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P170通过TGF-β通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
1
作者 马斌媛 许亚鑫 +2 位作者 潘云燕 巫娅妮 高宏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223,共7页
目的:研究细胞质连接蛋白170(cytoplasmic linker protein 170,CLIP170)是否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并阐明其机制。方法:通过GEO和TCGA数据分析CLIP170在PTC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技... 目的:研究细胞质连接蛋白170(cytoplasmic linker protein 170,CLIP170)是否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并阐明其机制。方法:通过GEO和TCGA数据分析CLIP170在PTC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CLIP170敲减细胞,Transwell转移和侵袭实验评估其功能;通过免疫荧光观察CLIP170对细胞肌动蛋白结构的影响;以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的释放;通过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TGF-β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量并最终在裸鼠肺转移模型中验证。结果:CLIP170在PTC中的表达量比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量低。功能方面,CLIP170KD在体外和体内均显著增强了PTC细胞的转移;机制方面,CLIP170KD触发了TGF-β通路的激活,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TGF-β的抑制剂有效抑制了TGF-β活性,并显著逆转CLIP170KD所诱导的肿瘤转移。结论:CLIP170有望成为一种缓解有转移倾向的PTC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P170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TGF-β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SI/ASHRAE/ASHE standard 170-2021《医疗设施通风》修订内容简介
2
作者 戎戈 曹国庆 +2 位作者 陈紫光 谭鹏 陆禹名 《暖通空调》 2024年第6期54-58,共5页
对ANSI/ASHRAE/ASHE standard 170-2021《医疗设施通风》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分析,包括:修改医用房间名称,将有较高设计要求的房间与其他房间分开并提出细化指标;增加值班状态,为医疗建筑节能运行提供方法依据;进一步明确各类医疗用房... 对ANSI/ASHRAE/ASHE standard 170-2021《医疗设施通风》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分析,包括:修改医用房间名称,将有较高设计要求的房间与其他房间分开并提出细化指标;增加值班状态,为医疗建筑节能运行提供方法依据;进一步明确各类医疗用房排风过滤效率。此外,对ASHRAE 170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医疗建筑相关标准规范的制订/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通风 ASHRAE 170 值班状态 医院设施 过滤器效率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孔特异性?——建模视域下的N170
3
作者 苏咏琪 罗宇钧 陈俊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209-214,241,共7页
N170是在面孔刺激呈现后170ms左右出现的脑电负成分。目前关于N170成分的研究主要争议集中在人的面孔识别是否具有特异性。本文通过对多篇相关文献的搜索、鉴别、分析,围绕人脸识别N170、视觉专家化理论、面孔特异性理论进行阐述,提出... N170是在面孔刺激呈现后170ms左右出现的脑电负成分。目前关于N170成分的研究主要争议集中在人的面孔识别是否具有特异性。本文通过对多篇相关文献的搜索、鉴别、分析,围绕人脸识别N170、视觉专家化理论、面孔特异性理论进行阐述,提出建立一个以刺激类型为自变量、N170波幅大小为因变量,个体对刺激的专家化水平为中介变量,刺激能利用的注意资源和测量选择的参考电极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设想,期望探讨诱发N170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70 中介模型 视觉专家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I患者早期面孔知觉加工N170效应与翻转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桂春 孟庆慧 +2 位作者 杨海英 李秀艳 刘京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面孔知觉加工过程中N170效应与N170翻转效应。方法采用配伍组设计从潍坊潍柴社区退休职工中选取受试对象,刺激程序使用stim2软件编写,采用美国Neuroscan公司脑电信号采集记录仪记录脑电后进行离线分析并用S...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面孔知觉加工过程中N170效应与N170翻转效应。方法采用配伍组设计从潍坊潍柴社区退休职工中选取受试对象,刺激程序使用stim2软件编写,采用美国Neuroscan公司脑电信号采集记录仪记录脑电后进行离线分析并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CI组与对照组均产生了明显的颞枕区分布的面孔特异性成分N170,且MCI组非靶刺激诱发的N170波幅比对照组降低(P<0.001),潜伏期延长(P<0.05)。②MCI组和正常老年人均产生N170效应(Nd170)以及N170翻转效应。结论 MCI患者存在早期面孔知觉加工障碍,可能发生在面孔基本分类水平,而结构信息的早期加工尚保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N170效应 翻转N170 早期面孔知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获得性多药耐药小鼠S_(180)肿瘤细胞基因表达产物P_(170)、LRP及TOPO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孙付军 王宁 +3 位作者 李贵海 王学荣 李晓晶 尹格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38-840,共3页
目的 :实验观察苦参碱口服给药对化疗诱导的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170 、肺耐药蛋白LRP和拓扑异构酶Ⅱ的影响 ,探讨其干预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以指导临床应用苦参碱干预化疗多药耐药的产生。方法 :以亚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PFC方... 目的 :实验观察苦参碱口服给药对化疗诱导的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170 、肺耐药蛋白LRP和拓扑异构酶Ⅱ的影响 ,探讨其干预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以指导临床应用苦参碱干预化疗多药耐药的产生。方法 :以亚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PFC方案 ,建立小鼠S180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模型 ,同时给予苦参碱 4周 ,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P170 、LRP、TOPOⅡ。