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9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合试剂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的合成与应用
1
作者 胡居吾 卢曦 +1 位作者 张鹏 邓方坤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179-181,共3页
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CDMT)是商品化的常用于羧酸的活化和酰胺合成的缩合试剂。CDMT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活性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使用。CDMT与羧酸在有机碱N-甲基吗啉(NMM)作用下生成活性脂。本文对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 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CDMT)是商品化的常用于羧酸的活化和酰胺合成的缩合试剂。CDMT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活性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使用。CDMT与羧酸在有机碱N-甲基吗啉(NMM)作用下生成活性脂。本文对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的合成方法,和其在酰胺,肽,脂,酸酐,醛,酮,芳香酮,炔酮,芳基偶联物,3,5-二取代1,2,4-恶二唑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6-甲氧基-1 3 5-三嗪(CDMT) 缩合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烷基-6-甲氧基-1,4-苯醌的全合成
2
作者 武利强 杨春广 +1 位作者 杨利敏 杨丽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449,共6页
3,5-二甲氧基苯甲醛经格氏、氧化反应制到3,5-二甲氧基苯基烷基酮,然后在微波辐射下经黄鸣龙还原和选择性脱甲基化、Teuber氧化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产率均在50%以上.产物结构经IR,1H NMR,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微波辐射 2-烷基.6-甲氧基-1 4-苯醌 黄鸣龙还原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通过促进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表达调节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钟妮尔 王菲 +1 位作者 邓纪钊 杨光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和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SOAT1)在心力衰竭(HF)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模型组、sh-NC组、sh-SOAT1组、sh-METTL3组、sh-METTL3+Vector组、sh-ME...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和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SOAT1)在心力衰竭(HF)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模型组、sh-NC组、sh-SOAT1组、sh-METTL3组、sh-METTL3+Vector组、sh-METTL3+pcDNA-SOAT1组、sh-IGF2BP1组、sh-IGF2BP1+Vector组、sh-IGF2BP1+pcDNA-SOAT1组。对照组细胞在正常氧环境培养,其余各组均在缺氧环境培养。采用Me-RIP分析SOAT1 mRNA的N6-甲基腺嘌呤(m6A)富集水平;RIP分析验证SOAT1 mRNA与METTL3和IGF2BP1蛋白的结合情况;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摄取、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通过横向主动脉收缩(TAC)手术构建HF模型,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F组、HF+LV-NC组、HF+sh-SOAT1组、HF+sh-SOAT1+METTL3组和HF+sh-SOAT1+IGF2BP1组,术后均饲养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分析左心室的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分析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SOAT1、METTL3和IGF2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氧模型组SO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细胞活力和葡萄糖摄取水平减少,细胞凋亡率、ROS、LDH、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与sh-NC组比较,sh-METTL3组、sh-IGF2BP1组和shSOAT1组SO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活力和葡萄糖摄取水平增多,细胞凋亡率、ROS、LDH、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P <0.05)。与sh-NC组比较,sh-METTL3组Anti-METTL3抗体下拉的复合物中m6A修饰的SOAT1 mRNA减少,sh-IGF2BP1组SOAT1 mRNA的半衰期更短;分别与sh-METTL3+vector组和sh-IGF2BP1+vector组比较,sh-METTL3+pcD NA-SOAT1组和shIGF2BP1+pcD NA-SOAT1组细胞活力均更低、细胞凋亡均更高(P <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HF组大鼠心脏组织中SOAT1、METTL3和IGF2BP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心脏梗死面积增大,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VFS)、左心室最大压力和dP/dt均降低,左心室舒张内径和收缩内径(LVID,d和LVID,s)]均增大;HF+sh-SOAT1组大鼠心脏梗死面积比HF+LV-NC组减小,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而HF+sh-SOAT1+METTL3组和HF+sh-SOAT1+IGF2BP1组大鼠心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P <0.05)。结论 IGF2BP1通过识别METTL3-m6A介导的SOAT1 mRNA促进其稳定性,上调SOAT1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HF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RNA N6腺苷甲基化 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原文传递
2,6-二甲氧基-1,4-苯醌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缓解小鼠的感染性休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玮 邓蒙蒙 +6 位作者 曾尧 刘辰菲 尚菲菲 许文豪 蒋昊轶 王凤超 杨燕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4-1032,共9页
