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抗氧化酶GS1XR对鼻咽上皮细胞的放射防护效应
1
作者 何火聪 韩亚南 +1 位作者 张紫怡 潘剑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抗氧化酶GST-SOD1-X-R9(GS1XR)对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的放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NP6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Untr)组、EGFP-GS1组、EGFP-GS1R组和EGFP-GS1XR组,检测0.5 mg/mL不同融合抗氧化酶的跨膜...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抗氧化酶GST-SOD1-X-R9(GS1XR)对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的放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NP6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Untr)组、EGFP-GS1组、EGFP-GS1R组和EGFP-GS1XR组,检测0.5 mg/mL不同融合抗氧化酶的跨膜效应。用CCK-8法测定3种融合抗氧化酶在0~1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细胞毒性。以DCFH-DA荧光探针测定0~6 Gy X射线和不同剂量(0~1 mg/mL)GS1XR对NP69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实验将NP69细胞分为Untr组、4 Gy X线单纯照射Ctrl组和照射前分别预处理GS1、GS1R、GS1XR及阿米福汀(AMFT,4μg/mL)组,检测细胞内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WB法检测Nrf2入核量、抗氧化基因GCLC以及抗凋亡因子Bcl-2和凋亡因子BAX的表达。结果:实验结果显示,EGFP-GS1不具备跨膜能力,而EGFP-GS1R和EGFP-GS1XR能够有效跨膜进入NP69细胞(P<0.0001)。经24 h处理后,3种融合抗氧化酶均使细胞活力保持在80%以上,其中GS1XR处理组的细胞活力维持在100%以上。4 Gy X射线照射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P<0.01),GS1XR以剂量依赖方式清除辐射诱导的ROS。与Ctrl组相比,GS1XR显著降低受照细胞内的ROS水平(P<0.05),促进Nrf2的入核(P<0.01),上调抗氧化基因GCLC(P<0.0001),降低细胞的凋亡率(P<0.0001)和抗凋亡因子Bcl-2(P<0.001)的表达,并下调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P<0.05)。GS1XR的整体保护作用与GS1R相似,且与阿米福汀效果相当。结论:融合抗氧化酶GS1XR对NP69细胞具有显著的放射防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可进入细胞清除受照细胞内ROS,激活Nrf2信号通路,并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GS1XR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放射防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防护 融合抗氧化酶 鼻咽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鼻咽上皮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鼻咽癌相关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必成 曹利 +4 位作者 钱骏 余鹰 李伟芳 向娟娟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2-306,共5页
为了进一步分离人鼻咽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和鼻咽癌特异相关基因 ,采用SMART (switchingmechanismat 5′endofRNAtranscript)技术 ,构建了人胚鼻咽上皮cDNA文库 .从原代培养的人胚鼻咽上皮分离总RNA并纯化mRNA ,利用经修饰的oligo (dT)引... 为了进一步分离人鼻咽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和鼻咽癌特异相关基因 ,采用SMART (switchingmechanismat 5′endofRNAtranscript)技术 ,构建了人胚鼻咽上皮cDNA文库 .从原代培养的人胚鼻咽上皮分离总RNA并纯化mRNA ,利用经修饰的oligo (dT)引物 (含sfiⅠB酶切位点 )合成cDNA第一链 ,同时根据真核生物mRNA5′端帽子结构特点 ,利用SMART核苷酸 (含sfiⅠA酶切位点 )作为cDNA第一链在mRNA 5′端延伸出去的模板 ,进而以此序列为引物利用LD PCR (long distance PCR)合成双链cDNA ,双链cDNA经sfiⅠ (ⅠA和ⅠB)酶切和过柱分级分离后 ,克隆入经sfiⅠ酶切的λTrip1EX2载体后经体外包装而成cDNA文库 .结果表明 ,原始人胚鼻咽上皮cDNA文库获得 1 0× 10 6个重组子 ,重组率达 96 % .文库扩增后 ,滴度达 7 8× 10 9pfu ml,插入cDNA平均长度为 1 2kb ,用PCR从该文库扩增出本实验室新克隆的鼻咽癌相关基因NAG4的全长cDNA .构建的人胚鼻咽上皮cDNA文库具有良好的质量 ,该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上皮细胞 CDNA文库 筛选 胚胎 基因克隆 NAG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解毒方对DNP诱导TgN(p53mt-LMP1)/HT小鼠鼻腔/鼻咽上皮癌前病变及p16和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何迎春 卢芳国 +1 位作者 田道法 刘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34-739,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益气解毒方中药可通过抑制细胞端粒酶的激活而阻断二亚硝基哌嗪(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变和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转化。本研究探讨益气解毒方对经DNP诱导TgN(p53mt-LMP1)/HT小鼠的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增殖及c-jun和p16基...