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中的“治神”与“养神”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段鲜红
孟丹
-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针推系
-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14-715,共2页
-
-
关键词
针灸学
《黄帝内经太素》
“治神”
“养神”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之理论框架探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钱会南
钱泽南
陈广坤
翟双庆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408-1412,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3CB532001)
-
文摘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首次分类研究《黄帝内经》,勾勒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之雏形。其类编纲举目张,层次清晰,阐释条分缕析,逻辑缜密。该书的撰注,对于研究《黄帝内经》以及探析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影响深远。
-
关键词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
-
Keywords
Yang Shangshan
Huangdi Neijing
TCMTheoretical System Frame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语释辨疑4则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亭立
袁开惠
孙文钟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48-49,共2页
-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8JA740032)
上海高校青年科研骨干培养项目(晨光计划)(09CG44)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0YS65)
-
文摘
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为《黄帝内经》诸传本中的最古者,在中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源头的地位和价值。然其文字古奥,义理精微,很多词义或阙而未注,悬而待考,或各家注解莫衷一是,纷争不休,给阅读与理解《太素》带来相当的困难。选取4例,试加辨析,以求医理文理两相合宜。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前厥
申宦
挂以发
悬阳
-
Keywords
Huangdi Neijing Taisu
reverse of Qi
restrict
hanging by a hair
Xuan Yang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在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7
- 4
-
-
作者
钱会南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
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532001)
-
文摘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首倡分类研究《黄帝内经》,将《素问》《灵枢》经文分类编次并予以注释,使《内经》经文编排与学术内容趋于条理化、系统化,并具有层次性与内在逻辑推理性,初步勾勒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雏形,对后世影响深远。
-
关键词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
-
Keywords
Yang Shangshanl Huangdi Neijing Taisu
theoretical fra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之“太素”辨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钱泽南
钱会南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
出处
《河北中医》
2014年第2期291-293,共3页
-
文摘
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一书是现存最早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的书籍,也是现存最早注释《黄帝内经》的书籍。《黄帝内经》一书的出现,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研究《太素》的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医基础理论形成过程。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太素》
-
分类号
R2-06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成书年代考评
被引量:4
- 6
-
-
作者
杨奕望
段逸山
吴鸿洲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医古文知识》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
文摘
从杨上善官职、“玄元皇帝”封号、书志目录、注释避讳、“灵台”名称等几个方面考证 ,《黄帝内经太素》的成书年代应为公元 6 6 6~ 6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成书年代
考证
杨上善
书志目录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关格”含义试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郑思思
刘国韵
石雨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3期62-65,共4页
-
基金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6YJC740060)。
-
文摘
通过“关”与“格”字源及《黄帝内经太素》前后医家相关原文及语言结构分析解释“关格”含义,以期扩充语义,分析其语义变迁轨迹及原因,指出《黄帝内经太素》中出现九处“关格”,其中四处为杨氏注解,其中“不顺四时之养身,内有关格之病也。”“见关格微病,得过失也。见微过而救人者,谓未病之病,疗十十全,故无危殆。”两处与现行之“关格”含义差别较大;杨氏之“关格”含义可为:1)内部气机“不和”之病,2)脉象,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关格
语义扩充
-
Keywords
Huangdi Neijing Taisu
Guange
semantic extension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析疑四则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今庸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天津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441-442,共2页
-
文摘
1)《太素.经筋篇》中,"主癎痸及痓"之"痓"字误,应为"痉"。2)《太素.骨空论》中,"九窌在腰尻分间"应为"腰凥分间"。3)《太素.杂病.腰痛篇》说:"居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弩弦,刺居阴之脉,在月嵩踵鱼肠之外。"居阴,乃"厥阴"也。"居"、"厥"两字,声转可通也。非传写草书而有误也。4)《太素.杂病.风痓》中,"风痓,身反折"应为"风痉"。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痓
腰尻
居阴
风痉
-
Keywords
Huangdi Neijng Taisu
Zhi
Yaokao
Juyin
Fengjing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5
- 9
-
-
作者
陈钢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5-7,共3页
-
基金
卫生部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古籍整理研究重点科研项目
-
文摘
作为日本国宝的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1981年影印出版前,其原书在我国从未得见。而其保存了丹波赖基1166~1168年的手抄真迹,能反映《太素》旧貌,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从补《太素》通行本之缺佚、正《太素》通行本之谬误、断《太素》校注之是非、供《太素》研究之史料等方面,评述了仁和寺本所具有的早、全、真特点的文献价值。
-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太素
古文献学
中医古籍整理
-
Keywords
Huang Di Nei Jing(Yellow Emperor's Classics)
Huang Di Nei Jing Tai Su
edition study
textual criticism