目的 探究发酵小麦胚芽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2,6-二甲氧基-1,4-苯醌(DMQ)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缓解小鼠感染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学水平:在BMDM细胞中,经脂多糖(LPS)预处理、DMQ干预后,利用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ATP、尿酸... 目的 探究发酵小麦胚芽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2,6-二甲氧基-1,4-苯醌(DMQ)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缓解小鼠感染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学水平:在BMDM细胞中,经脂多糖(LPS)预处理、DMQ干预后,利用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ATP、尿酸钠结晶(MSU)分别活化经典NLRP3炎症小体以及胞内转染LPS活化非经典NLRP3炎症小体。利用聚脱氧腺苷酸(Poly A:T)活化AIM2炎症小体。在THP-1细胞中,利用Nigericin活化经典NLRP3炎症小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测定NLRP3炎症小体活化产物的表达水平。蛋白分子水平:利用免疫共沉淀探究DMQ阻断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具体机制。动物水平: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感染性休克LPS组、DMQ 20 mg/kg治疗组、DMQ 40 mg/kg治疗组,6只/组,待DMQ治疗组小鼠预注射相应浓度DMQ后,对照组小鼠注射无菌PBS,其余3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同剂量LPS,利用ELISA检测DMQ干预对LPS诱导的小鼠感染性休克模型中血清和腹腔灌洗液中TNF-α和IL-1β分泌水平的影响。DMQ预处理后注射LPS观察记录小鼠36 h内的生存状态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DMQ可有效抑制小鼠BMDM细胞和人THP-1细胞中经典NLRP3炎症小体活化(P<0.05),在小鼠BMDM细胞中对非经典NLRP3炎症小体活化也起到有效抑制作用(P<0.05),DMQ对AIM2炎症小体活化无影响(P>0.05)。进一步实验结果揭示DMQ可阻断ASC和NLRP3之间的相互作用。DMQ治疗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和腹腔液中IL-1β的分泌水平(P<0.05)并延长小鼠生存时间(P<0.05)。结论 发酵小麦胚芽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DMQ通过阻断ASC和NLRP3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感染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甲氧基-1 4-苯醌 NLRP3炎症小体 感染性休克 发酵小麦胚芽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光诱导催化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
5
作者 康建军 王津 陈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6,共7页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到83%。该合成路径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等特点,为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 3 4-二氢异喹啉-1(2H)- 异喹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ET反应制备5(6)-羟基-2-烷基-1,4-二甲氧基苯
6
作者 赵宇 李薇 +1 位作者 赵成学 陈庆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1-594,共4页
通过单电子转移 (ET)反应间接制备了 5(6) -羟基 - 2 -烷基 - 1 ,4-二甲氧基苯 .通过 2 -烷基 -1 ,4-二甲氧基苯 (1 )与过氧化二对硝基苯甲酰 (2 )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苯环上引入芳酰氧基 ;然后在温和条件下水解 ,可得到互为位置异构体... 通过单电子转移 (ET)反应间接制备了 5(6) -羟基 - 2 -烷基 - 1 ,4-二甲氧基苯 .通过 2 -烷基 -1 ,4-二甲氧基苯 (1 )与过氧化二对硝基苯甲酰 (2 )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苯环上引入芳酰氧基 ;然后在温和条件下水解 ,可得到互为位置异构体的两种稀有酚 3和 4.用 1H NMR、IR、MS分别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 .反应机理研究发现 ,反应物 2在 1存在条件下 ,其分解速度急剧加快 ;用顺磁共振技术检测到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阳离子基信号 ,证明反应物 1和 2的反应是单电子转移反应 .该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较高 ,产物易于分离纯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子转移 阳离子自由基 5(6)-羟基-2-烷基-1 4-二甲基苯 ET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梅黄酮衍生物通过Bcl-2相关转录因子1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程颢颐 陈佳欣 +2 位作者 白春华 张学武 李晓莞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目的探讨珍珠梅黄酮衍生物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methoxy-8-methoxyflavonoids,DMF)通过Bcl-2相关转录因子1(Bclaf1)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和W... 目的探讨珍珠梅黄酮衍生物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methoxy-8-methoxyflavonoids,DMF)通过Bcl-2相关转录因子1(Bclaf1)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HepG2、Hep3B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分子对接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中Bclaf1的作用;敲除人肝癌细胞中Bclaf1后,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和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DMF对敲除Bclaf1的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构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DMF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DMF通过Bclaf1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机制。结果DMF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并抑制侵袭转移相关蛋白MMP2、MMP9表达;Bclaf1在肝癌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DMF与Bclaf1稳定结合,抑制Bclaf1表达。敲除Bclaf1后DMF进一步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体内实验结果显示,DMF抑制肿瘤生长,下调肿瘤组织中Bclaf1、MMP2、MMP9的表达。结论DMF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其作用机制与抑制Bclaf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梅 4′ 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 肝细胞癌 侵袭转移 Bcl-2相关转录因子1
原文传递
分子化合物4-甲氧基苄基-N-甲基-4-苯乙烯酮-2-苯乙酰胺抑制肺癌细胞NCI-H1299转移的研究
8