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益气解毒方中药可通过抑制细胞端粒酶的激活而阻断二亚硝基哌嗪(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变和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转化。本研究探讨益气解毒方对经DNP诱导TgN(p53mt-LMP1)/HT小鼠的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增殖及c-jun和p16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益气解毒方的疗效和可能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G4代5月龄TgN(p53mt-LMP1)/HT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①TgN(p53mt-LMP1)/HT诱癌中药组[中药组,10只,以12.91g/(kg?d)剂量灌胃益气解毒方药液];②TgN(p53mt-LMP1)/HT诱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氯化钠溶液对照组,10只,以15ml/kg氯化钠溶液灌胃)。另设阴性对照组(用野生型C57BL/6J小鼠10只,以15ml/kg氯化钠溶液灌胃)。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比较癌前病变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c-jun和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印迹法验证。结果: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和中药组鼻腔和(或)鼻咽黏膜上皮癌前病变率分别为0、90%和10%,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小鼠鼻腔和鼻咽的p1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鼻腔:157±10vs132±10,鼻咽:155±12vs133±10,P值均<0.01),c-ju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鼻腔:111±9vs161±10;鼻咽:110±10vs159±10,P值均<0.01),趋于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鼻腔和鼻咽的p16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30±12和129±12,c-Jun分别为164±13和164±9)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中药益气解毒方可阻逆DNP对TgN(p53mt-LMP1)/HT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癌前病变发生和发展的诱导作用,其干预作用与下调c-jun表达和上调p16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 鼻咽上皮 癌前病变 益气解毒方 C-JUN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介导人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早期阶段的生物学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静 唐发清 +5 位作者 顾焕华 邓锡云 翁新宪 唐敏 易薇 曹亚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9,共11页
EB病毒转化人鼻咽上皮细胞,建立体外多阶段细胞模型有利于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作深入研究。我们利用与鼻咽癌密切相关的EB病毒和TPA的协同作用,观察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后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EB病毒感... EB病毒转化人鼻咽上皮细胞,建立体外多阶段细胞模型有利于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作深入研究。我们利用与鼻咽癌密切相关的EB病毒和TPA的协同作用,观察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后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EB病毒感染的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在原代培养后期老化相关半乳糖苷酶(SA-β-Gal)表达降低,形态学上发生改变,出现转化灶样集落,群体倍增时间降低,体外培养寿命延长,表明EB病毒促使部分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进入永生化早期阶段。这些研究资料为进一步阐明上皮细胞永生化分子机制及建立人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模型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介导 鼻咽上皮细胞 永生化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潜伏蛋白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诱导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静 邓锡云 +4 位作者 唐敏 吴尚辉 顾焕华 易薇 曹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6-561,共6页
利用已建立的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 on LMP1系统等良好的实验模型 ,采用荧光酶报道基因分析法和端粒酶TRAP ELISA技术 ,分别检测EB病毒潜伏蛋白 1(LMP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从LMP1介导NFκB信号传导途... 利用已建立的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 on LMP1系统等良好的实验模型 ,采用荧光酶报道基因分析法和端粒酶TRAP ELISA技术 ,分别检测EB病毒潜伏蛋白 1(LMP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从LMP1介导NFκB信号传导途径角度 ,探讨LMP1诱导端粒酶表达的分子机制 .结果表明 ,LMP1可诱导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 ,将LMP1羧基端胞浆区突变后 ,可同时下调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在Doxycycline诱导LMP1表达状态下 ,NFκB反式激活活性增强 ,同时端粒酶活性升高 ;进一步应用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NFκBp6 5寡脱氧核苷酸和IκBα的显性负性突变体分别阻断NFκB活性 ,可降低由LMP1诱导的端粒酶活性 .因此 ,NFκB作为LMP1信号传导途径上的枢纽 ,可能介导了LMP1对端粒酶的表达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蛋白1 核转录因子ΚB 诱导 鼻咽上皮细胞 表达 端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P1调节鼻咽上皮与鼻咽癌组织中p27与RPLP0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强 张志伟 +3 位作者 刘重元 杨科 谢妮 张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30-1834,共5页
