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交通中的无效交通量成因及其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卫东 周伟 王元庆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79,共5页
给出了无效交通量的定义 ,分析了城市交通中无效交通量的成因 ,并提出了控制和削减城市中无效交通量的方法。针对南京市客运交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提出了减少南京市客运交通中无效交通量的对策 ,对进一步缓解未来南京市的交通拥挤提... 给出了无效交通量的定义 ,分析了城市交通中无效交通量的成因 ,并提出了控制和削减城市中无效交通量的方法。针对南京市客运交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提出了减少南京市客运交通中无效交通量的对策 ,对进一步缓解未来南京市的交通拥挤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对策 城市交通 无效交通量 综合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进化,还是城市社区建设的新开端?——对村改居社区的再认识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中玉 杨静岩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9-169,共11页
学界对村改居社区的研究存在三种代表性的理论认识:将其视作过渡型社区、转型社区或第三社区。这三种认识本质上都是基于由乡村到城市的线性发展视角,强调转型过程中村改居社区的过渡性状态。线性进化论思维的城市中心主义立场造成对农... 学界对村改居社区的研究存在三种代表性的理论认识:将其视作过渡型社区、转型社区或第三社区。这三种认识本质上都是基于由乡村到城市的线性发展视角,强调转型过程中村改居社区的过渡性状态。线性进化论思维的城市中心主义立场造成对农民的贬损与污名化,忽视了乡村关系网与乡土文化的现代意义。村改居社区的治理应该突破线性进化论立场的局限性,从去城市中心主义立场出发,转向多元社区的理论取向,基于结构两重性视角尝试将乡村传统和文化作为可动员的“希望的资源”。在这种理论转向背景下,村改居社区不是有待改造的社会工程对象,而是有潜力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新开端,一个推动新型多元城市社区建设的“希望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居 过渡型社区 线性进化论 城市中心主义 结构两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化与农民的终结——广州南景村经济变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庆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5-22,共8页
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文章追踪研究了南景这个因杨庆先生的著作而在海外中国研究中颇具影响的学术名村 ,描述了它五十年后经济生活的基本形貌。从城郊聚落到都市村庄的南景 ,失去了昔日固守的田园 ,土地和房屋的出租成了村... 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文章追踪研究了南景这个因杨庆先生的著作而在海外中国研究中颇具影响的学术名村 ,描述了它五十年后经济生活的基本形貌。从城郊聚落到都市村庄的南景 ,失去了昔日固守的田园 ,土地和房屋的出租成了村社、宗族和家庭经济的生存之本。其变迁轨迹不仅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都市化的代表 ,也承载了传统农民终结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化 都市村庄 经济变迁 追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地传统村落空间功能转型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燕 张东强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3-77,87,共6页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南山地传统村落如何利用新时期发展机遇进行空间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部分。以千年古盐村诺邓为例,分析聚居空间形态演变历程和特征,探讨文化、人居、生态和产业功能转型的途径,结合其内...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南山地传统村落如何利用新时期发展机遇进行空间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部分。以千年古盐村诺邓为例,分析聚居空间形态演变历程和特征,探讨文化、人居、生态和产业功能转型的途径,结合其内部结构及适应性,提出以文化传承营造空间氛围、以片区互动促进空间优化、以创造就业引导空间集聚和以产业提升激发空间增长的重构策略,唤醒民众,激活村落发展动力,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传统村落 功能转型 空间重构 西南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社区的治理难题与实践探索——以北京大兴区“村改居”Y社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军 《社会建设》 2016年第4期44-52,共9页
转型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社区类型,它是由于大都市向外快速扩张、大量动拆迁与村落合并而造成的一种新人口聚集现象。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兴一个"村改居"社区的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社区在... 转型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社区类型,它是由于大都市向外快速扩张、大量动拆迁与村落合并而造成的一种新人口聚集现象。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兴一个"村改居"社区的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社区在空间分布上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经济结构比较混杂,社会交往呈现出本地人与外地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二元圈子,而且居民生活方式仍然保留着农村作息特征。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型社区还遇到一些治理问题,如新旧管理体制的协调、社会组织的缺失以及居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对此,Y社区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设置社区双轨制治理体系、实施社区组织再造工程以及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控外来人口等。这些实践探索对当前此类社区建设与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转型社区 社区治理 村改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流转与产业发展及就业的关联机制——天津近郊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林霓裳 《西部论坛》 2012年第5期1-8,共8页
