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卓莹 陈仁杰 朱鲁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786-789,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I型超敏反应,会导致患者产生鼻痒、打喷嚏、流涕和鼻塞等反应,这种反应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有关。有调查研究显示,AR的患病率在逐年增长,中国AR的患病率从11.1%(2005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I型超敏反应,会导致患者产生鼻痒、打喷嚏、流涕和鼻塞等反应,这种反应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有关。有调查研究显示,AR的患病率在逐年增长,中国AR的患病率从11.1%(2005年)增长至17.6%(2011年)[1]。即使采用了规范的治疗方法,仍有约20%的患者无法有效控制病情[2]。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18.9%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未能控制AR症状[3],国内也有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未能控制症状的患者占26.1%[4]。Bousquet等[5]将这种即使经过治疗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AR定义为一种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severe chronic upper airway disease,SCUAD)。这些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依然有无法缓解的鼻部症状,还可能伴有疲劳、睡眠障碍等症状[11],这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管神经切断术 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近远期疗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钦辉 阙镇如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另选取同期持续性变应性鼻炎6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术...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另选取同期持续性变应性鼻炎6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术前、术后6个月、1a和3a的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1a、3a后的RQLQ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同期RQL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a相比术后6个月的RQLQ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 持续性 变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任颖川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9期3129-3131,共3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AR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鼻...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AR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比两组术后症状改善、复发率情况,观察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鼻塞、鼻涕、喷嚏、鼻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RQL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应用于AR患者,能显著改善症状,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 中隔偏曲矫正术 变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92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家利 李杜若 +2 位作者 髙进良 胡锦 高春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 目的:探究并分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术前、术后6个月、1年和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3年的RQLQ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和3年的RQLQ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评分较术后3年的RQLQ及VAS评分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5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且近期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 持续性 变应性炎(AR) 近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媛 杨丹 +2 位作者 付金萍 尹琳 陈维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负面情绪,获取患者对护理的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 手术室 集束化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雷朝晖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5期104-105,共2页
鼻黏膜的神经具有调节鼻部腺体分泌,控制黏膜下血管舒缩的功能,参与打喷嚏、流鼻涕等生理性反射。而变应性鼻炎或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的神经出现功能异常,即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鼻腔处于高反应性状态,这时,对于正常人来说一个轻... 鼻黏膜的神经具有调节鼻部腺体分泌,控制黏膜下血管舒缩的功能,参与打喷嚏、流鼻涕等生理性反射。而变应性鼻炎或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的神经出现功能异常,即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鼻腔处于高反应性状态,这时,对于正常人来说一个轻度的刺激有可能引起患者一系列"强化"了的神经反射,如连续性打喷嚏、无休止流清涕。为此,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切断或阻断鼻黏膜中存在的感觉-副交感神经反射,降低鼻黏膜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自主神经性常年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光怀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3期1988-1989,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自主神经性常年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难治性自主神经性常年性鼻炎采用翼管神经切断术,并分析鼻阻、流涕、喷嚏及鼻腔黏膜水肿情况等几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0例病人中...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自主神经性常年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难治性自主神经性常年性鼻炎采用翼管神经切断术,并分析鼻阻、流涕、喷嚏及鼻腔黏膜水肿情况等几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0例病人中显效率55%,有效率30%,无效率15%。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自主神经性常年性鼻炎采用翼管神经切断术,疗效显著,手术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管神经 难治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王辉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7期54-57,共4页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参考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参考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参考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参考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组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偏曲矫正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症状改善评分、变应性鼻炎生命质量量表(RQLQ)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鼻塞、鼻痒、清涕、喷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鼻塞、鼻痒、清涕、喷嚏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RQ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两组RQLQ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可有效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 中隔偏曲矫正术 变应性 症状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评价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型鼻炎的疗效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哲成 谭国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型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血管运动型鼻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RQLQ)评价术前及术后2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按症状积分评价疗效,术后2年的显效37例(82.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型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血管运动型鼻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RQLQ)评价术前及术后2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按症状积分评价疗效,术后2年的显效37例(82.2%),有效4例(8.9%),无效4例(8.9%)。生活质量表评价显示,术后鼻眼和非鼻眼症状、日常生活及睡眠质量、情感状态都显著改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显著增强。鼻眼症状中改善最显著的是喷嚏和清涕。术后量表总评分下降超过50%的39例(86.7%),总评分下降未超过20%的3例(6.7%)。结论使用鼻炎症状积分或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对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示该手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运动型 管神经 神经切断术 结膜炎生存质量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源 王涵东 +2 位作者 魏先梅 高下 俞晨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72-178,共7页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手术对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高反应性鼻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搜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检索所有...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手术对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高反应性鼻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搜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检索所有翼管神经切断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文献。依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2.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对计量资料计算加权均数差及其95%可信区间,并绘制森林图。采用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以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指标,评价翼管神经切断手术对于鼻黏膜高反应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最终共纳入7篇文献中的9个研究,共402名患者。荟萃分析显示:翼管神经切断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总体鼻部症状,能显著改善患者流涕及喷嚏症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RQLQ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是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高反应性疾病 管神经切断术 内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庞伟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过敏性鼻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根据所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行经鼻内镜下切断翼管神经配合筛前神经电灼及鼻中隔矫正术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行经...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过敏性鼻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根据所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行经鼻内镜下切断翼管神经配合筛前神经电灼及鼻中隔矫正术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行经上颌窦法翼管神经切断术,C组行经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比3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A组、C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确切切断翼管神经比例高于B组,术后面部肿胀比例明显较低,P <0.05。