作者 陆俊鸿 邹青容 +4 位作者 熊传伟 覃梅 吴甲媛 李映新 曹思思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探讨以转录因子叉头框C1(Forkhead box C1,FOXC1)蛋白结构为基础设计合成的标题化合物对肺癌细胞NCI-H1299的抑制作用。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评估FOXC1与标题化合物的结合能力;MTT检测标题化合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分别用5、10μmol/L标... 探讨以转录因子叉头框C1(Forkhead box C1,FOXC1)蛋白结构为基础设计合成的标题化合物对肺癌细胞NCI-H1299的抑制作用。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评估FOXC1与标题化合物的结合能力;MTT检测标题化合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分别用5、10μmol/L标题化合物作用肺癌细胞NCI-H129912 h,Transwell实验检测标题化合物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肺癌细胞LUC-NCI-H1299,左心室注入小鼠体内构建转移瘤模型,分为对照组、低剂量(4 mg/kg)和高剂量(8 mg/kg)组,尾静脉注射治疗,观察化合物对肿瘤在体内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FOXC1与标题化合物对接结合能为-6.9 kcal/mol,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细胞增殖,其中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均有抑制效果,且高剂量组抑制效果更显著,体内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标题化合物能有效抑制肺癌在体内的转移。综上,标题化合物与FOXC1能有效对接,在体外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在体内可减少肺癌细胞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4-甲氧基苄基-N-甲基-4-苯乙烯酮-2-苯乙酰胺 转移 FOXC1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填精凉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外周血ET-1、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多慧玲 魏华娟 +2 位作者 吴笛 梁燕 朱晓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3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益肾填精凉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7例HSPN患... 目的:探讨益肾填精凉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7例HS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中脱落3例,剩余45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口服贝那普利、泼尼松以及双嘧达莫。研究组中脱落4例,剩余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填精凉血汤口服。2组均治疗12 w。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外症状(皮肤紫癜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红细胞计数(U-RBC)、免疫T细胞亚群(CD4^(+)、CD8^(+)阳性率及CD4^(+)/CD8^(+)比值)水平、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肾脏微循环指标(ET-1、TXB2、6-Keto-PGF1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2.22%)(P<0.05)。研究组皮肤紫癜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消失时间均缩短;中医证候积分,24 hUpro、Scr、BUN、β2-MG、U-RBC,CD8^(+)水平,IL-1、IL-17、TNF-α,ET-1、TXB2均降低;CD4^(+)、CD4^(+)/CD8^(+)水平,6-Keto-PGF1α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肝、肾功能等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肾填精凉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HSPN的疗效确切,能缩短肾外症状消失时间,调节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单纯服用西药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益肾填精凉血汤 肾功能 内皮素-1 血栓素-2 6--前列腺素F1Α 肾脏微循环 增效减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10
作者 刘晓冬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107,共8页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对人肝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TT检测其细胞活力,发现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降低了人肝癌细胞系的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通过上调Cle-caspase3、Bad和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来诱导肝癌细胞Hep3B凋亡。为进一步检测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细胞发生凋亡的原因,使用荧光探针JC-1检测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处理后Hep3B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绿色荧光增强,红色荧光减弱,说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能通过线粒体损伤来诱导Hep3B细胞凋亡。由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诱导Hep3B细胞凋亡。因此,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氧基-苯巯基)-5 8-甲氧基-1 4-二酮 Hep3B细胞系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桃根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娅妮 高雨桐 +3 位作者 陈铭 韦秀莎 张士军 黄仁彬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杨桃根提取物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及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 目的:探讨杨桃根提取物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及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高、中、低剂量组。使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复制T2DM合并NAFLD小鼠模型。连续给药治疗8 w,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小鼠肝脏指数;检测肝功能、血脂、TNF-α、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p-P38MAPK蛋白表达;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各组肝脏指数、FBG、FINS、HOMA-IR、TG、TC、ALT、AST、TNF-α、IL-6及肝组织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各组肝脏病理损伤及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脂滴沉积减少。结论: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能改善T2DM合并NAFLD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其肝脏脂肪变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产生及调节p-P38MAPK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十二烷基-6-甲氧基-2 5-二烯-1 4-环己二酮 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萍 王誉湘 +6 位作者 谢静晓 王璐 陈秋燕 陈林倩 刘林 钟怡颖 黄仁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930-937,共8页
