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1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超重肥胖患者血糖、血脂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1
作者 杨轶萍 《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伴超重肥胖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利拉鲁肽治疗后,其患者血糖、血脂及颈动脉硬化所产生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65例2型糖尿病伴超重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其口服常规... 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伴超重肥胖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利拉鲁肽治疗后,其患者血糖、血脂及颈动脉硬化所产生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65例2型糖尿病伴超重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其口服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各患者在入院后治疗所使用利拉鲁肽的不同剂量,将使用利拉鲁肽且剂量为1.5 mg/d患者分为A组(n=13),将使用利拉鲁肽且剂量为1.2 mg/d患者分为B组(n=32),将使用利拉鲁肽且剂量为0.9 mg/d患者分为C组(n=10),将使用利拉鲁肽且剂量为0.6 mg/d患者分为D组(n=10),在4组连续治疗4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糖耐量实验(OGTT)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比较4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指标[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差异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空腹血糖及A、B、C组OGTT 2 h血糖、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C组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TC、TG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C组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左右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左、右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减少,且A组小于B组,B组小于C组,C组小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出现恶心、腹痛及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伴超重肥胖患者耐受范围内,采用较高剂量的利拉鲁肽具有显著降患者血糖、血脂的作用,并能一定程度改善颈动脉硬化状况,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且不会额外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超重肥胖患者 利拉鲁肽 血糖 血脂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PACT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吴春华 余小珊 钟素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运用基于确定-定义-产生-应用-计算-跟踪(identify-map-produce-apply-calculatetrack,IMPACT)模式的延续性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运用基于确定-定义-产生-应用-计算-跟踪(identify-map-produce-apply-calculatetrack,IMPACT)模式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T2DM合并CHD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基于IMPACT模式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状况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况、压力管理、健康责任感、人际关系、营养、运动锻炼、精神成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PACT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调控老年T2DM合并CHD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并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老年2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四妙勇安汤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3
作者 刘长青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1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四妙勇安汤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四妙勇安汤治疗,治疗组予中药熏蒸联合四妙勇安汤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四妙勇安汤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四妙勇安汤治疗,治疗组予中药熏蒸联合四妙勇安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足背动脉血流量,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ABI、峰值血流速度、足背动脉血流量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四妙勇安汤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药熏蒸 四妙勇安汤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痰活血类中药干预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病变的Meta分析
4
作者 肖瑶 潘欣渝 +2 位作者 徐明君 曾贵兴 魏军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16-27,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化痰活血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颈动脉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化痰活血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颈动脉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3年9月18日期间,公开发表的中医益气化痰活血类中药治疗T2DM伴颈动脉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研究,2574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益气化痰活血类中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在提高总有效率[OR=2.69,95%CI(2.09,3.46)]、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MD=-0.15,95%CI(-0.20,-0.10)]、斑块面积[MD=-0.25,95%CI(-0.38,-0.12)]、斑块积分[MD=-0.39,95%CI(-0.56,-0.21)]、改善胰岛素抵抗[MD=-0.48,95%CI(-0.59,-0.37)]、糖化血红蛋白[MD=-0.45,95%CI(-0.70,-0.19)]、总胆固醇[MD=-0.43,95%CI(-0.66,-0.2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32,95%CI(-0.43,-0.21)]、降低同型半胱氨酸[MD=-2.30,95%CI(-3.15,-1.44)]和高敏C反应蛋白[MD=-1.67,95%CI(-2.38,-0.95)]方面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安全性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无明显差异[MD=0.82,95%CI(0.43,1.55),P=0.53]。结论益气化痰活血类中药可以有效治疗T2DM伴颈动脉病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然而由于所纳入文献质量欠佳,该结论还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痰活血 2糖尿病 动脉硬化 临床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症患者舌象微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魏锡文 郑曙琴 《辽宁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14-215,共2页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舌象微循环变化。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至2014年7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单纯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症患者,应用MOOR FLPI2变焦激光散斑血流...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舌象微循环变化。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至2014年7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单纯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症患者,应用MOOR FLPI2变焦激光散斑血流实时成像系统,针对受试者舌尖、舌根及舌的左右两侧四个位置,分别测量记录其舌体血流量,舌体血流面积,然后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症患者舌象微循环的异同。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舌面不同区域血流量的平均值及血流面积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症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症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 舌象微循环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婷 段姗姗 +1 位作者 匡剑韧 魏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9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43例,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93例,年龄(60.36±12.11)岁,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9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43例,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93例,年龄(60.36±12.11)岁,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结果分为:正常血压组(n=158)、杓型血压组(n=59)和非杓型血压组(n=226),比较3组间血压、血压变异性(采用血压标准差表示)及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以有无颈动脉硬化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非杓型血压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60.6%)明显高于杓型血压组(42.4%)(P〈0.01);非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脉压均高于杓型血压组(P〈0.01或P〈0.05);非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高于杓型血压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夜间舒张压下降率与颈动脉硬化独立相关[OR=0.952(95%CI:0.929~0.975);P〈0.01]。