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耕作方式、播深及覆土对机播套作小麦麦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36
1
作者
郑亭
樊高琼
+5 位作者
王秀芳
吴中伟
杨文钰
毛树明
孙万军
宋宗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4-168,共5页
为了探索提高丘区套作小麦机播质量的农艺措施,本试验分别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设置了播深(2,5,8cm)、覆土(不覆土为对照)处理对麦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措施中播深对麦苗素质影响最大,5cm播深利于培育壮苗,播深2cm时表现为出苗率...
为了探索提高丘区套作小麦机播质量的农艺措施,本试验分别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设置了播深(2,5,8cm)、覆土(不覆土为对照)处理对麦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措施中播深对麦苗素质影响最大,5cm播深利于培育壮苗,播深2cm时表现为出苗率、基本苗,根系活力、干物质质量及叶面积显著下降,而播深8cm时地中茎极显著增长导致出苗率下降,单株茎蘖数、最高苗、干物质质量及叶面积极显著降低;翻耕条件下分蘖节埋得较深,促进了植株分蘖,但地中茎加长,出苗率变低;免耕条件下植株生长量大,株高和绿叶面积增大;覆土处理单株茎蘖数、最高苗及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幼苗素质较不覆土高。因此,丘区套作小麦机播配套的农艺措施应选择"免耕+播深5cm+覆土"利于提高麦苗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
耕作
植株
套作小麦
机播
播深
覆土
麦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乐时和多效唑混合拌种对出苗及麦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船福
冯太勤
+4 位作者
薛新红
何松银
殷顺立
闻孝玉
王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多效唑
适乐时
拌种
麦苗素质
混合
出苗
小麦纹枯病
低位分蘖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生化制剂拌种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小东
朱杰
+3 位作者
陈船福
何松银
钱萍
高永红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48-49,共2页
小麦高产栽培要求播种精量化,降低基本苗。为确保收获时的穗数,必须要求能培育出壮苗,促进苗期分蘖。近年来我市秋播常遇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麦苗素质较弱,为寻求有利于培育壮苗越冬,提高麦苗素质的生化制剂,特进行本试验。
关键词
生化制剂
小麦生长
拌种
麦苗素质
壮苗越冬
栽培要求
基本苗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秸秆还田与药剂拌种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周冬冬
张军
+6 位作者
李福建
李必忠
张永进
刘忠红
葛梦婕
朱晓欢
李春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92-1402,共11页
为探讨秸秆还田和药剂拌种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与籽粒品质的影响,以淮麦40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稻秸全量旋耕还田(R 1)、稻秸不还田(R 0)2种模式为主区,2.5%咯菌腈(F)、6%戊唑醇(T)、45%烯肟·苯·噻虫(FDT)、4.8%苯...
为探讨秸秆还田和药剂拌种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与籽粒品质的影响,以淮麦40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稻秸全量旋耕还田(R 1)、稻秸不还田(R 0)2种模式为主区,2.5%咯菌腈(F)、6%戊唑醇(T)、45%烯肟·苯·噻虫(FDT)、4.8%苯醚·咯菌腈(DF)和清水对照(CK)5个拌种处理为副区,分析了稻秸还田与药剂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素质、群体结构、纹枯病防效、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秸还田降低了小麦出苗率,平均下降了8.4%,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麦苗素质,导致穗数显著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增加,产量略有下降,但与秸秆不还田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药剂拌种可促进小麦生根,根系生长量平均增加了6.45%,药剂拌种对根系生长量的影响大于地上部分,利于改善幼苗素质和群体性状;可控制小麦纹枯病前期发生程度;通过提高叶面积指数,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从而提高小麦产量。秸秆还田与药剂拌种均可改善小麦籽粒品质,且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对小麦品质改善更为明显。综上表明,在稻-麦轮作地区,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用4.8%苯醚·咯菌腈播前拌种可减轻小麦纹枯病害、提高群体抗性和产量,并可改善籽粒品质,为该地区稻茬小麦绿色高效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秸还田
药剂拌种
麦苗素质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播小麦高产管理技术
5
作者
魏德永
《农村百事通》
2013年第21期40-40,共1页
晚播小麦要想夺取高产,加强肥水管理是关键。1.培育壮苗安全越冬适播期小麦可以做到壮苗安全越冬,其壮苗标准为5~6叶1心,并带有2~3个分蘖。而晚播小麦则很难做到壮苗越冬,一是因为播期过迟,活动积温不足,麦苗素质较差。农谚说得好,"小...
