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羟基苯基)-3-苯基-1,3-丙二酮及其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胜利 祁素素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0-563,共4页
以邻羟基苯乙酮和苯甲酰氯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Fries重排合成了1-(2-羟基苯基)-3-苯基-1,3-丙二酮(HPPPD)及其与铕(Ⅲ)的配合物,并通过IR,热重-差热分析和1H-NMR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酚羟基的引入对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结... 以邻羟基苯乙酮和苯甲酰氯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Fries重排合成了1-(2-羟基苯基)-3-苯基-1,3-丙二酮(HPPPD)及其与铕(Ⅲ)的配合物,并通过IR,热重-差热分析和1H-NMR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酚羟基的引入对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配体与铕(Ⅲ)形成的配合物发出很强的铕(Ⅲ)的特征荧光,并且以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二元配合物。但是,配体HPPPD与铽(Ⅲ)、钐(Ⅲ)和镝(Ⅲ)等形成的配合物,无论是二元的,还是三元的发光均很弱。这是由于该配体的能级与不同稀土离子能级匹配程度的差别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羟基苯基)-3-苯基-1 3-丙二酮(HPPPD) 配合物 发光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苯并噻唑偶氮)-2-羟基-3-萘甲酸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卫兴 钱保华 +1 位作者 李善忠 许兴友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合成了新试剂1 (2 苯并噻唑偶氮) 2 羟基 3 萘甲酸(BTAHN),并研究了该试剂与铜 的显色反应。在pH6 0~8 5范围内,BTAHN与铜 形成2∶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590nm处,25mL溶液中,铜的质量在0~25μg服从比尔定律,表... 合成了新试剂1 (2 苯并噻唑偶氮) 2 羟基 3 萘甲酸(BTAHN),并研究了该试剂与铜 的显色反应。在pH6 0~8 5范围内,BTAHN与铜 形成2∶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590nm处,25mL溶液中,铜的质量在0~25μg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90为2 94×104。所拟方法用于铝合金、合金钢、茶叶和面粉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苯并噻唑偶氮)-2-羟基-3-萘甲酸 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苯并噻唑偶氮)-2-羟基-3-萘甲酸与镍Ⅱ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卫兴 李艳辉 +1 位作者 钱保华 许兴友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新试剂1-(2-苯并噻唑偶氮)-2-羟基-3-萘甲酸(BTAHN)与镍Ⅱ的显色反应性能。在pH4·6~10·4范围内,BTAHN与镍Ⅱ形成2∶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612nm处,25mL溶液中镍的质量在0~34μg范围...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新试剂1-(2-苯并噻唑偶氮)-2-羟基-3-萘甲酸(BTAHN)与镍Ⅱ的显色反应性能。在pH4·6~10·4范围内,BTAHN与镍Ⅱ形成2∶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612nm处,25mL溶液中镍的质量在0~34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测定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12为3·52×104,所拟方法用于合金钢样品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苯并噻唑偶氮)-2-羟基-3-萘甲酸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苯基-2-吡唑啉的合成及锌离子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安博 徐助雄 +2 位作者 吴婧 冯玉英 王炳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5-1368,共4页
设计合成了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苯基-2-吡唑啉(4),测试了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锌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作为锌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的干扰较小,对于锌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 设计合成了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苯基-2-吡唑啉(4),测试了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锌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作为锌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的干扰较小,对于锌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乙酰基-3-(2-羟基-4 6-二甲氧基苯基)-5-苯基-2-吡唑啉 锌离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的合成及Cu^(2+)荧光探针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安博 吴婧 +1 位作者 徐助雄 王炳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06-2310,共5页
