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Es、Apelin、Omentin-1与T2DM患者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的相关性及对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警能力研究
1
作者 陈雪辉 尹清风 +4 位作者 孟祥雨 耿锐娜 王旭 徐云 白立炜 《海南医学》 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爱帕琳肽(Apelin)、网膜素-1(Omentin-1)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的相关性及对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警能力。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研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爱帕琳肽(Apelin)、网膜素-1(Omentin-1)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的相关性及对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警能力。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并发微血管病变分为并发组(n=52)和未并发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血清AGEs、Apelin、Omentin-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AGEs、Apelin、Omentin-1与TI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GEs、Apelin、Omentin-1对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AGEs、Apelin、Omentin-1对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警能力。结果并发组患者的T2DM病程为(9.01±1.35)年,明显长于未并发组的(8.53±1.24)年,糖化血红蛋白为(8.92±0.50)%,明显高于未并发组的(7.15±0.78)%,TIR为(46.73±10.22)%,明显低于未并发组的(68.82±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和未发生组患者的血清AGEs[(20.35±6.74)μg/mL vs(14.10±4.69)μg/mL]、Apelin[(6.20±2.03)ng/mL vs(4.19±1.27)ng/mL]比较,并发组明显高于未并发组,Omentin-1[(50.87±14.56)ng/mL vs(72.56±22.97)ng/mL]比较,并发组明显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GEs、Apelin与TIR呈负相关(r=-0.759、-0.762,P<0.05),Omentin-1与TIR呈正相关(r=0.7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GEs、Apelin、Omentin-1是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GEs、Apelin、Omentin-1单独及联合预测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798、0.796、0.935,联合预测价值更大。结论T2DM患者血清AGEs、Apelin、Omentin-1水平异常表达与TIR、并发微血管病变有关,三者联合有助于提高T2DM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爱帕琳肽 网膜素-1 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 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废水中N-甲基-2-吡咯烷酮的潜在风险及去除特性
2
作者 陈晓雯 巫寅虎 +8 位作者 黄南 张倬玮 王琦 王文龙 吴乾元 熊江磊 罗嘉豪 于红 胡洪营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6,26,共8页
N-甲基-2-吡咯烷酮(NMP)作为半导体行业废水中的典型有机物,具有浓度高、降解难等特点,已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污染物,所以探明NMP在废水中的赋存特征、潜在风险及降解特性对行业废水的高效低耗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半导体废水中NMP... N-甲基-2-吡咯烷酮(NMP)作为半导体行业废水中的典型有机物,具有浓度高、降解难等特点,已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污染物,所以探明NMP在废水中的赋存特征、潜在风险及降解特性对行业废水的高效低耗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半导体废水中NMP的来源、浓度和毒性风险,梳理了NMP的主要处理工艺、去除效果和降解规律,探讨了现有处理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NMP主要来源于半导体制造过程的清洗剂,在半导体废水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和较强的生物毒性。现有技术对NMP的处理包括物理分离、生物处理和化学降解等,但存在去除不彻底、产生高毒性中间产物等问题。建议从NMP脱毒工艺开发及强化去除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并着眼于行业链条,结合源头工艺革新和资源化回收,实现对NMP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行业废水 n-甲基-2-吡咯烷酮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为主体的双溶剂吸收剂用于CO_(2)捕集
3
作者 刘岳能 吴亚杰 +2 位作者 曹蒙欢 单楠烁 苟湘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29,共9页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_(2)O、2-EEMPA/AMP/DMF/H_(2)O和2-EEMPA/PZ/DMF/H_(2)O)。考察了3种吸收剂体系在不同活性组分、溶剂配比下对CO_(2)的吸收和解吸性能,并与质量分数30%单乙醇胺(30%MEA)水溶液(简称为30%MEA)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2-EEMPA、PZ、DMF、H_(2)O的质量比为20∶10∶40∶30的2-EEMPA/PZ/DMF/H_(2)O吸收剂(20E10P40D30H)具有最佳性能,CO_(2)解吸负载量达到0.573 mol CO_(2)/mol胺,是30%MEA(0.274 mol CO_(2)/mol胺)的2.09倍;在80℃下CO_(2)解吸率为82.7%,较30%MEA(54.6%)提高28.1%,且解吸能耗(18.9 kJ/g CO_(2))仅为30%MEA(54.6 kJ/g CO_(2))的34.6%;经过5次吸收-解吸循环后,20E10P40D30H的CO_(2)吸收负载量仍保持在0.609 mol CO_(2)/mol胺,比30%MEA(0.369 mol CO_(2)/mol胺)提高了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 双溶剂 复配 解吸能耗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4
作者 孙颖 顾玮 +1 位作者 王吉 郑雄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57-62,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接受胃癌根治术30例病人肿瘤组织及癌旁相应正常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T(real-time PCR,RT-PCR)检测lncRNA-BBOX1-2和FGFR1表达;si-linc-BBOX1-2转染SGC-7901细胞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细胞存活率分析(MTT)、细胞迁移和侵袭(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平板克隆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及FGFR1表达的变化。结果胃癌组织中的lncRNA-BBOX1-2(3.68±0.58比1.15±0.11)和FGFR1(4.26±0.71比1.19±0.18)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si-linc-BBOX1-2转染SGC-7901细胞后,FGFR1表达下调,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生存能力明显下降。结论LincRNA-BBOX1-2可通过调控FGFR1的表达介导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BBOX1-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调控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Ang(1-7)/Mas轴对尿毒症大鼠高转化骨病的改善作用
