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索今超声洗涤驱酸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婷婷 张燕 +3 位作者 张路遥 谢强 东生金 陈厚和 《爆破器材》 CAS 2016年第4期35-40,共6页
采用常规洗涤技术和超声波洗涤技术对比研究了黑索今(RDX)的洗涤驱酸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考察了不同洗涤条件如液固比、时间、温度等对RDX常规洗涤与超声波洗涤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对2种洗涤方式下RDX洗涤驱酸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 采用常规洗涤技术和超声波洗涤技术对比研究了黑索今(RDX)的洗涤驱酸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考察了不同洗涤条件如液固比、时间、温度等对RDX常规洗涤与超声波洗涤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对2种洗涤方式下RDX洗涤驱酸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符合的动力学方程,并计算得到相应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超声波洗涤驱酸效果优于常规洗涤驱酸效果;2种方式下的洗涤驱酸过程表现为一级动力学反应,且常规洗涤表观活化能12.221 k J/mol,大于超声波洗涤的表观活化能7.105 k J/mol,说明超声洗涤更容易;并且超声洗涤驱酸过程不会改变RDX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索今(rdx) 洗涤 酸质量分数 超声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脲与黑索今混合炸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润强 曹端林 +1 位作者 王建龙 李永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为解决黑索今(RDX)生产工厂的废硝酸再利用问题,在RDX生产过程中不分离出RDX,而是直接加入一定量尿素水溶液,废硝酸与尿素反应生成硝酸脲后,使RDX和硝酸脲共同结晶,生成RDX与硝酸脲共结晶的混合炸药。得到两大类型的混合炸药:... 为解决黑索今(RDX)生产工厂的废硝酸再利用问题,在RDX生产过程中不分离出RDX,而是直接加入一定量尿素水溶液,废硝酸与尿素反应生成硝酸脲后,使RDX和硝酸脲共同结晶,生成RDX与硝酸脲共结晶的混合炸药。得到两大类型的混合炸药:Ⅰ型混合炸药(含RDX 10%~20%)的综合爆炸性能优于现有的铵梯、乳化及粉状工业炸药;Ⅱ型混合炸药(含RDX40%)的爆炸性能与TNT相当。该混合炸药的制造工艺简单,RDX生产过程的废酸污染问题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黑索今(rdx) 废硝酸 硝酸脲 代用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索今在乙酸乙酯‐水二元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特性的模拟
3
作者 李静 金韶华 +4 位作者 徐子帅 吴娜娜 兰贯超 陈树森 王东旭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7-384,I0003,共9页
为了研究黑索今(RDX)在乙酸乙酯?水二元体系中的溶解特性,测定了RDX在298.15~338.15 K温度下的溶解度。分别采用Apelblat方程、CNIBS/R?K模型及Jouyban?Acree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算出了标准溶解焓、标准溶解熵及吉布斯自由能。为... 为了研究黑索今(RDX)在乙酸乙酯?水二元体系中的溶解特性,测定了RDX在298.15~338.15 K温度下的溶解度。分别采用Apelblat方程、CNIBS/R?K模型及Jouyban?Acree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算出了标准溶解焓、标准溶解熵及吉布斯自由能。为了研究溶解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RDX在二元混合溶剂中的溶度参数。结果表明,RDX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和水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经验方程拟合值与实验值基本保持一致。实验所得的溶解度数据,模型参数、热力学性质、溶度参数都为RDX和HMX的回收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索今(rdx) 溶解度 溶度参数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粒度对硝胺发射药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建兴 杨伟涛 +3 位作者 马方生 许灿啟 贾永杰 杨丽侠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06-711,共6页
为研究黑索今(RDX)粒度对硝胺发射药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了RDX质量百分数为25.0%,平均粒径(D50)为30,50,150μm的3种硝胺发射药,采用摆锤式简支梁冲击试验机、落锤试验仪与密闭爆发器分别研究了其抗冲击强度、破碎情况及燃烧... 为研究黑索今(RDX)粒度对硝胺发射药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了RDX质量百分数为25.0%,平均粒径(D50)为30,50,150μm的3种硝胺发射药,采用摆锤式简支梁冲击试验机、落锤试验仪与密闭爆发器分别研究了其抗冲击强度、破碎情况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随着RDX粒度由150μm减小至30μm,发射药的低温(-40℃)抗冲击强度由3.46 J·cm^(-2)提高至8.99 J·cm^(-2),在落锤冲击(锤重5 kg,落高80 cm)作用下破碎度由96%降低到18%。RDX的平均粒径(D50)为30,50μm和150μm时,发射药的燃速压力指数分别为0.985、0.996和1.063。RDX粒径为30μm或50μm时,发射药u-p曲线较光滑,发射药燃烧稳定;RDX粒径为150μm时,在100~150 MPa、150 MPa^p_(dpm)的两个压力段范围内,燃速压力指数由1.125变为0.612,显示燃速压力指数存在突变,发射药燃烧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胺发射药 黑索今(rdx) 粒度 力学性能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基复合含能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石晓峰 王晶禹 +1 位作者 李小东 王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8-432,共5页
