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用之争”与白话文运动——20世纪中国语言变革与文学发展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殷国明 《河北学刊》 2001年第6期58-64,共7页
从“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角度去考察中国 2 0世纪文学中的语言变革 ,尤其是“白话文”运动 ,是一种新的思路 ,其目的是揭示出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内部的裂变。本文认为 ,这场语言变革一方面表现了中国文化在新形势下所面... 从“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角度去考察中国 2 0世纪文学中的语言变革 ,尤其是“白话文”运动 ,是一种新的思路 ,其目的是揭示出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内部的裂变。本文认为 ,这场语言变革一方面表现了中国文化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自我调整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变革 中国 20世纪 社会变革 文学发展 白话文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眸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百年历程——评《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史》
2
作者 王烨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1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文学史观念 百年历程 文学发展 20世纪中国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 成长历程 史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社会重大变革与文学价值体系重建 被引量:2
3
作者 程金城 马晖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社会变革 文学价值论 文学价值重建 精神文化 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与建构”述略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先霈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与建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文学现象 民族文化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年中国传统人文学科的变革特色及其原因
5
作者 王民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哲学、文学、史学是中国的传统人文学科,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20世纪初年,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中国传统人文学科中观念与内容之更新。本文认为,哲学表现出的多元性和政治性,资产阶级倡导的新史学的建立,文学紧密配合政... 哲学、文学、史学是中国的传统人文学科,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20世纪初年,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中国传统人文学科中观念与内容之更新。本文认为,哲学表现出的多元性和政治性,资产阶级倡导的新史学的建立,文学紧密配合政治斗争和社会教育而表达出的资产阶级新兴文学观与技法,分别是20世纪初年中国传统人文学科变革的特色。20世纪初年中国传统人文学科的变革是在特定的社会氛围中开展的,封建专制崩溃的前夜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历史机遇。这一变革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传统人文学 哲学 文学 史学 近代 文化发展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分期
6
作者 李茂民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9-73,共5页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断代与分期应当根据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这种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于文学叙事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 ,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在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是 2 0世纪初的 190 3—190 5年 ,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在叙事结...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断代与分期应当根据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这种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于文学叙事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 ,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在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是 2 0世纪初的 190 3—190 5年 ,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在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是 1985年 ,据此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始于 190 3— 190 5年 ,中国当代文学始于 1985年。中国古典文学具有前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后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古典文学 发展 文学 断代 分期 现代文学 叙事结构 当代文学 后现代性 现代性 前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艰难历程
7
作者 靳新来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5期75-77,共3页
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整体。整个 2 0世纪 ,中国文学都是在传统与反传统、民族性与世界性、政治与文学三对基本矛盾中不断生成和增长现代性新质。 2
关键词 现代性 20世纪 中国文学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20世纪中国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8
作者 林志彬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林志彬教授主编的《嘉言懿行一老一辈药理学家讲述自己的故事》,该书收录26位作者的自传体文章,这些文章所述的内容可视为是20世纪中国药理学历史的一部分,读后无不为老一代药理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操、勇...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林志彬教授主编的《嘉言懿行一老一辈药理学家讲述自己的故事》,该书收录26位作者的自传体文章,这些文章所述的内容可视为是20世纪中国药理学历史的一部分,读后无不为老一代药理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操、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乐于奉献甘当人梯的学者风范所感动。书中林教授所撰“前言一兼回顾20世纪中国药理学的发展历程”一文以准确而精练的语言概括介绍了20世纪中国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对中青年药理工作者了解中国药理学的历史颇有助益。本刊编辑部征得林教授同意,并经他本人对文章稍加修改。特刊出此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药理学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的历程和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贾玉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5-12,共8页
中国“工业文学”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以来,它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繁荣、迂回、歧途、振兴七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自己的格局与风貌。中国“工业文学”的发展尚不能令人满意,这与社会发展状况、作家主体存在、指导思想方面的偏... 中国“工业文学”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以来,它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繁荣、迂回、歧途、振兴七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自己的格局与风貌。中国“工业文学”的发展尚不能令人满意,这与社会发展状况、作家主体存在、指导思想方面的偏颇有关。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领域问题的增多,工业文学必将走向新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工业文学 历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重庆文学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晓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6-39,共4页
在巴蜀文学一体化的语境中,重庆文学的特殊性被认为只是四川文学中的一个局部问题。但是当历史出现新的契机,重庆从行政区划上脱离四川再次成为直辖市,人们开始注意到,重庆文学在20世纪中图文学版图中有其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现代... 在巴蜀文学一体化的语境中,重庆文学的特殊性被认为只是四川文学中的一个局部问题。但是当历史出现新的契机,重庆从行政区划上脱离四川再次成为直辖市,人们开始注意到,重庆文学在20世纪中图文学版图中有其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现代重庆文学的发生与重庆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有着密切的联系。30年代以来的抗战军兴促使现代重庆文学在30年代末到40年代形成第一次有相当规模的发展高潮。但此后重庆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的形象较为暗淡,只有50年代中后期一批表现西南内陆生活的诗人群和长篇小说《红岩》较为引人注目。新时期以来重庆文学形成又一次高潮,突出表现在诗歌创作及对国统区大后方文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方面。但重庆文学尚未有效确立自己的主体性,重庆文学的特殊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重庆文学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变革纵观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芃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77-81,共5页