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 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也加快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而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演化升级和农民的就业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流转模式 政府主导 产业结构升级 就业转型 宅基地换房 三改一化 村改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改居”社区管理的制度困境及其制度变迁选择——以保山市隆阳沙河社区为例
7
作者 高满良 陈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村改居社区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村改居"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和地理空间层面的简单调整,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适应农村社区发展的社区管理体制。构建良好的制度体系是政府社区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村... 村改居社区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村改居"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和地理空间层面的简单调整,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适应农村社区发展的社区管理体制。构建良好的制度体系是政府社区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村改居"社区管理在组织结构、制度供给、制度实施等层面存在困境,国家宏观的制度结构和社区微观的制度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社区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理性设计和选择"村改居"社区制度变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居”社区 制度困境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农业乡镇城镇化的实践逻辑——以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为例
8
作者 马黎明 《晋阳学刊》 CSSCI 2015年第4期95-100,共6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功能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已成为一种必然。对于传统农业地区,城镇化的关键在于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对城镇化的路径和推进机制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在这方面,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借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功能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已成为一种必然。对于传统农业地区,城镇化的关键在于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对城镇化的路径和推进机制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在这方面,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借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模式为研究分析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乡镇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拆大建走向有机更新,引导城中村发展模式转型--以《深圳市城中村(旧村)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19-2025)》编制为例 被引量:24
9
作者 缪春胜 覃文超 水浩然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62,共8页
城中村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2009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将深圳城中村改造全面放开,全市城中村进入轰轰烈烈的改造进程,改造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突出问题,城中村“拆或留”... 城中村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2009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将深圳城中村改造全面放开,全市城中村进入轰轰烈烈的改造进程,改造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突出问题,城中村“拆或留”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政府启动了《深圳市城中村(旧村)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19—2025)》的编制工作,探索了城中村由大拆大建走向有机更新的转型之路。文章梳理了深圳城中村发展现状,指明规划编制的目标与策略,介绍了规划编制的核心技术与思路,最后对规划实施成效做出了总结,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城中村发展模式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转型 综合整治分区 有机更新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捷运社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0