5
作者 薛杨 阮颖新 +2 位作者 闫铁昆 贾俊亚 林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尿毒症高转性骨病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实验组(n=24),实验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Platt法)+高磷(P)饮食[1.2%P,1.0%钙(Ca)]制备尿毒症高转化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尿毒症高转性骨病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实验组(n=24),实验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Platt法)+高磷(P)饮食[1.2%P,1.0%钙(Ca)]制备尿毒症高转化骨病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ng(1-7)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激活剂二乙酰胺三氮脒(DIZE)组(DIZE组)和Mas受体拮抗剂组(A779组),每组6只。分别于手术后12和18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a、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UP)水平;免疫化学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骨钙素(OC)、Ⅰ型胶原N端肽(NTX)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水平;高分辨率显微CT扫描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的骨密度(BMD)、组织骨密度(TMD)、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等三维结构参数。Von Kossa染色和吉姆萨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皮质骨及骨小梁病理形态表现,计算骨小梁体积(TBV);荧光显微镜下测定各组大鼠骨矿化率(MAR),并计算成骨细胞指数(OBI)和破骨细胞指数(OCI)。结果: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体质量减小(P<0.05);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Scr及BUN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18周,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及Scr水平均降低(P<0.05),A779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Scr和BUN水平均升高(P<0.05)。证实尿毒症高转化骨病大鼠模型构建成功。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血清中iPTH、P、OC、NTX及TRAP-5b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18周,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血清中NTX及TRAP-5b水平均降低(P<0.05),A779组大鼠血清中iPTH、P、NTX和TRAP-5b水平均升高(P<0.05)。高分辨率显微CT扫描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股骨BMD及TMD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股骨BMD及TMD均升高(P<0.05),A779组大鼠股骨BMD和TMD均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Tb.Th降低(P<0.05),Tb.Sp升高(P<0.05);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股骨Tb.Th升高(P<0.05),而Tb.Sp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779组大鼠股骨Tb.Th降低(P<0.05),而Tb.Sp升高(P<0.05)。骨病理检查,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股骨TBV均降低(P<0.05),MAR、OBI和OCI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股骨OBI及OCI均降低(P<0.05),TBV升高(P<0.05),而A779组大鼠股骨OBI和OCI均升高(P<0.05),TBV降低(P<0.05)。结论:ACE2/Ang(1-7)/Mas轴对尿毒症大鼠高转化骨病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高转化骨病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光诱导催化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
6
作者 康建军 王津 陈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6,共7页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到83%。该合成路径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等特点,为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 3 4-二氢异喹啉-1(2H)- 异喹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素2-1纯化、鉴定及抑菌机理研究
7
作者 李梦洋 车晓雪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为了探究植物乳植杆菌L_(3)(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L_(3),L.plantarum L_(3))所产细菌素的基本性质及其抑菌机制,本研究利用MRS培养L.plantarum L_(3),采用乙酸乙酯萃取L.plantarum L_(3)发酵液,然后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阳离... 为了探究植物乳植杆菌L_(3)(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L_(3),L.plantarum L_(3))所产细菌素的基本性质及其抑菌机制,本研究利用MRS培养L.plantarum L_(3),采用乙酸乙酯萃取L.plantarum L_(3)发酵液,然后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再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鉴定;以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通过结晶紫染色,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分析,胞外碱性磷酸酶(AKP)、ATP、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等方法分析了该细菌素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素2-1(P2-1)为一种新型细菌素,分子量为983.564 Da。P2-1对两种指示菌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8.5μg/mL。