以硝化棉(NC)为粘结剂、黑索今(RDX)为主体炸药,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RDX/NC超细复合含能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进行了表征及热分析,并与RDX原料进行了对比;对喷雾干燥法... 以硝化棉(NC)为粘结剂、黑索今(RDX)为主体炸药,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RDX/NC超细复合含能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进行了表征及热分析,并与RDX原料进行了对比;对喷雾干燥法细化的RDX/NC和RDX、水悬浮法包覆的RDX/NC、溶剂非溶剂法细化的RDX、RDX原料的撞击感度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DX/NC复合含能粒子与RDX原料相比,形貌从块状变为球形,粒径从50~200μm减小至0.5~7μm,晶型无变化,但X射线衍射峰明显弱化,活化能从200.11kJ·mol-1降至186.87kJ·mol-1,热爆炸临界温度从504.98K升至507.70K。喷雾干燥细化、球形化和复合的RDX/NC球形粒子的撞击感度降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索今(rdx) 喷雾干燥 硝化棉(NC) 热安定性 撞击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真空安定性试验(DVST)方法研究(Ⅱ):RDX的热分解 被引量:8
6
作者 尹艳丽 杨利 +4 位作者 胡晓春 李志敏 李坤远 张同来 张建国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7-392,共6页
运用动态真空安定性试验(Dynamic Vacuum Stability Test,DVST)方法研究了RDX的热分解过程,对测试数据拟合求解得出RDX在非等温阶段的分解机理函数为Avrami-Erofeev方程(n=4),表观活化能为174.10kJ.mol-1,lnA为34.45;等温阶段的分解机... 运用动态真空安定性试验(Dynamic Vacuum Stability Test,DVST)方法研究了RDX的热分解过程,对测试数据拟合求解得出RDX在非等温阶段的分解机理函数为Avrami-Erofeev方程(n=4),表观活化能为174.10kJ.mol-1,lnA为34.45;等温阶段的分解机理函数为Anti-Jander方程模型,即G(α)=(1-2/3α)-(1-α)2/3,反应速率常数k=1.63×10-5s-1。分解气相产物在标准状态下为0.10mL.g-1。实验不仅得到了与真空安定性试验(VST)方法相吻合的分解最终结果,还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动力学参数,证明了DVST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实验实时跟踪了RDX的分解过程,得到了分解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信息,为RDX的安全储存、可靠使用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动态真空安定性试验(DVST) 黑索今(rdx) 动力学参数 机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RDX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姚冰洁 郑晓东 +3 位作者 吕英迪 唐望 姜俊 邱少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6-621,I0007,共7页
为了改善铝粉的表面氧化,提高其对含能材料热分解的催化作用,以电爆炸铝粉和二水合氯化铜(CuCl2·2H2O)为原料,利用置换反应法,实现了纳米铜粒子在铝粉表面的快速沉积,制备了包覆均匀的Cu/Al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 为了改善铝粉的表面氧化,提高其对含能材料热分解的催化作用,以电爆炸铝粉和二水合氯化铜(CuCl2·2H2O)为原料,利用置换反应法,实现了纳米铜粒子在铝粉表面的快速沉积,制备了包覆均匀的Cu/Al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子能谱(EDS)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测试了Cu/Al复合材料与黑索今(RDX)(质量比1∶5)混合物的DSC曲线。计算了该混合物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电爆炸铝粉表面的氧化层通过氟化铵的刻蚀作用被剥离,复合材料含有单质铝和单质铜晶相,无氧化铜及氧化铝晶相,纳米级铜颗粒均匀包覆在铝粉表面,复合材料粒径为200~500nm。加入Cu/Al复合材料后,RDX的初始分解温度和分解峰温分别降低8.51℃和26.43℃,分解热提高296J·g^-1,热分解活化能降低19.19kJ·mol^-1,表明Cu/Al复合材料可促进RDX的热分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反应 纳米粒子 Cu/Al复合材料 热分解 黑索今(r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中溶剂对RDX颗粒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江 李小东 +1 位作者 王晶禹 安崇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米级球形黑索今(RDX)。研究了乙酸甲酯、乙腈、丙酮、丁酮4种低沸点溶剂对制备的RDX颗粒形貌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所得RDX颗粒的形貌和热分解特性,并测试了其撞击感...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米级球形黑索今(RDX)。研究了乙酸甲酯、乙腈、丙酮、丁酮4种低沸点溶剂对制备的RDX颗粒形貌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所得RDX颗粒的形貌和热分解特性,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RDX粒径为1-5m,其中以丁酮为溶剂喷雾干燥制备的RDX颗粒形貌最好,颗粒形状均为球形,分μ散均匀,颗粒表面光滑并且缺陷较少;与原料RDX相比,喷雾干燥法制备的RDX颗粒的撞击感度均明显降低,特性落高较原料RDX提高了2倍以上;热分析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球形RDX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和热爆炸临界温度(Tb)均有所降低,其中以乙酸甲酯为溶剂喷雾干燥制备的RDX的E和Tb分别降低了33.35kJ·mol^-1和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球形黑索今(rdx) 撞击感度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RDX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9
