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长皮管修复鼻小柱缺损 被引量:1
1
作者 尤维涛 牛星焘 +2 位作者 孔繁祜 惠博生 阎爱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 总结通过留“桥”技术形成的细长皮管在鼻小柱再造中的应用。方法  196 8年 3月~ 1998年 8月 ,利用留“桥”技术形成细长皮管 ,分次转移 ,修复复杂鼻小柱缺损共 18例。采用上臂内侧纵行皮管 13例 ,颈部锁骨上横行皮管 5例 ,设... 目的 总结通过留“桥”技术形成的细长皮管在鼻小柱再造中的应用。方法  196 8年 3月~ 1998年 8月 ,利用留“桥”技术形成细长皮管 ,分次转移 ,修复复杂鼻小柱缺损共 18例。采用上臂内侧纵行皮管 13例 ,颈部锁骨上横行皮管 5例 ,设计皮管宽度 2 .0~ 2 .5 cm,长度 11~ 15 cm,皮管中段 3~ 7cm于其一侧留“桥”。结果18例皮管均成活 ,无并发症 ,随访 3~ 6 0个月 ,再造鼻小柱外形、质地、色泽、抗损伤能力均良好。结论 为保证细长皮管的血运 ,皮管中段需留“桥”,二期断“桥”。此皮管能提供外形精致、相对丰富的组织 ,在修复鼻小柱缺损 ,特别是合并鼻尖、鼻中隔、鼻翼部分缺损 ,或伴有口鼻周围软组织缺损时 ,可修复多处畸形 ,效果良好。缺点是疗程稍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皮管 鼻小柱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修复鼻小柱缺损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佳明 王喜梅 +1 位作者 李志斌 谢百慧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小柱缺损患者应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2—2020-0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的12例鼻小柱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的鼻深-鼻宽指数、鼻小柱高-鼻深... 目的探讨鼻小柱缺损患者应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2—2020-0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的12例鼻小柱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的鼻深-鼻宽指数、鼻小柱高-鼻深指数、鼻小柱宽-鼻宽指数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缺损的鼻小柱均得到矫正。随访6~12个月,鼻小柱外观自然,鼻尖塌陷明显改善,未发生感染、坏死、移植物移位,以及继发性耳廓供区畸形和瘢痕疙瘩等并发症。术后患者的鼻深-鼻宽指数、鼻小柱高-鼻深指数及鼻小柱宽-鼻宽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治疗鼻小柱缺损,具有鼻小柱外观自然,鼻尖塌陷明显改善,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鼻小柱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小柱缺损 耳廓复合组织瓣 评估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瓣与游离组织瓣联合修复鼻翼合并鼻小柱缺损
3
作者 陶波 吕国忠 杨敏杰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皮瓣 游离组织瓣 缺损 鼻小柱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额部皮瓣修复鼻尖鼻小柱缺损 被引量:3
4
作者 廖怀伟 文辉才 +4 位作者 简雪平 杨红华 付建华 章杰 卢颖洁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8-379,共2页
鼻小柱与鼻软骨共同支撑鼻尖高度,决定着鼻的立体程度,鼻位于面部正中,较小的组织缺损即可引起外观的明显改变[1].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们共收治6例鼻前端缺损患者,利用额部扩张皮瓣[2-3]对鼻小柱及鼻尖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重建,取得... 鼻小柱与鼻软骨共同支撑鼻尖高度,决定着鼻的立体程度,鼻位于面部正中,较小的组织缺损即可引起外观的明显改变[1].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们共收治6例鼻前端缺损患者,利用额部扩张皮瓣[2-3]对鼻小柱及鼻尖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重建,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小柱缺损 额部扩张皮瓣 尖高度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修复重建 软骨
原文传递
示指固有动脉指背皮瓣和前臂逆行桡动脉皮支皮瓣修复鼻尖、鼻小柱缺损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明火 陈宝驹 +3 位作者 柴家科 京萨 陈敏亮 宋慧锋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4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 探讨在颜面以外的部位寻找合适的供皮瓣区修复鼻尖、鼻小柱缺损。方法 采用示指固有动脉指背皮瓣和前臂逆行桡动脉皮支皮瓣两种手术方法 ,修复 7例鼻尖、鼻小柱缺损。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 ,通过 1~ 4年的随访 ,外形良好 ,... 目的 探讨在颜面以外的部位寻找合适的供皮瓣区修复鼻尖、鼻小柱缺损。方法 采用示指固有动脉指背皮瓣和前臂逆行桡动脉皮支皮瓣两种手术方法 ,修复 7例鼻尖、鼻小柱缺损。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 ,通过 1~ 4年的随访 ,外形良好 ,皮瓣色泽、质地和周围正常皮肤十分接近。结论 采用示指固有动脉指背皮瓣和前臂逆行桡动脉细小皮支皮瓣修复鼻尖、鼻小柱畸形 ,避免了在颜面部遗留明显的继发畸形 ,后期多无需去脂 ,较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指固有动脉指背皮瓣 前臂逆行桡动脉皮支皮瓣 修复 缺损 鼻小柱缺损
原文传递
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小柱缺损疗效
