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4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的摄取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庆国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1期4639-4640,共2页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大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虽经各种手段治疗,确诊后5年生存率仍低于15% .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最主要的方式,但是约50% 患者术后出现复发.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对乳腺癌T47D细胞摄取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景峰 章斌 +1 位作者 邓胜明 吴翼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目的研究测定乳腺癌T47D细胞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细胞摄取率方法和5-氟尿嘧啶(5-FU)化疗后对乳腺癌T47D细胞摄取18F-FDG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乳腺癌T47D细胞的18F-FDG细胞摄取率,细胞数量为1×104~5×106... 目的研究测定乳腺癌T47D细胞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细胞摄取率方法和5-氟尿嘧啶(5-FU)化疗后对乳腺癌T47D细胞摄取18F-FDG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乳腺癌T47D细胞的18F-FDG细胞摄取率,细胞数量为1×104~5×106/瓶,18F-FDG放射性活度为1.85~29.6kBq,反应时间为20~120min,葡萄糖浓度为0~11mmol/L。采用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试剂(CCK-8)法分别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8.0×10-6mmol/L)5-FU 200μL,培养24h及48h后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8.0×10-6mmol/L)5-FU 2mL,培养24h及48h后18F-FDG的细胞摄取率。结果当每瓶1×106个细胞、加入3.7kBq 18F-FDG、葡萄糖浓度为0mmol/L、作用时间为100min时,细胞摄取率可达到(28.07±0.45)%。加入1.0×10-6、2.0×10-6、4.0×10-6和8.0×10-6mmol/L5-FU 24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96±1.33)%、(42.94±2.25)%、(52.65±2.10)%和(60.03±4.35)%。细胞摄取抑制率分别为(17.86±2.96)%、(28.44±7.10)%、(42.62±3.62)%和(69.02±4.03)%。给5-FU 48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和18F—FDG摄取抑制率均高于24h细胞摄取抑制率。结论5-FU作用24h及48h后引起乳腺癌T47D细胞的18F-FDG细胞摄取率下降,且48h比24h下降更明显,18F-FDG显像可以早期观测5-FU对乳腺癌的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5-尿嘧啶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化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 TRACERlab FX-FN与GE Tracerlab FX-FDG合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合成条件对合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义朋 《当代医学》 2020年第7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GE TRACERlab FX-FN合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合成条件及对合成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PET/CT中心进行18F-FDG合成样本46例,分别采用GE公司提供的GE TRACERlab FX-FN多功能合成模块(23例,FN模块)... 目的探讨GE TRACERlab FX-FN合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合成条件及对合成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PET/CT中心进行18F-FDG合成样本46例,分别采用GE公司提供的GE TRACERlab FX-FN多功能合成模块(23例,FN模块)和Tracerlab FX-FDG专用模块(23例,FDG模块),对比两种模块用于18F-FDG合成的合成条件及合成效率差异。结果FDG模块的准备丙酮总量18mL高于FN模块用量7mL,FDG模块的准备用时显著高于FN模块的准备用时(P<0.05);FN模块的18F-FDG合成时间显著高FDG模块的合成时间(P<0.05);FN模块的合成总用时显著低于FDG模块(P<0.05);两种模块合成成功率及合成18F-FDG的放射化学纯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ACERlab FX-FN多功能合成模块较Tracerlab FX-FDG专用模块的准备用时更短,合成时间长,但总合成时间短,消耗丙酮量少,合成成功率及放射化学纯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GE TRACERlab FX-FN多功能合成模块 GE Tracerlab FX-FDG专用模块 合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定量参数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探析
4
作者 赵杰 梁琰 张晓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定量参数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IIP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肺功能正常患者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定量参数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IIP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肺功能正常患者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同肺功能水平患者的PET-CT定量参数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PET-CT定量参数水平与肺功能严重程度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和文化程度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降低,PaO_(2)越小,肺功能分级(GOLD)越高,病灶最大直径越大,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越小(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灶最大直径与PaO_(2)、FEV1%呈负相关,与GOLD呈正相关(P<0.05),SUVmax与FEV1%、PaO_(2)呈正相关,与GOLD呈负相关(P<0.05)。结论PET-CT定量参数病灶最大直径、SUVmax与IIP患者肺功能有关,临床医师可以此评估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定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 CT显像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付涧兰 宋法寰 程爱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CT表现,比较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FDG代谢程度的差异及代谢的均匀性。结果:高分化型脂肪肉瘤以脂肪密度为主,均为单发,内有絮状间隔和(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团片影伴轻度代谢;黏液样脂肪肉瘤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单发或多发,代谢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增高;去分化型脂肪肉瘤为软组织密度影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代谢不均匀,软组织成分代谢增高明显,常伴有大片片状坏死区;混合型脂肪肉瘤为高分化型与去分化型的混合类型,多发病灶,两种类型的影像表现均有。局部脂肪浸润12例,其中1例复发性去分化型脂肪肉瘤患者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FNCCLE分级为G1、G2和G3级患者脂肪肉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别为3.00、5.67和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与G3、G2与G3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患者的PET-CT表现不同,术前PET-CT检查能明确肿瘤侵犯范围、有无转移情况,有利于初步判断脂肪肉瘤的病理亚型和评估组织学分级,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订,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病理学 脂肪肉瘤/影像诊断 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方法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检查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6