9
作者 何得昌 周霖 徐军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2-143,150,共3页
利用高速撞击法研究了纳米级黑索今(RDX)的制备。结果表明:采用高速撞击法可制备出粒度分布较窄的纳米级RDX颗粒,其粒径d50可细化到46.7 nm左右,其颗粒度分布宽度在0.6 nm范围内。
关键词 材料学 黑索今(rdx) 粒度分布 纳米 高速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参量表征RDX含量对非均质单基发射药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佳 马忠亮 +2 位作者 张丽华 肖忠良 程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6-681,共6页
为了用界面微观参量表征非均质发射药宏观力学性能,对黑索今(RDX)含量为0%(即粘结剂基体),10%,20%,30%,35%的单基发射药在-40,20,50℃下进行抗压性能、抗冲击性能实验研究,并测试了20,30,40,50℃粘结剂基体接触角,进而测算出粘结剂基体... 为了用界面微观参量表征非均质发射药宏观力学性能,对黑索今(RDX)含量为0%(即粘结剂基体),10%,20%,30%,35%的单基发射药在-40,20,50℃下进行抗压性能、抗冲击性能实验研究,并测试了20,30,40,50℃粘结剂基体接触角,进而测算出粘结剂基体的表面能,粘结剂基体与RDX的界面能,最终定义表征宏观力学性能的微观参量——单位质量RDX与粘结剂基体界面粘附能(Ed),并将Ed与对应含量RDX发射药的力学性能参数(屈服应力σ,体积变形冲击功D)由方程y=a+be-x/t拟合。发现拟Ed与σ和D呈指数衰减函数关系,拟合结果与宏观性能测试结果一致,两者结果均为:随着RDX含量的增加,Ed减小,且屈服应力和体积变形冲击功均增大。表明可用微观参量表征单基发射药的宏观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药 抗压性能 抗冲击性能 微观参量 黑索今(rdx) 界面粘附能(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BH_4)_2和MgH_2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淼 陈利平 +1 位作者 堵平 彭金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在黑索今(RDX)中加入具有高热值的金属氢化物(Mg(BH4)2和MgH2)有望提高RDX的爆炸性能,但同时给RDX的安全使用带来挑战。为了探索RDX与这2种金属氢化物的相容性与安定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Mg(BH4)2和MgH2对RDX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在黑索今(RDX)中加入具有高热值的金属氢化物(Mg(BH4)2和MgH2)有望提高RDX的爆炸性能,但同时给RDX的安全使用带来挑战。为了探索RDX与这2种金属氢化物的相容性与安定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Mg(BH4)2和MgH2对RDX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并由DSC得到的数据计算动力学参数,参照GJB770B—2005的方法分析这2种金属氢化物与RDX的相容性和安定性。结果表明,加入Mg(BH4)2使RDX的表观活化能从159.22 kJ/mol增加至180.27 kJ/mol,加入MgH2使RDX的表观活化能降低至133.69 kJ/mol;Mg(BH4)2与RDX的相容性为1级,MgH2与RDX的相容性为3级,加入Mg(BH4)2使RDX的安定性有所提高,加入MgH2降低了RDX的安定性。因此,在将MgH2作为RDX的高能添加剂以前,必须首先提高其与RDX的相容性以保证试验和存储过程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索今(rdx) Mg(BH4)2 MgH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热分解 相容性 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RDX基PBX压制成型内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珂臻 韩超 +4 位作者 高铁榜 陈学平 冯立羊 朱兴虎 兰琼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针对黑索今(RDX)基高聚物黏结炸药(PBX)压装成型易出现裂纹损伤的问题,利用X射线、超声和密度检测等手段研究了压制温度、降温速率和升温速率对Φ60mm×60mm RDX基PBX药柱裂纹影响。结果表明:在药柱压制过程中增加保温,控制药柱冷... 针对黑索今(RDX)基高聚物黏结炸药(PBX)压装成型易出现裂纹损伤的问题,利用X射线、超声和密度检测等手段研究了压制温度、降温速率和升温速率对Φ60mm×60mm RDX基PBX药柱裂纹影响。结果表明:在药柱压制过程中增加保温,控制药柱冷却温度不低于45℃,降温速率和升温速率不超过5℃·h-1,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药柱内部裂纹;提高压制温度,有利于提高药柱加工性能,改善炸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黑索今(rdx) 高聚物黏结炸药(PBX) 裂纹 成型 降温速率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包覆度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帅 黄辉 +4 位作者 罗观 赵天波 王佳 丁洪晶 蒋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1,共5页
分别以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氟橡胶(F2311),聚氨酯弹性体(Eatane5701)和水性聚氨酯(WPU)为包覆原材料,采用水悬浮包覆法、喷涂法和破乳法包覆黑索今(RDX)。对包覆颗粒的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了RDX溶出量,计算了粘结剂... 分别以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氟橡胶(F2311),聚氨酯弹性体(Eatane5701)和水性聚氨酯(WPU)为包覆原材料,采用水悬浮包覆法、喷涂法和破乳法包覆黑索今(RDX)。对包覆颗粒的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了RDX溶出量,计算了粘结剂对RDX的包覆度。对比了HPLC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EDS)的表征效果。结果表明:以AS为包覆材料,喷涂法得到的包覆颗粒,包覆效果最好,SEM观测到包覆比较致密,与RDX表面有良好的物理接触,EDS没有检测到包覆不完全的情况,HPLC评价得到的包覆度为9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包覆度 黑索今(r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激光点火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占东 卢芳云 +2 位作者 张震宇 赵剑衡 谭福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
