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4钛合金与增材制造17-4PH不锈钢扩散焊界面微观组织及工艺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王理想 刘坤 +3 位作者 李洁 芦笙 许聪 陈东俊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59,共7页
针对TC4钛合金和原子扩散增材制造(ADAM)17-4PH不锈钢,采用不同中间层及不同温度进行扩散焊连接,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手段对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特征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u箔+Ni箔复合中间层... 针对TC4钛合金和原子扩散增材制造(ADAM)17-4PH不锈钢,采用不同中间层及不同温度进行扩散焊连接,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手段对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特征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u箔+Ni箔复合中间层,扩散焊温度960、920℃,保温时间60 min,焊接压力2 MPa,均获得成形良好的TC4钛合金/ADAM 17-4PH不锈钢扩散焊接头,界面区域主要包含4个不同的区域,依次为TC4钛合金侧的扩散影响区(DAZ 1)、中间层Cu箔+Ni箔发生扩散反应生成界面反应区(IRZ 1与IRZ 2)、ADAM 17-4PH不锈钢侧的扩散影响区(DAZ 2)。扩散焊温度为960℃时,界面IRZ 2中生成了CuTi+CuTi_(2)共晶相及CuTi_(2)、Ti(Cu,Ni)、α-Ti相,剪接强度最大,为163 MPa。采用Cu箔+Ni箔时,扩散焊温度由920℃升高至960℃,界面区宽度从243.5μm增长为278.2μm,IRZ 2区域显微硬度峰值从693 HV0.1降至612 HV0.1。当扩散焊温度(960℃)不变,中间层为Cu箔+Ni箔的扩散焊接头显微硬度峰值最高,约为612 HV0.1。中间层为Ni箔的显微硬度峰值最低,在IRZ区域,约为495 HV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扩散增材制造 17-4ph不锈钢 TC4钛合金 扩散焊 界面组织
原文传递
切削17-4PH不锈钢时刀具磨损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胡波 田鹏飞 +3 位作者 蒋宏婉 任仲伟 袁森 肖展开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3,共6页
为了探究刀具磨损对切削力和已加工表面温度的影响,考虑实际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类型,建立了不同磨损类型的刀具几何模型,采用DEFORM软件建立17-4PH不锈钢正交切削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刀具磨损对切削温度、分流点和接触... 为了探究刀具磨损对切削力和已加工表面温度的影响,考虑实际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类型,建立了不同磨损类型的刀具几何模型,采用DEFORM软件建立17-4PH不锈钢正交切削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刀具磨损对切削温度、分流点和接触表面应力等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切削实验验证磨损模型的可靠性,研究了后刀面磨损与切削力之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前刀面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其余磨损形式会增大切削力;随着后刀面磨损VB的增大,犁耕效应显著,切削力增大较为明显,而接触面的应力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切削力 有限元分析 17-4ph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激光气体渗氮层显微组织与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礼 邵磊 +3 位作者 孙岩茹 崔梓烁 李克伟 李文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3,共7页
目的提高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方法采用光纤激光器对17-4PH不锈钢进行激光气体氮化,采用不同激光功率在其表面制备渗氮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设备分析渗氮层的显... 目的提高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方法采用光纤激光器对17-4PH不锈钢进行激光气体氮化,采用不同激光功率在其表面制备渗氮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设备分析渗氮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借助显微硬度仪测试渗氮层截面深度方向的硬度;采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基体、渗氮层的摩擦学性能,并通过SEM分析磨痕形貌,揭示基体与渗氮层的磨损机制。结果在渗氮前样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经激光渗氮后样品表面形成了由板条马氏体组成的熔化区和回火马氏体组成的热影响区构成的渗氮层。经渗氮后,样品的硬度均得到提高。在激光功率3000 W下,渗氮层的表面硬度最高,达到了415HV0.2,约是基体硬度的1.2倍,渗氮层的硬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深度为2.6mm处其硬度与基体一致。在回火马氏体向板条马氏体转变的相变强化,以及氮原子(以固溶方式进入基体)的固溶强化作用下,提高了渗氮层的硬度。经渗氮后,样品的摩擦因数均高于基体,但渗氮后其磨损量相较于基体有所减少,在激光功率3000W下,其磨损体积最小,相较于基体减少了62%。在激光功率2500W下马氏体转变不完全,在激光功率3500W下渗氮层出现了裂纹,都降低了渗氮层的硬度,其耐磨性也随之减小,且都略低于在3000W下。磨损机制由渗氮前的以黏着磨损为主,转变为渗氮后的以磨粒磨损为主。结论在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表面进行激光渗氮后,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均得到提高,在激光功率3000W下制备的渗氮层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气体渗氮 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显微组织 表面硬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盐浴复合氮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均 熊计 +4 位作者 彭倩 范洪远 王莹 黎桂江 沈保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1,110,共7页