6
作者 张中峰 陈芬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12月,采用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移位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7~38岁,平均26岁。其中鼻小柱黑毛痣2例,鼻唇瘢痕挛缩畸形2例... 目的总结采用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12月,采用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移位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7~38岁,平均26岁。其中鼻小柱黑毛痣2例,鼻唇瘢痕挛缩畸形2例,自觉鼻尖圆钝、低平、鼻小柱短小3例。术中测得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0.5 cm×0.4 cm~1.2 cm×0.8 cm,单侧鼻底皮下蒂皮瓣切取范围为0.4 cm×0.3 cm~1.4 cm×0.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例术后第2天出现皮瓣青紫、水肿,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8个月。拆线后皮瓣均有毛发生长,于术后6个月行激光脱毛处理。鼻前庭、鼻孔形态无改变,皮瓣与受区皮肤色泽、质地相似,无明显瘢痕,延长的鼻小柱形态自然。结论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是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之一,具有供区瘢痕隐蔽,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无明显差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皮下蒂皮瓣 鼻小柱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鼻中隔软骨膜软骨瓣与带蒂鼻唇皮瓣修补鼻小柱缺损12例报告
7
作者 邓立生 韩清美 +1 位作者 许虹丽 邓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34-634,共1页
鼻小柱缺损大部分由外伤和鼻小柱占位性病变术后引起,若处理不当,将给患者造成严重的面容破坏、功能障碍和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为探讨效果理想的手术方法,1993年2月至2000年2月我科采用鼻中隔软骨膜软骨瓣与带蒂鼻唇皮瓣修补鼻小柱缺损1... 鼻小柱缺损大部分由外伤和鼻小柱占位性病变术后引起,若处理不当,将给患者造成严重的面容破坏、功能障碍和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为探讨效果理想的手术方法,1993年2月至2000年2月我科采用鼻中隔软骨膜软骨瓣与带蒂鼻唇皮瓣修补鼻小柱缺损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小柱缺损 中隔软骨膜软骨瓣 唇皮瓣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鼻尖-鼻小柱联合缺损改良修复术效果评价
8
作者 杨峻山 杨婧 李曼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鼻尖部-鼻小柱联合缺损的改良修复手术。方法:选择8例鼻尖-鼻小柱缺损患者,根据鼻尖部-鼻小柱创面的大小、形状、深度,设计以内眦动脉分支血管为蒂的额鼻-鼻唇沟联合皮瓣覆盖创面。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目的:介绍一种鼻尖部-鼻小柱联合缺损的改良修复手术。方法:选择8例鼻尖-鼻小柱缺损患者,根据鼻尖部-鼻小柱创面的大小、形状、深度,设计以内眦动脉分支血管为蒂的额鼻-鼻唇沟联合皮瓣覆盖创面。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鼻外形轮廓较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改良皮瓣一次修复鼻尖部-鼻小柱缺损,方法可行,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小柱联合缺损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下部缺损6例
9
作者 李忠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唇沟皮瓣 鼻小柱缺损 一期修复 动脉 血管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岛状瓣藕合植皮及残存组织瓣再造鼻小柱
10
作者 冉维志 宋红权 高崧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4,共2页
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我们为7例单纯鼻小柱缺损患者采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的头皮岛状皮瓣藕合游离皮片及残存组织瓣进行修复,一期完成,无需再行鼻小柱软骨移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鼻小柱缺损 组织瓣 残存 头皮 岛状瓣 再造 植皮 2009年
原文传递
罕见颅面裂畸形二例
11
作者 陈建兵 沈卫民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4-305,共2页
例1:患儿男,出生后3h,出生时即发现上唇正中缺如,当晚来我院急诊,并以“面正中裂”收住入院。检查:面部呈现特殊面容,上唇正中裂开,人中缺如,上颌牙槽骨、上颌骨裂开,鼻小柱缺损,鼻中隔组织缺损,鼻尖塌陷,眼裂稍小,眼球... 例1:患儿男,出生后3h,出生时即发现上唇正中缺如,当晚来我院急诊,并以“面正中裂”收住入院。检查:面部呈现特殊面容,上唇正中裂开,人中缺如,上颌牙槽骨、上颌骨裂开,鼻小柱缺损,鼻中隔组织缺损,鼻尖塌陷,眼裂稍小,眼球和上下睑稍前突,未发现眼球震颤,瞳孔大小位置正常,眶距过窄,约1cm。颅顶前额部低平,无明显颅缝重叠,前囟1.5cm×1.5cm,稍凹陷,四肢及手指、脚趾均未见畸形,但肌张力低下。患儿系足月,顺产,母亲在怀孕期间无明确的感染或其他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裂畸形 上唇正中裂 上颌牙槽骨 眼球震颤 鼻小柱缺损 肌张力低下 组织缺损 瞳孔大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