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ro/E的齿轮啮合传动参数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申屠留芳 汤晓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共3页
Pro/E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三维软件之一,特别在机械行业应用十分广泛。Pro/Toolkit是Pro/E自带的功能最强大的二次开发工具。介绍了Pro/E二次开发的方法,论述了Pro/eooklkit二次开发的步骤,并以齿轮啮合传动参数化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基... Pro/E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三维软件之一,特别在机械行业应用十分广泛。Pro/Toolkit是Pro/E自带的功能最强大的二次开发工具。介绍了Pro/E二次开发的方法,论述了Pro/eooklkit二次开发的步骤,并以齿轮啮合传动参数化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Pro/toolkit二次开发的机械组件参数化设计的实现过程。实现了零件、组件设计与参数化实体的集成,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E PRO/TOOLKIT 二次开发 参数化设计 齿轮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线啮合齿轮新型传动装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钱作勤 厉海祥 罗齐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5年第1期23-25,40,共4页
介绍了一种起重运输机械新型传动装置——点线啮合齿轮减速器 ,并对中硬齿面点线啮合齿轮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噪声情况进行了试验 ,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表明点线啮合齿轮传动和常规的渐开线齿轮传动相比 ,具有承载能力大、强... 介绍了一种起重运输机械新型传动装置——点线啮合齿轮减速器 ,并对中硬齿面点线啮合齿轮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噪声情况进行了试验 ,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表明点线啮合齿轮传动和常规的渐开线齿轮传动相比 ,具有承载能力大、强度高、噪声低等优点 ,并且新型减速器的效率可以达到 96%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传动装置 中硬齿面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啮合齿轮传动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傅向葵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介绍了新型点啮合齿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特性、加工方法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啮合齿轮传动 凸齿 凹齿 变长线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文彬 周水琴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8-90,共3页
以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多自由度、多间隙、变参数等多种非线性特性影响因素,建立齿轮系统的六自由度弯-扭耦合的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模型,采用4-5阶变步长自适应Runge-Kutta法对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求解,研究其非线性振动... 以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多自由度、多间隙、变参数等多种非线性特性影响因素,建立齿轮系统的六自由度弯-扭耦合的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模型,采用4-5阶变步长自适应Runge-Kutta法对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求解,研究其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中齿轮振动位移和角位移均较小,齿轮扭振角位移与角速度曲线具有规律性,处于稳态响应的近混沌状态。为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和振动噪声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齿轮传动系统 弯-扭耦合 非线性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齿点线啮合齿轮传动齿间载荷分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文恒 黄海 周正祥 《起重运输机械》 2021年第19期55-62,共8页
为提高点线啮合齿轮传动齿间载荷分配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掌握点线啮合齿轮传动齿轮在啮合过程中齿间载荷分配对齿轮的传动性能和承载能力的影响,参考渐开线齿轮的齿间载荷分配计算公式,提出了直齿点线啮合齿轮传动齿间载荷分配计算公... 为提高点线啮合齿轮传动齿间载荷分配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掌握点线啮合齿轮传动齿轮在啮合过程中齿间载荷分配对齿轮的传动性能和承载能力的影响,参考渐开线齿轮的齿间载荷分配计算公式,提出了直齿点线啮合齿轮传动齿间载荷分配计算公式。文中通过对直齿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有限元仿真,分析齿间载荷分配仿真结果,发现采用渐开线齿轮的齿间载荷分配公式计算的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在仿真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了直齿点线啮合齿轮传动齿间载荷分配计算公式,并根据公式和仿真结果分析了直齿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齿间载荷分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 齿间载荷分配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齿差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在刀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边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用两齿差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作为数控转塔刀架的传动机构,减小了刀架的体积,增大了传动机构能传递的转矩,使产品设计更趋紧凑,运动及动力特性更趋优良。
关键词 两齿差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 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 行星齿轮 转塔刀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变位齿轮传动的应用
7
作者 郝丽燕 任京生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本文论述了内啮合变位齿轮传动的应用;论述了外齿轮齿数的选择以及变位系数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啮合齿轮传动 变位系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接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栋 孟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308-13314,共7页
内啮合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性能,在齿轮共轭曲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形式,建立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 内啮合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性能,在齿轮共轭曲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形式,建立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基本数学模型,通过空间共轭曲线副实现较灵活的齿面设计,满足高性能使用需求。分析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接触特性,建立了齿面运动分析模型,探讨了连续旋转运动下齿面实际啮合特征;提出了适用于该内啮合齿轮副的齿面重合度分析计算方法,推导了依据空间共轭曲线副评判成型齿面滑动率的一般计算公式,讨论不同参数影响下齿面滑动率变化规律;概述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齿面法曲率计算原则,提出了齿面干涉分析依据等。研究结果表明: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接触过程为近似纯滚动状态,无较大摩擦磨损发生,易提高传动效率;构型齿面滑动率结果与齿轮模数和螺旋参数变化成反比,与传动比变化成正比。研究结果为后续构建高性能齿轮传动副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齿轮传动 齿面构型 重合度 滑动率 法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起步仿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雨佳 李红勋 +2 位作者 贵新成 赵重年 肖利君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33-37,共5页