结合20世纪的百年中国社会发展历程背景,以及每阶段中国美术论争的焦点问题,介绍有关中国意笔人物画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变革史实,评析中国意笔人物画在内容、形式和技艺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对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在不同历史阶段(具体... 结合20世纪的百年中国社会发展历程背景,以及每阶段中国美术论争的焦点问题,介绍有关中国意笔人物画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变革史实,评析中国意笔人物画在内容、形式和技艺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对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在不同历史阶段(具体分开创性试验期、探索性发展期和多样化繁荣期三个阶段)中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进行分别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意笔人物画 变革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范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11,共7页
一代文学的发展,其原因可能有多种多样,但究其极,却无不与该时期历史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结构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运行机制有关。 与以往的历史阶段一样,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所不同者,只不过是... 一代文学的发展,其原因可能有多种多样,但究其极,却无不与该时期历史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结构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运行机制有关。 与以往的历史阶段一样,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所不同者,只不过是各有各的具体内容和运行方式罢了。而这,恰恰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分野,也是我们考察某一历史时期独特内客和运行机制的基本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经济变革 二十世纪 海派文学 中国历史 审美文化 新经济形态 文学 20世纪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生共长的长青藤与参天大树——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平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0-65,共6页
20世纪中国文学十分幸运地发生、发展在一个现代传播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影,是现代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过去的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的文学作品借助电影这一现代传播的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经久不衰;电影也从20世纪中国文学的... 20世纪中国文学十分幸运地发生、发展在一个现代传播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影,是现代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过去的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的文学作品借助电影这一现代传播的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经久不衰;电影也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宝库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近百年来,它们互生互长,共同繁荣,结出了累累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现代传播 电影 改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价值观与20世纪中国作家的思想历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剑华 《河北学刊》 2001年第5期56-60,共5页
主流价值观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结盟关系,是当前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严肃而又敏感、复杂而又无 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的主旨,就是要从宏观审视的角度出发,力求深入探讨主流价值观对于20世纪中国作家思想历 程的巨大... 主流价值观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结盟关系,是当前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严肃而又敏感、复杂而又无 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的主旨,就是要从宏观审视的角度出发,力求深入探讨主流价值观对于20世纪中国作家思想历 程的巨大影响.并从中寻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价值观 20世纪 中国 作家 思想历程 文学创作 思想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中的金庸小说——《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小记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兴宅 《粤海风》 1998年第3期44-45,共2页
在正统文人的眼里,武侠小说只是文苑里的野草闲花、供人消遣娱乐的东西,上不了台面,进不了高雅文学的殿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人们的文学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重新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 在正统文人的眼里,武侠小说只是文苑里的野草闲花、供人消遣娱乐的东西,上不了台面,进不了高雅文学的殿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人们的文学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重新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用新的眼光打量武侠小说及通俗文学。金庸的小说在香港这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大都市异峰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小说 武侠小说 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金庸作品 多维视野 发展历程 通俗文学 市场经济体系 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灵的呼唤——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16
作者 农莉芳 李蔚松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88-92,共5页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女性文学始终贯穿着女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主题。在这近百年的探索过程中 ,女性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 70年代未探寻“与男人一样”的作为“人”的价值阶段 :二是 8...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女性文学始终贯穿着女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主题。在这近百年的探索过程中 ,女性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 70年代未探寻“与男人一样”的作为“人”的价值阶段 :二是 80年代探寻“与男人不一样”的作为“女人”特有的价值阶段 :三是 90年代以来探寻“与别人不一样”的作为“个人”的价值阶段。从不同阶段的女性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 ,可以透视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女性 文学 中国 嬗变 心灵 90年代 80年代 发展过程 作家 价值 运动 文化 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文学与美的思考——评泓峻教授《共生与互动——20世纪前期的文学观念变革与语言变革》
17
作者 许丙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9-51,共3页
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它们承前启后,思想活跃激荡,感情丰富强烈,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大家辈出,著作繁盛。这是中国悠久历史上文化创造最辉煌绚丽的时代,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语言变革 观念变革 文学 共生 教授 中国文化 承前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的蜕变——对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文化冲突与重构的审视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中阳 《理论与创作》 2005年第4期21-25,共5页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的历史产物,人类所有的伟大的文化,大都产生于城市.斯宾格勒说:"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的历史产物,人类所有的伟大的文化,大都产生于城市.斯宾格勒说:"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 文化冲突 市民文学 市民文化 蜕变 乡村文化 审视 人类社会发展 文化重构 市民精神 城市类型 斯宾格勒 农业文化 文化本质 宗法文化 城市文化 青春期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研究20世纪希伯来文学——《变革中的20世纪希伯来文学》成果概要
19
作者 钟志清 《学术动态(北京)》 2013年第16期16-20,共5页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钟志清研究员的专著《变革中的20世纪希伯来文学》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6年立项)成果,并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它是一项基础研究,目的在于立足于中国本土和中国学术界的需要,填补国...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钟志清研究员的专著《变革中的20世纪希伯来文学》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6年立项)成果,并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它是一项基础研究,目的在于立足于中国本土和中国学术界的需要,填补国内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在此基础上,能对国内中东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伯来文学 20世纪 系统研究 变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外国文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 社会科学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 被引量:1
20
作者 管华 管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近代文学研究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学术史 《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 文学研究史 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