P2-1的抑菌过程包括抑制/清除指示菌生物膜;破坏细胞壁,导致AKP外泄;破坏细胞膜,引发细胞内容物(如ATP、LDH)的流出;结合指示菌的DNA并破坏其结构。综上,P2-1对指示菌能够造成多重损伤,并最终导致菌体死亡。上述结果为P2-1作为绿色生物防腐剂的开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素2-1 纯化 鉴定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通过促进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表达调节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钟妮尔 王菲 +1 位作者 邓纪钊 杨光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和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SOAT1)在心力衰竭(HF)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模型组、sh-NC组、sh-SOAT1组、sh-METTL3组、sh-METTL3+Vector组、sh-ME...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和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SOAT1)在心力衰竭(HF)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模型组、sh-NC组、sh-SOAT1组、sh-METTL3组、sh-METTL3+Vector组、sh-METTL3+pcDNA-SOAT1组、sh-IGF2BP1组、sh-IGF2BP1+Vector组、sh-IGF2BP1+pcDNA-SOAT1组。对照组细胞在正常氧环境培养,其余各组均在缺氧环境培养。采用Me-RIP分析SOAT1 mRNA的N6-甲基腺嘌呤(m6A)富集水平;RIP分析验证SOAT1 mRNA与METTL3和IGF2BP1蛋白的结合情况;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摄取、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通过横向主动脉收缩(TAC)手术构建HF模型,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F组、HF+LV-NC组、HF+sh-SOAT1组、HF+sh-SOAT1+METTL3组和HF+sh-SOAT1+IGF2BP1组,术后均饲养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分析左心室的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分析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SOAT1、METTL3和IGF2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氧模型组SO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细胞活力和葡萄糖摄取水平减少,细胞凋亡率、ROS、LDH、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与sh-NC组比较,sh-METTL3组、sh-IGF2BP1组和shSOAT1组SO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活力和葡萄糖摄取水平增多,细胞凋亡率、ROS、LDH、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P <0.05)。与sh-NC组比较,sh-METTL3组Anti-METTL3抗体下拉的复合物中m6A修饰的SOAT1 mRNA减少,sh-IGF2BP1组SOAT1 mRNA的半衰期更短;分别与sh-METTL3+vector组和sh-IGF2BP1+vector组比较,sh-METTL3+pcD NA-SOAT1组和shIGF2BP1+pcD NA-SOAT1组细胞活力均更低、细胞凋亡均更高(P <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HF组大鼠心脏组织中SOAT1、METTL3和IGF2BP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心脏梗死面积增大,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VFS)、左心室最大压力和dP/dt均降低,左心室舒张内径和收缩内径(LVID,d和LVID,s)]均增大;HF+sh-SOAT1组大鼠心脏梗死面积比HF+LV-NC组减小,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而HF+sh-SOAT1+METTL3组和HF+sh-SOAT1+IGF2BP1组大鼠心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P <0.05)。结论 IGF2BP1通过识别METTL3-m6A介导的SOAT1 mRNA促进其稳定性,上调SOAT1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HF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RNA N6腺苷甲基 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原文传递
火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及对关节功能及血清PGE_(2)和TGF-β1的影响
9
作者 何天峰 邴兴红 +9 位作者 郭彧赟 段希栋 周丽艳 丁金磊 马洁 王茜 李英 安军伟 陶善平 卜利锋 《上海针灸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电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观察组予以火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检测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血清PGE_(2)和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4周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血清PGE_(2)和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UCLA肩关节评分和肩关节ROM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4周随访时,两组VAS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肩关节ROM及血清PGE_(2)和TGF-β1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系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PGE_(2)、TGF-β1水平与VAS评分呈正相关,与UCLA肩关节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火针和电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肩袖损伤均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但火针优于电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GE_(2)和TGF-β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火针疗法 董氏奇穴 电针 肩袖损伤 疼痛 关节功能 前列腺素E_(2)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阳性早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GF-β_(1)mRNA、MMP-2 mRNA、PBP1A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10