为研究内啮合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起步性能,在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起步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步动力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装配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起步模型,模型采用湿式离合器起步。根据起步条件确定离合器... 为研究内啮合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起步性能,在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起步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步动力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装配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起步模型,模型采用湿式离合器起步。根据起步条件确定离合器的控制策略,通过控制离合器压力变化率来保证起步的平顺性。对内啮合行星齿轮变速器起步过程的转速、滑摩功和冲击度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度能够满足国家标准17.64 m/s3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行星齿轮传动 压力变化率 冲击度 起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物性参数温变影响的齿轮传动温升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昌 于志斌 +2 位作者 李云飞 陈雨萱 韩兴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4-110,共7页
高速重载齿轮啮合传动因摩擦生热导致温升,齿轮从而产生热膨胀引起啮合误差,使得振动、噪声增大,胶合失效加剧。因此,对齿轮传动进行温升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温升导致齿轮热物性参数变化,影响温度场,若忽略这种影响,将产... 高速重载齿轮啮合传动因摩擦生热导致温升,齿轮从而产生热膨胀引起啮合误差,使得振动、噪声增大,胶合失效加剧。因此,对齿轮传动进行温升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温升导致齿轮热物性参数变化,影响温度场,若忽略这种影响,将产生误差。基于渐开线直齿轮,根据齿轮啮合理论和摩擦传热原理,对齿轮传动中瞬时摩擦热流量和对流换热系数进行求解。利用CALPHAD法得出不同温度下的物性参数,基于ANSYS热固耦合法,利用APDL编写变物性参数程序,对齿轮传动温升进行计算,得出齿轮传动中温度场变化情况。编写参数化求解程序,分析齿宽和转矩对啮合传动温升的影响。该研究为分析温升对齿轮失效影响机理奠定重要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啮合传动 变物性参数 温升计算 APDL CALPHAD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啮合变位齿轮传动法向齿侧间隙几何分析法
11
作者 王振成 王丽霞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3-65,共3页
通过几何分析的方法 ,导出外啮合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中心距略变大时 ,法向齿侧间隙的计算公式 ,并以实例分析了对法向齿侧间隙的影响程度 ,导出了法向齿侧隙与啮合角及变位系数之间的关系式 。
关键词 法向齿侧间隙 几何分析法 啮合变位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传动齿轮啮合状态探讨
12
作者 鲁家和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60-160,162,共2页
机械动力强度分析,是机械做功探究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与动力系统耦合强度,传动齿轮的吻合度之间关系密切。基于此,本文以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为例,着重对传动系统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传动齿轮啮合状态两方面进行探究,以达到合理调控动力学建... 机械动力强度分析,是机械做功探究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与动力系统耦合强度,传动齿轮的吻合度之间关系密切。基于此,本文以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为例,着重对传动系统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传动齿轮啮合状态两方面进行探究,以达到合理调控动力学建模因素,提高采煤机传动系统做功速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 耦合动力学建模 传动齿轮啮合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点啮合齿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厉海祥 王秀芝 《齿轮》 CSCD 1990年第3期40-46,共7页
本文介绍了浙开线点啮合齿轮传动——简称JDC型齿轮传动的性能试验和强度试验的情况。通过性能试验测出了在不同转速下JDC型齿轮减速器的二条效率曲线,在额定功率时减速器的效率达到97%以上,齿轮副的啮合效率达98%以上。同时也测出了... 本文介绍了浙开线点啮合齿轮传动——简称JDC型齿轮传动的性能试验和强度试验的情况。通过性能试验测出了在不同转速下JDC型齿轮减速器的二条效率曲线,在额定功率时减速器的效率达到97%以上,齿轮副的啮合效率达98%以上。同时也测出了减速器的空载噪声曲线,当转速在1110转/分以下时,噪声不超过60分贝,通过频谱分析,绘出了在不同功率时高速级的啮合齿频曲线,在额定功率时不超过65分贝。减速器的强度试验共运转3426小时。试验结果表明,JDC型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比渐开线齿轮提高1.93倍,弯曲疲劳强度比渐开线齿轮堤高15%,铁谱分析也证明这种齿轮的磨损较小,根据试验初步表明,它是一种高效率、低噪声、具有高承载能力的齿轮传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啮合齿轮传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齿轮传动的滑动与磨损分析
14
作者 刘凤云 《现代电力》 1990年第Z1期75-83,共9页
本文从受力情况下齿廓产生接触变形出发,分析齿轮传动中齿廓的滑动与磨损。指出用滑动向量的弧长作为评定滑动与磨损程度的指标,并且给出了常用的四种传动形式(直齿内外啮合,斜齿内外啮合)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计算公式 接触点 水利电力 节点 圆柱齿轮传动 磨损分析 啮合齿轮传动 滑动向量 齿廓磨损 曲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封闭图法选择内啮合齿轮的变位系数
15
作者 张展 《华电技术》 CAS 1992年第1期2-7,共6页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具有较大的传动比和较高的传动效率,本文提出了用封闭图法选择少齿差与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变位系数具有直观、醒目的特点,便于实际应用。文中介绍了一定数量的少齿差与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封闭图,可供设...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具有较大的传动比和较高的传动效率,本文提出了用封闭图法选择少齿差与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变位系数具有直观、醒目的特点,便于实际应用。文中介绍了一定数量的少齿差与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封闭图,可供设计制造时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图法 啮合齿轮传动 变位系数 限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神拖”中齿轮组的选材及强度校核
16
作者 陈刚 李海生 李宏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18期46-46,共1页
"好神拖"拖把因为具备方便快捷的洗涤及甩干功能而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该产品由齿轮组、底盘、外桶、洗涤桶、甩干桶和排水系统组成,采用塑料齿轮啮合传动,具有精度高、传动比准确、效率高和质量轻的显著优点。由于齿轮组部... "好神拖"拖把因为具备方便快捷的洗涤及甩干功能而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该产品由齿轮组、底盘、外桶、洗涤桶、甩干桶和排水系统组成,采用塑料齿轮啮合传动,具有精度高、传动比准确、效率高和质量轻的显著优点。由于齿轮组部分是该拖把的核心成分,所以其选材和强度校核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啮合传动 强度检核 P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method to predict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for spur gear pair based on accuracy grade 被引量:3
17
作者 LIU Chang SHI Wan-kai +1 位作者 Francesca Maria CURÀ Andrea MUR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334-3349,共16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to predict the spur gear pair’s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based on the accuracy grade,in which manufacturing errors(MEs),assembly errors(AEs),tooth deflections(TDs)and profile modif...