晚播小麦要想夺取高产,加强肥水管理是关键。1.培育壮苗安全越冬适播期小麦可以做到壮苗安全越冬,其壮苗标准为5~6叶1心,并带有2~3个分蘖。而晚播小麦则很难做到壮苗越冬,一是因为播期过迟,活动积温不足,麦苗素质较差。农谚说得好,"小雪不破菇(不分蘖),大雪不露土"。二是麦苗总头数减少,光合效率弱,分蘖节储存养分少,遇到寒冷天气易遭受冻害。同时,晚播小麦春后无效分蘖多,幼穗分化较迟,分化时间短,发育不良,致使单穗粒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小麦
高产管理技术
安全越冬
培育壮苗
麦苗素质
幼穗分化
分蘖节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使用春泉拌种剂拌种试验简报
被引量:
1
6
作者
洪跃进
何松银
+2 位作者
黄小东
盛小琴
高永红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55-56,共2页
小麦高产栽培要求播种精量化、降低基本苗,这就要求培育壮苗。近年来我市秋播常遇干旱、连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麦苗素质较弱。而正确运用化学控制剂拌种能培育出壮苗,最终提高小麦产量。为了解春泉小麦拌种剂对小麦发芽率、出苗率、...
小麦高产栽培要求播种精量化、降低基本苗,这就要求培育壮苗。近年来我市秋播常遇干旱、连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麦苗素质较弱。而正确运用化学控制剂拌种能培育出壮苗,最终提高小麦产量。为了解春泉小麦拌种剂对小麦发芽率、出苗率、麦苗素质、抗逆性、产量等的影响,深人研究其使用技术,以指导大面积生产,特设立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试验简报
拌种剂
培育壮苗
麦苗素质
大面积生产
栽培要求
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黄隆对小麦及后茬水稻影响试验
7
作者
胡启松
邓曹仁
+2 位作者
丁新天
丁丽玲
虞轶俊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6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后茬水稻
甲黄隆
除草剂
麦苗素质
秧苗
素质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业丰在港啤一号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钟飞
王广勇
《大麦科学》
2001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港啤一号大麦
麦业丰
植物生长调节剂
麦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效的影响
9
作者
吴汉荣
张海燕
+2 位作者
范金泉
卢俊春
徐明霞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药剂处理
小麦
纹枯病
防治效果
影响因素
麦苗素质
拌种
包衣方式
药剂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6-2017年小麦不同生化制剂使用效果比较
10
作者
沈永干
顾后纯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27期17-17,共1页
为了解不同生化制剂在小麦生产上对提高麦苗素质,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发挥的作用,特进行不同生化制剂效果比较。
关键词
生化制剂
小麦生产
使用效果
麦苗素质
穗粒数
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迦姆丰收在啤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11
作者
李忠芹
黄英
+2 位作者
黄飞
黄怡青
孙兰英
《大麦科学》
2000年第2期23-24,共2页
啤麦使用迦姆丰收可增产 7 4 5%~ 9 71%。其有利于壮苗 ,促进分蘖 ,次生根多 ,以及改善群体结构 ,提高成穗率 ;同时可延长灌浆时间 ,增加籽粒饱满度及千粒重 ,还可提高啤麦耐寒抗倒性 ,提高氮素生产力 ,在等产量水平下可节约用氮 4 5kg...
