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部地区污黑腐皮壳菌的培养性状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杨明秀 宋瑞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0期12021-12024,12026,共5页
[目的]探明我国北部地区污黑腐皮壳菌的基因多态性、遗传相关程度及其亲缘关系。[方法]对我国北部9个省23个市县的30株污黑腐皮壳菌进行了培养性状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根据培养性状聚类分析结果,可将30株污黑腐皮壳菌分为东北... [目的]探明我国北部地区污黑腐皮壳菌的基因多态性、遗传相关程度及其亲缘关系。[方法]对我国北部9个省23个市县的30株污黑腐皮壳菌进行了培养性状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根据培养性状聚类分析结果,可将30株污黑腐皮壳菌分为东北(黑吉辽)地理群、山东地理群、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群和青海甘肃地理群。根据RAPD聚类分析结果,可将30株污黑腐皮壳菌分为黑龙江省地理群、吉林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群、山东陕西地理群、辽宁地理群、青海地理群和甘肃山西地理群。[结论]污黑腐皮壳菌的培养性状和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有明显关系,相同省份的菌株大多被分到同一个小类群中,如吉林省、辽宁省、青海省和山东省。污黑腐皮壳菌的培养性状和遗传多样性均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30个菌株中有19个菌株在2次聚类分析中被分到同一大类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腐皮壳菌 培养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苹果枝干过程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靳纪洋 刁雨菲 +4 位作者 于成明 熊雄 赵涛 何邦令 刘会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3,共7页
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var.mali)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了解病原菌侵染寄主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有助于揭示病菌的致病机制和苹果抗病机制。本实验应用Illumina平台对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不同时期的寄... 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var.mali)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了解病原菌侵染寄主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有助于揭示病菌的致病机制和苹果抗病机制。本实验应用Illumina平台对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不同时期的寄主枝干发病过程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时通过与未侵染的病原菌和寄主组织进行比较。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病原菌中发现4092个差异表达基因,寄主中发现16966个差异基因,通过对三个时期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侵染导致了寄主细胞壁降解、毒素物质合成、寄主抗毒物质分解和自身营养调节等过程;寄主主要通过膜脂过氧化作用、活性氧清除酶和防御酶抵抗病原菌的入侵。上述研究明确了苹果黑腐皮壳菌与寄主互作的生物学过程,为探讨病菌与寄主的分子互作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烂病 苹果黑腐皮壳菌 侵染过程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黑腐皮壳菌CAP超家族蛋白基因鉴定及毒性功能分析
3
作者 王程利 尹志远 +2 位作者 聂嘉俊 林永辉 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440-3450,共11页
【目的】CAP(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Antigen 5 and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1)超家族蛋白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菌、动植物等物种,并且参与病原菌的致病过程。本研究旨在鉴定苹果树腐烂病致病菌——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 【目的】CAP(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Antigen 5 and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1)超家族蛋白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菌、动植物等物种,并且参与病原菌的致病过程。本研究旨在鉴定苹果树腐烂病致病菌——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的CAP超家族基因并明确CAP超家族基因在病菌致病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BLASTP在苹果黑腐皮壳菌全基因组中检索具有CAP保守结构域的基因;利用特异性引物对鉴定到的CAP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凝胶电泳检测;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RT-qPCR分析基因在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使用特异性引物扩增CAP基因上、下游片段并从PDL2质粒上扩增筛选标记基因;利用Double-joint PCR构建基因敲除盒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转化技术进行基因敲除和基因回补;以遗传霉素(G418)抗性为筛选标记并利用4对引物PCR检测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以潮霉素(HPH)抗性为筛选标记获得基因回补菌株;通过对菌株进行培养皿内生长试验明确基因对病菌营养生长的影响;通过离体苹果枝条接种试验分析该病菌CAP超家族基因的毒性功能。