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的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动植物组织中SOD比活力 被引量:29
1
作者 徐东 赵建 +1 位作者 黄汉昌 文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7-241,共5页
针对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动植物组织中SOD活力存在干扰的问题,对方法加以改良。以使SOD变性而不影响干扰物质的干扰值为原则,通过测定酶活力及圆二色光谱寻找制备样品空白的最佳实验条件,设计经过加热的样品空白;利用扣除法排除样品中其... 针对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动植物组织中SOD活力存在干扰的问题,对方法加以改良。以使SOD变性而不影响干扰物质的干扰值为原则,通过测定酶活力及圆二色光谱寻找制备样品空白的最佳实验条件,设计经过加热的样品空白;利用扣除法排除样品中其他物质对黄嘌呤氧化酶体系的干扰;通过加标回收实验以及对动植物组织的实测,对改良前后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改良的黄嘌呤氧化酶法可使动植物组织中SOD活力的检测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法 样品空白 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酶法优化大鼠血清SOD测定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翁闪凡 张晓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65-67,共3页
目的优化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SOD实验条件。方法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探讨其加样量、方法重复性、显色稳定性、试剂稳定性及样品稳定性等最佳因素。结果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SOD最佳加样量为5μl,其测定变异系数CV<1%,... 目的优化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SOD实验条件。方法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探讨其加样量、方法重复性、显色稳定性、试剂稳定性及样品稳定性等最佳因素。结果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SOD最佳加样量为5μl,其测定变异系数CV<1%,显色前后20 min吸光度比较(P>0.05);新配试剂与配制3个月试剂做测定,吸光度比较(P<0.01);新鲜标本和4°C放置48 h标本进行测定,吸光度比较(P<0.01)。结论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SOD最佳加样量为5μl,该法重复性好,显色稳定,测定试剂必须新鲜配制,标本必须新鲜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法 SOD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凤翔 《云南医药》 CAS 2001年第6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法 氧化物歧化酶 活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黄嘌呤氧化酶-羟胺法检测血清SOD活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珉 李洪 朱红枫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羟胺 检测 血清 氧化物歧化酶 邻苯三酚自氧化 化学发光 酶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测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段丽菊 甘耀坤 +1 位作者 李岩 杨旭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测定方法 ,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选取最合适的测活方法。方法 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 NBT光化还原法分别对经甲醛染毒处理后的小鼠红细胞 SOD活性进行测定 ,将它们在耗时、耗... 目的 比较两种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测定方法 ,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选取最合适的测活方法。方法 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 NBT光化还原法分别对经甲醛染毒处理后的小鼠红细胞 SOD活性进行测定 ,将它们在耗时、耗材、条件控制和实验结果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 ,认为黄嘌呤氧化酶法是种比较好的 SOD测活方法。结论 在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时 ,选取黄嘌呤氧化酶法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歧化酶 红细胞 黄嘌呤氧化酶法 NBT光化还原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功能衰竭家兔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赵自刚 张秀昌 +3 位作者 牛春雨 刘军超 何景力 张静 《疑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家兔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和ARF模型组各 15只。以 1%HgCl2 复制家兔ARF模型 ,分别应用改良TBA微量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及肾组织匀浆的丙二醛 (MDA...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家兔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和ARF模型组各 15只。以 1%HgCl2 复制家兔ARF模型 ,分别应用改良TBA微量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及肾组织匀浆的丙二醛 (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结果 ARF组血清及肾组织匀浆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 ,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机体抗氧化能力 ARF 黄嘌呤氧化酶法 丙二醛 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在子宫肌瘤和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国全 覃桂芳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932-1933,共2页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和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了 6 8例子宫肌瘤和 5 0例胆囊结石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 SOD活性。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 SOD的活性较健康对照组...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和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了 6 8例子宫肌瘤和 5 0例胆囊结石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 SOD活性。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 SOD的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 SOD活性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且术后 SOD活性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自由基 (FR)在子宫肌瘤和胆囊结石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测定子宫肌瘤和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 SOD活性 ,有助于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歧化酶 子宫肌瘤 胆囊结石 黄嘌呤氧化酶法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变化的临床实验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国全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687-688,共2页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在Ⅱ型糖尿病 (NIDDM)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SOD的水平。结果 :(1)NIDDM组血清总SOD(TSOD)与对照组比较含量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MnSOD及CuZnSOD与对照组比较分...