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治疗ⅠE期非结膜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剂量效应和预后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水喜 俞立权 +2 位作者 布洁 曹京旭 肖利华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剂量效应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1至2012-03收治的影像资料完整可测量33例(42只眼)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患者资料。结果照射剂量1...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剂量效应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1至2012-03收治的影像资料完整可测量33例(42只眼)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患者资料。结果照射剂量18 Gy时与27 Gy时,依据WHO标准评价疗效,缓解率分别为31%和42.9%(P=0.258);依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缓解率分别为28.6和38.1%(P=0.355)。全组患者局部控制率100%。全组患者的5年、10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6.8%和84.7%;5、10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9.6%和89.6%。接受≥30.6Gy组与27 Gy组,5、10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100%、80%和95.7%、95.7%(P=0.8578);5、10年无进展生存(PFS)生存率分别为83.3%、83.3%和91.1%、91.1%(P=0.6497)。结论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对放射治疗敏感。从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的观察结果显示,27 Gy的照射剂量是足够的。探索最佳的照射剂量需要开展前瞻性大样本的剂量效应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眼附属器淋巴 放射治疗 剂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E期非结膜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水喜 曹京旭 肖利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剂量效应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影像资料完整可测量的33例(42只眼)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眶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患者资料。结果当照...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剂量效应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影像资料完整可测量的33例(42只眼)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眶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患者资料。结果当照射剂量分别为18 Gy和27 Gy时,按照WHO标准评价33例患者的缓解率分别为31%和42.9%(P=0.258),按照RECIST标准评价缓解率分别为28.6%和38.1%(P=0.355);33例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100%。33例患者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8%和84.7%,5年、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6%和89.6%。接受≥30.6 Gy和27 Gy者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0%和95.7%、95.7%(P=0.8578),5年、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3%、83.3%和91.1%、91.1%(P=0.6497)。结论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对放疗敏感,27 Gy的照射剂量即可获得较好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确定最佳照射剂量仍需要开展前瞻性大样本的剂量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眼附属器淋巴 放射治疗 剂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陶谦 张彬 +2 位作者 吴志 苏凯 乔彬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并检索和回顾分析中英文文献。结果: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16篇,包括成组病例分析5篇,个案报道11篇,共计105例。结论:唾液腺黏膜淋巴... 目的:分析总结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并检索和回顾分析中英文文献。结果: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16篇,包括成组病例分析5篇,个案报道11篇,共计105例。结论:唾液腺黏膜淋巴组织相关淋巴瘤以腮腺为好发部位,生长缓慢,有长期自限的倾向;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预后良好;存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对于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临床密切随访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报告1例及文献系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开 康非吾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涎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salivary glands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SGML),为无痛性、进展缓慢的恶性肿瘤,较少发生于头颈部。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因认识不足,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告以1例典型多发性涎腺黏膜相... 涎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salivary glands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SGML),为无痛性、进展缓慢的恶性肿瘤,较少发生于头颈部。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因认识不足,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告以1例典型多发性涎腺黏膜相关组织型淋巴瘤为案例,结合文献分析探讨涎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舍格伦综合征 免疫组织化学 腮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鄢莉宏 邓星奇 +3 位作者 高育瑶 张杰 尹化冰 许长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072-3074,共3页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通过报告1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及复习文献,对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多数属低度恶...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通过报告1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及复习文献,对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多数属低度恶性,进展缓慢,预后较好。结论: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临床罕见,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确诊有赖于病理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6
作者 胡余昌 陈路 +3 位作者 唐万英 张兆祥 罗代珍 郎博娟 《华中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对肝MALT-MZL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肝MALT-MZL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 目的探讨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对肝MALT-MZL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肝MALT-MZL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者3cm×2.5cm×2cm。肿瘤细胞主要由弥漫分布的中心细胞样细胞组成,与肝实质分界清楚。瘤组织内可见残留的小胆管,但未见"淋巴上皮病变"。瘤细胞免疫表型CD20、CD79α和κ呈阳性表达,CD3、CD45RO、CD5、CD10、CyclinD1、λ和bcl-2呈阴性表达。结论肝MALT-MZL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诊断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并需与肝其它类型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肝脏炎性假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差异基因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柳睿 吴昊 +3 位作者 赵鹏翔 葛心 张敬学 马建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3-978,共6页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比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基因序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比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基因序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5例LGBLEL患者和5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和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利用WES进行基因测序,应用BWA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应用HaplotypeCaller软件进行基因组变异筛查,用ANNOVAR软件对变异结果进行注释,用Varscan软件筛查单核苷酸变异和小插入/缺失基因,用ExomeCNV软件鉴定外显子拷贝数变异。