作者 沙金平 徐赟 +1 位作者 蒋冬 薛萌 《海南医学》 2025年第7期996-1001,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早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mRNA、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mRNA、青霉素结合蛋白1A(PBP1A)m RNA表达水平与复发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3年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早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mRNA、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mRNA、青霉素结合蛋白1A(PBP1A)m RNA表达水平与复发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3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4例Hp阳性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中TGF-β_(1)m RNA、MMP-2 m RNA、PBP1A m 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依据ESD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采用q 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的TGF-β_(1)m RNA、MMP-2 m RNA、PBP1A m RNA表达水平。采用偏相关性分析肿瘤组织中TGF-β_(1)m RNA、MMP-2 m RNA、PBP1A m RNA表达水平与复发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GF-β_(1)m RNA、MMP-2 mRNA、PBP1A m RNA表达水平对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肿瘤组织中TGF-β_(1)mRNA、MMP-2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26、1.45±0.3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85±0.14、1.18±0.25,PBP1A m RNA表达水平为0.31±0.1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0.43±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列联相关系数C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TGF-β_(1)mRNA、MMP-2 m 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而PBP1A m 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复发组患者的TGF-β_(1)mRNA、MMP-2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1±0.25、1.74±0.31,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的1.01±0.20、1.42±0.25,PBP1A mRNA表达水平为0.18±0.05,明显低于未复发组的0.32±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TGF-β_(1)mRNA、MMP-2m RNA、PBP1A m RNA表达水平与复发显著相关(P<0.05);TGF-β_(1)mRNA、MMP-2 mRNA、PBP1A mRNA单项及联合预测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5、0.742、0.795、0.915,敏感度为75.00%、70.00%、75.00%、80.00%,特异度为72.25%、67.54%、76.95%、95.81%,且预测效能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价值(Z=2.376、2.413、1.997,P=0.018、0.016、0.046)。结论Hp阳性早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GF-β_(1)m RNA、MMP-2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BP1A m RNA表达水平降低,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转化生长因子-β_(1) 金属基质蛋白酶-2 青霉素结合蛋白1A 复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涂料中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1-乙烯基咪唑的含量
11
作者 王乐 项海波 张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取0.500 g溶剂型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5 mL乙酸乙酯,超声提取15 min,加入20 mL甲醇,离心10 min。取0.500 g水性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25 mL甲醇,涡旋1 min,超声提取15 min,离心10 min。所得上清液均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采用高... 取0.500 g溶剂型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5 mL乙酸乙酯,超声提取15 min,加入20 mL甲醇,离心10 min。取0.500 g水性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25 mL甲醇,涡旋1 min,超声提取15 min,离心10 min。所得上清液均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以Acclaim^(TM) 120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体积比1∶9的乙腈-0.05%(体积分数)氨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在1.0 mL·min^(-1)流量下等度洗脱分离3种咪唑类化合物,在检测波长211 nm(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227 nm(1-乙烯基咪唑)下测定。结果显示,3种咪唑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5.0~20.0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5%~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剂型食品接触用涂料 水性食品接触用涂料 2-甲基咪唑 4-甲基咪唑 1-乙烯基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通脉颗粒抑制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12
作者 吴杨 王秀 +1 位作者 詹三华 高杉 《中国药业》 2025年第3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双参通脉颗粒(GSG)是否通过抑制细胞外活化蛋白激酶1/2-核因子-κB(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等量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 目的探讨双参通脉颗粒(GSG)是否通过抑制细胞外活化蛋白激酶1/2-核因子-κB(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等量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C组,8 mg/kg),GSG低、中、高剂量组(D1组、D2组、D3组,5,10,15 g/kg),各1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造AMI模型,造模成功后24 h灌胃相应药物。