结论非杓型血压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是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变异性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国飞 钱禹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比值TG/HDL-C、TC/HDL-C、LDL-C/HDL-C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将其分为非...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比值TG/HDL-C、TC/HDL-C、LDL-C/HDL-C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将其分为非斑块组与斑块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并分析脂质比值(TG/HDL-C、TC/HDL-C、LDL-C/HDL-C)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进行ROC曲线绘制并分析。结果:斑块组的SBP、DBP、FPG、FINS、HOMA-IR、TC、LDL-C表达水平高于非斑块组(P<0.05);斑块组的TG/HDL-C、TC/HDL-C、LDL-C/HDL-C高于非斑块组(P<0.05);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脂质比值TG/HDL-C、TC/HDL-C、LDL-C/HDL-C与T2DM形成CAS的相关性显著,且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TG/HDL-C、TC/HDL-C及LDL-C/HDL-C、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0.8;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得出脂质比值与T2DM形成CAS之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脂质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呈现正相关,脂质比值升高会增加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脂质比值 动脉硬化 斑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林爱萍 于健 +4 位作者 祖颖 欧阳清 杨蓥境 苏珂 龙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5例,按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合并组41例、糖尿病组44例,检测血脂、ICAM 1、CRP及IMT...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5例,按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合并组41例、糖尿病组44例,检测血脂、ICAM 1、CRP及IMT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分析。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合并组患者LDL-C、TG、HOMA-IR、CRP和IMT明显升高(P<0.05,P<0.01),2组I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AM-1和CRP与IMT呈正相关;HOMA-IR、LDL-C、CRP和TG是IMT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易出现大血管病变;血清CRP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脂肪肝 动脉硬化 动脉狭窄 细胞黏附分子 C反应蛋白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冯亚敏 鲁一兵 +2 位作者 缪珩 金俊飞 祝群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观察降糖药物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及内皮功能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经彩超诊断为颈动脉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格列汀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西格列汀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 目的:观察降糖药物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及内皮功能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经彩超诊断为颈动脉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格列汀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西格列汀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对照组维持常规降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内皮素-1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丙二醛、SOD、内皮素-1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丙二醛、内皮素-1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P均<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丙二醛、SOD及内皮素-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西格列汀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动脉硬化 氧化应激 西格列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文龙 郭晓珍 +4 位作者 孙军卫 俞海燕 施广德 方铭 吴心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罗格列酮 2糖尿病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年慧 吴玉连 +3 位作者 刘加河 梁继兴 林丽香 陈刚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动脉硬化关系。方法收集18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均行HAMD-17量表测评,其中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HAMD-17≥17分)为病例组,78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动脉硬化关系。方法收集18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均行HAMD-17量表测评,其中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HAMD-17≥17分)为病例组,78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抑郁症患者(HAMD-17≤7分)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炎症、动脉硬化关系。结果 (1)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组BMI较大、腹围较大、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较对照组高、女性患者较多,治疗方式存在差异(P<0.05);2组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组IMT、CRP、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D评分与IMT呈正相关,标准回归系数为0.234,P<0.05,与HbA1c呈正相关,标准回归系数为0.348,P<0.01,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HAMD评分与CRP无相关性,标准回归系数为0.03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肥胖、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并发症、使用胰岛素治疗等都是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炎症、动脉硬化与抑郁症的发病过程有关,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均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抑郁症 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宓宇仙 李冬梅 +7 位作者 赵佳怡 才丽 汤为民 李岩 景影 张美艳 姜海荣 崔晓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8期1310-1311,共2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PAD)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病变,是导致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20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15%-2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PAD)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病变,是导致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20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15%-2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期预防,可以有效的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进展。本文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组与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组的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对比,旨在探讨更有效的临床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糖尿病 半胱氨酸 胱抑素C 患者 早期诊断 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隋萍 殷禄昌 刘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D)和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NLEASOD)的两组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找出引起LEASO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1例合并LEASOD做为病例组,58例NLEA...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D)和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NLEASOD)的两组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找出引起LEASO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1例合并LEASOD做为病例组,58例NLEASOD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收集与LEASOD发病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病程、高血压(H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α(Lpα)、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BUA),合并冠心病(CHD)、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表现出与LEASOD发病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在随后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吸烟史、病程、HBP、FPG、HbA1c、FCP、TG、TC、LDL-C、Lpα、ApoA1、ApoB、CHD、DPN作为相关影响因素被选入(P<0.05)。结论 ApoB、LDL-C、DPN、CHD为LEASOD发病的突出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清差异性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晓虎 林裕辉 +1 位作者 徐欣 范隆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18-21,共4页