啤麦使用迦姆丰收可增产 7 4 5%~ 9 71%。其有利于壮苗 ,促进分蘖 ,次生根多 ,以及改善群体结构 ,提高成穗率 ;同时可延长灌浆时间 ,增加籽粒饱满度及千粒重 ,还可提高啤麦耐寒抗倒性 ,提高氮素生产力 ,在等产量水平下可节约用氮 4 5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迦姆丰收
增产调节剂
产量
麦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械镇压对稻茬麦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陈光明
《基层农技推广》
2016年第9期37-38,63,共3页
文章通过调查田间镇压和未镇压处理的麦苗出苗时间、出苗数量、分蘖数、冻死苗数、产量等,镇压对比未镇压的出苗早、出苗齐、苗壮、抗冻性强、产量高,对江淮地区稻茬小麦生产有着现实推广意义。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茬麦
播后机械镇压
麦苗素质
产量
原文传递
徐淮地区稻田套播小麦注意事项
13
作者
鲁守强
刘理
阎长俊
《农村实用科技》
2005年第10期14-14,共1页
播期 稻套麦的共生期的长短影响麦苗素质,过早套播,麦苗细长不壮;过迟套播,则难以齐苗。为确保小麦适期早播,播种期一般比常规麦提前10天左右,一般掌握稻麦共生期7天-10天,徐淮地区小麦最佳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10日。
关键词
稻田套播
徐淮地区
小麦
最佳播种期
麦苗素质
适期早播
共生期
稻套麦
稻麦
原文传递
题名
耕作方式、播深及覆土对机播套作小麦麦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36
1
作者
郑亭
樊高琼
王秀芳
吴中伟
杨文钰
毛树明
孙万军
宋宗奇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仁寿县农业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4-168,共5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套作小麦机械化栽培技术及机理研究(08ZB032)
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BAD02A05)
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2006YZGG-28)
文摘
为了探索提高丘区套作小麦机播质量的农艺措施,本试验分别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设置了播深(2,5,8cm)、覆土(不覆土为对照)处理对麦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措施中播深对麦苗素质影响最大,5cm播深利于培育壮苗,播深2cm时表现为出苗率、基本苗,根系活力、干物质质量及叶面积显著下降,而播深8cm时地中茎极显著增长导致出苗率下降,单株茎蘖数、最高苗、干物质质量及叶面积极显著降低;翻耕条件下分蘖节埋得较深,促进了植株分蘖,但地中茎加长,出苗率变低;免耕条件下植株生长量大,株高和绿叶面积增大;覆土处理单株茎蘖数、最高苗及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幼苗素质较不覆土高。因此,丘区套作小麦机播配套的农艺措施应选择"免耕+播深5cm+覆土"利于提高麦苗素质。
关键词
农艺
耕作
植株
套作小麦
机播
播深
覆土
麦苗素质
Keywords
agriculture
cultivation
plants
intercropping wheat
mechanical sowing
sowing depth
soil-covering
seedlings quality
分类号
S233.7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乐时和多效唑混合拌种对出苗及麦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船福
冯太勤
薛新红
何松银
殷顺立
闻孝玉
王华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农业局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镇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多效唑
适乐时
拌种
麦苗素质
混合
出苗
小麦纹枯病
低位分蘖
种子处理
分类号
S482.8 [农业科学—农药学]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化制剂拌种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小东
朱杰
陈船福
何松银
钱萍
高永红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农业委员会作物栽培指导站
江苏省靖江市孤山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48-49,共2页
文摘
小麦高产栽培要求播种精量化,降低基本苗。为确保收获时的穗数,必须要求能培育出壮苗,促进苗期分蘖。近年来我市秋播常遇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麦苗素质较弱,为寻求有利于培育壮苗越冬,提高麦苗素质的生化制剂,特进行本试验。
关键词
生化制剂
小麦生长
拌种
麦苗素质
壮苗越冬
栽培要求
基本苗
培育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TQ464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还田与药剂拌种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周冬冬
张军
李福建
李必忠
张永进
刘忠红
葛梦婕
朱晓欢
李春燕