用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黑索今(RDX)的激光点火过程。结果表明,RDX经加热、熔化、分解、蒸发,反应物进入气相后,随反应物的积累,温度和气相反应速率的增加,气相被点着。讨论了环境压力和激光功率密度对点火延迟时间和临界点火距离的影响,... 用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黑索今(RDX)的激光点火过程。结果表明,RDX经加热、熔化、分解、蒸发,反应物进入气相后,随反应物的积累,温度和气相反应速率的增加,气相被点着。讨论了环境压力和激光功率密度对点火延迟时间和临界点火距离的影响,计算所得的点火延迟时间与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激光点火 黑索今(rdx) 点火延迟时间 临界点火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包覆RDX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娟 孙笑 周新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7-531,共5页
为了解高级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对黑索今(RDX)性能的影响,以RDX为主体,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3%和5%的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月桂酸酯(BHDBTL)、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硬脂酸酯(BHDBTS)和2,3-二羟甲基-2,3-二硝... 为了解高级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对黑索今(RDX)性能的影响,以RDX为主体,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3%和5%的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月桂酸酯(BHDBTL)、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硬脂酸酯(BHDBTS)和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12-羟基硬脂酸酯)(BHDBTHS)包覆RDX,制备了6个钝感RDX配方。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征了包覆前后RDX的结构和性能,并依据GJB772-1997测试了其机械感度。结果表明,被5%BHDBTL,BHDBTS,BHDBTHS包覆的RDX比表面积分别由0.0374m2·g-1增大至0.173m2·g-1、0.344m2·g-1、0.328m2·g-1;包覆后RDX的分解热提高,当包覆剂为5%BHDBTHS时,RDX的分解热由1479.1J·g-1提高至1912.5J·g-1;当包覆剂为5%的BHDBTL、BHDBTS和BHDBTHS时,包覆后RDX的撞击感度分别为28%、48%、52%,摩擦感度分别为20%、6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脂肪酸酯 黑索今(rdx) 包覆 热性能 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TF/RDX-CMDB推进剂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亮亮 王江宁 孔军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286,共5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与黑索今(RDX)不同配比对DNTF/RDX-CMDB(DFR)系列推进剂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DFR系列推进剂的动态力学特征量。结果表明:DNTF与RDX不同配比对DFR系列推进剂高低温动...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与黑索今(RDX)不同配比对DNTF/RDX-CMDB(DFR)系列推进剂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DFR系列推进剂的动态力学特征量。结果表明:DNTF与RDX不同配比对DFR系列推进剂高低温动态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DFR系列推进剂的动态力学过程除高温段的主转变(α转变)外,低温段有2个次级转变(β转变,记为β1和β2),且认为β1'转变峰是DNTF的作用结果,RDX的加入不影响DNTF与硝化甘油(NG)、硝化棉(NC)侧基的相互作用;含有DNTF的样品整个次级转变损耗峰强度比不含DNTF的样品(即RDX-CMDB)大,低温下抵抗外力的能力增加,塑性或韧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 3 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 动态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 黑索今(r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Al/SiO_2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冬冬 黄寅生 +5 位作者 李瑞 李猛 王俊杰 葛梦珠 张辉建 何亚丽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6-660,共5页
为了在降低黑索今(RDX)机械感度的同时提高其热分解性能,以四甲氧基硅烷为前驱物,氟硼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RDX-Al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70%(RDX与Al质量比均为6∶1)的三种RDX/Al/SiO_2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了在降低黑索今(RDX)机械感度的同时提高其热分解性能,以四甲氧基硅烷为前驱物,氟硼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RDX-Al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70%(RDX与Al质量比均为6∶1)的三种RDX/Al/SiO_2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样品的热性能;按GJB772A-1997的方法测试了样品的机械感度。结果表明:RDX/Al/SiO_2是以SiO_2为凝胶骨架,Al与RDX进入到凝胶骨架中形成的纳米复合含能材料;该复合材料中RDX的最小平均粒径为65.09 nm,且其粒径随RDX-Al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RDX-Al的质量分数为30%时,与纯RDX相比,该复合材料中RDX的分解温度较纯RDX提前22.4℃,与原料RDX相比,样品的特性落高提高108.6 cm,爆炸百分数降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黑索今(rdx) 纳米复合含能材料 热分解 机械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聚物包覆RDX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永祥 马建福 +1 位作者 刘天生 王凤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82-384,共3页
