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勇 陈武兵 +2 位作者 叶华富 王艺龙 陶宝鸿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4期74-76,80,共4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79),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79),对照组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上增加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同时两组均继续药物保守治疗变应性鼻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管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 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在难治性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
2
作者 陶静 钟振波 吴丽君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0期1351-1354,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高发性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机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1-2]。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如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3]、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4]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5]等,但部分AR患者病情较重,药...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高发性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机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1-2]。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如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3]、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4]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5]等,但部分AR患者病情较重,药物治疗不能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存在药物不耐受、治疗不彻底、复发率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难治性变应性 Th9细胞 IL-9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3
作者 孟叶 高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94-0097,共4页
通过分析变应性鼻炎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病机病理,根据当前临床手术开展情况,应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给予治疗,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对照组患者均患有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所用的手... 通过分析变应性鼻炎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病机病理,根据当前临床手术开展情况,应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给予治疗,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对照组患者均患有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所用的手术治疗方案为鼻内镜下鼻息肉切断术、鼻窦开放术、伴或不伴鼻中隔矫正术与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而研究组的32例患者确诊的疾病种类、所用的手术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但是还另实施了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因两组患者所采取的手术治疗方案存在差异,故而对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来讲,研究组患者术后鼻窦功能得到了更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分值更高(P<0.05);同时,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依次是100%、84.37%、复,发率分别为3.12%、18.75%(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展开治疗复发率低、疗效突出,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 慢性窦炎息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慧慧 朱凯铨 +1 位作者 麻琼钒 郑国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行疗效评估并分组,即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39例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比术前更低(P<0.05)。无效组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患者比有效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鼻息肉及哮喘均为影响AR患者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AR患者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是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 选择性管神经切断术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
5
作者 郑蕾 王杰 +6 位作者 王晓琼 李若淇 王亦佳 叶余丰 刘学军 倪丽艳 郑博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7-311,317,共6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 NP)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诊断ECRSwNP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别纳入实验组(...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 NP)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诊断ECRSwNP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别纳入实验组(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内镜术)和对照组(单纯性鼻内镜术),其中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通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项表(SNOT-22)评分、主观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评分法)和鼻窦CT评分(Lund-Mackay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SNOT-22评分、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ECRSwNP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管神经切断术 嗜酸性粒细胞 窦炎伴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合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6
作者 常浩 周延辉 +1 位作者 李阳阳 刘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合并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合并PAR的CRSw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合并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合并PAR的CRSw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相关应激指标(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术后半年疗效判定[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改良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VAS评分、RQLQ评分、改良Lund-Kennedy内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研究组和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研究组和对照组VAS评分、RQLQ评分、改良Lund-Kennedy内镜评分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合并PAR的CRSwNP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常年性 窦炎 息肉 选择性管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7
作者 齐岩 刘俊其 +3 位作者 彭舒娅 罗凯 张名霞 王振霖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伴有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伴有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伴有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伴有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取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变应性鼻炎选择保守治疗。观察组70例患者在常规手术基础上行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包括鼻后神经切断术和翼管神经咽支的切断。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Lund-M ackay鼻窦CT扫描病变范围评分来对术后随访资料收集分析评估,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随访情况做自身对比,记录治疗前,手术后6个月、1年、2年的数据。结果随访2年,对研究终止时随访成功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06例病例进行分析,观察组56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病例治疗前VAS评分为(7.6±2.2)分,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为(2.3±1.2)分,治疗后1年VAS评分为(2.6±1.7)分,治疗后2年VAS评分为(2.8±1.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伴有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总的有效率94.6%(53/5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并发症的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未发生泪液分泌障碍、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术后2年观察组的疗效评估结果与手术前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疗效与过敏的严重程度并无明确相关性(P>0.05)。结论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是治疗伴有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外科手术 管神经切断 变应性 慢性-窦炎
原文传递
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温元朝 陈从云 +2 位作者 赵选俊 张熙 陈春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46-0049,共4页
讨论分析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实验组加用筛... 讨论分析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实验组加用筛前神经切断术。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增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较好,同时可以降低患者人群的炎症因子水平,是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前神经切断术 随机对照研究 中重度变应性 炎症因子水平 生活质量评分 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恒伟 温丽慧 吕忠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观察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观察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联合翼管神经和筛前神经切断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3个月、6个月和1年的鼻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阻力(NR)、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和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R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MTT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Lund—Kennedy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疼痛VAS、RQLQ评分和AQL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3个月、6个月和1年,观察组鼻腔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QL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QL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效果明显,不仅可有效地缓解患者鼻腔疼痛,还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息肉 内镜 管神经切断术 筛前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卓莹 陈仁杰 朱鲁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786-789,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I型超敏反应,会导致患者产生鼻痒、打喷嚏、流涕和鼻塞等反应,这种反应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有关。有调查研究显示,AR的患病率在逐年增长,中国AR的患病率从11.1%(2005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I型超敏反应,会导致患者产生鼻痒、打喷嚏、流涕和鼻塞等反应,这种反应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有关。有调查研究显示,AR的患病率在逐年增长,中国AR的患病率从11.1%(2005年)增长至17.6%(2011年)[1]。即使采用了规范的治疗方法,仍有约20%的患者无法有效控制病情[2]。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18.9%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未能控制AR症状[3],国内也有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未能控制症状的患者占26.1%[4]。Bousquet等[5]将这种即使经过治疗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AR定义为一种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severe chronic upper airway disease,SCUAD)。这些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依然有无法缓解的鼻部症状,还可能伴有疲劳、睡眠障碍等症状[11],这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管神经切断术 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少飞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伴有变应性鼻炎(AR)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A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来焦作市人民医院就...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伴有变应性鼻炎(AR)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A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来焦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32例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来我院就诊患者48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及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方案基础上,开展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于手术前(T0)、术后6个月(T1)时对比两组鼻腔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AS)]、鼻黏膜功能[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鼻腔阻力(NR),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外形、通气VAS评分、嗅觉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外形、通气VAS评分、嗅觉功能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0时,两组Lund—Kennedy评分、NR、MTT、MT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Lund-Kennedy评分、NR、MTT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MTR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25%,3/48)低于对照组(25.00%,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伴AR患者,采取鼻内镜下同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鼻腔功能及嗅觉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管神经切断术 慢性窦炎 变应性