systematizing classics of F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studies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音注校议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李清桓
-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9-82,共4页
-
文摘
杨上善为《黄帝内太素》所作音注有一特殊情况 ,有的是俗体字所为 ,有的是传写所讹 ,有的系形近而误 ,有的由音理乖逆 ,有的是破读、训读等原因所致。辨识之 ,便于看清杨上善音注的特点 ,也有益于研究俗体字、校勘等方面的内容。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音注特点
俗体字
校勘
-
Keywords
Great Simplicity of Internal Classic
YANG Shang shan
features in phonetic notation
popular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llation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时代考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尚志钧
-
机构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出处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43,共2页
-
文摘
1965年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萧延平校点《黄帝内经太素》,在出版说明末云:“关于本书撰注人杨上善是什么朝代的人,因为正史没有记载,近人有些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隋人,有的说是唐人。我们姑从林亿、李濂、徐春甫等人的说法,称为隋人。”萧延平氏在其书首“例...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时代考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类目研究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徐春波
臧守虎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1999年第4期7-8,共2页
-
文摘
《黄帝内经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文类编注释《内经》之作,该书设类分编,促使《内经》的理论体系系统化。然因《太素》今存本残缺不全,其类目的多少,学术界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是19类,如任应秋先生说:“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大素》,将《素问》、《灵枢》各篇,全部拆散;按其不同内容的性质。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类目
中医文献
内经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补注》研究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张暖
-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
出处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3年第2期6-7,共2页
-
文摘
<黄帝内经太素补注>刊行于民国24年,铅印活字版,余生印刷社印.沔阳刘震(均金)校订,孝感杨明济补注.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补注
杨上善
刘展鋆
杨明济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中日《黄帝内经太素》研究年表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王玉兴
-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
-
出处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08-211,共4页
-
文摘
本年表对《黄帝内经太素》成书迄今1300年间(公元666—1998年)中日两国有关研究史实,凡有年可稽者予以收集。内容包括成书、东渡、引述、政令、亡佚、复出、传抄、舶归、保护、国宝认定、刊印、考证、评论、校注、辑佚等方面。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大事年表
考证
校注
-
Keywords
Huangdi Neijing Taisu
chronological table
stagnation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金栋
-
机构
河间市人民医院
-
出处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
1994年第1X期14-15,共2页
-
文摘
《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栋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系隋唐时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太素》是全面类分注释第一家,从该书注释内容来看,杨擅长训诂。其注多以我国传统训诂学典籍如《说文》、《尔雅》、《广雅》...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体例
词义
《内经》
《太素》
注释内容
杨上善
训诂学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81.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的音韵学价值刍议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徐麟
-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 4个方面论述了《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的音韵学价值。 1 .为校勘《广韵》提供了旁证 ;2 .为考察隋 -中唐音系声、纽特点提供了直证 ;3.保留了古代的一些方音 ;4 .为探究古代语音流转留下了珍贵资料。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反切
音韵学
-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与《难经》命门说异同刍议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张宏
-
机构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95-96,共2页
-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难经
命门说
比较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1.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杨注释通借条例析说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徐麟
-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
出处
《医古文知识》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条例
例析
注释
训诂
通假
语词
简称
文本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通行本《黄帝内经太素》释音校正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陈钢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1996年第2期8-9,共2页
-
文摘
通行本《黄帝内经太素》释音校正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5)陈钢关键词:黄帝内经太素,注释,音学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以其1955年影印出版之肖延平兰陵堂本《黄帝内经太素》为底本,参校日本丹波元坚、杉本要藏等人据小岛宝素模写本而影写之抄本,...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注释
音学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与《黄帝泰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徐春波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02年第3期8-9,共2页
-
文摘
<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为唐代杨上善奉敕编撰.有些学者对<太素>一书是否为杨上善所编纂,提出了异议.有的学者认为<太素>即是<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著录的<黄帝泰素>.那么,<黄帝内经太素>与<黄帝泰素>之间究竞有无关系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泰素》
相互关系
-
分类号
R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