对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盐浴复合渗氮处理对马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的影响及不同处理温度下材料硬度和耐磨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盐浴渗氮处理后,17-4PH不锈钢渗氮层中主要物相为含扩展(含氮)马氏体、CrN、Fe4N以及Fe3O4,处理温度越高,不... 对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盐浴复合渗氮处理对马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的影响及不同处理温度下材料硬度和耐磨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盐浴渗氮处理后,17-4PH不锈钢渗氮层中主要物相为含扩展(含氮)马氏体、CrN、Fe4N以及Fe3O4,处理温度越高,不锈钢渗氮层中形成的Fe3O4以及CrN含量越多。含氮马氏体的晶格常数随氮化处理温度的提高而上升,该钢在盐浴渗氮中的激活能为190.9kJ/mol。17-4PH不锈钢进行盐浴渗氮处理后,能得到较厚的渗氮层。处理温度越高,渗氮层越厚。渗氮处理后,材料的滑动磨损量大大下降,由未处理状态时的21.1mg降低到580℃盐浴渗氮处理后的1.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盐浴复合渗氮 显微组织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长期时效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彭艳华 王均 +3 位作者 邹红 李聪 黎桂江 沈保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6,89,共6页
通过拉伸实验研究了17-4PH马氏体不锈钢分别在温度350℃、400℃长期时效后的力学性能变化,并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显微镜(TEM)观察了不同时效时间的拉伸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演化。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升高... 通过拉伸实验研究了17-4PH马氏体不锈钢分别在温度350℃、400℃长期时效后的力学性能变化,并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显微镜(TEM)观察了不同时效时间的拉伸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演化。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升高而断面收缩率和伸长率则相反;断口由细小韧窝向粗大韧窝转变,经过长期时效的试样断口上有二次裂纹。TEM分析表明,该钢在时效过程中发生spinodal分解,分解生成为富Cr的α’相和富Fe的α相是该钢强度逐渐升高,塑性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等温时效 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金属注射成形17-4PH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翔 何浩 +3 位作者 李益民 刘晨 满露梅 胡幼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5-951,共7页
通过在喂料中添加石墨改变注射成形17-4PH不锈钢组织中的碳含量,研究不同碳含量对MIM 17-4PH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态和固溶时效态试样中,碳含量少于0.16%(质量分数)的相组织主要由马氏体和少量的铁素体构成。随着... 通过在喂料中添加石墨改变注射成形17-4PH不锈钢组织中的碳含量,研究不同碳含量对MIM 17-4PH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态和固溶时效态试样中,碳含量少于0.16%(质量分数)的相组织主要由马氏体和少量的铁素体构成。随着碳含量的逐渐升高,冷却过程中奥氏体未能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组织中出现奥氏体,在碳含量为0.16%的烧结态和固溶时效态试样中,其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和奥氏体共同组成的双相组织,而且奥氏体相含量随着碳含量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碳含量达到0.25%以上时,试样的显微组织完全转变为奥氏体,导致试样的表观硬度下降,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17-4ph不锈钢 碳含量 相转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Q盐浴氮化17-4PH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黎桂江 彭倩 +4 位作者 李聪 王莹 陈蜀源 王均 沈保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2,共4页
采用X衍射和带能谱仪的扫描显微镜研究了17-4PH不锈钢QPQ(淬火-抛光-淬火)处理后渗层的显微组织和其中的C、N、O元素分布。结果表明:QPQ盐浴复合处理后可获得厚约60μm的渗层;表层为Fe3O4,亚表层为Fe2(N,C),最内层为CrN+αN扩展马氏体层... 采用X衍射和带能谱仪的扫描显微镜研究了17-4PH不锈钢QPQ(淬火-抛光-淬火)处理后渗层的显微组织和其中的C、N、O元素分布。结果表明:QPQ盐浴复合处理后可获得厚约60μm的渗层;表层为Fe3O4,亚表层为Fe2(N,C),最内层为CrN+αN扩展马氏体层。QPQ处理层的15~25μm范围内存在γ′-Fe4N,氧化物层和氮化物层的接触界面处会发生ξ-Fe2N1-x形核;氧浓度只在表面约3μm范围内具有最高值;N和C的浓度随深度增加在亚表面处先后出现峰值;除去表面的疏松氧化物层后,渗层的显微硬度随深度增加先升高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淬火-抛光-淬火(QPQ) 显微组织 逐层X衍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时效析出相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12
8
作者 关庆丰 邱冬华 +3 位作者 李艳 陈康敏 安春香 龙荷荪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4-658,共5页
