±4.54)%、(4.75±0.85)L/min、(77.84±7.32)ml,LVEDD(36.34±3.23)mm、LVESD(46.13±4.34)mm均小于A组的(41.56±4.35)、(52.62±5.23)mm(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LP(a)均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且B组TC(4.23±0.42)mmol/L、TG(1.65±0.29)mmol/L、LDL-C(2.16±0.37)mmol/L、LP(a)(183.52±18.65)mg/L均低于A组的(4.83±0.48)mmol/L、(2.06±0.26)mmol/L、(2.63±0.46)mmol/L、(205.21±20.13)mg/L,HDL-C(1.49±0.65)mmol/L高于A组的(1.18±0.57)mmol/L(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发作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且B组心绞痛发作次数(1.35±0.41)次/周少于A组的(1.89±0.47)次/周、发作持续时间(0.97±0.28)min/次短于A组的(1.68±0.46)min/次(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MMP-9、VCAM-1、MPO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hs-CRP(8.15±2.34)mg/L、IL-6(8.53±2.37)pg/ml、MMP-9(115.68±11.35)pg/ml、VCAM-1(421.68±41.73)pg/ml、MPO(91.38±9.43)pg/ml均低于A组的(9.48±2.56)mg/L、(10.68±2.56)pg/ml、(128.84±12.62)pg/ml、(464.53±42.82)pg/ml、(100.69±9.84)pg/ml(P<0.05)。结论CHD-AP患者联合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麝香保心丸,改善血脂水平、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情况的效果更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痛 缬沙坦氨氯地平 麝香 功能 血脂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10
作者 张国伟 赖丽娜 赖韬 《安徽医专学报》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有效性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UA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麝香保心丸治...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有效性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UA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心肌肌钙蛋白(cTnI)、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其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麝香保心丸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UA患者效果确切,不仅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心功能,还能减轻其心肌损伤,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绞痛 麝香 酒石酸美托洛尔 临床疗效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张俊俊 陈堃 陶梦琪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以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就诊的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 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以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就诊的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观察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麝香保心丸,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力衰竭标志物指标、患者再入院次数、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治疗有效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患者再入院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经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指标,降低NT-proBNP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再入院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功能不全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魏方勇 王伟荣 封传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507,P=0.034)。治疗1个月后,2组6MWD、LVEF、CO及NO高于治疗前,NT-proBNP、ET-1、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梗死 力衰竭 麝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干预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赖琦 杨婷 +1 位作者 褚春 杨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通过拮抗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ISO组)、麝香保心丸组。以腹腔注射ISO[50 mg/(kg·d)]2 d构建心肌梗死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通过拮抗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ISO组)、麝香保心丸组。以腹腔注射ISO[50 mg/(kg·d)]2 d构建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麝香保心丸组给予麝香保心丸45 mg/(kg·d)灌胃,ISO组和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以Masson染色检测心肌胶原沉积,Tunel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Ⅲ型胶原(Collagen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Bax、B细胞淋巴瘤(Bcl)-2、Bcl-xl、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存在明显胶原沉积和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心肌中α-SMA、CollagenⅢ、Bax、Caspasae-3、Caspase-9表达明显增加(P<0.05),Bcl-2、Bcl-xl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ISO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胶原沉积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心肌中α-SMA、ColagenⅢ、Bax、Caspasae-3、Caspase-9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Bcl-xl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家族蛋白和Caspase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梗死 肌纤维化 麝香 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双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转归的影响
14
作者 王学杰 王自豪 原建华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双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抗组、联合组,...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双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抗组、联合组,每组各90例。双抗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组在双抗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经心脏影像学检查比较其术后心肌灌注指标差异,参考Killip分级评估病人治疗后心功能转归结果,检测病人治疗前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肌钙蛋白(CTNI)变化,统计其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4.44%)高于双抗组(66.67%)(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病人占比(91.11%)高于双抗组(78.89%);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和双抗组治疗后的校正TIMI帧计数(CTFC)[(15.39±2.21)帧比(29.65±1.36)帧,(20.65±2.75)帧比(29.25±1.47)帧]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Killip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和双抗组治疗后的GDF-15[(62.41±5.31)pg/L比(311.65±39.93)pg/L,(89.69±6.35)pg/L比(311.75±39.78)pg/L]、hs-CRP[(12.60±1.17)mg/L比(29.37±2.46)mg/L,(16.77±1.15)mg/L比(29.18±2.28)mg/L]、CTNI[(0.05±0.01)μg/L比(2.51±0.53)μg/L,(0.12±0.01)μg/L比(2.64±0.58)μg/L]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更低(P<0.05)。联合组病人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22%)低于双抗组(25.56%)(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2.22%比1.1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双抗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肌灌注障碍有明显的治疗优势,还可促使心功能转归,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梗死 麝香 经皮冠脉介入术 肌灌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口服联合化学疗法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15