作者 秦乡音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3期2906-2908,共3页
[目的]观察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显像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2例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入住医院的消化系统肿瘤病人,在其空腹状态下进行18F-FDG静脉注射后嘱其静卧于... [目的]观察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显像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2例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入住医院的消化系统肿瘤病人,在其空腹状态下进行18F-FDG静脉注射后嘱其静卧于床上休息,并于60min后行PET/CT检查。[结果]1次显像顺利完成检查的共有59例病人,另外3例病人初次显像图像与诊断要求不相符,对其进行护理后再次显像,图像质量达到了相应的要求。[结论]在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FDG PET/CT显像检查中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确保病人18F-FDG PET/CT显像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18 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CT 显像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构建: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影像组学技术
7
作者 袁晓瑞 谭延林 符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65-1472,共8页
背景术前准确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技术已被作为多种癌症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无创手段,但关于其在妇科癌症领域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采用基于^(18)F-氟... 背景术前准确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技术已被作为多种癌症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无创手段,但关于其在妇科癌症领域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采用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技术构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住院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98例,根据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65例与非淋巴结转移组33例,同时按照7∶3比例进行随机抽样后分为训练集68例与验证集30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特征,以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结果标签进行模型构建。结果本研究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6.3%(65/98)。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4水平、原发灶位置、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P<0.05)。以HE4水平、原发灶位置构建临床预测模型,以HE4水平、原发灶位置、Radscore构建联合预测模型。Delong's检验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训练集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5%CI=0.70~0.90),高于临床预测模型的0.73(95%CI=0.61~0.85,P=0.042);校准曲线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通过校准度检验(P=0.990),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决策曲线(DC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预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但联合预测模型的净效益较高。结论采用基于^(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技术成功构建了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联合预测模型,且模型稳健性较高、区分能力良好、净效益较高,可为临床医生制订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癌 上皮性卵巢癌 淋巴结 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影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和前列腺血清学指标检测在鉴别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及是否合并骨转移中的价值
8
作者 陈慷 陈海莺 梁礼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8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和前列腺血清学指标检测在鉴别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及是否合并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将在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收治临床症状高度疑似为PCa患者接受... 目的:观察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和前列腺血清学指标检测在鉴别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及是否合并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将在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收治临床症状高度疑似为PCa患者接受穿刺活检120例,依据病理学结果分为PCa组(93例)与BPH组(27例),并将PCa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骨转移分为PCa骨转移组(61例)与非骨转移组(32例)。分析^(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结果。结果:PCa组患者SUVmax与血清T-PSA、f-PSA、PSAD指标均高于BPH组,(f/T)/PSAD低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T-PSA指标相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PCa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的SUVmax及血清T-PSA、f-PSA、f/T-PSA指标相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PCa骨转移组PSAD指标均高于非骨转移组,(f/T)/PSAD低于非骨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Vmax与血清T-PSA、f-PSA、PSAD、(f/T)/PSAD指标可明确患者是否为PCa,而PSAD与(f/T)/PSAD指标可明确PCa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显像 前列腺血清学指标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合并骨转移 鉴别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风 杨志 +7 位作者 张岩 赵伟 李囡 谢卿 林新峰 朱华 陈菩芸 范洋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2-663,共2页
PET/CT检查的患者受到放射性药物和CT扫描双重辐射的影响,其中患者受到的放射性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辐射剂量大小与注射的放射性药物活度、在体内的分布以及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目前,测量人体受到内辐射的有效方... PET/CT检查的患者受到放射性药物和CT扫描双重辐射的影响,其中患者受到的放射性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辐射剂量大小与注射的放射性药物活度、在体内的分布以及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目前,测量人体受到内辐射的有效方法是建立标准人体模型和代谢模型,推算出人体所受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辐射剂量 CT检查 PET 患者 测量 放射性药物 CT扫描
原文传递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在鉴别肝肿瘤来源中的价值分析
