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梯度回波Dixon技术对全肝脂肪肝的定量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超 阳波 徐隽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3D梯度回波Dixon技术对全肝脂肪肝的定量及治疗效果,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使用荷兰飞利浦3.0T高场强MRI3D梯度回波Dixon序列对32例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全肝快速扫描,所得数据经矩阵实验室(MATLAB)数据...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3D梯度回波Dixon技术对全肝脂肪肝的定量及治疗效果,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使用荷兰飞利浦3.0T高场强MRI3D梯度回波Dixon序列对32例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全肝快速扫描,所得数据经矩阵实验室(MATLAB)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自动生成全肝平均脂肪分数(FF),以肝穿刺活检为标准,分别与CT、常规MRI技术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32例全肝脂肪肝最大FF为61%、最小FF为12%,治疗后最大FF为41%、最小FF为4%,11例经治疗后全肝平均FF降低20%以上,16例降低20%以下,5例恢复正常。磁共振3D梯度回波Dixon序列脂肪定量技术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CT、常规MRI和3D梯度回波Dixon序列检查对全肝脂肪肝定量及治疗效果评价的准确率分别为59.375%(19/32)、62.500%(20/32)和93.750%(30/32);3D梯度回波Dixon技术与CT、常规MRI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χ^(2)=9.14;P<0.05)。结论:MRI 3D梯度回波Dixon技术对全肝脂肪肝的定量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常规MRI和CT检查,可为临床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梯度回波dixon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 全肝脂肪肝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进行膝关节软骨3D打印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宇 李志奎 +1 位作者 高洪波 邱兆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41-542,共2页
目的研究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在膝关节软骨3D打印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利用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进行膝关节软骨成像,并将图像数据进行处理转换成3D打印机可识别的STL格式,然后利用高精度3... 目的研究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在膝关节软骨3D打印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利用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进行膝关节软骨成像,并将图像数据进行处理转换成3D打印机可识别的STL格式,然后利用高精度3D打印机进行膝关节软骨打印建模,根据模型的质量以及精确度分析该序列的应用价值。结果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可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利用该序列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软骨3D打印,可完整精确的打印出软骨模型。结论利用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进行膝关节软骨3D打印可得到理想的三维软骨模型,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 膝关节软骨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多回波聚合梯度回波序列在腰骶丛成像中的初步应用
3
作者 李运运 彭传勇 +2 位作者 吴宗山 徐启兰 陈琪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探讨3D多回波聚合梯度回波序列(3D GEMEC)在腰骶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9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以腰腿疼为主诉的32例住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5例,女17例,年龄28~78(60.1±15.8)岁。在不同1.5T平台上分... 目的 探讨3D多回波聚合梯度回波序列(3D GEMEC)在腰骶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9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以腰腿疼为主诉的32例住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5例,女17例,年龄28~78(60.1±15.8)岁。在不同1.5T平台上分别完成腰骶丛3D GEMEC序列和三维T2加权快速梯度回波(3D T2 FFE)序列,比较两种序列腰骶丛神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主观显示效果。结果 3D GEMEC序列腰骶丛神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主观显示效果与3D T2 FFE序列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0、0.146、0.083)。结论 3D GEMEC序列可以清晰地显示腰骶丛神经的解剖结构并抑制背景信号,在腰骶丛神经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神经 磁共振成像技术 3d回波聚合梯度回波序列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rect3D技术的VTS雷达PPI显示优化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铎 黄晓燕 《电子科技》 2014年第5期5-7,11,共4页