作者 袁继翔 臧鑫玥 +2 位作者 谈鸣岳 陈杏林 徐东亮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口服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3例瘀毒蕴结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口服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3例瘀毒蕴结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两组均持续治疗1年。观察两组肿瘤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及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特异性症状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最终纳入统计者108例,其中治疗组53例、对照组55例。②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总复发率分别为15.1%、32.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疲倦、疼痛、失眠等症状评分降低(P<0.05),经济困难及治疗相关问题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疲倦、食欲丧失、躯体功能等评分降低(P<0.05),经济困难、排尿症状及治疗相关问题评分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排尿症状及治疗相关问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组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相比,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有利于降低瘀毒蕴结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中医证候,减轻化学疗法药物灌注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麝香 化学疗法 预后 复发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李容 叶兴伟 +2 位作者 陈佳 肖骅 陆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632-1635,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病人142例...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病人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片5 mg,每日3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储备,运动负荷心电图变化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P)5个维度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储备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AS、AF、TS、DP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L、AS、D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T段最大压低幅度较治疗前降低,ST段压低最大幅度时间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T段压低最大幅度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在尼可地尔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病人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微循环障碍 麝香 冠状动脉 血流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探究
17
作者 刘建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1-0103,共3页
探讨和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展开研究,对其实施随机分组,一组提供基础治疗(参考组),另一组增加使用麝香保心丸(参考组);就治疗效果展开对比。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心绞痛... 探讨和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展开研究,对其实施随机分组,一组提供基础治疗(参考组),另一组增加使用麝香保心丸(参考组);就治疗效果展开对比。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都明显更少,且硝酸甘油用量也更少。此外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指标、炎性指标都有大幅下降,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麝香保心丸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于缓解症状和炎症,改善心功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并且中医药的安全性更值得信赖,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绞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气滞血瘀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18
作者 王丽 何荣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44-0047,共4页
分析老年气滞血瘀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麝香保心丸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医院80例老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中医辩证分型评估确认是气滞血瘀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 分析老年气滞血瘀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麝香保心丸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医院80例老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中医辩证分型评估确认是气滞血瘀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以麝香保心丸,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疗效中,总有效率95.00%,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50%,显然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经治疗后,研究组发作次数(4.08±0.85)次/d和持续时间(4.11±0.85)min均少于对照组发作次数(5.12±0.97)次/d和持续时间(5.05±0.94)min,且患者心肌指标与血脂指标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型心绞痛且属于气滞血瘀型患者,临床治疗在给予西医西药治疗同时,配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气滞血瘀型 稳定型绞痛 老年患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乐克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刘建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22-0025,共4页
研究倍他乐克联合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心绞痛中治疗的成效。方法 本研究的100例研究对象都为本院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本研究以治疗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这10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研究倍他乐克联合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心绞痛中治疗的成效。方法 本研究的100例研究对象都为本院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本研究以治疗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这10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的研究对象均为50例。对照组在使用常规疗法的同时加用倍他乐克治疗,研究组在使用传统疗法的同时加用倍他乐克和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之后从心绞痛发生频率、心电图、不良反应的出现例数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相较对照组要低很多(P值小于0.05),心电图缺血ST-T改变的改善率相较对照组有了一定的提升(P值小于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较对照组差异较小(P值大于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有积极作用,成效更好,建议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乐克 麝香 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志豪 张宁 +5 位作者 刘璐瑶 焦雪妍 张艺凡 陈云 兰真真 刘新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2-27,45,共7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工具,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中文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相关中文文献,... 目的:基于CiteSpace工具,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中文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相关中文文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应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40篇;纳入作者263位,形成了分别以杨国亮、薛增明、王焕超、吴海霞为代表的4个研究团队;纳入机构255所,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分别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省清河县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形成9个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主要为不同中医证型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主要的评价指标;获取了10个突现词,心功能、美托洛尔、高血压及炎性因子是近5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研究者和机构之间均未形成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因此需要加强沟通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