【结果】在苹果黑腐皮壳菌中鉴定到3个具有CAP保守结构域的基因,分别命名为VmPR1a、VmPR1b和VmPR1c。序列特征分析发现,3个CAP蛋白均包含4个保守区:N端信号肽、N端延伸区(NTE)、CAP保守功能域和C端延伸区(CTE)。系统发育分析显示,3个CAP蛋白聚于不同的进化支,VmPR1a聚于clade2进化支并与粗糙链孢霉(Neurospora crassa)CAP蛋白进化关系较近;VmPR1b聚于clade3且与镰孢菌属(Fusarium spp.)CAP蛋白的进化关系更近;VmPR1c聚于clade1,并且也与粗糙链孢霉的CAP蛋白进化关系较近。RT-qPCR分析结果显示,VmPR1a、VmPR1b和VmPR1c在病菌侵染早期(6 h和12 h)均显著上调表达。利用PEG遗传转化技术获得VmPR1a、VmPR1b和VmPR1c敲除突变体(ΔVmPR1a-7/23、ΔVmPR1b-20/31和ΔVmPR1c-26/40);营养生长观察发现,所有敲除突变体生长表型与野生型菌株03-8均无明显差异;致病力检测发现,ΔVmPR1b-20/31致病力较野生型无明显变化,而ΔVmPR1a-7/23和ΔVmPR1c-26/40致病力较野生型显著下降。将VmPR1a和VmPR1c分别回补至ΔVmPR1a和ΔVmPR1c,回补菌株(VmPR1a/C和VmPR1c/C)致病力恢复至野生型水平。【结论】苹果黑腐皮壳菌中存在3个CAP超家族基因(VmPR1a、VmPR1b和VmPR1c),其中VmPR1a和VmPR1c是苹果黑腐皮壳菌重要的毒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黑腐皮壳菌 CAP蛋白 基因鉴定 基因敲除 毒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黑腐皮壳菌CAP超家族蛋白VmPR1c的降解功能域和降解途径
4
作者 孟香 尹志远 +1 位作者 聂嘉俊 黄丽丽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70-1479,共10页
真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常分泌多种效应蛋白,但植物病原真菌CAP超家族蛋白是否参与致病过程尚不明确。基于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mali基因组CAP同源基因研究发现VmPR1c敲除后突变体致病性明显下降,但VmPR1c蛋白在表达过程中被降解。本研究借... 真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常分泌多种效应蛋白,但植物病原真菌CAP超家族蛋白是否参与致病过程尚不明确。基于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mali基因组CAP同源基因研究发现VmPR1c敲除后突变体致病性明显下降,但VmPR1c蛋白在表达过程中被降解。本研究借助BLAST、NCBI CDD web server、SignalP 4.1、TMHMM 2.0等进行序列分析,利用缺失突变法及在蛋白表达过程中加蛋白酶抑制剂分别对该蛋白的降解功能域和降解途径进行了探索。C端区段缺失突变结果显示,突变涉及CAP结构域中的α-helix结构和CBM区域时,Western blot条带呈现明显加深;涉及CTE区域及CAP结构域中的半胱氨酸时,Western blot条带则呈现不同程度地减弱。替换VmPR1c的信号肽或突变其信号肽切割位点序列,Western blot条带均有不同程度地加深。分别对CTE和NTE中的脯氨酸进行点突变后,蛋白降解更加严重。在蛋白表达过程中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和溶酶体抑制剂chloroquine,与对照VmPR1c△SP-GFP相比,Western blot结果无明显变化,表明VmPR1c蛋白序列C端区域中的CTE、信号肽及其切割位点序列以及CAP结构域中的α-helix结构介导其降解,其中CTE和NTE中的脯氨酸对该蛋白具保护作用。此外,VmPR1c的降解不通过蛋白酶体和溶酶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黑腐皮壳菌 CAP蛋白 免疫印迹 降解
原文传递
苹果树腐烂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5
作者 郭家琛 董燕红 +7 位作者 石朝阳 李波 戴鹏博 王亚南 胡同乐 曹克强 王树桐 孟祥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6-305,共10页
苹果树腐烂病由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引起,是苹果生产中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为了筛选苹果树腐烂病的生防菌,本研究对田间分离的473株细菌进行了室内拮抗评价和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并对防控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室内... 苹果树腐烂病由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引起,是苹果生产中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为了筛选苹果树腐烂病的生防菌,本研究对田间分离的473株细菌进行了室内拮抗评价和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并对防控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室内拮抗菌的筛选,获得了10株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对10株菌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菌株A18589对苹果树腐烂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且该菌株对苹果其他病害也具有显著的室内抑菌效果。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多位点序列分析,菌株A18589被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获得的生防菌A18589对苹果树腐烂病具有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替代化学药剂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烂病 黑腐皮壳菌 贝莱斯芽胞杆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921菌株发酵液对泡桐腐烂病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训理 崔云龙 张国珍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2年第4期160-163,共4页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金色链霉菌S-921菌株对泡桐腐烂病菌具有很强的抗生作用,将两者于PDA平板培养基上共同培养8天,出现直径3cm的抑菌圈。