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鼻窦炎儿童与健康儿童鼻腔细菌分布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艳丽 徐小玲 +6 位作者 陈玉兰 付竞云 张婧 武晓梅 刘学芳 张慧 孙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6期6343-6343,共1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儿童与健康儿童鼻腔内细菌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自慢性鼻窦炎儿童与健康儿童鼻腔中鼻道取棉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40例健康儿童鼻腔中鼻道培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40例慢性鼻窦炎儿童鼻腔中鼻...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儿童与健康儿童鼻腔内细菌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自慢性鼻窦炎儿童与健康儿童鼻腔中鼻道取棉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40例健康儿童鼻腔中鼻道培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40例慢性鼻窦炎儿童鼻腔中鼻道培养出卡他布兰汉菌等6种细菌。结论:慢性鼻窦炎儿童与健康儿童鼻腔内细菌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细菌感染可能是儿童慢性鼻窦炎迁延不愈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鼻窦炎/诊断 鼻窦炎/微生物学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鼻窦炎62例CT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丹 杨建伟 李书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3929-3930,共2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发生于一侧,以上颌窦最多见,同时累及其他鼻窦;病变鼻窦内呈现软组织团块影,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发生于一侧,以上颌窦最多见,同时累及其他鼻窦;病变鼻窦内呈现软组织团块影,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化;部分窦腔增大,骨壁破坏。结论:CT对诊断真菌性鼻窦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放射摄影术 真菌痫/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鼻窦炎误诊的CT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峰 丁长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鼻窦炎/放射摄影术 鼻窦炎/微生物学 真菌病/并发症 误诊 体形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鼻窦炎引起海绵窦综合征1例的护理
4
作者 董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2904-2904,共1页
关键词 鼻窦炎/护理 鼻窦炎/微生物学 真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鼻窦炎误诊为普通鼻窦炎28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桂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真菌病/诊断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诊断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龙湘燕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予以术前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恢复情况、焦虑状况(BAI评分)等。【结果】干预组...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予以术前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恢复情况、焦虑状况(BAI评分)等。【结果】干预组疼痛感,术后住院时间,BA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焦虑情绪,促进临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诊断 内窥镜检查 真菌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霞云 叶兆熊 程慰北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外科学 真菌病/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元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诊断 诊断 鉴别 真菌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军 孙艳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74-377,共4页
【目的】比较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R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疑似AFR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记录MRI与多层螺旋C... 【目的】比较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R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疑似AFR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记录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分析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AFRS的效能及一致性。【结果】84例疑似AFRS患者有8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AFRS。多层螺旋CT诊断为AFRS有78例,显示53例患者累及上颌窦,36例上颌窦口开大,20例骨质增生硬化致窦腔缩小;19例气泡影残留,20例软组织密度显示条索状(或斑片状)的稍高密度影,呈特征性“毛玻璃样改变”(软组织窗中较明显),CT值为(96.84±8.06)HU,58例显示低密度软组织影充填,CT值为(34.54±5.79)HU;66例显示腔内密度不均、钙化;23例上颌窦壁骨质增生硬化,40例上颌窦壁骨质吸收破坏,8例筛窦下壁骨质吸收破坏,7例鼻中隔吸收、破坏。MRI诊断为AFRS有79例,T_(1)WI累及窦腔周围显示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现均匀或混杂高信号,STIR_longTE呈现稍高信号;T_(1)WI稍低信号、T_(2)WI低信号与CT钙化位置基本一致,并且T_(2)WI信号明显低于T_(1)WI。多层螺旋CT诊断AFR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50%、100.00%,MRI诊断AFR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75%、100.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与多层螺旋CT、MRI诊断AFRS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08、0.917,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01。【结论】多层螺旋CT、MRI诊断AFRS效能类似,CT可作为首选筛查AFRS的影像学方法,对于多层螺旋CT无法确诊的AFRS患者可辅助MRI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诊断 真菌病/诊断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手术进路治疗鼻窦真菌病23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华玮 叶爱琴 +1 位作者 刘勇 杨保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775-1775,共1页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鼻窦炎/外科学 鼻窦炎/微生物学 真菌病/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真菌病误诊35例分析
11
作者 卢文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005-1006,共2页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 真菌病/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8例治疗分析
12
作者 褚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3期3203-3204,共2页
关键词 真菌病/诊断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诊断 人类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治疗霉菌性鼻窦炎28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莉 韩军 李荣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7期6740-6741,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以来收治的患者采用0°、30°、70°鼻内镜行钩突切除、筛泡、筛窦内有病变者开放筛房、扩大上颌窦窦口、清理窦内病灶、术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及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以来收治的患者采用0°、30°、70°鼻内镜行钩突切除、筛泡、筛窦内有病变者开放筛房、扩大上颌窦窦口、清理窦内病灶、术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及鼻窦。结果:随访6个月-3 a,原有症状消失,未见复发,1例失访。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较之传统的柯-陆手术创伤小、照明好、清除病灶准确、不损害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保证鼻腔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治疗 真菌病/治疗 内窥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治疗126例霉菌性鼻窦炎的观察和护理
14
作者 刘素荣 刘帅 李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5期8692-8693,共2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126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均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在用药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针对不良反应,合理掌握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以及做好认真仔细的观...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126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均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在用药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针对不良反应,合理掌握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以及做好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护理,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治愈108例,好转17例,死亡1例。治愈好转率为99.2%。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过程中,做好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是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药物疗法 鼻窦炎/护理 真菌病/药物疗法 真菌病/护理 两性霉素B/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4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海根 王元生 易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99-800,共2页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4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病人采用了以鼻内镜手术为主,术后辅以局部应用氟康唑的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定,46例患者全部痊愈,无复发.结论 鼻内...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4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病人采用了以鼻内镜手术为主,术后辅以局部应用氟康唑的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定,46例患者全部痊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首选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诊断/治疗 真菌/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15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忠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191-1192,共2页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点,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5例鼻腔鼻窦真菌病患者,全部术后窦腔护理。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主要症状消失,经6个月~5a的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手术...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点,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5例鼻腔鼻窦真菌病患者,全部术后窦腔护理。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主要症状消失,经6个月~5a的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及术后窦腔护理为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有效方法。较传统手术有创伤小,不损害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治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 真菌病/外科学 内窥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