结果 :苦参碱明显降低化疗诱导后耐药细胞P170 、LRP的表达率和ROPOⅡ活性。说明苦参碱可通过对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调节 ,干预化疗诱发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获得性多药耐药 小鼠 S180 肿瘤细胞 P170 LRP 基因表达 中医药疗法 拓扑异构酶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逆转获得性多药耐药小鼠S180肿瘤细胞P_(170)过度表达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孙付军 聂学诚 +1 位作者 李贵海 尹格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模拟临床化疗PFC方案诱导的小鼠S180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明确其对多药耐药逆转的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以指导粉防己碱临床逆转肿瘤患者多药耐药,提高化疗疗效。方法:模拟临床PFC方案,分别给予小鼠顺铂3 mg&...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模拟临床化疗PFC方案诱导的小鼠S180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明确其对多药耐药逆转的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以指导粉防己碱临床逆转肿瘤患者多药耐药,提高化疗疗效。方法:模拟临床PFC方案,分别给予小鼠顺铂3 mg·kg-1,ip,每周 1 次;环磷酰胺和 5 FU各 3 mg·kg-1,ig,每日 1 次,连续 4周,流式细胞术荧光检测观察其对肿瘤细胞膜糖黏蛋白P17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因子Fas,Trail、细胞黏附因子CD54的影响。结果:粉防己碱降低肿瘤细胞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170的过度表达,增加对细胞凋亡因子Fas,Trail表达率,增加耐药S180细胞的凋亡,降低细胞黏附因子CD54的表达。结论:说明粉防己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与其对肿瘤多种相关生物分子因子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P170 逆转 细胞凋亡 多药耐药 小鼠 过度表达 增加 降低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通过靶向BECN1基因调控细胞自噬抑制食管癌KYSE17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9
7
作者 刘飞 刘思桦 +6 位作者 刘世娜 谷丽娜 孟令娇 尹丹静 张建东 吴云艳 桑梅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8-784,共7页
目的:探讨mi R-124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对食管癌KYSE17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食管癌KYSE170细胞转染mi R-124 mimic,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 R-124对BECN1(Beclin1)基因的靶向调... 目的:探讨mi R-124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对食管癌KYSE17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食管癌KYSE170细胞转染mi R-124 mimic,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 R-124对BECN1(Beclin1)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对BECN1、P62及LC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向KYSE170细胞中转染BECN1 si RNA沉默BECN1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BECN1、P62及LC3蛋白的表达。将mi R-124 mimic与BECN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至KYSE170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mi R-124 mimic后,KYSE17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P<0.05),BECN1蛋白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均明显下调(均P<0.01),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增高,LC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沉默BECN1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侵袭及迁移(P<0.01),而过表达BECN1使mi R-124 mimic对KYSE170细胞自噬、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1),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降低、LC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mi R-124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自噬相关基因BECN1的表达影响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R-124 BECN1 食管癌 KYSE170细胞 自噬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获得性多药耐药小鼠S180肿瘤细胞P_(170),LRP,TOPO Ⅱ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贵海 刘明霞 +4 位作者 孙付军 王宁 尹格平 李晓晶 李卫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80-1282,共3页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口服给药对化疗诱导的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170、肺耐药蛋白LRP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影响。方法:以亚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PFC方案,化疗诱导建立小鼠S180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模型,同时给予粉防己碱4周,流式细胞仪荧...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口服给药对化疗诱导的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170、肺耐药蛋白LRP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影响。方法:以亚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PFC方案,化疗诱导建立小鼠S180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模型,同时给予粉防己碱4周,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P170,LRP,TOPOⅡ。结果:粉防己碱明显降低化疗诱导后耐药细胞P170,LRP的表达率和ROPOⅡ活性。