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5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革理论改良手术室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魏婷 吕晓宏 吴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变革理论改良手术室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至6月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变革理论改良手术室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至6月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手术室常规护理,将2023年7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接受基于变革理论的改良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后眼压、手术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0.05),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变革理论的改良手术室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可缩短手术用时、减轻手术应激、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理论 室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音乐疗法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谭珊珊 王艳 +2 位作者 何文文 秦兵 朱江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7期156-160,共5页
目的评估个体化音乐疗法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4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6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评估个体化音乐疗法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4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6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个体化音乐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身心应激反应、患者配合度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生性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个体化音乐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疼痛焦虑情绪,减轻心血管反应,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手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个体化音乐疗法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李文焘 王瑞峰 唐文建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PPV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充术治疗,比较两组黄斑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不同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黄斑裂孔闭合率和视网膜复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BCVA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患者可提高黄斑裂孔闭合率和视网膜复位率,以及降低BCVA水平的效果优于PPV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翻转填塞 内界膜剥离 高度近视 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视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手术+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王亮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11-13,18,共4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疗效,分析对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54例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的DR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行PPV治疗,...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疗效,分析对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54例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的DR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行PPV治疗,治疗组30例接受PPV+PRP治疗。术前两组均注射康柏西普,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术后1周、术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值(BCVA)、眼内压(IO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周边视野30°和60°范围内的光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保护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 玻璃体切割 康柏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秦艳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63-066,共4页
分析在视网膜脱离治疗中,引入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3.06-2024.06于本院行视网膜脱离治疗的患者60例(60只眼);双色球法分设组别,参比组(传统治疗,n=30),分析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n=30)。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 分析在视网膜脱离治疗中,引入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3.06-2024.06于本院行视网膜脱离治疗的患者60例(60只眼);双色球法分设组别,参比组(传统治疗,n=30),分析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n=30)。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后眼轴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俯卧时间短于参比组,术后视力水平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视网膜复位率低于参比组,术后6个月分析组视力水平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术后视网膜厚度均较参比组高(P<0.05);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 将玻璃体切除术引入视网膜脱离治疗中,可利于视力功能恢复,视网膜厚度增加,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玻璃体切除 并发症 视力功能 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杨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48-051,共4页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随机分为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的观察组(15例)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对照组(15例),...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随机分为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的观察组(15例)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对照组(15例),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率、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视网膜复位率对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眼压、最佳校正视力水平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能获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且促进患者视力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空气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
7
作者 邢洁 范小丽 +1 位作者 王辰 郭洋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远程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眼病医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患者15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 目的 探讨远程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眼病医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患者15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远程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1年后、干预2年后评估视力、血糖指标;出院时、随访结束时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SDSCA)评估自我管理水平,并统计两组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1年、2年后,观察组视力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年、2年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2.60%低于对照组28.38%(P<0.05)。结论远程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力和血糖管理,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显著降低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硅油填充 多学科协作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辅助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李磊 文绍贵 杨垠垠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1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康柏西普辅助治疗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兴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PDR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康柏西普辅助治疗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兴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PDR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常规组(n=51,患眼数89只)接受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探究组(n=52,患眼数93只)则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基础上联合应用康柏西普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眼部功能状态、症状积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均较术前改善,且探究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积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探究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辅助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相较于单纯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眼部功能,降低症状积分,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微创玻璃体切割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估