目的:观察p27和核糖体磷酸化蛋白大亚基P0(RPLP0)蛋白在潜伏膜蛋白1(LMP1)阳性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p27和RPLP0蛋白表达与LMP1表达之间的关系,S-P免疫组织... 目的:观察p27和核糖体磷酸化蛋白大亚基P0(RPLP0)蛋白在潜伏膜蛋白1(LMP1)阳性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p27和RPLP0蛋白表达与LMP1表达之间的关系,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MP1、p27和RPLP0蛋白在30例鼻咽上皮组织和60例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1)LMP1在鼻咽上皮和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和90.0%;(2)与LMP1(-)组织比较,p27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和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降低,而RPLP0蛋白表达与之相反;(3)p27蛋白和RPLP0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患者年龄、LMP1蛋白的表达、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患者年龄小、LMP1(-)、无淋巴结转移、TNM I期和II期时,p27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而RPLP0蛋白表达则反之(P<0.05)。结论:LMP1在鼻咽上皮和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下调p27和上调RPLP0蛋白的表达;鼻咽癌患者年龄小、LMP1(-)、无淋巴结转移、TNM I期和II期时,p27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而RPLP0蛋白表达则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上皮 肿瘤 潜伏膜蛋白1 P27蛋白 核糖体磷蛋白大亚基P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诱导人鼻咽上皮细胞端粒酶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静 邓锡云 +3 位作者 顾焕华 易薇 夏林庆 曾亚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7-211,共5页
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是细胞永生化过程中一个重要分子事件,端粒酶活性表达是维持人染色体端粒长度、抑制细胞进入老化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利用最新的端粒酶PCR-ELISA半定量技术,检测永生化早期阶段人胚鼻咽上皮细胞中端粒酶表达的情况... 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是细胞永生化过程中一个重要分子事件,端粒酶活性表达是维持人染色体端粒长度、抑制细胞进入老化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利用最新的端粒酶PCR-ELISA半定量技术,检测永生化早期阶段人胚鼻咽上皮细胞中端粒酶表达的情况,探讨EB病毒在人胚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EB病毒诱导老化前期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端粒酶表达,从而促使人胚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进入永生化早期阶段。此外,我们还首次发现,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依赖于EB病毒LMP1蛋白的表达水平和LMP1分子的完整性,LMP1可能通过诱导端粒酶活性表达促进人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我们的实验为进一步探讨EB病毒诱导人胚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鼻咽上皮细胞 表达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诱导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过程中端粒酶活化和p16^(INK4A)失活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静 邓琳 +3 位作者 丁琳 邓锡云 宋鑫 曹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EB病毒诱导人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的分子机制。方法 SA - β -Gal染色法观察人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 ;PCR -银染法、S -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端粒酶活性和 p16 INK4A、p2 1WAF1/CIP1和 p5 3的表达情况。 结果 EB病毒感... 目的 探讨EB病毒诱导人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的分子机制。方法 SA - β -Gal染色法观察人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 ;PCR -银染法、S -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端粒酶活性和 p16 INK4A、p2 1WAF1/CIP1和 p5 3的表达情况。 