10
作者 杨子达 梁礼平 +1 位作者 董海林 常凯敏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究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标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 目的:探究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标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动态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18)FDG-PET/CT检查检出不同直径肿瘤数量差异,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鉴别的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1)病理结果显示:86例肝癌患者中,术后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确诊肝转移瘤47例(54.65%),确诊原发性肝癌39例(45.35%)。手术切除共计获得肿瘤436枚,直径<2cm的肿瘤179枚(41.06%),≥2cm的肿瘤257枚(58.94%)。(2)动态增强CT检出直径<2cm的肿瘤共计167枚,检出率93.30%(167/179);直径≥2cm的肿瘤共计242枚,检出率94.16%(242/257);^(18)FDG-PET/CT检出直径<2cm的肿瘤共计176枚,检出率98.32%(176/179);直径≥2cm的肿瘤共计246枚,检出率95.72%(246/257)。两种检查方法对直径≥2cm肿瘤检出率相近(P>0.05),^(18)FDG-PET/CT对直径<2cm肿瘤检出率高于动态增强CT(P<0.05)。(3)动态增强CT诊断结果显示肝转移瘤44例(51.16%),原发性肝癌42例(48.84%);^(18)FDG-PET/CT诊断结果显示肝转移瘤49例(56.98%),原发性肝癌37例(43.02%)。^(18)FDG-PET/CT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7%、92.31%、95.35%、93.88%、97.30%,动态增强CT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36%、94.87%、91.86%、95.45%、88.10%,两种检查方法鉴别诊断肝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相近(P>0.05)。结论:^(18)FDG-PET/CT在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与动态增强CT效能相仿,但前者更易检出小体积肿瘤,临床可作为CT检查补充手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18)FDG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PET/CT 肝转移瘤 原发性肝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盛才 秦朝军 +3 位作者 章忠明 龙耀斌 马加强 颜李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价值。方法:32例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CHOP方案(R-C...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价值。方法:32例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CHOP方案(R-CHOP方案),分别于化疗前和第二疗程化疗后2周(早期)做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根据DLBCL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程度分为3组: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和疗效不明显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第二疗程化疗后病灶摄取18 F-FDG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的大小及缓解率。结果:(1)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治疗前:SUVmax(17.71±8.95),第二疗程化疗后肿瘤活性完全灭活。(2)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治疗前:SUVmax(18.96±8.13),治疗后:SUVmax(10.27±8.6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14)。(3)疗效不明显组治疗前SUVmax(10.8±5.8),治疗后SUVmax(11.5±6.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P=0.5)。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和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68.7%(22/32),25.0%(8/32)(P<0.05)。结论:18 F-FDG PET/CT显像评价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欣 李群华 +5 位作者 翁建宇 陆泽生 谢蓉 唐安戊 林伟 黄梓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5-366,共2页
目的 研究PET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初诊时或复发治疗前对 35例恶性淋巴瘤 ,包括霍奇金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式淋巴瘤进行PET检查 ,部分病例尚进行全身CT扫描 ,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PET对初诊淋巴瘤... 目的 研究PET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初诊时或复发治疗前对 35例恶性淋巴瘤 ,包括霍奇金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式淋巴瘤进行PET检查 ,部分病例尚进行全身CT扫描 ,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PET对初诊淋巴瘤患者的敏感性为 93.5 % (2 9/ 31) ,PET与CT的一致性为 70 % (12 / 17) ;另有 5例患者的分期结果不一致 ,不一致性为 2 9%。追踪检查发现 ,PET检测复发或微小残留病的敏感率 88% (8/ 9) ,准确性 75 % (6 / 8)。在经过 6~ 8个周期的CHOP方案化疗后 ,5 0 % (4/ 8)的进展期NHL患者仍有残留病灶。结论 PET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分期和治疗后评估比CT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DG-PET) 恶性淋巴瘤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标准摄取值的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志祥 魏征 +2 位作者 邹善华 李锋 石洪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rodeoxyglucose,18 F-FDG)PET/CT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对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6例初发NHL患者的...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rodeoxyglucose,18 F-FDG)PET/CT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对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6例初发NH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比较侵袭性与惰性NHL、B细胞与T/NK细胞NHL间的SUV差异。结果:194例侵袭性NHL的SUV为18.5±9.6,35例惰性NHL的SUV为8.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4例B细胞NHL的总SUV为20.0±9.7,32例T/NK细胞NHL的总SUV为1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F-FDG PET/CT检查中,SUV对NHL的病理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文艳 吴大勇 +2 位作者 边艳珠 胡玉敬 魏强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4期1258-125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4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空腹静脉注射18F-FDG后,静卧休息,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1例病人1次显像顺利完成...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4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空腹静脉注射18F-FDG后,静卧休息,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1例病人1次显像顺利完成了检查,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3例病人初次显像图像未达到诊断要求,经护理后再次显像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结论]护理因素是保证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FDG 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肿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 图像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评价氟尿嘧啶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化疗疗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兴 何靖康 +3 位作者 倪斌 李忠诚 宋心雨 马海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60-1861,共2页