经S-921菌株发酵液浸泡处理的泡桐腐烂病病原菌菌丝体,会出现大量液泡,原生质凝集,菌丝尖膨大等异...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金色链霉菌S-921菌株对泡桐腐烂病菌具有很强的抗生作用,将两者于PDA平板培养基上共同培养8天,出现直径3cm的抑菌圈。经S-921菌株发酵液浸泡处理的泡桐腐烂病病原菌菌丝体,会出现大量液泡,原生质凝集,菌丝尖膨大等异常形态,并失去致病力。S-921菌株发酵液(原液)对泡桐腐烂病的治疗效果,以刮除病班后涂抹发酵液的效果最佳,治愈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921 泡桐 烂病 黑腐皮壳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薇 殷辉 +5 位作者 周建波 吕红 张志斌 赵晓军 刘慧平 韩巨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402-407,共6页
[目的]为明确已分离的13株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对苹果腐烂病菌(V.mali)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株供试菌株活菌及其发酵液对苹果腐烂病菌(V.mali)的抑菌率,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依据活菌抑菌率聚类... [目的]为明确已分离的13株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对苹果腐烂病菌(V.mali)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株供试菌株活菌及其发酵液对苹果腐烂病菌(V.mali)的抑菌率,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依据活菌抑菌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3株菌分为两类:第Ⅰ类为DS-1、CJ-2、DS-3、ZY-1、MY-1、DS-9、MH和MY-4,抑菌率范围为81.88%~83.65%;第Ⅱ类为ZJ-2、L-23、ZJ-1、ZJ-3和CJ-1,抑菌率范围为79.76%~81.29%。依据发酵液抑菌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3株菌分为两类:第Ⅰ类为MY-1、MY-4、CJ-1、CJ-2、ZJ-1、DS-3和ZJ-3,抑菌率范围为60.00%~81.53%;第Ⅱ类为ZJ-2、MH、DS-9、L-23、ZY-1和DS-1,抑菌率范围为12.94%~43.24%。对13株菌的活菌及其发酵液抑菌率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可将13株菌分为四类。其中第Ⅰ类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范围为68.29%~83.65%,包含所有拮抗菌活菌和MY-4、MY-1的发酵液。[结论]因此,对拮抗菌MY-4和MY-1可以开发其活菌及发酵液来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对于其余11株菌,可开发其活菌来防治苹果树腐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内生细 烂病 黑腐皮壳菌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娟 冯浩 +2 位作者 王帅 高小宁 黄丽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0-173,共4页
为了明确苹果树腐烂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现状,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7个省份7个不同年份的106株苹果树腐烂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并建立了敏感基线。结果表明:供试苹果树腐烂病菌菌株的EC_(50)区间在0.003~0.123... 为了明确苹果树腐烂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现状,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7个省份7个不同年份的106株苹果树腐烂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并建立了敏感基线。结果表明:供试苹果树腐烂病菌菌株的EC_(50)区间在0.003~0.123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单峰曲线。经K-S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未出现敏感性明显下降的抗性群体,平均EC_(50)(0.044±0.029)μg/mL可作为苹果树腐烂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来自辽宁省的菌株敏感性最高,河南省的敏感性最低;不同年份的菌株敏感性也有显著性差异,2009年采集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最高,2016年采集的菌株敏感性最低,菌株对药剂的敏感性随年份的推移逐渐降低,说明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黑腐皮壳菌 落直径 苯醚甲环唑 EC50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唑醇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形态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高双 田润泽 +2 位作者 刘召阳 冯浩 黄丽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9-774,共6页