结论:粉防己碱可通过抑制耐药基因表达和DNA拓扑异构酶活性,干预化疗诱发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获得性多药耐药 小鼠 P170 LRP TO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孔识别的脑加工成分——N170的ERP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彭小虎 魏景汉 +2 位作者 罗跃嘉 赵仑 王国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研究面孔识别早期加工脑成分N1 70 ,考察其是否反映面孔加工的特异性 ,是否反映Bruce -Young面孔认知模型中结构编码及面孔加工是否具有右半球优势等问题。 方法 1 6名被试者学习和再认面孔照片 ,记录其脑电。结果仅半数被试者出现N... 目的研究面孔识别早期加工脑成分N1 70 ,考察其是否反映面孔加工的特异性 ,是否反映Bruce -Young面孔认知模型中结构编码及面孔加工是否具有右半球优势等问题。 方法 1 6名被试者学习和再认面孔照片 ,记录其脑电。结果仅半数被试者出现N1 70 ,认知任务显著影响N1 70波幅。结论N1 70不能反映面孔的结构编码 ,是否反映面孔加工特异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面孔识别加工时两半球的优势在加工速度与加工强度两个维度上各占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面孔识别 半球优势 结构编码 N1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孔识别中脑电成分N170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明芳 张烨 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42-1948,共7页
N170是在面孔刺激呈现后的130-200ms记录到的并在160~170ms时达到峰值的一种脑电负成分。目前,在N170的研究中存在争议性的问题有:N170反映面孔结构编码还是面孔特征编码;N170是否是面孔特异性成分;以及N170是否受注意的影响等。这些... N170是在面孔刺激呈现后的130-200ms记录到的并在160~170ms时达到峰值的一种脑电负成分。目前,在N170的研究中存在争议性的问题有:N170反映面孔结构编码还是面孔特征编码;N170是否是面孔特异性成分;以及N170是否受注意的影响等。这些争议也为N170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即探讨结构编码和特征编码在诱发N170成分上起着怎样的作用;比较不同熟悉度的刺激材料所诱发的N170反应差异;探讨N170成分与识别电位间的关系;采用多研究方法的结合从不同层面深入揭示N170的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70 面孔识别 结构编码 特征编码 类别信息加工 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晋太170的选育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3
11
作者 温辉芹 张立生 +1 位作者 程天灵 李生海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9期15-20,共6页
晋太170是我国为数极少的通过国家审定、省级审定、跨区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培育过程中采用了:①不断充实、提高基因库整体水平,引进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技术,聚合高产和优质基因,为提... 晋太170是我国为数极少的通过国家审定、省级审定、跨区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培育过程中采用了:①不断充实、提高基因库整体水平,引进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技术,聚合高产和优质基因,为提高选配杂交组合效率提供科学依据;②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境条件、不同生态条件多点鉴定的技术,促进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统一,提高了选择效率;③坚持综合性状协调统一的观点。这些对提高小麦育种水平和效率均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审小麦品种 优质强筋 晋太1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170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强 封其华 +3 位作者 宋晓翔 万申红 胡荆江 周艳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治疗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P-糖蛋白170(P-gp170)与糖皮质激素(GC)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0例PNS患儿PBMCP-gp17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复发次数、24h尿蛋白定量(24hUTP)及肾脏病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治疗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P-糖蛋白170(P-gp170)与糖皮质激素(GC)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0例PNS患儿PBMCP-gp17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复发次数、24h尿蛋白定量(24hUTP)及肾脏病理积分的关系。根据随访结果分成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和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2组,各15例。1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SRNS组患儿PBMCP-gp17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SNS组患儿(P均<0.05)。PNS患儿激素治疗前PBMCP-gp170的表达量与复发的次数呈正相关(r=0.399,P<0.05);SRNS患儿激素治疗前PBMCP-gp170的表达量与24h尿蛋白定量(24hUTP)及肾脏病理积分均呈正相关(r=0.576、0.529,P均<0.05)。结论PBMCP-gp170表达增高可能与PNS患儿GC耐药有关,可作为PNS患儿GC耐药的标志之一。PBMCP-gp170表达增高与PNS活动、复发及病理有关,可做为临床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17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耐药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中药活性成分对K562/ADM耐药性逆转及P27和P170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超 蔡天革 +2 位作者 张荣华 杨丽 蔡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活性成分对白血病K562/ADM耐药细胞逆转及P27和P170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补骨脂素、苦参碱、槲皮素、姜黄素、川芎嗪、大黄酸6种中药单体成分作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测定6种中药成分对K562/ADM耐药... 目的观察中药活性成分对白血病K562/ADM耐药细胞逆转及P27和P170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补骨脂素、苦参碱、槲皮素、姜黄素、川芎嗪、大黄酸6种中药单体成分作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测定6种中药成分对K562/ADM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阿霉素的质量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ADM耐药细胞中P27和P170蛋白表达。