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在Ⅱ型糖尿病 (NIDDM)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SOD的水平。结果 :(1)NIDDM组血清总SOD(TSOD)与对照组比较含量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MnSOD及CuZnSOD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高于和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2 )男女二组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中SOD对预测NID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血液检验 氧化物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冰 曲旭红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22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 5 4例 ,健康成人 5 1例 ,取静脉血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结果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SOD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低下 ,有显...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 5 4例 ,健康成人 5 1例 ,取静脉血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结果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SOD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低下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男女之间SO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歧化酶 治疗 复发性口腔溃疡 黄嘌呤氧化酶法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亢忆林 邓君 陈光荣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7-48,共2页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研究结果显示,大三阳的Mn-SOD和Cu-Zn-SOD的活力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5-0.01),小三阳组只有Mn-SOD高于健康人组(P<0.05),肝癌的T-SOD和Mn-SOD高于健康人组(P<0.0...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研究结果显示,大三阳的Mn-SOD和Cu-Zn-SOD的活力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5-0.01),小三阳组只有Mn-SOD高于健康人组(P<0.05),肝癌的T-SOD和Mn-SOD高于健康人组(P<0.05-0.01),因此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SOD对于了解病程发展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氧化物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种蔬菜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曙辉 薛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655-656,共2页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 - NBT法对 2 0个科 6 0种蔬菜进行了抗氧化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 :6 0种蔬菜中有 9种抑制率在 5 0 %以上 ,占 15 %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2 6种蔬菜的抑制率在 30 %~ 5 0 %之间 ,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NBT 蔬菜 氧化作用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对受分次照射荷瘤小鼠脾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梅开 刘永彪 +1 位作者 王绪 郝兴芝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探讨白介素-6(IL-6)对受照射荷瘤小鼠脾脏的辐射防护作用。6MV X射线对荷瘤小鼠进行分次全身照射(5Gy/5f/5d)后,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脾组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钠(TBA)荧光法测定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免... 探讨白介素-6(IL-6)对受照射荷瘤小鼠脾脏的辐射防护作用。6MV X射线对荷瘤小鼠进行分次全身照射(5Gy/5f/5d)后,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脾组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钠(TBA)荧光法测定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抗生蛋白链霉素-过氧物酶-生物素(SP)法检测脾细胞Bcl-2的表达;Beckman液体闪烁仪检测脾淋巴细胞亚群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 IL-6组脾组织T-SOD含量明显增高(p<0.01),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 IL-6组脾细胞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提高了脾淋巴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和氧自由基作用的增强是电离辐射引起细胞过氧化损伤,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IL-6可能通过促进脾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强脾细胞的抗氧化活性,抑制氧自由基对脾细胞的损伤,延长脾细胞寿命,增强其免疫功能而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肿瘤治疗 放射治疗 辐射损伤 辐射防护 脾细胞 小鼠 分次照射 黄嘌呤氧化酶法 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模型大鼠大脑和结肠中SOD、MDA和NO含量的异常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玉龙 刘廷毅 +1 位作者 董海燕 王高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627-628,共2页
目的检测抑郁大鼠模型大脑和结肠组织中SOD、MDA和NO含量,探讨抑郁症大鼠大脑和结肠组织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经典的大鼠抑郁模型。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及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OD、MDA和NO的含量。结果... 目的检测抑郁大鼠模型大脑和结肠组织中SOD、MDA和NO含量,探讨抑郁症大鼠大脑和结肠组织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经典的大鼠抑郁模型。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及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OD、MDA和NO的含量。结果抑郁模型大鼠较正常组其大脑和结肠组织中MDA(大脑:10.93±3.32vs2.36±0.91;结肠:10.34±2.77vs2.55±0.70;P<0.01)和NO(大脑:15.15±8.11vs4.07±1.46;结肠:11.28±5.66vs4.76±1.55;P<0.01)含量均显著增加;SOD的含量显著降低(大脑:52.03±8.79vs109.89±26.92;结肠:53.39±11.15vs84.45±22.31;P<0.01)。