结果 EB病毒感染组细胞表达SA - β Gal活性下降 ,并表达端粒酶活性 ,而 p16 INK4A蛋白不表达 ,但 p2 1WAF1/CIP1和 p5 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 人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过程中EB病毒激活端粒酶和抑制 p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期 端粒酶活性 p16^INK4A失活 EB病毒 鼻咽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鼻咽上皮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向秋 马艳红 +6 位作者 李江 谭琛 张小梅 张必成 周鸣 马健 李桂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 :研究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基因 (Cx)在正常人鼻咽上皮组织中的表达谱 ,在此基础上探索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为研究鼻咽组织癌变的原因和机理提供新思路。方法 :根据基因库中人间隙连接蛋白基因的mRNA序列 ,合成间... 目的 :研究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基因 (Cx)在正常人鼻咽上皮组织中的表达谱 ,在此基础上探索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为研究鼻咽组织癌变的原因和机理提供新思路。方法 :根据基因库中人间隙连接蛋白基因的mRNA序列 ,合成间隙连接蛋白基因家族中 1 3个基因的PCR引物 ,用RT -PCR的方法检测这些基因在鼻咽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 8例正常人鼻咽组织中 ,检出Cx30、31 .1、37、40、43分别有 1 6、1 6、1 7、1 5、1 7例表达 ,Cx2 6、31、32、45分别有 1 0、1 1、9、9例表达 ,Cx36、46、46 .6、50分别有 1、0、1、3例表达。结论 :正常人鼻咽组织中 ,主要表达的间隙连接蛋白为Cx30、31 .1、3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蛋白类 基因表达 鼻咽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P1-CTAR3调节CK19和vimentin蛋白在鼻咽上皮与鼻咽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志伟 赵强 +4 位作者 刘重元 张婕 陈家明 王莉莉 贺修胜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观察LMP1-CTAR3调节的CK19和vimentin蛋白在鼻咽上皮和鼻咽癌中的表达,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MP1、CTAR3、CK19和vimentin在30例鼻咽上皮组织和60例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①LMP1... 目的观察LMP1-CTAR3调节的CK19和vimentin蛋白在鼻咽上皮和鼻咽癌中的表达,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MP1、CTAR3、CK19和vimentin在30例鼻咽上皮组织和60例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①LMP1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和90%;②与LMP1(-)组织比较,CK19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降低(P<0.05);③与LMP1(-)组织比较,vimentin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LMP1-CTAR3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下调CK19蛋白和上调vimentin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P1-CTAR3 CK19蛋白 vimentin蛋白 鼻咽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鼻咽上皮和鼻咽癌中FHIT基因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燕飞 田芳 +5 位作者 卢永德 陈主初 谢鼎华 杨新明 何执鼎 邵细芸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FHIT基因 鼻咽上皮 RT-PCR 自动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人胎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过程中抑制p16^(INK4a)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静 邓琳 +4 位作者 宋鑫 丁琳 邓锡云 易薇 曹亚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细胞周期调控紊乱是细胞永生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分子事件,本文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S-P法分别检测p16^(INK4a)、p53、p21^(WAF1/CIP1)和E2F1的蛋白表达,试图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探讨EB病毒诱导人胎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的分子机... 细胞周期调控紊乱是细胞永生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分子事件,本文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S-P法分别检测p16^(INK4a)、p53、p21^(WAF1/CIP1)和E2F1的蛋白表达,试图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探讨EB病毒诱导人胎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EB病毒通过抑制p16^(INK4a)表达而阻断p16^(INK4a)/Rb途径,上调转录因子E2F1,而对p53、p21^(WAF1/CIP1)表达无明显的影响。结果初步揭示,EB病毒介导的p16^(INK4a)/Rb/E2F1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参与了人胎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过程,为进一步探讨鼻咽癌发病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调控紊乱 EB病毒 人胎鼻咽上皮细胞 老化期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上皮细胞的调节性容积回缩能力及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雪荣 陈丽新 +5 位作者 毛建文 朱林燕 聂思槐 钟平 李攀 王立伟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用图像分析系统和通道阻断法研究了原代人胎儿鼻咽上皮细胞的调节性容积回缩(regulatoryvolumedecrease,RVD)能力及其机制。