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to predict the spur gear pair’s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based on the accuracy grade,in which manufacturing errors(MEs),assembly errors(AEs),tooth deflections(TDs)and profile modifications(PMs)are considered.For the prediction,a discrete gear model for generating the error tooth profile based on the ISO accuracy grade is presented.Then,the gear model and a tooth deflection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tooth compliance on gear meshing are coupl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error model to make the prediction by checking the interference status between gear and pinion.The prediction method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he literature,and a set of cases are simula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Es,AEs,TDs and PMs on the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In addition,the time-varying backlash caused by both MEs and AEs,and the contact ratio under load conditions are also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method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range of the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under different accuracy grades.The prediction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election of gear design parameter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in the design stage of gea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transmission error time-varying backlash prediction method accuracy gr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形法加工的大模数内齿轮的齿形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晓南 姚红霞 +1 位作者 曹新民 赵红彦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成形法加工 啮合齿轮传动 齿形分析 大模数内齿轮
原文传递
Mesh stiffness evaluation of an internal spur gear pair with tooth profile shift 被引量:11
19
作者 CHEN ZaiGang ZHAI WanMing +1 位作者 SHAO YiMin WANG KaiY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328-1339,共12页
Tooth profile shift will change the thickness of gear teeth and a part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a gear pair, thus influencing its mesh stiffness and consequentl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 Tooth profile shift will change the thickness of gear teeth and a part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a gear pair, thus influencing its mesh stiffness and consequentl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al mesh stiffness calculation model for an internal gear pair in mesh considering the tooth profile shift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principle. Geomet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ooth profile shift are firstly derived, and then fitted into the analytical tooth stiffness model of gears. This model could supply a convenient way for mesh stiffness calculation of profile shifted spur gears. Then, simulation studies a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developed model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tooth profile shift coefficient on the tooth compliances and the mesh stiffness of the internal spur gear pa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oth profile shift has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mean value, amplitude variation and phase of the mesh stiffness, from which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 internal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tooth profile sh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h stiffness tooth profile shift internal gear gear transmission tooth compliance
原文传递
A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harmonic drive gears using computer vision 被引量:7
20
作者 MA DongHui WU JiaNing YAN ShaoZe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305-1319,共15页
A lack of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the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rictional mechanism of the harmonic drive gear has limited progress toward modeling the hysteresis stiffness. This paper presents a ... A lack of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the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rictional mechanism of the harmonic drive gear has limited progress toward modeling the hysteresis stiffnes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rmonic drive gear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First, an experimental set-up that integrates a high speed camera system with a lighting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the image processing is adopted to extract and polish the tooth profiles of the meshed teeth pairs in each acquired video sequence. Next, a physical-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the selected tooth pair in the process of the gear engagement, and the 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 is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calculated kinematics parameters. Last, the kinematics analysis of the gear engagement under the ultra-low speed condition is performed with our method and previous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put rotational speed on the results is examined. The resul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method, and indicate that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future friction analysi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engaging-in phase is approximately a uniform motion process, the engaging-out phase is a variable motion process, a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remain unchang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input rotational speed. Our method afford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frictional mechanism on the meshed contact surfaces of the harmonic drive gear, and also allows for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the meshing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ic drive gear gear engagement computer vision image processing kinematics analysis uncertainty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