设计合成了6个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4a~4f.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铜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f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对于铜离子有着较高... 设计合成了6个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4a~4f.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铜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f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对于铜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乙酰基-3-(2-羟基-4 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 CU2+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与锌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冯泳兰 邝代治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9-230,233,共3页
研究了 1 (2 羟基 3,5 二硝基苯基 ) 3 [4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HDNPAPT)与锌(Ⅱ )的显色条件。在乳化剂OP存在下的氢氧化钠介质中 ,在 5 2 5nm波长处 ,锌与HDNPAPT形成稳定的 1∶2的红色配合物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2 5=9.1... 研究了 1 (2 羟基 3,5 二硝基苯基 ) 3 [4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HDNPAPT)与锌(Ⅱ )的显色条件。在乳化剂OP存在下的氢氧化钠介质中 ,在 5 2 5nm波长处 ,锌与HDNPAPT形成稳定的 1∶2的红色配合物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2 5=9.15× 10 4 L·mol- 1·cm- 1,锌 (Ⅱ )浓度在 0~ 10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应用于人发、面粉中微量锌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1-(2-羟基-3 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 分析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铜配合物Cu(Ⅱ)1-羟基-3-(2-环氧基)吨酮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白岩 卢伍党 +1 位作者 李文广 张小郁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金属铜配合物Cu(Ⅱ)1-羟基-3-(2-环氧基)吨酮(Cu-HOX)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Cu-HOX对卵巢癌细胞3AO、食管鳞癌细胞ECA109、肺癌细胞GLC-82、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3AO... 目的探讨金属铜配合物Cu(Ⅱ)1-羟基-3-(2-环氧基)吨酮(Cu-HOX)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Cu-HOX对卵巢癌细胞3AO、食管鳞癌细胞ECA109、肺癌细胞GLC-82、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3AO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Cu-HOX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3AO、ECA109、GLC-82、SGC-7901细胞生长,作用72 h的半抑制浓度(IC_(50))依次为8.0、>50、6.7和9.0μg/mL,其中以Cu-HOX和卡铂对3AO细胞IC_(50)的比值最小,说明Cu-HOX对3AO的敏感性明显强于卡铂。作用24、48、72 h Cu-HOX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的抑制3AO细胞生长,作用明显强于卡铂。3.125~25μg/mL使3AO细胞S期增加而G_1期减少,引起细胞凋亡。结论 Cu-HOX在体外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中对3AO细胞的敏感性最高,其机理为阻止细胞于S期和诱导细胞调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1-羟基-3-(2-环氧基)吨酮 抗肿瘤 卡铂 肿瘤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1-(2-苯并噻唑)-3-(2,4-二羟基苯)-三氮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霞 杨明惠 曹秋娥 《云南化工》 CAS 2007年第4期14-16,共3页
报道了新显色剂1-(2-苯并噻唑)-3-(2,4-二羟基苯)-三氮烯(BTDHBT)的合成及其与Cu(Ⅱ)的显色反应。研究了试剂与Cu(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一个测定铜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反应在室温下放置10 m in的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 报道了新显色剂1-(2-苯并噻唑)-3-(2,4-二羟基苯)-三氮烯(BTDHBT)的合成及其与Cu(Ⅱ)的显色反应。研究了试剂与Cu(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一个测定铜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反应在室温下放置10 m in的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2.5μg/mL,回归方程为A=0.0644+0.074C(μg/L),相关系数r=0.9978,表观摩尔系数ε为30.7 m3/(mol.cm)。对2 mg/L Cu(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6%(n=11),将方法用于铝合金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苯并噻唑)-3-(2 4-羟基苯)-三氮烯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泳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研究了新合成的1 - (2 - 羟基- 3 ,5 - 二硝基苯基) - 3 - [ 4 - (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HDNPAPT) 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pH11 .0 的Na2B4 O7 - NaOH 介质... 