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按试剂盒操作检测生化指标;分别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梗死、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与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D1组、D2组、D3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梗死程度、心肌细胞凋亡率、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p-ERK1、p-ERK2、NF-κB p65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GSG可能通过抑制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通脉颗粒 细胞外活化蛋白激酶1/2 核因子-κB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血清SOCS-1、sTREM-2、ACLY变化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彭溪 杨莉莉 +1 位作者 刘敏 张峻梅 《天津医药》 2025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究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00例为感染组,同期本院的健康体检者70例为... 目的探究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00例为感染组,同期本院的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将感染组分为重度组(PSI>90分,32例)与轻度组(PSI≤90分,68例)。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感染组和对照组SOCS-1、sTREM-2、ACLY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法分析感染组患者血清SOCS-1、sTREM-2、ACLY水平与PSI评分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病情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CS-1、sTREM-2、ACLY水平对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WBC、PCT、CRP、SOCS-1、sTREM-2、ACLY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组血清SOCS-1、sTREM-2、ACLY水平与PSI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9、0.373、0.391,P<0.05)。重度组血清SOCS-1、sTREM-2、ACLY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组(P<0.01)。血清SOCS-1、sTREM-2、ACLY升高是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重症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OCS-1、sTREM-2和ACLY单独及联合诊断重度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837、0.847和0.929,联合诊断效能最高。结论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血清SOCS-1、sTREM-2、ACLY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有关,三者联合对重度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检测优于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炎克雷伯菌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ATP柠檬酸(pro-S)裂合酶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GPX4信号通路探讨葫芦巴碱对ARPE-19铁死亡的干预研究
14
作者 岳欣欣 付洋 +2 位作者 金海哲 尹晓燕 傅全威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基于Nrf2/HO-1/GPX4途径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铁死亡的干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筛选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随后进行分组(NC组、HG组、Fer-1组、TRG组),... 目的:基于Nrf2/HO-1/GPX4途径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铁死亡的干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筛选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随后进行分组(NC组、HG组、Fer-1组、TRG组),收集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测定。按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铁离子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评价各组细胞中GSH、MDA和铁离子变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ROS变化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4(ACSL4)的表达情况。结果:40μg/mL葫芦巴碱的预处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高糖造成的细胞活性的降低。H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与HG组相比,TR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下降,各组GSH变化情况与ROS、MDA相反,Fer-1组和TRG组中ACSL4蛋白和铁离子水平表达降低,Fer-1组和TRG组中Nrf2、HO-1、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结论:葫芦巴碱保护ARPE-19细胞免于高糖损伤是通过靶向抑制Nrf2/HO-1/GPX4信号通路抗铁死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碱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血红素加氧酶-1(HO-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氧化应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病人血清Sestrin2、sICAM-1水平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15
作者 段洪波 袁春晓 刘晓龙 《安徽医药》 2025年第4期692-696,共5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病人血清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其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64例PD病人,根据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划分为...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病人血清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其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64例PD病人,根据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划分为睡眠障碍组(92例)和无睡眠障碍组(72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血清Sestrin2、sICAM-1水平;比较睡眠障碍组、无睡眠障碍组PD病人血清Sestrin2、sICAM-1水平及一般资料。Pearson法分析Sestrin2与sICAM-1水平相关性;Spear-man法分析Sestrin2、sICAM-1水平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病人出现睡眠障碍的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Sestrin2、sICAM-1水平对PD病人出现睡眠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Sestrin2、sICAM-1水平睡眠障碍组[(11.73±1.67)μg/L、(2.66±0.37)μg/L]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组[(7.32±1.48)μg/L、(1.95±0.32)μg/L](P<0.05)。