原文传递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健 王斌 +2 位作者 骆莹莹 卢娜 王瑞培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8),分别采用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高选...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8),分别采用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患者临床症状(VAS评分)、生活质量(RQLQ评分)及主观眼干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及RQLQ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主观眼干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与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AR临床疗效相似,而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能避免患者术后发生眼干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变应性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飞 胡璟 +3 位作者 邢枭 黄祚峰 黄丹琳 李烁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中重度持续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就诊的伴中重度持续性AR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6例...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中重度持续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就诊的伴中重度持续性AR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治疗组在鼻中隔矫正基础上开展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包含鼻后神经及翼管神经咽支切断术,术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鼻炎用药评分(TRMS)、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局部、全身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对研究终止时随访成功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6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术前TRMS、VAS及RQ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VAS及RQL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术后1、3、6个月VAS及RQLQ评分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6个月TR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TRM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TRM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6个月TRMS评分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AR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中隔偏曲 管神经切断 内镜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晶 徐开睿 陈思思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8期1550-1552,共3页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和对照...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和对照组(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各26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鼻塞、鼻痒、流涕及喷嚏等症状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显效15例、有效10例及无效1例,对照组术后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6例,观察组术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鼻腔干涩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眼干3例、鼻腔干涩2例、上唇麻木2例及嗅觉减退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并且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管神经 变应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2型原发性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腾湘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2型原发性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2型原发性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照双色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鼻...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2型原发性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2型原发性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照双色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72 h的相关生理应激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鼻黏膜功能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本组术前,且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5.73±1.42)ng/L、C反应蛋白(8.61±2.43)mg/L及肿瘤坏死因子-α(1.31±0.08)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5±1.44)ng/L、(15.48±2.46)mg/L、(2.81±0.1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鼻腔阻力小于本组术前,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短于本组术前,鼻黏膜纤毛输送率大于本组术前,且实验组鼻腔阻力(0.15±0.02)Pa/(cm^(3)·s)小于对照组的(0.23±0.03)Pa/(cm^(3)·s),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13.41±1.11)min短于对照组的(18.26±1.14)min,鼻黏膜纤毛输送率(8.41±0.17)mm/min大于对照组的(7.34±0.14)m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且实验组VAS评分(2.43±1.31)分、Lund-Kennedy评分(1.41±0.1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1.28)、(3.74±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原发性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原发性慢性窦炎 功能性内镜手术 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黏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斌 李健 +1 位作者 刘卫卫 江雪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4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60例AR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翼管神经切断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 目的:探讨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60例AR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翼管神经切断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手术前后其进行双侧泪液分泌检查的结果。结果:在术后第3 d,观察组患者双侧眼泪液的分泌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双侧眼泪液的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半年内,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显著改善率、总改善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AR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术后眼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洪江 李培华 +1 位作者 孙光明 丁爽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对有手术适应证且有意愿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医院治疗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对有手术适应证且有意愿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医院治疗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下下鼻甲减容术治疗,观察组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进行观察比较,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进行鼻阻力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以及RQL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鼻腔单侧呼气阻力(ER)、吸气阻力(IR)、有效总阻力明显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手术适应证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内窥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选择性管神经切断 低温等离子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文元 陶树东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 评估分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性鼻内镜鼻-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内镜辅助下的高选择性翼... 目的 评估分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性鼻内镜鼻-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内镜辅助下的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眶支保留)。分别采用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鼻阻塞、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严重程度,从而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鼻炎症状VAS评分及R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的鼻炎症状VAS评分及RQLQ评分对照组均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例,相较于常规功能性鼻内镜鼻-鼻窦手术,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是更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管神经切断术 常年性变应性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岩 《青岛医药卫生》 2020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下鼻甲部分切除及鼻中隔矫正术治...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下鼻甲部分切除及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RQLQ及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的RQLQ评分及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应用于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佳的近远期疗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选择性 近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在难治性AR中应用及RQLQ分析
20
作者 马佐鹏 葛塬 王延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7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究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在难治性变异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的应用及RQLQ分析.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耳鼻喉科难治性AR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 目的 探究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在难治性变异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的应用及RQLQ分析.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耳鼻喉科难治性AR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观察组行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等疾病症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术后发生鼻出血、眼干、头痛、硬腭麻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用过敏性鼻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Rhinocou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Rre,RQLQ)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RQLQ评分降低(P<0.05).结论 鼻内镜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应用于难治性AR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减轻疼痛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单侧神经切断术 难治性变异性 疾病症状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