国内外文献报道18F0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在评估食管癌治疗疗效有较好的作用,有助于判断食管癌患者对放化疗的病理反应,可能在食管癌患者个体化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测定18F—FDG细胞结合率的方法,... 国内外文献报道18F0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在评估食管癌治疗疗效有较好的作用,有助于判断食管癌患者对放化疗的病理反应,可能在食管癌患者个体化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测定18F—FDG细胞结合率的方法,并通过细胞结合实验研究早期评价5-氟尿嘧啶(5-Fu)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ECA109细胞 5-尿嘧啶 化疗疗效 实验研究 食管癌 治疗疗效 病理反应
原文传递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辅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文 黄奕江 +1 位作者 李冀 蒙冲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2-403,共2页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CT引导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术是确诊肺部病灶的主要手段之一,准确率约74%~99%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PET/CT)有形态学与代谢功能状态学图像结合互补的优点,以...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CT引导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术是确诊肺部病灶的主要手段之一,准确率约74%~99%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PET/CT)有形态学与代谢功能状态学图像结合互补的优点,以PET/CT图像中代谢活跃的病变作为活检靶区,可提高穿刺准确率。本文回顾性分析CT引导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170例临床怀疑为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ET/CT在穿刺术前常规检查的必要性及其对穿刺准确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经皮穿刺活检 CT引导 临床应用 皮肺组织穿刺活检 FDGPET PET/CT
原文传递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诱导MCF-7细胞株的凋亡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爱梅 林夏雯 +1 位作者 贾鹏 郭万华 《东南国防医药》 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研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诱导体外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不同剂量18F-FDG加入体外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中共培养,以γ计数仪测定细胞摄取18F-FDG的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用TUNEL法测定细... 目的研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诱导体外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不同剂量18F-FDG加入体外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中共培养,以γ计数仪测定细胞摄取18F-FDG的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的数量。结果①相同数量级的MCF-7细胞对18F-FDG的摄取量与剂量增加呈线性;②流式细胞结果示:经12 h18F-FDG孵育引起MCF-7的平均早期凋亡率为12.5%,平均晚期凋亡率为39.3%,总平均凋亡率为51.8%。经24 h18F-FDG孵育引起MCF-7的平均早期凋亡率为10.4%,平均晚期凋亡率为42.1%,总平均凋亡率为52.5%;③TUNEL显示:用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表示,与空白对照组AI(5.13±1.51)%相比,18F-FDG孵育12 h爬片的AI为(45.93±1.51)%,18F-FDG孵育24 h爬片的AI为(46.93±1.52)%。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18F-FDG对MCF-7细胞诱导凋亡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MCf-7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肿瘤代谢参数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疗效评的估效能分析
18
作者 沈如月 李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0期102-106,共5页
目的分析^(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肿瘤代谢参数水平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疗效的评估效能,分析其代谢参数水平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2... 目的分析^(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肿瘤代谢参数水平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疗效的评估效能,分析其代谢参数水平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1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进行化疗,或加入利妥昔单抗(R-CHOP)进行化疗,化疗前及化疗中期(21 d为1个疗程,化疗2~4个疗程结束时)行^(18)F-FDG PET/CT检查,在化疗2~4个疗程后,依据化疗效果将其分为完全缓解(CR)组(37例)和非CR组(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前后^(18)F-FDG PET/CT检查病灶糖酵解总量(TLG)、肿瘤代谢体积(MTV)、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代谢参数对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CR组患者肿瘤代谢参数(TLG、MTV、SUVmax)水平均低于非CR组;ROC曲线分析显示,TLG、MTV、SUVmax对DLBCL患者化疗疗效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750、0.852、0.711,其中MTV最高,其次是TLG(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的肿瘤代谢参数TLG、MTV、SUVmax在评估DLBCL患者化疗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较低的肿瘤代谢参数与更好的临床疗效相关,这些代谢指标可以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体层扫描成像 肿瘤谢参数 化疗 效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及PET-CT在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华逢春 管一晖 赵军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16-219,226,共5页
PET在淋巴瘤的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PET-CT则集中了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显像的双重优势,对淋巴瘤病灶的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在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
20
作者 孙海辉 顾倩 +2 位作者 邱书珺 乔智红 王家强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5期428-429,共2页
PET/CT融合了功能性影像与解剖影像的信息,提高了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本文总结了85例肺癌患者的PET/CT显像,以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关键词 PET/CT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肺癌患者 临床诊断 价值 应用 功能性影像 解剖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