结论抑郁症对大鼠大脑和结肠组织的损伤可能与氧自由基及NO含量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模型大鼠 NO含量 SOD MDA 大脑 黄嘌呤氧化酶法 硫代巴比妥酸 结肠组织 异常 大鼠模型 可能机制 组织损伤 建立 化学方 氧自由基 抑郁症 正常组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血浆SOD、丙二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韦颖 徐新娟 +1 位作者 李晓梅 武桂臻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探讨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无高血压健康人28例,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探讨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无高血压健康人28例,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NO、SOD、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NO、SOD水平显著下降(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减退,NO减少,与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血浆 SOD 氧化应激 相关性研究 丙二醛 黄嘌呤氧化酶法 对照组 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液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斐 周鸣鸣 +1 位作者 张俊芳 马振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51-853,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合剂神经生长液对 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 建立 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 ,以 Y型电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 ,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TBA比色法测定大脑 SOD活性和 MDA含量 ,观察小鼠服用神经生长液后上述... 目的 观察中药合剂神经生长液对 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 建立 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 ,以 Y型电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 ,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TBA比色法测定大脑 SOD活性和 MDA含量 ,观察小鼠服用神经生长液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 D-半乳糖模型组相比 ,神经生长液低、中、高剂量均可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P<0 .0 5或 P<0 .0 1 ) ,显著增加 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大脑 SOD活性、降低 MDA含量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神经生长液能改善 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多项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液 D-半乳糖 衰老 小鼠 学习记忆能力 黄嘌呤氧化酶法 TBA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鹤草水提液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英 张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542-1543,共2页
目的观察仙鹤草水提液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建立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以Y型电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TBA比色法测定大脑SOD活性和MDA含量,观察小鼠服用仙鹤草水提液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仙鹤草水提液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建立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以Y型电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TBA比色法测定大脑SOD活性和MDA含量,观察小鼠服用仙鹤草水提液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D-半乳糖模型组相比,仙鹤草水提液中、高剂量可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增加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大脑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仙鹤草水提液能改善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多项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水提液 D-半乳糖 衰老 小鼠 学习记忆 黄嘌呤氧化酶法 TBA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SOD、MDA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永泉 李宝亮 +1 位作者 侯亚利 张振明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血清SOD、MDA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应用改良TBA微量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丙二醛 (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 ,同时以 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食管癌患者血...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血清SOD、MDA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应用改良TBA微量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丙二醛 (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 ,同时以 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食管癌患者血清MDA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 1 )。结论 :食管癌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明显障碍 ,通过血清MDA、SOD水平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丙二醛 氧化物歧化酶 临床意义 改良TBA微量 黄嘌呤氧化酶法 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杰 牛春雨 李荣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探索肝癌患者血清SOD、MDA的变化。对肝癌患者26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方法:对肝癌患者均应用改良TBA微量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索肝癌患者血清SOD、MDA的变化。对肝癌患者26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方法:对肝癌患者均应用改良TBA微量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肝癌患者存在明显的抗氧化能力障碍,通过血清MDA、SOD水平的检测,可为肝癌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患者 MDA 血清SOD 对照组 黄嘌呤氧化酶法 临床治疗 TBA 水平 结论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例血浆SOD活力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皎亮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血浆 SOD 氧自由基 黄嘌呤氧化酶法 分光光度 输血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梢斑螟危害对樟子松球果象甲SOD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张秋爽 张国珍 +1 位作者 李大波 张国财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2期16-18,共3页
棘梢斑螟是樟子松的重要种实害虫,严重危害樟子松的球果。受害后的球果SOD活性发生明显变化,随危害等级的增加,总SOD活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危害等级为2级时总SOD活力最高,危害等级为3级时总SOD活力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0级。还对黄... 棘梢斑螟是樟子松的重要种实害虫,严重危害樟子松的球果。受害后的球果SOD活性发生明显变化,随危害等级的增加,总SOD活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危害等级为2级时总SOD活力最高,危害等级为3级时总SOD活力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0级。还对黄嘌呤氧化酶法测樟子松球果总SOD活力的最佳取样量、显色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取样量为80μL,该方法显色稳定,可重复性强。为树种选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梢斑螟 樟子松 SOD活性 黄嘌呤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