为揭示苹果树腐烂病防控常用药剂戊唑醇的杀菌机理,本研究通过显微技术观察了戊唑醇对苹果树腐烂病致病菌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孢子萌发、菌丝形态及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戊唑醇能够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但不影响孢子的膨大,主... 为揭示苹果树腐烂病防控常用药剂戊唑醇的杀菌机理,本研究通过显微技术观察了戊唑醇对苹果树腐烂病致病菌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孢子萌发、菌丝形态及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戊唑醇能够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但不影响孢子的膨大,主要是抑制其芽管的伸长,使芽管畸形、增粗、分枝增多等,从而不能正常侵入寄主。经戊唑醇处理后,病原菌菌丝形态和细胞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菌丝顶端膨大、分枝增多,菌丝增粗等;细胞隔膜增多且不规则增厚,细胞壁不规则增厚,线粒体增多、膜增厚或不规则缢缩,细胞核增多、核仁弥散,细胞液泡化严重,形成空腔,原生质外渗,细胞最终坏死等。同时,在已坏死的菌丝内可发现子菌丝,且子菌丝也表现出异常现象,如细胞壁不规则增厚、线粒体数量增多及细胞质坏死等。研究表明,戊唑醇不仅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孢子萌发具有一定影响,并可导致芽管和菌丝细胞畸形,从而显著抑制病菌的成功侵染。该结果可为采用戊唑醇淋刷树干进行病害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苹果树烂病 苹果黑腐皮壳菌 形态毒理学 细胞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海棠干腐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红竹 王璇 +2 位作者 刘浡洋 郭翎 王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138,共7页
从观赏海棠干腐病病斑处分离纯化病原菌,采用柯赫氏法则对从病原菌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结合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确定病原菌种名,得到观赏海棠干腐病相关病原菌ZWY0501、ZWY0502(登录号:MG554650、MG554651),分离频率分别为55.36%... 从观赏海棠干腐病病斑处分离纯化病原菌,采用柯赫氏法则对从病原菌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结合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确定病原菌种名,得到观赏海棠干腐病相关病原菌ZWY0501、ZWY0502(登录号:MG554650、MG554651),分离频率分别为55.36%、42.86%。2株孢子均无色,香蕉形或椭圆形,(3.13~5.51)μm×(1.19~1.89)μm。ITS系统发育树中,2株约590bp菌株与已登录的苹果腐烂病病株(Valsamali,登录号为:KP337612)同源性最高,最大相似率达到99%。形态学及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ZWY0501、ZWY0502均为苹果黑皮腐壳菌(Valsamali),其为观赏海棠树皮腐烂病病原。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控制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形态特征 ITS序列系统树 苹果黑腐皮壳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菌Zn(Ⅱ)2Cys6类转录因子Vmzctf-07的鉴定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立华 刘召阳 +3 位作者 刘维 张贤玉 黄丽丽 冯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8-195,共8页
转录因子是真菌生命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探究转录因子在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能够为解析病菌致病机理奠定基础。通过构建Vmzctf-07基因的酵母单杂交和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进行转录激活域验证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转录因子是真菌生命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探究转录因子在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能够为解析病菌致病机理奠定基础。通过构建Vmzctf-07基因的酵母单杂交和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进行转录激活域验证和亚细胞定位分析;通过创制Vmzctf-07基因缺失突变体和回补菌株,进行生长速率、非生物胁迫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Vmzctf-07具有转录激活功能,转录激活域可能存在于down区段(aa 1455~aa 1644)。Vmzctf-07定位于细胞核中,符合转录因子典型特征。Vmzctf-07敲除突变体的生长速率和致病力均显著下降,同时该基因参与病菌响应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综上,Vmzctf-07具有转录激活功能和核定位信号,且参与调节V.mali的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和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黑腐皮壳菌 转录因子 基因敲除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M-3胞外蛋白的分离及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
12
作者 张淑颖 曲田丽 李保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1-745,共5页
采用SDS-PAGE法从剑麻内生枯草芽孢杆菌菌株JM-3无机发酵滤液中分离胞外蛋白,并测定了该蛋白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JM-3以(NH_4)_2HPO_4为氮源时的抑菌活性最强;40%和50%饱和(NH_4)_2SO_4的盐析蛋白能... 采用SDS-PAGE法从剑麻内生枯草芽孢杆菌菌株JM-3无机发酵滤液中分离胞外蛋白,并测定了该蛋白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JM-3以(NH_4)_2HPO_4为氮源时的抑菌活性最强;40%和50%饱和(NH_4)_2SO_4的盐析蛋白能显著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其中,分子质量约为4.5 ku的盐析蛋白能够抑制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也可抑制离体苹果树枝条腐烂病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 拮抗蛋白 黑腐皮壳菌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生防菌株X4筛选与鉴定