对17-4PH(0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3种不同条件下的时效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详细分析了17-4PH不锈钢时效处理后析出相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时效条件为442℃,8h空冷时,在马氏体内部析出弥散的、尺寸小于10n... 对17-4PH(0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3种不同条件下的时效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详细分析了17-4PH不锈钢时效处理后析出相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时效条件为442℃,8h空冷时,在马氏体内部析出弥散的、尺寸小于10nm的ε-Cu、Nb6C(N)5和Nb2C(N)型亚稳相颗粒;时效条件为465℃,4h空冷时,析出尺寸为10~15nmε-Cu和稳定的NbC(N)相;时效条件为480℃,1h空冷时,析出尺寸为20~25mm的ε-Cu+NbC(N)相,且析出相NbC(N)与马氏体为共格析出,取向关系为NbC[001]//α-Fe[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17-4ph不锈钢 时效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处理对17-4PH不锈钢耐海水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世伟 夏德贵 +1 位作者 杨晓 吴大银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84-187,共4页
运用化学浸泡、极化曲线、循环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后直接时效状态和调整+时效状态的17-4PH不锈钢在人工海水中的耐蚀性能,并对显微组织作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7-4PH不锈钢过调整处理后再进行时效处理,自腐蚀电... 运用化学浸泡、极化曲线、循环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后直接时效状态和调整+时效状态的17-4PH不锈钢在人工海水中的耐蚀性能,并对显微组织作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7-4PH不锈钢过调整处理后再进行时效处理,自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升高而年腐蚀率下降,耐海水腐蚀性能全面优于直接时效态试样。其原因是17-4PH不锈钢经过调整处理后进行时效可避免贫铬区的形成,并使马氏体组织呈细小化特征,材料的组织均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处理 17-4ph不锈钢 耐海水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下长期时效对17-4PH不锈钢动态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均 邹红 +3 位作者 伍晓勇 杨宏山 邱绍宇 沈保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利用示波冲击试验系统研究反应堆用17-4PH马氏体不锈钢在使用温度(350℃)下长期(约11 000 h)时效过程冲击性能和动态断裂韧度的变化规律,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时效时间的CharpyⅤ型缺口试样(CVN)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该马氏体不锈... 利用示波冲击试验系统研究反应堆用17-4PH马氏体不锈钢在使用温度(350℃)下长期(约11 000 h)时效过程冲击性能和动态断裂韧度的变化规律,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时效时间的CharpyⅤ型缺口试样(CVN)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该马氏体不锈钢在350℃长期时效的过程中,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其塑性变形能EPL和撕裂能ETE以及冲击功Et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根据示波冲击曲线获得了该钢的动态断裂韧度KId,其动态断裂韧度也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在试验的初始阶段下降很快,在试验的中后期下降较为缓慢。另外,该不锈钢的CVN冲击试样断口形貌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由韧性断裂机制的韧窝断裂为主向脆性断裂机制的准解理断裂和穿晶断裂为主变化。这些均说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该材料的韧性降低,发生了脆化,且脆化主要发生在试验的初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等温时效 示波冲击实验 动态断裂韧度 冲击断口剪切面积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离子渗氮工艺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华茂 王晓虹 孙智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对 1 7 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离子渗氮的工艺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工件表面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离子渗氮温度和保温时间。当渗氮温度由 4 80℃升高到 5 6 0℃保温 5h ,硬度则由 5 1 4HV0 1增高到 1 2 90HV... 采用正交试验对 1 7 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离子渗氮的工艺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工件表面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离子渗氮温度和保温时间。当渗氮温度由 4 80℃升高到 5 6 0℃保温 5h ,硬度则由 5 1 4HV0 1增高到 1 2 90HV0 1 ;在 5 2 0℃下渗氮 ,时间从 3h延长到 7h后 ,表面硬度由 81 4HV0 1增高到1 2 90HV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辉光离子渗氮 17-4ph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敏 褚巧玲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1,共4页
介绍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对其沉淀硬化机理进行了总结和探讨。17-4PH不锈钢兼有强度高、耐蚀性好的优点。传统的工艺为固溶+时效处理,普遍采用的固溶温度为1040℃,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 介绍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对其沉淀硬化机理进行了总结和探讨。17-4PH不锈钢兼有强度高、耐蚀性好的优点。传统的工艺为固溶+时效处理,普遍采用的固溶温度为1040℃,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其强度和硬度升高,塑韧性降低。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调整处理,可以细化马氏体基体组织,提高材料的韧性及耐蚀性。对于17-4PH钢的强化机理,普遍认为与ε-Cu的析出有关,但对于其形貌的分析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调整处理