结果发现,低渗刺激可诱发鼻咽上皮细胞产生RVD,在160-240mOsmol/L范围内,RVD强弱与渗透压呈“S”形负相关(r=-0.... 用图像分析系统和通道阻断法研究了原代人胎儿鼻咽上皮细胞的调节性容积回缩(regulatoryvolumedecrease,RVD)能力及其机制。结果发现,低渗刺激可诱发鼻咽上皮细胞产生RVD,在160-240mOsmol/L范围内,RVD强弱与渗透压呈“S”形负相关(r=-0.99,P<0.05),与细胞肿胀程度呈“S”形正相关(=0.99,P<0.05)。Cl^-通道阻断剂tamoxifen(20μmol/L),ATP(10mmol/L)或NPPB(100μmol/L)对RVD阻抑率分别为100%(P<0.01),76.3%(P<0.01)和62.7%(P<0.01)。本研究表明,鼻咽上皮细胞受到低渗刺激时可产生RVD,Cl^-通道开放是其RVD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上皮细胞 调节性容积回缩能力 图像分析系统 通道阻断法 氯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传代培养和克隆生长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亮平 陈剑经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45-48,共4页
应用低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成功地获得了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传代培养和克隆生长,而无纤维细胞污染。植块培养细胞增殖旺盛,分裂相多见。早期生长晕内可见成群的纤毛细胞,以后逐渐呈现鳞状终未分化。上皮细胞可传代3~5次,存活期可达80天... 应用低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成功地获得了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传代培养和克隆生长,而无纤维细胞污染。植块培养细胞增殖旺盛,分裂相多见。早期生长晕内可见成群的纤毛细胞,以后逐渐呈现鳞状终未分化。上皮细胞可传代3~5次,存活期可达80天,组织块可重复植块培养3~4次,克隆形成率平均为12%。培养基中缺少氢化可的松,胰岛素时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血清浓度为1%时克隆形成率最高。此实验为鼻咽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上皮细胞 克隆生长 传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鼻咽上皮特异性蛋白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思芳 张兰 辛宇婷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25-328,333,共5页
目的探究鼻咽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1(nasopharyngeal epithelium specific protein 1,NESG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 目的探究鼻咽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1(nasopharyngeal epithelium specific protein 1,NESG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并制成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NESG1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示,NSCLC组织中NESG1阳性表达率为33. 33%(50/15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 47%(9/13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 03,P=0. 00)。NESG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变量密切相关(P <0. 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ESG1阴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NESG1阳性表达组,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NESG1是NSCLC患者预后的一项独立因素。结论 NESG1在NSCLC表达上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它在NSCLC中的具体角色、分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鼻咽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1 NESG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上皮组织EBV基因片段检测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子萍 王登元 +1 位作者 卜行宽 潘世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3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索鼻咽上皮Epstein-Barr virus(EBV)基因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32例患者用鼻咽刷刷取鼻咽上皮细胞采用单盲PCR法测定EBV-DNA。全组病例按病理检查结果分为鼻咽癌组(68例),非鼻咽癌组(64例)。结果:68例鼻咽癌EBV-DNA阳性... 目的:探索鼻咽上皮Epstein-Barr virus(EBV)基因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32例患者用鼻咽刷刷取鼻咽上皮细胞采用单盲PCR法测定EBV-DNA。全组病例按病理检查结果分为鼻咽癌组(68例),非鼻咽癌组(64例)。结果:68例鼻咽癌EBV-DNA阳性率94.12%。64例非鼻咽癌EBV-DNA阳性率12.5%(P<0.005)。结论:鼻咽上皮EBV-DNA的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上皮组织 EBV 早期诊断 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鼻咽上皮细胞CYP2E1 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17
