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体用之争”与白话文运动——20世纪中国语言变革与文学发展关系的探讨 |
殷国明
|
《河北学刊》
|
2001 |
4
|
|
2
|
回眸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百年历程——评《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史》 |
王烨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 |
0 |
|
3
|
20世纪中国社会重大变革与文学价值体系重建 |
程金城
马晖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4
|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与建构”述略 |
王先霈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5
|
20世纪初年中国传统人文学科的变革特色及其原因 |
王民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2 |
0 |
|
6
|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分期 |
李茂民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7
|
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艰难历程 |
靳新来
|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0 |
|
8
|
回顾20世纪中国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
林志彬
|
《中国药理通讯》
|
2007 |
0 |
|
9
|
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的历程和展望 |
贾玉民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4
|
|
10
|
20世纪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重庆文学 |
周晓风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8
|
|
11
|
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变革纵观 |
李芃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5 |
3
|
|
12
|
经济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孔范今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3
|
互生共长的长青藤与参天大树——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 |
李小平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4
|
主流价值观与20世纪中国作家的思想历程 |
宋剑华
|
《河北学刊》
|
2001 |
1
|
|
15
|
多维视野中的金庸小说——《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小记 |
林兴宅
|
《粤海风》
|
1998 |
2
|
|
16
|
心灵的呼唤——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
农莉芳
李蔚松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7
|
语言、文学与美的思考——评泓峻教授《共生与互动——20世纪前期的文学观念变革与语言变革》 |
许丙泉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8
|
艰难的蜕变——对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文化冲突与重构的审视 |
田中阳
|
《理论与创作》
|
2005 |
1
|
|
19
|
系统研究20世纪希伯来文学——《变革中的20世纪希伯来文学》成果概要 |
钟志清
|
《学术动态(北京)》
|
2013 |
0 |
|
20
|
评《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 |
管华
管林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