原文传递
17-4PH不锈钢长期时效对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艳华 王均 +1 位作者 邹红 沈保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7,57,共6页
采用恒电位阳极极化法研究了17-4PH不锈钢经长期时效后试样分别在(0.5 mol/LH2SO4+1%NaCl)溶液和1%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7-4PH不锈钢经时效处理后点蚀电位负移,钝化膜保护性下降,材料耐蚀性能降低。17-4PH不锈钢在含有Cl-的... 采用恒电位阳极极化法研究了17-4PH不锈钢经长期时效后试样分别在(0.5 mol/LH2SO4+1%NaCl)溶液和1%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7-4PH不锈钢经时效处理后点蚀电位负移,钝化膜保护性下降,材料耐蚀性能降低。17-4PH不锈钢在含有Cl-的H2SO4溶液中能发生钝化,并有较宽的钝化区域,而在1%NaCl溶液中不能形成钝化膜,Cl-对试样有严重的点蚀现象。阳极极化曲线显示,17-4PH不锈钢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耐蚀性降低,主要是由于时效处理使第二相沿晶界析出、材料组织发生改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长期时效 电化学 阳极极化曲线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的析氢行为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海兵 马力 +2 位作者 闫永贵 程文华 袁亚民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7-320,共4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的方法评价了两种强度的17-4PH不锈钢在海水中的阴极极化行为;采用充氢试验研究了两种强度的17-4PH不锈钢在-1.1V(SCE,下同)电位下阴极极化15d后的含氢量;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研究了两种强度17-4PH不锈钢在充氢后的氢脆系... 采用电化学测试的方法评价了两种强度的17-4PH不锈钢在海水中的阴极极化行为;采用充氢试验研究了两种强度的17-4PH不锈钢在-1.1V(SCE,下同)电位下阴极极化15d后的含氢量;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研究了两种强度17-4PH不锈钢在充氢后的氢脆系数。结果表明:两种强度的17-4PH不锈钢在海水中的析氢转变电位均在-0.90V左右;低强度不锈钢的氢质量分数约为2.55×10^(-4)%,而高强度不锈钢的氢质量分数则高达6.84×10^(-4)%;试样充氢后,高强度不锈钢的脆性明显增加,而低强度不锈钢的脆性增加不明显,高强度不锈钢的氢脆系数远超过25%,此时材料已存在氢脆危险,而低强度不锈钢的氢脆系数约为18%左右,尚处于氢脆安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析氢 电化学测试 慢应变速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条件下17-4PH不锈钢高周疲劳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敏 许帅 +3 位作者 贾芳 仝雄伟 王博玉 王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7,共6页
对退火态17-4PH不锈钢进行固溶+中间调整+时效处理,分析退火态及固溶时效态17-4PH不锈钢的显微组织、拉伸及高周疲劳等力学性能及疲劳裂纹扩展测试结果。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该钢的显微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δ-铁素体及逆变... 对退火态17-4PH不锈钢进行固溶+中间调整+时效处理,分析退火态及固溶时效态17-4PH不锈钢的显微组织、拉伸及高周疲劳等力学性能及疲劳裂纹扩展测试结果。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该钢的显微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δ-铁素体及逆变奥氏体。相比退火处理,固溶+中间调整+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中δ-铁素体含量降低,且存在ε-Cu、富Nb相等沉淀硬化相析出,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高周疲劳极限均明显提高,抗拉强度大于1000 MPa;固溶时效后该钢疲劳裂纹门槛值提高,抵抗裂纹扩展的抗力提高,裂纹扩展速率降低,其稳定扩展区(Paris区)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ΔK的范围由13~30 MPa·m1/2扩展至15~70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热处理工艺 高周疲劳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温度对17-4PH不锈钢在工业废硫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向嵩 王江平 +2 位作者 解田 严永友 李艳丽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9-912,共4页
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常用于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本工作研究时效温度对17-4PH不锈钢力学性能及在工业废硫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升高,17-4PH不锈钢屈服强度和抗拉... 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常用于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本工作研究时效温度对17-4PH不锈钢力学性能及在工业废硫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升高,17-4PH不锈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增加;其冲击断口形貌由脆性断裂逐渐过渡为韧性断裂;自腐蚀电位关系为E_(550℃)>E_(620℃)>E_(580℃)。