目的:研究杨桃根提取物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DMDD)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C57BL/6小鼠构建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和DMD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给药1... 目的:研究杨桃根提取物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DMDD)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C57BL/6小鼠构建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和DMD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给药14 d后,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移植瘤组织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核因子(NF)-κB p65(p65)和磷酸化p65(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MDD低、中、高剂量组和顺铂组瘤体生长缓慢,抑瘤率分别为51.08%、39.81%、46.92%、56.98%。DMDD高剂量组肺脏指数、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DMDD各剂量组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给予DMDD后坏死区域明显,细胞排列疏松,细胞核固缩。与模型组比较,DMDD中、高剂量组和顺铂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DMDD各剂量组和顺铂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而p-p65/p65比值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DMDD可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十二烷基-6-甲氧基-2 5-二烯-1 4-环己二酮 肺癌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血栓素B2联合6-酮-前列腺素F1α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允 胡文晋 +1 位作者 赵骁虎 王爱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血栓素B2(TXB2)联合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拟行TKA的156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下肢DVT将其分为并发组(n=52)和非并发...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血栓素B2(TXB2)联合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拟行TKA的156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下肢DVT将其分为并发组(n=52)和非并发组(n=104)。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D-D、TXB2、6-K-PGF1α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KA后并发下肢DVT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24 h血清D-D、TXB2联合6-K-PGF1α对TKA后并发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结果:并发组术后24 h血清D-D、TXB2水平均高于非并发组(P<0.05),术后24 h血清6-K-PGF1α水平低于非并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24 h血清D-D、TXB2、6-K-PGF1α水平均是TKA后并发下肢DVT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D、TXB2联合6-K-PGF1α预测TKA后并发下肢DVT的灵敏度为94.23%,曲线下面积为0.925,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与各指标单独预测基本一致。结论:术后24 h血清D-D、TXB2、6-K-PGF1α水平均对TKA后并发下肢DVT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血栓素B2 6--前列腺素F1Α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的合成及用于汞的光度测定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文革 赵书林 李舒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ABMBTT),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验证。研究了该试剂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9.5~11.0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有Triton X-100存在下,ABMBTT与汞反应形成2...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ABMBTT),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验证。研究了该试剂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9.5~11.0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有Triton X-100存在下,ABMBTT与汞反应形成2:1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0×10^5L·mol^-1·cm^-1,汞的浓度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焦磷酸钠存在下,常见离子基本不干扰。已应用于工业废水中微量汞的测定,测定结果的RSD小于3.5%,与二苯硫腙光度进行验证,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合成 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苯基-2-吡唑啉的合成及锌离子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安博 徐助雄 +2 位作者 吴婧 冯玉英 王炳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5-1368,共4页
设计合成了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苯基-2-吡唑啉(4),测试了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锌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作为锌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的干扰较小,对于锌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 设计合成了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苯基-2-吡唑啉(4),测试了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锌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作为锌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的干扰较小,对于锌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乙酰基-3-(2-羟基-4 6-甲氧基苯基)-5-苯基-2-吡唑啉 锌离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4-(4-苯基-1,2,5-噁二唑-2-氧化物-3-)甲氧基苯甲酯原料药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静 刘文英 +2 位作者 张奕华 