机构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92-1402,共11页
基金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JATS[2019]187)。
文摘
为探讨秸秆还田和药剂拌种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与籽粒品质的影响,以淮麦40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稻秸全量旋耕还田(R 1)、稻秸不还田(R 0)2种模式为主区,2.5%咯菌腈(F)、6%戊唑醇(T)、45%烯肟·苯·噻虫(FDT)、4.8%苯醚·咯菌腈(DF)和清水对照(CK)5个拌种处理为副区,分析了稻秸还田与药剂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素质、群体结构、纹枯病防效、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秸还田降低了小麦出苗率,平均下降了8.4%,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麦苗素质,导致穗数显著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增加,产量略有下降,但与秸秆不还田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药剂拌种可促进小麦生根,根系生长量平均增加了6.45%,药剂拌种对根系生长量的影响大于地上部分,利于改善幼苗素质和群体性状;可控制小麦纹枯病前期发生程度;通过提高叶面积指数,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从而提高小麦产量。秸秆还田与药剂拌种均可改善小麦籽粒品质,且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对小麦品质改善更为明显。综上表明,在稻-麦轮作地区,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用4.8%苯醚·咯菌腈播前拌种可减轻小麦纹枯病害、提高群体抗性和产量,并可改善籽粒品质,为该地区稻茬小麦绿色高效种植模式。
关键词
稻秸还田
药剂拌种
麦苗素质
产量
品质
Keywords
Straw returning
Seed dressing with chemicals
Seedling quality
Yield
Grain qualit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播小麦高产管理技术
5
作者
魏德永
机构
河南省社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13年第21期40-40,共1页
文摘
晚播小麦要想夺取高产,加强肥水管理是关键。1.培育壮苗安全越冬适播期小麦可以做到壮苗安全越冬,其壮苗标准为5~6叶1心,并带有2~3个分蘖。而晚播小麦则很难做到壮苗越冬,一是因为播期过迟,活动积温不足,麦苗素质较差。农谚说得好,"小雪不破菇(不分蘖),大雪不露土"。二是麦苗总头数减少,光合效率弱,分蘖节储存养分少,遇到寒冷天气易遭受冻害。同时,晚播小麦春后无效分蘖多,幼穗分化较迟,分化时间短,发育不良,致使单穗粒数减少,
关键词
晚播小麦
高产管理技术
安全越冬
培育壮苗
麦苗素质
幼穗分化
分蘖节
肥水管理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使用春泉拌种剂拌种试验简报
被引量:
1
6
作者
洪跃进
何松银
黄小东
盛小琴
高永红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马桥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省靖江市农业委员会
江苏省靖江市孤山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55-56,共2页
文摘
小麦高产栽培要求播种精量化、降低基本苗,这就要求培育壮苗。近年来我市秋播常遇干旱、连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麦苗素质较弱。而正确运用化学控制剂拌种能培育出壮苗,最终提高小麦产量。为了解春泉小麦拌种剂对小麦发芽率、出苗率、麦苗素质、抗逆性、产量等的影响,深人研究其使用技术,以指导大面积生产,特设立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小麦产量
试验简报
拌种剂
培育壮苗
麦苗素质
大面积生产
栽培要求
使用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6.3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黄隆对小麦及后茬水稻影响试验
7
作者
胡启松
邓曹仁
丁新天
丁丽玲
虞轶俊
机构
浙江省缙云县农业局植保站
浙江省植保总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6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后茬水稻
甲黄隆
除草剂
麦苗素质
秧苗
素质
经济性状
分类号
S482.4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业丰在港啤一号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钟飞
王广勇
机构
江苏省盐城农垦农科所
出处
《大麦科学》
2001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港啤一号大麦
麦业丰
植物生长调节剂
麦苗素质
产量
分类号
S512.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效的影响
9
作者
吴汉荣
张海燕
范金泉
卢俊春
徐明霞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种子公司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药剂处理