9
作者 伏海昕 朱振涛 +1 位作者 王洁 敬志果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4年5月淮安市淮安医院69例(76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4年5月淮安市淮安医院69例(76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36眼)接受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37例,40眼)接受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康柏西普显著改善视力、眼压和黄斑厚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良好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创玻璃体切割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界膜剥除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手术中应用的短期临床研究
10
作者 张蕊 张维 +5 位作者 朱恺 李旭冉 周恩亮 顾起宏 李晓俊 顾永昊 《实用防盲技术》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VH)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DR伴VH患者,PPV术中发现黄斑中心凹500μm内有...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VH)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DR伴VH患者,PPV术中发现黄斑中心凹500μm内有硬性渗出和/或黄斑区牵拉变形,共50例50只眼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PPV联合ILMP)和对照组(单纯PPV),两组各25例25只眼。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时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相关眼科检查,PPV术中彻底清除玻璃体,实验组患者在吲哚菁绿染色辅助下剥除约1-2PD范围内界膜。随访1月,记录患者术后1周和1月时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结果术后1周、1月,实验组BCVA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CMT明显低于对照组(274.17±73.15vs400.29±125.93;244.09±19.82vs 321.11±9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DR伴VH患者,PPV联合ILMP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C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剥除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洁 魏凌君 郑海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BCV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眼压、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结论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更利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力恢复,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微创玻璃体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最佳矫正视力 视网膜复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及眼压水平 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钢 唐东润 +1 位作者 张玉梦 段海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对患者视力及眼压水平、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PDR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82例P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23G玻...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对患者视力及眼压水平、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PDR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82例P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1例)实施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视力、眼压水平、炎症反应、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眼压水平(13.1±2.6)mmHg、并发症5%均低于对照组的(15.2±3.7)mmHg、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反应总发生率为10%(4/41),与对照组15%(6/41)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CLVQOL)中的远视力、移动和光感(79.9±4.6)分、日常生活能力(83.2±5.8)分、阅读和精细动作能力(82.1±5.5)分、调节能力(84.1±5.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5±2.4)分、(72.9±3.7)分、(69.8±3.5)分、(73.6±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DR患者中应用25G玻璃体切除术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水平以及视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增加炎症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眼内压 视力 炎症反应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君锴 张庆 +5 位作者 马萧萧 马艺丹 苏绍波 闫琼 曹梓轩 马高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比较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50例(5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25... 目的比较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50例(5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25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5G+PPV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27G+PPV治疗。比较2组患者玻璃体内手术时间、术后1 d手术切口结膜下出血及水肿范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2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ETDRS)视力表标准检查流程测2组患者的视力,Callon型非接触眼压计测2组患者的眼压;观察2组患者术中黄斑损伤、视网膜裂孔及术后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玻璃体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314,P<0.05)。观察组结膜下出血及水肿范围显著小于对照组(t=13.706,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的ETDRS视力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2组患者的ETDRS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的眼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患者术后1 d出现一过性低眼压,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一过性低眼压。术前,2组患者均有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牵拉伴不同程度视网膜水肿增厚及血管扭曲;术后1 d,2组患者视网膜前膜均解除牵拉,视网膜黄斑区解剖结构较术前有大幅改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2组患者的CMT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2组患者的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18眼(72.0%)因穿刺口渗漏而缝合巩膜穿刺口,观察组患者均未行穿刺口缝合。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黄斑损伤、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2组患者均未发现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27G+PPV与25G+PPV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均有较好临床效果,且手术安全性高。与25G+PPV相比较,27G+PPV可缩短手术时间,更好地维持术后眼压稳定,缩小结膜下出血及水肿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G+玻璃体切割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 时间 视力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后C_(3)F_(8)与硅油填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晓英 杨娜 +3 位作者 张月玲 马伟娜 付燕 耿任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05-809,共5页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组(23例)及C_(3)F_(8)组(2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剥离后行内界膜填塞、自体血覆盖,硅油填充组行硅油填充,C_(3)F_(8)组行15%C_(3)F_(8)气体填充。两组患者分别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裂孔的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C_(3)F_(8)组、硅油组患者裂孔闭合率为77%、83%(P>0.05),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5%、96%(P>0.05)。C_(3)F_(8)组、硅油组术后视力分别为0.99±0.34、1.22±0.37,C_(3)F_(8)组视力优于硅油组(t=-2.156,P=0.037),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2 mo,两组患者mfERG一阶函数1环(C_(3)F_(8)组114.27±26.37 nV/deg2,硅油组98.08±24.36 nV/deg2)及2环(C_(3)F_(8)组80.45±14.94 nV/deg2,硅油组67.73±15.33 nV/deg2)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1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8.13±13.96 nV/deg2、硅油组55.30±10.48 nV/deg2;2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1.18±8.19 nV/deg2、硅油组47.43±11.97 nV/deg2)明显增加(均P<0.05),C_(3)F_(8)组较硅油组增加明显(P<0.05)。硅油组与C_(3)F_(8)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均可促进高度近视MHRD患者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而且在视功能恢复C_(3)F_(8)填充优于硅油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玻璃体切割 硅油填充 C_(3)F_(8)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时间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眼轴、前房深度等眼部参数的影响