作者 许越 宋瑞 何必胜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20,共5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交通带动城市土地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构建捷运社区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介绍并分析美国捷运社区的发展模式,提出在建设捷运社区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社区规模的控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交通带动城市土地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构建捷运社区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介绍并分析美国捷运社区的发展模式,提出在建设捷运社区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社区规模的控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需要进一步考虑对社区规模的界定。最后针对捷运社区在我国推广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捷运社区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土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的视角与被贬低的社区:村改居社区治理的新问题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中玉 梁本龙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6,共10页
村改居社区研究倾向于认为,村改居社区是一种必将转变为所谓城市社区的过渡型社区。这种对“过渡性”的强调实则基于农村与城市、传统和现代、落后和进步等一系列二元论和线性进化论思维,将村改居社区视为从乡村转型为城市的暂时状态,... 村改居社区研究倾向于认为,村改居社区是一种必将转变为所谓城市社区的过渡型社区。这种对“过渡性”的强调实则基于农村与城市、传统和现代、落后和进步等一系列二元论和线性进化论思维,将村改居社区视为从乡村转型为城市的暂时状态,倾向于贬低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及其文化,进而关注如何促成从村民到城市市民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转变。在具体社区管理和建设中,简单化视角进一步使得社区管理者缺乏对居民日常生活复杂性的认识和同情,忽视地方性文化与集体记忆的重要价值。村改居社区的治理应该超越“乡村-城市”的二元论和进化论,基于结构两重性视角思考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社会资本成为促进社区转型的可动员资源,而非结构性约束,进而尝试培育具有地方性的新型城市社区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村改居社区 过渡型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吸纳社会: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实践及其功能困境分析——以苏南A村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洁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83-94,共12页
过渡型乡村是城乡交融过程中的新乡村图景。人民调解是过渡型乡村的诉求回应机制与矛盾化解机制,人民调解功能与过渡型乡村治理效能相关联。以苏南A村为例,基于行政吸纳社会模式构建“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行动中的治理结构”分析框架,探... 过渡型乡村是城乡交融过程中的新乡村图景。人民调解是过渡型乡村的诉求回应机制与矛盾化解机制,人民调解功能与过渡型乡村治理效能相关联。以苏南A村为例,基于行政吸纳社会模式构建“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行动中的治理结构”分析框架,探究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实践与困境成因。研究发现:过渡型乡村在生产、生活维度呈现出非同步离散特点,混合性纠纷频生,社会结构复杂化。但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实践却呈现权宜式行动策略,调解功能走向失灵。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功能困境折射出基层治权强化与社会控制弱化的悖论。困境成因在于基层政府通过控制与同化在过渡型乡村建立起“行政吸纳社会”的单向度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与复杂化的社会结构错配,人民调解功能被消解。要恢复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的功能需要搭建双向度混合治理结构,推动调解主体社会再嵌入,实现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功能预期与实践的合一以及乡村社会治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吸纳社会 过渡型乡村 城乡交融 人民调解 策略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社区治理视角下的深圳城中村更新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睿 《上海城市管理》 2021年第2期38-42,共5页
随着深圳城市发展进入存量空间优化为主的阶段,城中村有机更新改造已成为深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治理与空间实践的重心逐渐下沉至社区的背景下,以转型社区治理的视角考察深圳城中村更新改造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 随着深圳城市发展进入存量空间优化为主的阶段,城中村有机更新改造已成为深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治理与空间实践的重心逐渐下沉至社区的背景下,以转型社区治理的视角考察深圳城中村更新改造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作为转型社区的深圳城中村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存在社区意识淡薄、社区空间异化、社区权利排他化、社区管理制度匮乏等治理困境。对此,根据麦克拉夫林的"互适模型",提出社区观念调适、社区利益均衡和社区行动协作的城中村更新改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城中村 更新改造 转型社区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改造研究综述——以低收入住区为转型方向
14
作者 蔡青菲 廖梦 李岳岩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3期10-13,共4页
文章基于国内现有的城中村更新改造,首先,回顾总结了以社会学学科为主的基础性理论,以论述城中村本体的客观性,再从城中村、城市和群体三个层面阐述以低收入住区为转型方向的合理性。其次,归纳了国内现有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得出其问题... 文章基于国内现有的城中村更新改造,首先,回顾总结了以社会学学科为主的基础性理论,以论述城中村本体的客观性,再从城中村、城市和群体三个层面阐述以低收入住区为转型方向的合理性。其次,归纳了国内现有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得出其问题和不足。再次,文章基于旧住区改造与国内城中村改造的相似性,从改造思路、改造策略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旧住区改造模式以及提供借鉴的可能性。最后,在理论支撑、研究内容两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改造 转型 低收入住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中村升级的相关政策