作者 侯德富 贺智敏 +1 位作者 杨芳 陈主初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比较正常人胚鼻咽上皮 (HENE)细胞、二亚硝基哌嗪转化的人胚鼻咽上皮 (HENE)所建的细胞系( 742 9)、鼻咽癌细胞系 (HNE1)细胞色素P45 0 2E1(CYP2E1)mRNA表达序列 ,探讨CYP2E1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特点。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和... 目的 :比较正常人胚鼻咽上皮 (HENE)细胞、二亚硝基哌嗪转化的人胚鼻咽上皮 (HENE)所建的细胞系( 742 9)、鼻咽癌细胞系 (HNE1)细胞色素P45 0 2E1(CYP2E1)mRNA表达序列 ,探讨CYP2E1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特点。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和DNA重组技术从HENE ,742 9,HNE13种细胞系中克隆的CYP2E1cDNA片段 ,测序并分析其结构改变特征。结果 :①与HENE 2E1比较 ,742 9 2E1存在 846位 (A→T)、90 1位 (A→G)两个点突变 ;HNE1 2E1存在 90 1位 (A→G)一个点突变。②与成人肝来源的CYP2E1CDs序列 (GenBank号为J0 2 843)比较 ,发现HNE1 2E1序列与其完全匹配 ;HENE 2E1序列存在 90 1位 (G→A)点突变。但上述突变对应部位氨基酸序列并无改变。结论 :鼻咽癌发生过程中CYP2E1基因cDNA序列仅存在少数无义突变 ,表现出其高度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上皮细胞 CYP2E1cDNA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培养、化学转化及鼻咽癌恶性转化基因的克隆
18
作者 姚开泰 曹亚 +4 位作者 陈主初 祝和成 胡维新 李韵萍 贺红 《医学研究杂志》 1999年第9期16-17,共2页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国家相当高发的恶性肿瘤。湖南省鼻咽癌的死亡率在全国列第四位,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有效地防治鼻咽癌已提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但迄今为止,鼻咽癌的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人们试图从流行病学、病理学、分...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国家相当高发的恶性肿瘤。湖南省鼻咽癌的死亡率在全国列第四位,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有效地防治鼻咽癌已提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但迄今为止,鼻咽癌的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人们试图从流行病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但未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上皮 转化基因 人胚 克隆 发病机理 严重危害 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鼻咽上皮发育分化与c-erbB-2的表达变化
19
作者 黎众魁 许亮国 姚开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8-272,共5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胚鼻咽的c-erbB-2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胚鼻咽上皮的c-erbB-2表达没有发育阶段性与鼻咽部位置的差异,而与鼻咽上皮的种类密切相关.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中,以纤毛层的c-er...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胚鼻咽的c-erbB-2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胚鼻咽上皮的c-erbB-2表达没有发育阶段性与鼻咽部位置的差异,而与鼻咽上皮的种类密切相关.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中,以纤毛层的c-erbB-2表达阳性信号最强;在典型的过渡型上皮中,c-erbB-2阳性反应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的下五分之四左右的区域,表层细胞无阳性信号出现;而在复层鳞状上皮中,c-erbB-2阳性细胞的位置进一步下移,主要分布于上皮的下三分之二左右的区域.这些结果提示,c-erbB-2在人胚鼻咽上皮中的表达随细胞分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直至完全没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鼻咽上皮 发育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对EB病毒体外转化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影响
20
作者 贺智敏 陈主初 +1 位作者 邵细芸 何春梅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4-204,共1页
TPA对EB病毒体外转化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影响贺智敏,陈主初,邵细芸,何春梅(湖南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长沙410078)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鼻咽癌(NPC)地理区域分布与含TPA植物分布明显相关。TPA属佛波醇二酯(Ph... TPA对EB病毒体外转化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影响贺智敏,陈主初,邵细芸,何春梅(湖南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长沙410078)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鼻咽癌(NPC)地理区域分布与含TPA植物分布明显相关。TPA属佛波醇二酯(PhorbolEster)类,是肿瘤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 EB病毒 鼻咽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