黄海燕 李强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51-953,共3页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4-(4-苯基-1,2,5-噁二唑-2-氧化物-3-)甲氧基苯甲酯(ZLR-8)原料药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色 谱柱为LichrospherODS柱(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4-(4-苯基-1,2,5-噁二唑-2-氧化物-3-)甲氧基苯甲酯(ZLR-8)原料药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色 谱柱为LichrospherODS柱(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55:20:10),检测波长为226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 中间体及各降解产物对样品测定不产生干扰,ZLR-8的浓度为11.18~223.6mg·L^-1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n=5),重复性良好(RSD%=0.47,n=6),检测限为54μg·L^-1。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ZLR-8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 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4(4-苯基-1 2 5-噁二唑-2-氧化物-3-)甲氧基苯甲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3,5,5,5-七甲基-3-[2-(三甲氧基硅烷基)乙基]三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江振林 王朝生 +2 位作者 王华平 季诚昌 刘启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44,共5页
以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为原料,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在氮气保护下合成1,1,1,3,5,5,5-七甲基-3-[2-(三甲氧基硅烷基)乙基]三硅氧烷(β-HTEOs),并用气相色谱-色谱连用(GC-MS)、核磁... 以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为原料,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在氮气保护下合成1,1,1,3,5,5,5-七甲基-3-[2-(三甲氧基硅烷基)乙基]三硅氧烷(β-HTEOs),并用气相色谱-色谱连用(GC-MS)、核磁共振谱(1 H-NMR、29Si-NMR)、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FT-IR)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通过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以及催化剂浓度对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得到β-HTEOs合成的最优化条件,采用视频接触角仪测定其在玻璃基材上润湿铺展情况,表明β-HTEOs在玻璃基材上完全铺展,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 3 5 5 5-七甲基-3-[2-(三甲氧基烷基)乙基]三硅氧烷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氨甲基-5-氮杂螺[2,4]庚烷-5-基)-1-环丙基-6-氟-8-甲氧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抗菌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戚建军 郭慧元 +1 位作者 刘明亮 孙兰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 寻找新的广谱、高效、低毒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方法 设计合成 7 (7 氨甲基 5 氮杂螺 [2 ,4 ]庚烷 5 基 ) 1 环丙基 6 氟 8 甲氧基 1,4 二氢 4 氧代喹啉 3 羧酸及其类似物 ,测定其体内外活性。结果 共合成了 2 0个新化合... 目的 寻找新的广谱、高效、低毒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方法 设计合成 7 (7 氨甲基 5 氮杂螺 [2 ,4 ]庚烷 5 基 ) 1 环丙基 6 氟 8 甲氧基 1,4 二氢 4 氧代喹啉 3 羧酸及其类似物 ,测定其体内外活性。结果 共合成了 2 0个新化合物 ,经1 HNMR ,MS和HRMS确证其结构。其中 5个目标化合物 (2 2~ 2 6 )有广谱活性 ,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很强的活性。其中化合物 2 4对所试的 13株革兰氏阳性菌的MIC值均 0 0 3mg·L- 1 ,其活性优于对照药克林沙星和加替沙星 ,对所试的 6株革兰氏阴性菌 ,其活性相当于或低于对照药。结论 化合物 (2 2~ 2 6 )值得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革兰氏阳性菌 抗菌作用 7-(7-氨甲基-5-氮杂螺[2 4]庚烷-5-基)-1-环丙基-6--8-甲氧基-1 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的合成及Cu^(2+)荧光探针行为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安博 吴婧 +1 位作者 徐助雄 王炳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06-2310,共5页
设计合成了6个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4a~4f.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铜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f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对于铜离子有着较高... 设计合成了6个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4a~4f.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铜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f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对于铜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乙酰基-3-(2-羟基-4 6-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 CU2+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作为测定镉的光度试剂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文革 赵书林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共3页
研究了新试剂1 偶氮苯 3 (6 甲氧基 2 苯并噻唑) 三氮烯(AMBT)在TritonX 100存在下与镉的显色反应,并基于该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镉的新方法。在pH9 5~10 5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AMBT与镉反应形成2∶1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 研究了新试剂1 偶氮苯 3 (6 甲氧基 2 苯并噻唑) 三氮烯(AMBT)在TritonX 100存在下与镉的显色反应,并基于该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镉的新方法。在pH9 5~10 5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AMBT与镉反应形成2∶1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74×105。在25mL溶液中,镉的质量浓度在0~1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在掩蔽剂存在下,一定量常见离子基本不干扰。用于工业废水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