睡眠障碍组PD病人超氧化物歧化酶、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102.35±20.85)U/mL、(26.93±3.02)分、(26.54±3.17)分]显著低于无睡眠障碍组PD病人[(128.16±20.92)U/mL、(28.12±3.05)分、(27.76±3.25)分],且睡眠障碍组丙二醛、PSQI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D病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estrin2与s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60,P<0.001);血清Sestrin2、sICAM-1水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呈负相关,与丙二醛、PSQI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Sestrin2、sICAM-1为PD病人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Sestrin2、sICAM-1水平联合预测PD病人出现睡眠障碍的AUC为0.99,显著高于Sestrin2(AUC=0.98)、sICAM-1(AUC=0.93)单独检测(Z_(Sestrin2-联合)=2.01,P=0.044,Z_(sICAM-1-联合)=3.13,P=0.002)。结论PD病人血清Sestrin2、sICAM-1水平较高,二者均为PD病人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Sestrin2、sICAM-1水平联合对预测PD病人出现睡眠障碍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入睡和睡眠障碍 应激诱导蛋白2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组织中PD-L1、FBXW7、HER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买春阳 张建 闫振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99-202,共4页
目的:分析PD-L1、FBXW7、HER2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胃癌组织中PD-L1、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FBXW7表... 目的:分析PD-L1、FBXW7、HER2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胃癌组织中PD-L1、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FBXW7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相比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浸润程度T1-2、淋巴结未转移的胃癌患者,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浸润程度T3-4、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PD-L1、HER2阳性表达率更高;FBXW7阳性表达率更低(均P<0.05)。采用Spearman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PD-L1、HER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FBXW7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D-L1、HER2、FBXW7均异常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系,可通过检测相关指标辅助判断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F框/WD-40域蛋白7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通窍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其气道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漂移的影响
17
作者 罗真 张艳梅 王晓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529-534,共6页
目的观察温肺通窍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其气道炎症、辅助性T细胞1(T-helper cell 1,Th1)/辅助性T细胞2(T-helper cell 2,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 目的观察温肺通窍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其气道炎症、辅助性T细胞1(T-helper cell 1,Th1)/辅助性T细胞2(T-helper cell 2,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1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CARAS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地氯雷他定糖浆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肺通窍方治疗,持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控制状况[鼻炎评分量表(Sino-french rhinitis score Scale,SFAR)、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s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分]、气道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嗜酸性细胞(Eosinophils,EOS)]、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Th1/Th2漂移及呼吸功能[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主、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SFAR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C-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F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hs-CRP、EO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s-CRP、EO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INF-γ、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L-4、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NF-γ、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Th1、Th1/Th2均较治疗前升高,Th2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h1、Th1/Th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h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PEF、FEV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EF、FEV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通窍方治疗CARAS患儿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症状,缓解气道炎症反应,纠正Th1/Th2漂移状况,提高呼吸功能,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温肺通窍方 气道炎症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老年COPD合并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李璐 王金亮 葛须鑫 《海南医学》 2025年第7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郑州市第...