研究了新合成的1 - (2 - 羟基- 3 ,5 - 二硝基苯基) - 3 - [ 4 - (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HDNPAPT) 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pH11 .0 的Na2B4 O7 - NaOH 介质中,铜与HDNPAPT 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1∶2 ,λm ax = 540 n 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 = 1 .73 ×105 L·mol- 1·cm - 1 ,铜的质量浓度在0 ~360 μg/ 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大米和面粉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与铜试剂法相符,5 次测定的RSD< 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羟基-3 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苯并噻唑)-3-(2,4-二羟基苯)-三氮烯光度法测定钯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爱红 王瑾 曹秋娥 《云南冶金》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以一个新合成的三氮烯衍生物1-(2-苯并噻唑)-3-(2,4-二羟基苯)-三氮烯(BTDHBT)为显色剂,在有Tween-80存在下和pH 9.0的Na_2B_4O_7-HCl缓冲溶液中,建立了一个测定Pd(Ⅱ)的光度分析新方法。BTDHBT与Pd(Ⅱ)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在530 nm处的吸... 以一个新合成的三氮烯衍生物1-(2-苯并噻唑)-3-(2,4-二羟基苯)-三氮烯(BTDHBT)为显色剂,在有Tween-80存在下和pH 9.0的Na_2B_4O_7-HCl缓冲溶液中,建立了一个测定Pd(Ⅱ)的光度分析新方法。BTDHBT与Pd(Ⅱ)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在530 nm处的吸光度与Pd(Ⅱ)的浓度在0.050~1.6μ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为4.23×10~4L/mol·cm,且大部分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有较宽的线性范围与较高的精密度,用于催化剂样品中钯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9%~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苯并噻唑)-3-(2 4-羟基苯)-三氮烯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羟基-3-甲氧苯基)乙酮的合成
11
作者 杨芳芳 张梦辉 +1 位作者 黄筑艳 赵春深 《化学试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8-680,共3页
1-(2-羟基-3-甲氧苯基)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以邻香兰素为起始原料,经苄基保护、烃化、氧化、脱保护4步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便易控、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总收率为66.3%。
关键词 邻香兰素 1-(2-羟基-3-甲氧苯基)乙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羟基-3-(2-(1哌啶基)乙氧基)吨酮-铜(II)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王伟华 陈玉姣 +1 位作者 杨更亮 申蕊 《科技资讯》 2013年第36期223-224,共2页
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1-羟基-3-(2-(1哌啶基)乙氧基)吨酮-铜(Ⅱ)(-1-Hydroxy-3-(2-(1-piperidinyl)ethoxy)xanthoneCu(Ⅱ),CuL)与DNA的相互作用,并对CuL进行细胞毒性的评价。结果表明CuL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引起细胞的DNA损伤,抑制... 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1-羟基-3-(2-(1哌啶基)乙氧基)吨酮-铜(Ⅱ)(-1-Hydroxy-3-(2-(1-piperidinyl)ethoxy)xanthoneCu(Ⅱ),CuL)与DNA的相互作用,并对CuL进行细胞毒性的评价。结果表明CuL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引起细胞的DNA损伤,抑制细胞生长,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3-(2-(1哌啶基)乙氧基)吨酮-铜(Ⅱ) DNA 插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1-(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类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昆鹏 赵学辉 +1 位作者 钟朱惠 周志鹏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5-979,共5页
合成了1-(邻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1)、1-(间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2)和1-(对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3)3种配体,并将此3种配体分别与Eu(III)反应生成3种新的稀土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与荧光光... 合成了1-(邻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1)、1-(间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2)和1-(对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3)3种配体,并将此3种配体分别与Eu(III)反应生成3种新的稀土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Eu(L1)3·2H2O、Eu(L2)3·2H2O和Eu(L3)3·2H2O。荧光光谱显示,3种配合物的配体均能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传递给三价铕离子,从而使配合物发射出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在3种配合物中,Eu(L1)3·2H2O的荧光强度远大于Eu(L2)3·2H2O和Eu(L3)3·2H2O的荧光强度,这说明配体L1与Eu(III)离子的能级匹配较好,能量传递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邻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1) 1-(间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2) 1-(对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3) 荧光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