13
作者 王朝政 张巨涛 +3 位作者 刘桐岐 李弘泽 苏芳葶 周博如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采用稀释法从杨树根际土壤分离到若干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杨树烂皮病病原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的拮抗菌株X4,其抑菌率达83.96%。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鉴定结果表明:生防菌株为贝莱斯... 采用稀释法从杨树根际土壤分离到若干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杨树烂皮病病原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的拮抗菌株X4,其抑菌率达83.96%。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鉴定结果表明:生防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生防菌株X4还对松球壳孢(Sphaeropsis sapine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希金斯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杨灰星叶点霉(Phyllosticta populea)等病原菌有抑制作用,抑菌谱比较广。贝莱斯芽孢杆菌X4具有一定的林木病害防治应用潜力,可为研发杨树烂皮病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黑腐皮壳菌 贝莱斯芽孢杆 生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植物精油对2种苹果病害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坤 张鹏九 +5 位作者 高越 刘中芳 杨静 樊建斌 赵劲宇 范仁俊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7,83,共7页
选择陈皮精油、松树油、薄荷精油、柠檬精油、青蒿精油、生姜精油、桉叶油等7种来源广且易提取的植物精油,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测试了7种植物精油的单剂、复配剂、单剂或复配剂分别与农药混配对苹果黑腐皮壳菌、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的毒力... 选择陈皮精油、松树油、薄荷精油、柠檬精油、青蒿精油、生姜精油、桉叶油等7种来源广且易提取的植物精油,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测试了7种植物精油的单剂、复配剂、单剂或复配剂分别与农药混配对苹果黑腐皮壳菌、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的毒力,以期为果园专用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用以实现果园化学农药的减量与替代。结果表明:陈皮精油、松树油、薄荷精油、柠檬精油对这2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施用单剂时陈皮精油和松树油对2种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黑腐皮壳菌时,其EC_(50)分别为123.37、157.12 mg/L,抑制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时,其EC_(50)分别为148.13、188.02 mg/L;精油复配后,松树油-薄荷精油复配剂和柠檬精油-薄荷精油复配剂对黑腐皮壳菌的抑制作用比各单剂强,其EC_(50)分别为75.04、96.74 mg/L,SR分别为2.30、2.11,均大于1.5,表现为增效作用。同时,松树油-柠檬精油复配剂对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的抑制作用也比各单剂强,其EC_(50)为122.02 mg/L,SR为2.10;各单剂和复配剂分别与化学农药混配后,松树油、薄荷精油、陈皮精油、柠檬精油单剂均增强了甲基硫菌灵对黑腐皮壳菌和戊唑醇对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的抑菌效果,松树油-薄荷精油复配剂增强了甲基硫菌灵对黑腐皮壳菌的抑菌效果,松树油-柠檬精油复配剂增强了戊唑醇对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的抑菌效果。陈皮精油、松树油、薄荷精油、柠檬精油具有成为绿色植物源杀菌剂和化学农药助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植物精油 活性 苹果黑腐皮壳菌 链格孢苹果专化型 减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菌VmMFS1~VmMFS3基因的功能分析
15
作者 张琼 刘昭阳 +3 位作者 高承宇 杜旋 冯浩 黄丽丽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9-260,共12页
为绿色持久防控苹果树腐烂病,该研究分析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3个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技术分析这3个... 为绿色持久防控苹果树腐烂病,该研究分析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3个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技术分析这3个基因在苹果树腐烂病菌侵染阶段的表达水平,通过构建这3个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和回补菌株分析其在病原菌营养生长、致病力和非生物胁迫应答等方面的功能。结果表明,这3个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MFS保守结构域,将其命名为VmMFS1~VmMFS3;VmMFS1和VmMFS2的进化距离较近,均与VmMFS3的进化距离较远;在苹果树腐烂病菌侵染过程中VmMFS1~VmMFS3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与野生型03-8菌株相比,VmMFS1~VmMFS3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菌落形态无明显差异,但生长速度下降;VmMFS1~VmMFS3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致病力均显著降低;VmMFS1~VmMFS3基因缺失突变体对H_(2)O_(2)胁迫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但对NaCl胁迫更敏感;基因回补后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表型缺陷能恢复到野生型菌株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胁迫 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 苹果黑腐皮壳菌 致病力 H_(2)O_(2)胁迫 NACL胁迫