A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B组为64.0%,C组为94.4%,A组及C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 <0.05。结论与上颌窦法翼管神经切断术相比,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更显著,且面部肿胀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管神经切断术 过敏性 管神经 面部肿胀 机制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2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应根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第6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管神经切断术 内镜下 变应性 复发性息肉 内镜 疗效满意 运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68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总结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 a、3 a时鼻结膜炎... 目的总结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 a、3 a时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评分(RQLQ)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RQLQ评分及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1 a、3 a时VAS评分又都回升。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 a、3 a时RQLQ评分及VAS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治疗近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管神经切断术 持续性变应性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在难治性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陶静 钟振波 吴丽君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0期1351-1354,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高发性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机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1-2]。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如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3]、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4]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5]等,但部分AR患者病情较重,药...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高发性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机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1-2]。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如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3]、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4]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5]等,但部分AR患者病情较重,药物治疗不能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存在药物不耐受、治疗不彻底、复发率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高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难治性变应性 Th9细胞 IL-9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恒伟 温丽慧 吕忠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观察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观察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联合翼管神经和筛前神经切断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3个月、6个月和1年的鼻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阻力(NR)、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和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R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MTT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Lund—Kennedy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疼痛VAS、RQLQ评分和AQL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3个月、6个月和1年,观察组鼻腔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QL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QL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效果明显,不仅可有效地缓解患者鼻腔疼痛,还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息肉 内镜 管神经切断术 筛前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在难治性AR中应用及RQLQ分析
16
作者 马佐鹏 葛塬 王延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7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究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在难治性变异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的应用及RQLQ分析.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耳鼻喉科难治性AR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 目的 探究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在难治性变异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的应用及RQLQ分析.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耳鼻喉科难治性AR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观察组行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等疾病症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术后发生鼻出血、眼干、头痛、硬腭麻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用过敏性鼻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Rhinocou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Rre,RQLQ)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RQLQ评分降低(P<0.05).结论 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应用于难治性AR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减轻疼痛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单侧神经切断术 难治性变异性 疾病症状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婉扬 许昱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76-179,201,共5页
翼管神经切断术(vidian neurectomy)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已作为难治性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近年来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就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 翼管神经切断术(vidian neurectomy)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已作为难治性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近年来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就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进展、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归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 临床疗效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在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中的疗效评估
18
作者 刘雪峰 杨蒙生 +3 位作者 柴琳琳 卫旭东 何健 董小荣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8期510-514,共5页
目的评估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病例,选取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的病例为治疗组,药物保守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 目的评估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病例,选取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的病例为治疗组,药物保守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鼻呼气一氧化氮(nNO)和药物评分分别评估两组病例短期(<1年)、中期(1~3年)及长期(3~5年)预后转归。结果治疗组术后短期、中期及长期的VAS(2.26±0.75、2.30±0.63、2.49±0.57),RQLQ(0.55±0.11、0.55±0.11、1.00±0.12),nNO[(464.62±75.84)ppb、(378.63±110.21)ppb、(368.23±104.25)ppb]及药物评分(2.50±1.03、2.54±0.99、2.95±0.93)均显著低于术前[6.76±0.58、3.35±0.40、(696.64±132.69)ppb,5.17±1.50],且低于对应时间段的对照组(P均<0.05)。无与手术直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翼管神经鼻内分支切断术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短、中、长期均有积极转归作用,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一氧化氮 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呼气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蝶窦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35
19
作者 冀永进 张艳廷 +4 位作者 赵长青 吕声锐 王嫒 关芳灵 祁雪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蝶窦翼管神经切断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5例难治性高反应性鼻病患者行鼻内镜下经蝶窦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依据术前翼管神经重建CT用刮匙和kerrison咬骨钳自蝶窦开口处伸入蝶窦腔,去除蝶窦前壁骨质达蝶窦底壁,切割钻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蝶窦翼管神经切断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5例难治性高反应性鼻病患者行鼻内镜下经蝶窦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依据术前翼管神经重建CT用刮匙和kerrison咬骨钳自蝶窦开口处伸入蝶窦腔,去除蝶窦前壁骨质达蝶窦底壁,切割钻头沿蝶窦底壁向外下方磨除蝶窦前壁骨质或部分蝶骨体骨质直至暴露翼管神经位于蝶窦前壁的开口,电凝翼管开口处的翼管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结果 65例患者均准确的定位翼管神经,完成了鼻内镜下经蝶窦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后主观总体评价显著改善率为86.1%(56例)。结论鼻内镜下经蝶窦翼管神经切断术以蝶窦为参考标志,在蝶窦前壁、底壁和外侧壁之间定位并切断翼管神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反应性 内镜 蝶窦 经蝶窦 管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松 王宗贵 +1 位作者 杨景朴 张竹萍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2-76,共5页
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翼管神经切断术被国内外广泛用于治疗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以及难治性变应性鼻炎,但是因为其严重的并发症而逐渐被弃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鼻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疗法的兴起,使得内科治疗成为主流,近年来随... 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翼管神经切断术被国内外广泛用于治疗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以及难治性变应性鼻炎,但是因为其严重的并发症而逐渐被弃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鼻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疗法的兴起,使得内科治疗成为主流,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内科治疗逐渐显示出局限性,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因其优越性被越来越多实践于临床,并发展出诸多不同术式,现就近年来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相关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外科技术 管神经切断术 顽固性血管运动性 难治性变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