小麦
纹枯病
防治效果
影响因素
麦苗素质
拌种
包衣方式
药剂种类
分类号
S435.121.4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6-2017年小麦不同生化制剂使用效果比较
10
作者
沈永干
顾后纯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乡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27期17-17,共1页
文摘
为了解不同生化制剂在小麦生产上对提高麦苗素质,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发挥的作用,特进行不同生化制剂效果比较。
关键词
生化制剂
小麦生产
使用效果
麦苗素质
穗粒数
粒重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迦姆丰收在啤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11
作者
李忠芹
黄英
黄飞
黄怡青
孙兰英
机构
江苏省方强农场农科所
出处
《大麦科学》
2000年第2期23-24,共2页
文摘
啤麦使用迦姆丰收可增产 7 4 5%~ 9 71%。其有利于壮苗 ,促进分蘖 ,次生根多 ,以及改善群体结构 ,提高成穗率 ;同时可延长灌浆时间 ,增加籽粒饱满度及千粒重 ,还可提高啤麦耐寒抗倒性 ,提高氮素生产力 ,在等产量水平下可节约用氮 4 5kg/hm2 。
关键词
啤酒大麦
迦姆丰收
增产调节剂
产量
麦苗素质
分类号
S512.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械镇压对稻茬麦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陈光明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出处
《基层农技推广》
2016年第9期37-38,63,共3页
文摘
文章通过调查田间镇压和未镇压处理的麦苗出苗时间、出苗数量、分蘖数、冻死苗数、产量等,镇压对比未镇压的出苗早、出苗齐、苗壮、抗冻性强、产量高,对江淮地区稻茬小麦生产有着现实推广意义。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茬麦
播后机械镇压
麦苗素质
产量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徐淮地区稻田套播小麦注意事项
13
作者
鲁守强
刘理
阎长俊
机构
邳州市农林局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
2005年第10期14-14,共1页
文摘
播期 稻套麦的共生期的长短影响麦苗素质,过早套播,麦苗细长不壮;过迟套播,则难以齐苗。为确保小麦适期早播,播种期一般比常规麦提前10天左右,一般掌握稻麦共生期7天-10天,徐淮地区小麦最佳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10日。
关键词
稻田套播
徐淮地区
小麦
最佳播种期
麦苗素质
适期早播
共生期
稻套麦
稻麦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耕作方式、播深及覆土对机播套作小麦麦苗素质的影响
郑亭
樊高琼
王秀芳
吴中伟
杨文钰
毛树明
孙万军
宋宗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适乐时和多效唑混合拌种对出苗及麦苗素质的影响
陈船福
冯太勤
薛新红
何松银
殷顺立
闻孝玉
王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生化制剂拌种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黄小东
朱杰
陈船福
何松银
钱萍
高永红
《上海农业科技》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秸秆还田与药剂拌种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周冬冬
张军
李福建
李必忠
张永进
刘忠红
葛梦婕
朱晓欢
李春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晚播小麦高产管理技术
魏德永
《农村百事通》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小麦使用春泉拌种剂拌种试验简报
洪跃进
何松银
黄小东
盛小琴
高永红
《上海农业科技》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甲黄隆对小麦及后茬水稻影响试验
胡启松
邓曹仁
丁新天
丁丽玲
虞轶俊
《上海农业科技》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麦业丰在港啤一号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钟飞
王广勇
《大麦科学》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效的影响
吴汉荣
张海燕
范金泉
卢俊春
徐明霞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016-2017年小麦不同生化制剂使用效果比较
沈永干
顾后纯
《新农村(黑龙江)》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迦姆丰收在啤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李忠芹
黄英
黄飞
黄怡青
孙兰英
《大麦科学》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械镇压对稻茬麦生长影响的研究
陈光明
《基层农技推广》
2016
1
原文传递
13
徐淮地区稻田套播小麦注意事项
鲁守强
刘理
阎长俊
《农村实用科技》
200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