15
作者 秦剑莺 陈彬 韦立群 《实用防盲技术》 202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不同的硅油填充时间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眼部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38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硅油填充时间长短分为长期填充组...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不同的硅油填充时间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眼部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38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硅油填充时间长短分为长期填充组(20只眼)和短期填充组(18只眼)。所有患者均行23G玻璃体切割+激光封闭裂孔+硅油填充术。两组患者的硅油填充时间分别为4.85±1.29个月和2.93±0.46个月。硅油取出术后进行1个月的随访。观察指标包括眼轴、前房深度、晶体厚度以及玻璃体长度,采用IOL-master测量记录。结果长期填充组的患者取油前以及取油术后1个月的眼轴和玻璃体长度明显增加。短期填充组仅有取油术后一月的眼轴明显增加。长期填充组在取油术前和取油后1月的眼轴和玻璃体长度均大于短期填充组。结论较长的硅油填充时间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眼轴以及玻璃体长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硅油 玻璃体切割 眼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术前眼内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剑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术前眼内注射康柏西普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增殖期DR患者(91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46眼)... 目的探讨分析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术前眼内注射康柏西普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增殖期DR患者(91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46眼)仅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术,观察组(45眼)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术前及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眼部指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cRMT均低于术前,BCVA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cRMT低于对照组,BCV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术前眼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性DR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康柏西普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王静 赵昕 +1 位作者 陶远 聂巧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811-2816,共6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正念水平、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正念水平、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男49例,女30例,年龄(58.06±6.67)岁,病程(3.91±0.69)d;观察组男47例,女32例,年龄(58.85±7.35)岁,病程(3.68±0.90)d。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从入院开始干预至出院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出院时)的觉知、心理韧性、心理资本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的注意力评分[(66.77±11.12)分]、觉知能力评分[(68.15±10.17)分]、行为意识评分[(65.23±11.27)分]、情绪反应评分[(66.23±10.26)分]均高于对照组[(50.09±10.04)分、(50.23±8.18)分、(52.33±9.64)分、(56.73±8.64)分],心理韧性量表的自强评分[(76.25±5.26)分]、乐观评分[(84.21±4.62)分]均高于对照组[(69.31±5.71)分、(79.55±5.31)分],心理资本量表的自我效能评分[(59.35±6.91)分]、韧性评分[(69.15±3.14)分]、乐观评分[(70.25±6.42)分]、希望评分[(80.21±6.16)分]均高于对照组[(53.83±7.27)分、(60.12±3.10)分、(62.31±6.73)分、(69.55±6.33)分],生活质量量表的症状和视功能评分[(87.27±9.35)分]、身体机能评分[(79.15±5.11)分]、社会活动评分[(69.35±6.91)分]、精神心理评分[(69.15±7.16)分]均高于对照组[(69.16±6.75)分、(73.13±7.36)分、(61.83±7.37)分、(65.12±6.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96、12.204、7.731、6.295、7.945、5.885、4.892、18.190、7.588、10.727、13.959、5.972、6.616、3.787,均P<0.001)。结论将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感知、心理韧性、心理资本及生活质量,并改善其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韧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玻璃体再积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18
作者 高敏 史志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982-1985,共4页
目的 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术后玻璃体再积血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PPV)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全视网膜... 目的 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术后玻璃体再积血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PPV)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随访再发玻璃体积血患者182例182眼的临床资料,将再积血患者纳入研究组,未发生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资料并分析再积血发生可能的影响因素,将分析得到的风险因素纳入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182例PDR患者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共31例,发生率为17.03%;未并发玻璃体再积血151例,占82.97%。单因素分析发现,研究组合并慢性肾脏病(CKD)、视盘新生血管(NVD)比例高于对照组,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CKD、NVD、术前HbA1c高均可能是PDR患者术后玻璃体再积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相关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和C-index对上述模型进行内部验证(C-index=0.958),列线图的精确度和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结论 PDR患者PPV或抗VEGF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玻璃体再积血的危险因素可能为合并CKD、NVD、术前HbA1c高,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PDR患者术后玻璃体再积血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视网膜激光光凝 玻璃体积血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巩膜扣带手术与玻璃体切割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吴华 姚磊 +1 位作者 杨雅媛 杨晨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扣带手术(RSB)与玻璃体切割术(PPV)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扣带手术(RSB)与玻璃体切割术(PPV)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RSB治疗,47例)和对照组(PPV治疗,46例)。两组患者均完成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初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BCVA均较术前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BCVA比对照组低,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B与PPV均可有效复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促进患者视力改善。但与PPV相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RSB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改良巩膜扣带 玻璃体切割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陈强 罗春红 +2 位作者 谢冰 罗世华 曾慧琪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0期9-11,15,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DR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开展视力、眼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DR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开展视力、眼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等,并开展25 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各方面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55例双眼均表现为PDR,仅5例患者表现为单眼PDR。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观察到新鲜玻璃体出血以及视网膜出血症状,均顺利开展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眼部黄斑中心区厚度、视力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距离长于术前,眼表疾病指数量表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中3例出现并发症,1例眼压增加、1例视网膜水肿、1例眼部干涩。结论:及时诊断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部症状,降低眼部黄斑中心区厚度,改善泪膜功能,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特征 玻璃体切割 黄斑中心区厚度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