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以及功能模块网络构建,筛选出最大团中心值最高的突变枢纽基因。结果平均每个样本检出16.63 Gb数据。单核苷酸变异结果显示各样本常见的突变类型为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LGBLEL组和MALT淋巴瘤组同义突变、错义突变的基因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GBLEL组终止密码子缺失的基因个数多于MALT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插入/缺失基因结果显示常见的突变类型是移码突变、非移码突变的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LGBLEL组与MALT淋巴瘤组的插入/缺失基因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GBLEL组和MALT淋巴瘤组发生外显子拷贝数变异的个数均较少,对最终结果无明显影响。对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和功能模块网络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共得到6个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即IGFN1、TCP10、SLC45A4、BTBD7、PHGR1和PIEZ02基因。结论IGFN1、TCP10、SLC45A4、BTBD7、PHGR1及PIEZ02基因是LGBLEL和MALT的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可能与LGBLEL发展为MALT淋巴瘤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全外显子测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E期眼眶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放射治疗
8
作者 赵水喜 曹京旭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062-1064,共3页
眼眶原发淋巴瘤为眼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常见的组织亚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单纯放疗ⅠE期病变可以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
关键词 眼眶 黏膜相关组织淋巴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和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青 肖利华 +3 位作者 何彦津 李敏 李宁 高子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95-799,共5页
目的 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方法。方法 对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行临床、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 目的 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方法。方法 对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行临床、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临床表现相似 ,差异无显著意义。在病理学的诊断中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全部表达B细胞标记 ,不表达T细胞标记 ;免疫球蛋白轻链κ或λ限制 1 1例 ;PCR检测单克隆增生 1 5例 ,无特异表达 1 4例。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中 ,7例同时表达B细胞标记和T细胞标记 ,且T细胞标记 >30 %;κ和λ阴性 ;PCR检测呈多克隆增生。结论 在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鉴别诊断中 ,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 鉴别诊断 分子生物学 免疫组化 形态学
原文传递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卫平 昝星有 +3 位作者 陈宏伟 庄乃君 刘垚 姚选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CT表现。结果 (1)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9例,其中多发实变5例,多发肿块结节合并间质性改变3例,多发...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CT表现。结果 (1)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9例,其中多发实变5例,多发肿块结节合并间质性改变3例,多发磨玻璃影1例;(2)实变影11个病灶,均见扩张"空气支气管征",3例跨叶分布;结节共41枚,其中分叶34枚,边缘模糊31枚,胸膜下分布27枚,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11枚,"细支气管征"或"空泡征"28枚;肿块9枚,均为分叶状,边缘模糊7枚,"空气支气管征"7枚。结论肺MALT淋巴瘤常表现为两肺多发实变、结节和肿块,扩张"空气支气管征"对诊断有提示意义;多发分叶状肿块和跨叶分布的实变,多发的胸膜下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伴"细支气管征"或"空泡征"的分叶状结节,应考虑MALT淋巴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型淋巴瘤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宏 李新燕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5-278,共4页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研究进展 边缘区淋巴 免疫球蛋白重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 冷冬妮 石群立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5期457-459,共3页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淋巴瘤)的概念由英国病理学家Isaacson于1983年首先提出,指发生于淋巴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2001年WHO造血和淋巴组织...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淋巴瘤)的概念由英国病理学家Isaacson于1983年首先提出,指发生于淋巴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2001年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新分类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淋巴瘤类型,定义为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MALT型,以区别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另外两个亚型,即淋巴结内边缘区淋巴瘤和原发性脾边缘区淋巴瘤。新分类的原则首先是根据其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其次,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MALT淋巴瘤进行的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与特征性染色体畸变及特殊基因受累密切相关。本研究拟对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染色体易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1例
13
作者 赵闯 戴朝六 舒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4-636,共3页
患者,女,77岁,因“尿黄,皮肤黄染伴瘙痒半个月”入院,伴白色陶土样便,半个月体质量下降约10 kg.CT和MRCP诊断为胆囊癌、胆道高位梗阻,后经病理确诊为胆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B细胞来源),此病例罕见.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胆囊 B细胞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MALT型淋巴瘤60例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BCL-10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向荣 吴丽莉 马大烈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37-39,i0008,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60例胃MALT型淋巴瘤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BCL-10表达情况。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1.07,中位年龄52岁。BCL-10核阳性...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60例胃MALT型淋巴瘤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BCL-10表达情况。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1.07,中位年龄52岁。BCL-10核阳性率在淋巴结被累及与未被累及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BCL-10核阳性率在肿瘤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与浸润肌层至浆膜层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BCL-10核阳性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BCL-10核表达提示肿瘤的侵袭性增强,可能单纯抗HP治疗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MALT型淋巴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谭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2221-2222,共2页