结果 6种中药活性成分逆转耐药倍数在6.99~10.59之间,K562/ADM耐药细胞中阿霉素积累比率为(11.6±3.7)^(17.7±2.8);对照组P27和P210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3.1±2.1)和(6.51±1.33),K562/S和K562/ADM耐药细胞的P27和P210相关蛋白表达率分别在(54.2±3.5)^(72.1±4.2)和(6.21±1.35)^(6.59±1.48)之间。结论 6种中药活性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逆转耐药细胞作用,且影响耐药细胞内化疗药物质量浓度;各中药活性成分具有不同程度抑制K562/ADM耐药细胞中P27蛋白表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苦参碱 槲皮素 姜黄素 川芎嗪 大黄酸 K562 ADM耐药细胞 P27 P170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p170、Ki67、p53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鹏熙 陈前军 +2 位作者 钟少文 周瑞芳 刘晓雁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性以及与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7例新诊断为T2-3N0-1M0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CTF(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pirarubicin,吡喃阿霉素;5-fluorouracil,氟尿嘧啶)方案化疗2个周期... 目的了解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性以及与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7例新诊断为T2-3N0-1M0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CTF(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pirarubicin,吡喃阿霉素;5-fluorouracil,氟尿嘧啶)方案化疗2个周期,在化疗前、后分别观察癌组织中p170、Ki67、p53的表达情况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经2个周期化疗后,部分缓解和轻度缓解分别为27.0%和54.1%;化疗前p170的表达率为18.9%,经化疗后表达率升高至43.2%(P<0.05);Ki67在化疗前、后表达率分别为32.4%和10.8%(P<0.05);p53无明显变化。结论CTF方案新辅助化疗有一定疗效,经化疗后反映残留癌细胞多药耐药的p170表达呈增加趋势,而反映细胞增殖的Ki67表达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疗法 基因 p170 基因 Ki67 基因P53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成瘾患者早期面孔加工N170的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赵仑 高文彬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网络成瘾患者面孔早期加工的脑机制。方法被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8—21岁和网络成瘾组17—22岁,各10名,均为右利手。刺激包括3种卡通面孔(中性、微笑、愤怒)和3种非面孔,要求被试者进行面孔识别任务,同时记录32导脑电。结... 目的研究网络成瘾患者面孔早期加工的脑机制。方法被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8—21岁和网络成瘾组17—22岁,各10名,均为右利手。刺激包括3种卡通面孔(中性、微笑、愤怒)和3种非面孔,要求被试者进行面孔识别任务,同时记录32导脑电。结果1)对照组产生了明显的颞一枕区分布的面孔特异性成分Nd170(面孔的N170减去非面孔的N170);2)与对照组相比,网络成瘾组Nd170表现为明显的枕区分布,且幅值显著增强、潜伏期明显提前。结论网络成瘾患者可能具有与正常被试者不同的面孔早期加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事件相关电位 面孔识别 N1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70、bcl-2在复发性骨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秀淳 刘晓平 +2 位作者 周银 丁吉元 孙晓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8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骨肿瘤复发前后在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和凋亡方面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免疫学方法测定P170、bcl-2蛋白在8例骨肿瘤复发前后的16个标本中的表达,男6例,女2例。年龄平均306岁。良性肿瘤2例,恶... 目的:探讨骨肿瘤复发前后在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和凋亡方面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免疫学方法测定P170、bcl-2蛋白在8例骨肿瘤复发前后的16个标本中的表达,男6例,女2例。年龄平均306岁。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6例。结果:2例良性肿瘤在复发前后P170、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6例恶性肿瘤中,原发仅2例P170为阳性,复发后5例为阳性;复发后bcl-2含量明显高于原发(P<005)。结论:恶性骨肿瘤复发后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和增殖能力有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复发 P170 BCL-2 免疫组化 流式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对HL-60/HT细胞P27^(Kip1)、P170表达水平及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益清 尹松梅 +4 位作者 谢双锋 马丽萍 聂大年 王秀菊 吴裕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3-427,共5页
目的观察丙戊酸对白血病细胞P27Kip1、P170表达水平和耐药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递增压力选择培养法建立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HT,MTT法检测丙戊酸作用前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对Ara-C耐药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HL-60细胞... 目的观察丙戊酸对白血病细胞P27Kip1、P170表达水平和耐药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递增压力选择培养法建立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HT,MTT法检测丙戊酸作用前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对Ara-C耐药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HL-60细胞、HL-60/HT细胞中P27Kip1、P170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结果成功诱导培养建立耐药HL-60/HT细胞,其对HT、VCR、DNR、Ara-C的耐药倍数分别为9.30、5.20、4.91、3.65倍,耐药性能稳定。