原文传递
乙蒜素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与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晓州 常翠莲 +5 位作者 高承宇 贺艳婷 田润泽 王少龙 冯浩 黄丽丽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3-874,共12页
为明确乙蒜素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蒜素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的抑制作用,利用离体枝条试验测定乙蒜素对苹果树腐烂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通过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解... 为明确乙蒜素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蒜素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的抑制作用,利用离体枝条试验测定乙蒜素对苹果树腐烂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通过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解析乙蒜素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80%乙蒜素乳油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为21.93μg/mL,对苹果离体枝条的保护效果为82.20%,治疗效果为74.73%,均超过2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照1%申嗪霉素悬浮剂和8%宁南霉素水剂的防效,二者对苹果离体枝条的保护效果分别为48.73%和23.29%,治疗效果分别为63.51%和55.00%;且施用80%乙蒜素乳油后,乾县和洛川县苹果园的新增病株率均显著下降,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69.17%和62.64%,表明80%乙蒜素乳剂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观察发现乙蒜素可明显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同时引起菌丝畸形和原生质渗漏;且乙蒜素抑制了病菌营养代谢相关基因以及细胞膜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干扰病菌细胞正常生长,表明乙蒜素可能通过破坏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细胞壁结构和细胞膜完整性,同时抑制各种酶活性及代谢途径阻碍细胞内自身能量供应,最终达到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控效果 苹果树烂病 苹果黑腐皮壳菌 作用机理 乙蒜素 转录组
原文传递
苹果树腐烂病生防真菌Z-12A的鉴定及其生防效果 被引量:18
17
作者 薛应钰 李兴昱 +3 位作者 李发康 苟攀宁 李龙 徐秉良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9,共13页
【背景】由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具有分布广、危害重和防治难等特点,严重制约着苹果产业的发展,急需寻找一种对该病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目的】明确一株分离自甘肃省静宁... 【背景】由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具有分布广、危害重和防治难等特点,严重制约着苹果产业的发展,急需寻找一种对该病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目的】明确一株分离自甘肃省静宁县苹果树根际土壤的生防菌株Z-12A的分类地位,评价其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生防潜力。【方法】结合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Z-12A进行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Z-12A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利用菌株Z-12A活菌和发酵液分别处理苹果枝条及小白鼠测定其生物安全性;使用离体枝条烫伤接种法测定菌株Z-12A对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形态学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埃及青霉(Penicillium egyptiacum)。该生防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萨氏培养基(Sabouraud Dextrose Agar With Yeast Extract,SDAY),而高氏1号培养基(Gauze’s Medium No.1,GA)上产孢量最大;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是木糖,最佳氮源是硝酸钾;菌丝生长的最佳pH为5.0,最适宜产孢的pH为7.0;25℃时菌丝生长最快,产孢的最适温度为10℃。平板对峙试验表明菌株Z-12A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抑制率为88.71%,发酵液在培养皿内的抑菌率为61.07%;显微观察显示菌株Z-12A可使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畸形及细胞原生质外渗;其发酵液对离体枝条防效为66.69%;安全性评价表明菌株Z-12A对苹果树和小白鼠安全。【结论】菌株Z-12A对苹果树腐烂病具有较强的生物防治效果,具有一定的生防潜能,可为该病生防菌剂的选择提供新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青霉 生物学特性 苹果黑腐皮壳菌 生防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