目的:探讨胃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2例胃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40∶1,中位年龄56岁。结论:胃MALT型淋巴瘤是结外最常见的一种低度恶性B细胞... 目的:探讨胃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2例胃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40∶1,中位年龄56岁。结论:胃MALT型淋巴瘤是结外最常见的一种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涛 杨建和 +6 位作者 肖溶 卢绪章 周民 章艳 陆静涛 周峰 晁红颖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7-1049,共3页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原发胃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生率日趋增长,国外文献报道约占胃原发恶性肿瘤的5%.2000年WHO新分类将MALT淋巴瘤命名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现将本院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间...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原发胃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生率日趋增长,国外文献报道约占胃原发恶性肿瘤的5%.2000年WHO新分类将MALT淋巴瘤命名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现将本院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间经病理诊断为胃MALT淋巴瘤的3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临床病理特征 胃MALT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预后 B细胞淋巴 结外边缘区 淋巴
原文传递
肺MALT淋巴瘤并腮腺淋巴上皮病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成才 张义 姜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的临床表现、影像和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其与淋巴上皮病(LEL)的关系。方法:报道1例肺MALT淋巴瘤并腮腺淋巴上皮病,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检测,并回顾文献。结...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的临床表现、影像和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其与淋巴上皮病(LEL)的关系。方法:报道1例肺MALT淋巴瘤并腮腺淋巴上皮病,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检测,并回顾文献。结果:肺MALT淋巴瘤无明显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为边界不清斑片影、结节影、团块影和叶段实变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缺乏特异性。病理示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的浸润(淋巴上皮病变)是特征性的,但不特异。免疫组化可显示肿瘤的单克隆性,CD20和CD79a阳性。腮腺LEL是MALT淋巴瘤前期病变,能恶变为MALT淋巴瘤。结论:肺MALT淋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临床无特异性,确诊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LEL能恶变为MALT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 淋巴上皮病 腮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消化道MALT淋巴瘤的内镜下特点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春霞 兰春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7期2528-2530,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明确诊断为MALT淋巴瘤的患者。结果消化道MALT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以胃体为主,胃体部10例(62.50%),其次为胃部多部位受累3例(18.75%),胃窦部1例(6...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明确诊断为MALT淋巴瘤的患者。结果消化道MALT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以胃体为主,胃体部10例(62.50%),其次为胃部多部位受累3例(18.75%),胃窦部1例(6.25%),食管1例(6.25%),直肠1例(6.25%)。病变内镜下表现类型以溃疡型多见(8例,50.00%),其次为隆起型(4例,25.00%),平坦糜烂型(3例,18.75%),凹陷型最为少见(1例,6.25%)。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率为75.00%(12/16)。结论消化道MALT淋巴瘤内镜下表现多样。胃MALT淋巴瘤与Hp感染密切相关。溃疡型及隆起型易在内镜检查时发现,但平坦糜烂型及凹陷型由于与其他炎症性疾病难鉴别,很难早期发现,故早期诊断率较低。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年轻患者及早期MALT淋巴瘤患者的重视,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消化道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司先余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43-43,共1页
患者,女,51岁,发现右乳无痛性肿块2个月,于2008年4月7日入院。查体:双侧乳腺大小、形态对称,右乳外上象限扪及一2.5 cm ×2.5 cm 肿块,表面光滑,与皮肤粘连,质中等,活动好,无压痛,双腋下淋巴结未触及。乳腺彩超示:右... 患者,女,51岁,发现右乳无痛性肿块2个月,于2008年4月7日入院。查体:双侧乳腺大小、形态对称,右乳外上象限扪及一2.5 cm ×2.5 cm 肿块,表面光滑,与皮肤粘连,质中等,活动好,无压痛,双腋下淋巴结未触及。乳腺彩超示:右乳外上象限实质性占位,无完整包膜,内有少许血流信号。钼靶片示:右乳外上象限边缘光滑的等密度肿块,无明显钙化影。胸腹部 X 线和 B 超未见异常。行右乳肿块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遂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 B 型细胞淋巴瘤(图1)。免疫组化:LCA (+)、CD20(+)、EMA(-);右腋下淋巴结0/10,术后行 CHOP 方案化疗6个周期,全乳+淋巴引流区域一个疗程的放疗,剂量为50 GY。2014年5月24日,患者再次因“发现左乳腺肿块1周”入院,查体:右胸壁一陈旧性手术瘢痕,右乳缺如,左乳腺外上象限扪及一约1.5 cm ×1.5 cm 肿块,质中等,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活动好,无压痛,双侧腋下淋巴结未触及。乳腺彩超示:左乳外上象限实质性占位,内有少许血流信号;钼靶片示:左乳外上象限中等密度占位,边界清楚,分布均匀,无钙化。胸腹部 X 线和 B超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 双侧乳腺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无痛性肿块 术后病理报告 腋下淋巴 皮肤粘连 术中冰冻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在肺淋巴瘤与肺浸润性黏液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菲 张琳 +3 位作者 李桃 邹丹丹 司成海 韩旭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探讨CT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鉴别诊断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与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IMA)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经病理证实肺MALT患者及52例PIMA患者,按照2∶1随机分为训练集68例(33例MALT,35例PIMA)和验证集34例(17例MALT,1... 目的:探讨CT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鉴别诊断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与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IMA)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经病理证实肺MALT患者及52例PIMA患者,按照2∶1随机分为训练集68例(33例MALT,35例PIMA)和验证集34例(17例MALT,17例PIMA)。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CT征象并提取验证集肺MALT和PIMA的影像组学特征参数,采用LASSO降维和Logistic回归,经过交叉验证后建立预测模型。结果:验证集共获得6个影像组学特征,包括4个一阶特征、2个纹理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鉴别诊断肺MALT、PIMA的AUC分别为0.873、0.852,模型拟合优度良好。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以鉴别诊断肺MALT和PI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 CT影像特征 影像组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