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32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RDS分为合并组130例和未合并组202例,合并组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66例和重度组34例,比较合并组和未合并组患者以及合并组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SIRT1、Gal-3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IRT1、Gal-3水平与老年COPD合并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根据合并组患者住院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8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SIRT1、Gal-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IRT1、Gal-3对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合并组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为(0.81±0.28)ng/mL,明显低于未合并组的(1.25±0.39)ng/mL,血清Gal-3水平为(22.25±7.68)ng/mL,明显高于未合并组的(17.51±6.8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依次升高[(0.46±0.27)ng/mL、(0.81±0.31)ng/mL、(1.21±0.35)ng/mL],而血清Gal-3水平依次下降[(27.15±7.57)ng/mL、(22.74±6.98)ng/mL、(15.62±5.0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RT1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24,P<0.001),而血清Gal-3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74,P<0.001);死亡组患者的血清Gal-3水平为(26.35±6.75)ng/m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20.36±5.84)ng/mL,血清SIRT1水平为(0.68±0.27)ng/mL,明显低于存活组的(0.87±0.3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内型ARDS、APACHEⅡ评分升高、血清Gal-3水平升高均是老年COPD合并ARDS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SIRT1水平升高则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RT1、Gal-3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老年COPD合并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95%CI:0.796~0.929)、0.782(95%CI:0.693~0.872)、0.908(95%CI:0.852~0.963),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最高。结论老年COPD合并ARDS患者血清SIRT1呈低表达、血清Gal-3呈高表达,两者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且联合检测对老年COPD合并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半乳糖凝集素-3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失衡的相关性
19
作者 冯彦飞 杨小杰 +2 位作者 强建红 高彩霞 汤喜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5b-5p(miR-125b-5p)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5b-5p(miR-125b-5p)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9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SLE组根据疾病活动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125b-5p水平和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SLE疾病活动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与SLE疾病活动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比值、Th17/Treg细胞比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LE组血清miR-125b-5p水平及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SLE患者轻度组35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3例。血清miR-125b-5p和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表现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Th17/Tre细胞比值表现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r=-0.811,P<0.001),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r=0.728、0.786、0.812、0.808,P<0.001),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r=-0.811、-0.723,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0.801、-0.781、-0.816、-0.819,P<0.001),与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45、0.812,P<0.001)。结论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降低,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平衡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氯-2-氯甲基-1-丙烯的合成工艺研究
20
作者 周扬 寇然 金一丰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3-氯-2-氯甲基-1-丙烯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以氯气、3-氯-2-甲基-1-丙烯为原料合成。为提高工艺收率和产品纯度,提出以塔式反应器为反应容器,氯气与过量3-氯-2-甲基-1-丙烯气液接触后充分反应得粗品,再经二次精馏得到3-氯-2-氯甲基-1-丙... 3-氯-2-氯甲基-1-丙烯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以氯气、3-氯-2-甲基-1-丙烯为原料合成。为提高工艺收率和产品纯度,提出以塔式反应器为反应容器,氯气与过量3-氯-2-甲基-1-丙烯气液接触后充分反应得粗品,再经二次精馏得到3-氯-2-氯甲基-1-丙烯,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认,纯度≥99.0%(GC),收率≥80.0%(以氯气的摩尔收率计算)。通过对比探究,优化工艺条件为氯气和3-氯-2-甲基-1-丙烯进料物质的量比1:4、3-氯-2-甲基-1-丙烯进料速率为10 kg/h、进料温度55℃。该合成工艺反应步骤少,收率和纯度高,经济效益好,具有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甲基-1-丙烯 塔式反应器 气液相反应 3--2-甲基-1-丙烯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