HL-60/HT细胞P27Ki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单个核细胞及HL-60细胞(P<0.05),P170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人单个核细胞及HL-60细胞(P<0.05)。丙戊酸+Ara-C联合用药对HL-60、HL-60/HT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的丙戊酸组和Ara-C组,q值分别为1.37和1.51,说明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丙戊酸作用于HL-60、HL-60/HT细胞后,细胞中P27Kip1表达水平、G1期细胞比加药前增加(P<0.05);P170表达水平在加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耐药白血病HL-60/HT细胞中P27Kip1的表达低于敏感细胞HL-60,丙戊酸能抑制HL-60/HT细胞增殖,并降低其对Ara-C的耐药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P27Kip1的表达、增加G1期细胞含量有关,与P170作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HL-60/HT细胞 P27^KIP1 多药耐药 P1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he Elecsys2010和Roche 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器对血清中AFP、CEA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潇苇 黄江渝 +1 位作者 王娴 曾着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659-2661,共3页
目的探讨Roche Elecsys2010和Roche Elecsys 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器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结果的可比性和偏倚评估及临床可接受程度。方法连续5个工作日,每日将8个符合EP9-A2文件要求的样本(AFP、CEA)在两台电化学发光分析... 目的探讨Roche Elecsys2010和Roche Elecsys 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器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结果的可比性和偏倚评估及临床可接受程度。方法连续5个工作日,每日将8个符合EP9-A2文件要求的样本(AFP、CEA)在两台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上分别进行2次平行测定,共得到40组数据。以Roche 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作为比较方法,Roche E170型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作为实验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结果 AFP、CEA的相关系数r及两台医学决定水平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996827、0.9925;0.8485%、1.7055%;1.16%、1.602%。结论 AFP和CEA在两个仪器中的检测结果呈显著相关,二者在两个医学决定水平上的相对偏差在临床可接受水平之内,即2台检测仪器间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sys2010 E170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方法比对 偏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P-gp170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惠延平 黄高升 +3 位作者 郭国祯 王映梅 马福成 朱晓慧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47-94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P-糖蛋白 (P-gp170 )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方法和凋亡细胞原位标记 (TUNEL)检测了 4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 gp170表达和细胞凋亡 ,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其凋亡指数 (AI) .结...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P-糖蛋白 (P-gp170 )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方法和凋亡细胞原位标记 (TUNEL)检测了 4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 gp170表达和细胞凋亡 ,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其凋亡指数 (AI) .结果  4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P- gp170表达率为 4 8% ,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AI随组织学分级增高而增高 ,各分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AI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P- gp170阳性表达组明显低于 P- gp170阴性表达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P- gp170高表达可能抑制细胞凋亡过程致 AI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P-GP170 表达 细胞凋亡 脱噬作用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E170与E601检测系统间甲状腺激素测定结果的偏倚分析及可比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辛玲 黄立伟 +2 位作者 石青峰 彭德珍 蒙次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罗氏E170与E601两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根据NCCLS-EP9-A2文件,以罗氏E170为目标检测系统(比较方法),E601为实验检测系统(实验方法),同时检测不同浓度血清TT3,TT4,FT3,FT4(各39例)及TSH(37例),并对实验结... 目的 探讨罗氏E170与E601两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根据NCCLS-EP9-A2文件,以罗氏E170为目标检测系统(比较方法),E601为实验检测系统(实验方法),同时检测不同浓度血清TT3,TT4,FT3,FT4(各39例)及TSH(37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两检测系统检测不同浓度血清TT3,TT4,FT3,FT4及TSH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两个系统所得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0.975),除TSH外,两组结果的偏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可以接受.结论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70 E601 检测系统 甲状腺激素 比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