浸泡试验结果表明,经550℃时效处理的17-4PH具有较好耐蚀性能,620℃次之,580℃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时效处理 极化曲线 废硫酸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固溶对17-4PH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路媛媛 肖鱼 +3 位作者 赖境 张航 鲁亚冉 杜锦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由于某些零部件长期工作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局部损伤从而引起整体失效,影响机械的工作效率及安全运行。为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下零部件对综合力学性能的要求,本文以25 mm×8 mm矩形激光为热源,在保证17-4PH不锈钢表面状态和... 由于某些零部件长期工作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局部损伤从而引起整体失效,影响机械的工作效率及安全运行。为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下零部件对综合力学性能的要求,本文以25 mm×8 mm矩形激光为热源,在保证17-4PH不锈钢表面状态和整体性能不变的基础上,精确控制激光扫描区域和热输入,实现不同程度的激光固溶处理。随着激光固溶程度的加深,激光固溶硬化层的深度从0. 89 mm逐渐增加至2. 83 mm,表面最高硬度从430 HV上升至490 HV,且硬度从表及里呈梯度分布。另外,抗拉强度从900 MPa提升到激光固溶区的1300 MPa,冲击性能和伸长率也有一定量的提高,综合力学性能达到甚至部分超过传统固溶时效处理。EBSD结果显示激光固溶硬化层中晶粒有逐渐长大的趋势,且存在较多的残留奥氏体,有利于组织强韧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矩形光斑激光器 激光固溶处理 力学性能 残留奥氏体
原文传递
微晶蜡含量对17-4PH不锈钢喂料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忠臣 李笃信 +1 位作者 卢仁伟 黎正科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6-930,共5页
研究微晶蜡含量对改进型石蜡基17-4PH不锈钢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比较4种喂料的综合流变因子大小,对粘结剂与金属粉末的相容性进行观测。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喂料的流变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喂料的形貌。结果表明:4种喂料均呈假塑性流体... 研究微晶蜡含量对改进型石蜡基17-4PH不锈钢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比较4种喂料的综合流变因子大小,对粘结剂与金属粉末的相容性进行观测。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喂料的流变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喂料的形貌。结果表明:4种喂料均呈假塑性流体,微晶蜡的加入可提高喂料的流变性能,且在温度160℃、剪切速率1 000 s-1的条件下,向石蜡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微晶蜡的喂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流变性能,其综合流变学因子αstv=3.068×10-6。同时,适量微晶蜡的加入有助于提高金属粉末在粘结剂中分散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注射成形 17-4ph不锈钢 微晶蜡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贝 陈惠芬 王泽民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83-87,共5页
阐述了当前核工业螺栓中应用广泛的沉淀硬化17-4PH不锈钢的成分,合金元素在析出强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热处理工艺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归纳总结了时效完成后该钢的显微组织形貌对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表明:时效过程中富铜相的析出是17-4PH不锈... 阐述了当前核工业螺栓中应用广泛的沉淀硬化17-4PH不锈钢的成分,合金元素在析出强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热处理工艺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归纳总结了时效完成后该钢的显微组织形貌对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表明:时效过程中富铜相的析出是17-4PH不锈钢的主要强化机制.未来发展趋势在于渗氮表面强化热处理工艺的广泛应用,该工艺是当前行业上最为认同的一项工艺;而使用三维原子探针作为表征手段对富铜相析出进行纳米级别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 17-4ph不锈钢 时效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17-4PH不锈钢氧化皮结构及其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亚军 张汛涛 +1 位作者 柳思成 宋肖肖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9-153,共5页
通过控制氧化温度、保温时间在17-4PH不锈钢表面制备不同结构的氧化皮。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工艺下所制备的17-4PH不锈钢表面氧化皮的结构及其在3.5 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氧... 通过控制氧化温度、保温时间在17-4PH不锈钢表面制备不同结构的氧化皮。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工艺下所制备的17-4PH不锈钢表面氧化皮的结构及其在3.5 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氧化温度的升高使得17-4PH不锈钢氧化皮的微观结构由伴有沟壑的棉絮状转变为片状的带毛刺的小颗粒,而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助于片状小颗粒之间的缺陷减少。氧化皮主要由Fe_3O_4和Fe_2O_3组成。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Fe_2O_3的相对含量上升,氧化皮的致密性和连续性有所增加,从而有助于改善氧化皮的耐蚀性。550℃保温12 h的工艺所制备的17-4PH不锈钢氧化皮具有较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热处理工艺 氧化皮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