15
作者 Uwe Altrock Sonia Schoon +1 位作者 刘刚 卢慧鹏 《住区》 2011年第5期46-50,共5页
本文论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中村升级的相关政策。在从一种劳动力指向型的区域经济向更高的增值工业转型的环境下和当前的改革进程中,各地方政府试图将城中村充分纳入其各自的城市体系中。这包含一种机制改革,它试图使部分的政策、行政... 本文论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中村升级的相关政策。在从一种劳动力指向型的区域经济向更高的增值工业转型的环境下和当前的改革进程中,各地方政府试图将城中村充分纳入其各自的城市体系中。这包含一种机制改革,它试图使部分的政策、行政等级以及一种比较实际的升级战略用来解决在治安、医疗、经济发展以及房地产开发等方面产生的城市问题。然而,综合改造的习惯性策略似乎已不再可行。因而在广州和深圳这样的城市尝试用更先进的战略来解决城中村问题。两个案例研究的切入点就是两个城市不同的发展过程:广州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条件,试图建立一种因地制宜的反馈型战略;而深圳在尝试积极主动地发挥城中村的多样化优势和地域优势。然而,两个城市都逐渐开始使其战略更加尊重本土现状,这就比在西方媒体上突出报道的推平重建战略更进一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升级 转型 综合改造 改造策略 广州 深圳 改造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产权与空间变革:理解转型社区的二维视角
16
作者 纪芳 《江汉学术》 2022年第1期62-72,共11页
转型社区从乡土村落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不只是居民身份、基层行政建制与组织形态的变化,更主要是土地产权性质与空间结构的改变。土地产权与空间结构是形塑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形态的基础要素,转型社区实质上是城乡二元空间结构与制度安排在... 转型社区从乡土村落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不只是居民身份、基层行政建制与组织形态的变化,更主要是土地产权性质与空间结构的改变。土地产权与空间结构是形塑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形态的基础要素,转型社区实质上是城乡二元空间结构与制度安排在社区场域内的投射。作为城市化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转型社区的性质特征必须在城乡二元体系中来理解。基于城乡二元土地产权与空间结构的视角对转型社区进行研究发现:转型社区的土地产权存在集体产权、国有产权以及混合型产权三种形态,分别形塑出不同的社区经济关系与公共服务关系;转型社区的空间变革主要有集体主导的局部空间改造与行政主导的整体性空间再造两条路径,相应形成不同的社区空间形态与治理任务。从土地产权与空间变革的角度能够解析转型社区的不同实践类型及其属性特征,进而为探讨转型社区的有效治理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社区 土地产权 土地制度 空间变革 空间改造 城乡二元结构 城中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Studio 10近期两个乡村实践和研究项目中的维度——别居“梦·迷”客房改造和“无形的城市”展览研究
17
作者 周实 《建筑技艺》 2020年第2期117-123,共7页
通过介绍Studio10工作室两个近期的乡村实践和研究项目,试图对建筑和城市语境中的多种"维度"及其转换进行探索和探讨。
关键词 乡村 城中村 维度 维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O视角下的大规模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认识
18
作者 曹西强 《中外建筑》 2017年第6期49-52,共4页
本文从TFO视角,即时间(T)、财力(F)、组织(O)三个维度对大规模城中村改造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时间、财力和组织是城市规划建设中需要统筹协调、全盘考虑的三个核心要素。论文通过梳理城中村改造中的诸多问题,以武汉市大型城中村改造为... 本文从TFO视角,即时间(T)、财力(F)、组织(O)三个维度对大规模城中村改造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时间、财力和组织是城市规划建设中需要统筹协调、全盘考虑的三个核心要素。论文通过梳理城中村改造中的诸多问题,以武汉市大型城中村改造为案例,从时间的唯一性、财力的市场性和组织的社会性角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论文提出,城中村作为低收入人群聚居区,在一定的时间背景、财力分配和组织架构下,其存在是合理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城中村改造要以市场为手段,切实考虑弱势群体的公平利益,充分延续和承接低收入群聚居区的社会功能,适应转型期城市空间的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新维度 TFO 城中村 大规模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中村社会矛盾分析与化解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向泷 颜卫青 《政法学刊》 2013年第4期20-24,共5页
城中村(含转制社区)的各类社会矛盾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愈加突出,建立有效的化解机制一直是城市管理者及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阐述广州城中村现存主要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剖析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指出现阶段只有构建新的社会矛盾化... 城中村(含转制社区)的各类社会矛盾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愈加突出,建立有效的化解机制一直是城市管理者及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阐述广州城中村现存主要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剖析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指出现阶段只有构建新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才能破解城中村社会管理的难题,实现广州城乡全面发展和创建和谐广州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城中村 转制社区 城市化 违章建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