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黑索今(RDX)造型粉,探讨了造粒工艺条件对某高聚物溶液包覆RDX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就产品的感度和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试验中钝感剂与高聚物混合加入,整个... 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黑索今(RDX)造型粉,探讨了造粒工艺条件对某高聚物溶液包覆RDX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就产品的感度和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试验中钝感剂与高聚物混合加入,整个造粒过程只在驱除剩余溶剂时使用真空泵。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造粒效果与造型粉感度的主要因素为加料速度、温度、搅拌速度及乙酸乙酯第二次加入量。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造粒温度63℃、搅拌速度300r·min-1、滴加速度0.06mL·s-1、乙酸乙酯第二次加入量与加入高聚物的质量比为4∶1。影响造粒效果与造型粉感度的因素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第二次加入量、搅拌速度、温度、加料速度。而乙酸乙酯的第二次加入量较大程度上决定着最后产品的包覆效果和产品的粒度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粘结剂 造型粉 溶液水悬浮法 黑索今(r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清洗RDX的工艺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幺玄 陈厚和 胡秀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0-675,共6页
采用超声波清洗技术对黑索今(RDX)清洗脱酸,并对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以酸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超声作用时间、温度、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对RDX清洗脱酸清洗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超声辅助清洗RDX脱酸试验的工艺条... 采用超声波清洗技术对黑索今(RDX)清洗脱酸,并对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以酸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超声作用时间、温度、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对RDX清洗脱酸清洗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超声辅助清洗RDX脱酸试验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超声辅助清洗RDX的脱酸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相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各因素对RDX脱酸效果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作用时间>超声频率>温度>超声功率,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70 min、温度35℃、超声频率40 k Hz、超声功率85%,脱酸过程表现为一级动力学反应,活化能为7.105 k J·mol-1,模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超声处理不会改变RDX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索今(rdx) 超声 清洗脱酸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和温度对RDX溶解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杰 杨青 +2 位作者 宋健 姜炜 李凤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7-542,共6页
采用饱和溶液-溶剂蒸发法测试了平均粒径分别为20 m、5 m、500nm和100nm的黑索今(RDX)样品在乙酸乙酯、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异丁醇和去离子水8种溶剂中,分别于5,20,40,60℃下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下,同... 采用饱和溶液-溶剂蒸发法测试了平均粒径分别为20 m、5 m、500nm和100nm的黑索今(RDX)样品在乙酸乙酯、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异丁醇和去离子水8种溶剂中,分别于5,20,40,60℃下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下,同种粒度级别的RDX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最大;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丙醇和丁醇中的溶解度;在正丁醇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仲丁醇和异丁醇中的溶解度。在相同溶剂中,在同一温度下,随着粒度减小,RDX溶解度增大。随着温度升高,同种粒度级别的RDX的溶解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索今(rdx) 粒度 温度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