目的通过蛋白组学研究,鉴定合并2型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患者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血清的差异性蛋白,为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LASO提供依据。方法收集DLASO、LASO各15例患者的血清,对蛋白进行提... 目的通过蛋白组学研究,鉴定合并2型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患者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血清的差异性蛋白,为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LASO提供依据。方法收集DLASO、LASO各15例患者的血清,对蛋白进行提取、定量和酶解,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技术,鉴定DLASO、LASO患者血清中的蛋白,筛选出DLASO患者与LASO患者的差异表达蛋白。利用PANTHER数据库对鉴定得到的差异性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作用和细胞组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蛋白质338种,筛选出差异性蛋白27种,其中DLASO患者出现表达上调蛋白8种、表达下调蛋白19种。在生物学过程方面,差异性蛋白主要为参与细胞反应(48.1%)、代谢过程(48.1%)和生物黏附(29.6%)的蛋白;在分子作用方面,差异性蛋白主要为参与细胞结合作用(33.3%)、催化活性作用(29.6%)和结构分子活性作用(18.5%)的蛋白;在细胞组分方面,差异性蛋白主要为位于细胞区域(14.8%)、细胞器(14.8%)和细胞外区域(14.8%)的蛋白。结论发现DLASO与LASO患者血清中的差异性蛋白27种,这些差异性蛋白可作为防治DLASO的潜在生物学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蛋白组学 同位素标记 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差异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志超 孟钰 +1 位作者 段会然 李恩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2-246,252,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4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H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成4组:A组(n=85):MHR<0.61×10^9;...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4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H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成4组:A组(n=85):MHR<0.61×10^9;B组(n=85):MHR为(0.61~0.90)×10^9;C组(n=85):MHR为(0.91~1.17)×10^9;D组(n=85):MHR>1.17×10^9。单因素分析4组患者基线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MHR与ASO相关性,探讨ASO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评价MHR对ASO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B组、C组及D组患者ASO发生率分别为21.18%、24.70%、47.06%及56.47%,4组ASO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组患者在体质指数、MHR、病程、单核细胞、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踝肱指数(ABI)、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SUA)、空腹胰岛素、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HR、Hcy、HOMA-IR、LDLC、HbA1c和SUA是AS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R与ABI呈负相关关系(r=-0.742,P<0.001)。ROC曲线显示,MHR诊断ASO的临界值为0.91×10^9,灵敏度为79.53%,特异度为81.22%,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MHR是T2DM患者合并AS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ASO呈正相关关系,对ASO预测、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2糖尿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的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岳修宇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9年第3期348-349,共2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采用二甲双胍联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予以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采用二甲双胍联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予以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酯蛋白(LDL-C)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弥漫性病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2 hPG、HOMA-IR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TG、TC、LDL-C低于对照组(P<0.05);弥漫性病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应用二甲双胍联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 二甲双胍
原文传递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有无合并2型糖尿病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洋 欧敬民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 分析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有无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目的 分析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有无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ASO患者106名,分为A组(不合并T2DM,n=40)及B组(合并T2DM,n=66)。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SO合并T2DM患者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CRP和NLR的诊断价值。结果 B组的CRP、NLR水平显著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平均血红蛋白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RP、NLR、前白蛋白、白球比例均为ASO合并T2DM患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RP最具有诊断预测价值。相关性分析显示,NLR和CRP的相关性最显著(r=0.803,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RP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687(95%CI:0.583~0.792),NLR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659(95%CI:0.552~0.767),均对ASO合并T2DM患者具有明确诊断价值(P<0.01)。结论 CRP、NLR是ASO合并T2DM患者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寿广 王雪梅 刘金婷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0期173-174,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次/天,14天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丹红注射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郁卫刚 郭晓珍 +5 位作者 俞海燕 孙军卫 施广德 黄文龙 方铭 吴心池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110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维持原治疗;观察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和6个月分别检测...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110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维持原治疗;观察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和6个月分别检测血糖、血脂、血尿酸和肾功能,用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管腔内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给予罗格列酮干预3个月血尿酸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干预6个月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干预6个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少、管腔内径增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减少和类型改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降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延缓其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斑块,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罗格列酮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谢莉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将其分为斑块组(70例,46.7%)与非斑块组(80例,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将其分为斑块组(70例,46.7%)与非斑块组(80例,53.3%)。对两组病人进行常规指标采集与实验室指标检查,对各指标项目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T2DM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性别、吸烟、腰臀比、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浆胰岛素(2hINS)、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TG、HDL-C、C肽等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T2DM病程、SBP、LDL-C进入方程,提示该6项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T2DM病程、SBP、LDL-C等是T2DM合并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相关脑血管并发疾病的整体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动脉硬化 斑块形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