针对VTS雷达一次回波的处理及显示问题,提出了优化坐标快速转换及回波数据实时显示处理的方案。该方案采用环形队列和二级缓存机制解决了实时接收数据丢包问题;并采用远区补偿方法结合Directx3D技术下的多图层融合解决了由坐标转换带来... 针对VTS雷达一次回波的处理及显示问题,提出了优化坐标快速转换及回波数据实时显示处理的方案。该方案采用环形队列和二级缓存机制解决了实时接收数据丢包问题;并采用远区补偿方法结合Directx3D技术下的多图层融合解决了由坐标转换带来的图像缺损产生的摩尔纹,同时对回波显示进行了修正,且实现了多量程下的回波显示。该设计在节省系统资源的同时取得了更快的显示速度和更好的显示效果,并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x3d技术 回波实时处理 二级缓存 PPI显示 远区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院306所激光3D打印技术实现新突破
5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104-104,共1页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技术人员成功突破TAt5和Ti2AlNb异种钛合金材料梯度过渡复合技术,其采用激光3D打印试制出的具有大温度梯度一体化钛合金结构进气道试验件顺利通过了力热联合试验。
关键词 打印技术 3d 激光 TI2ALNB 钛合金材料 温度梯度 复合技术 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区域增长的磁共振水脂分离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晶 刁文超 +2 位作者 程军营 艾雪强 刘镖水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为提高磁共振水脂分离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3D区域增长的水脂分离方法,使得水脂分离结果更稳定和准确。方法:利用相位平滑性假设,引入图像中层与层之间的相似性信息,提高相位估计的准确性,并且在最后通过3D迭代平滑操作,获得... 目的:为提高磁共振水脂分离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3D区域增长的水脂分离方法,使得水脂分离结果更稳定和准确。方法:利用相位平滑性假设,引入图像中层与层之间的相似性信息,提高相位估计的准确性,并且在最后通过3D迭代平滑操作,获得最终的相位图,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水脂分离结果。结果:采集4名志愿者腹部数据,在与基于2D区域增长方法的对比实验中,本方法能够准确分离出水和脂肪,而基于2D区域增长的方法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脂分离错误。应用本方法对4组数据共100层进行水脂分离实验,在100层的水脂分离结果中均无分离错误。结论:基于3D区域增长算法能明显改善水脂分离结果的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辅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3d区域增长法 dixon技术 水脂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声呐换能器梯度匹配层声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卞加聪 王艳 +3 位作者 刘振君 沈明杰 赵慧 孙逸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3-158,192,共7页
在声呐系统中,高效率、超宽带的声呐换能器可以提高其成像分辨率,在海底地貌的探测与识别方面需求迫切。传统换能器的带宽拓展常采用单层或多层均匀匹配层的方法来实现,但由于其未能很好地实现阻抗过渡而较难满足换能器在水中的超宽带... 在声呐系统中,高效率、超宽带的声呐换能器可以提高其成像分辨率,在海底地貌的探测与识别方面需求迫切。传统换能器的带宽拓展常采用单层或多层均匀匹配层的方法来实现,但由于其未能很好地实现阻抗过渡而较难满足换能器在水中的超宽带性能要求。针对超宽带需求提出的一种声阻抗梯度匹配层材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点,其特性声阻抗具有按z(x)=z_(1)e^(2αx)指数衰减变化的特点。根据解析计算与有限元仿真的结果,通过流体混合物填充3D精准打印的中空圆锥形结构材料的方式研制了该梯度材料并进行了声阻抗性能测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款梯度匹配层换能器,从试验结果可知梯度匹配层的相对带宽高出传统双匹配层14%,达到试验设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声呐 梯度匹配层 声学特性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钛合金激光3D梯度改性修复高温腐蚀行为研究
8
作者 崔爱永 胡芳友 +2 位作者 杨磊 魏华凯 张家海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研究了钛合金梯度改性修复结构在800℃下氯化钠、硫酸钠混合盐中的高温腐蚀行为;计算了腐蚀动力学规律;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了宏、微观形貌和相组成。结果表明:修复结构有较好的抗熔盐腐蚀性能,腐蚀线性速度常数仅... 研究了钛合金梯度改性修复结构在800℃下氯化钠、硫酸钠混合盐中的高温腐蚀行为;计算了腐蚀动力学规律;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了宏、微观形貌和相组成。结果表明:修复结构有较好的抗熔盐腐蚀性能,腐蚀线性速度常数仅为Ti600基材的39%,且二者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均基本符合直线变化规律;Ti600表面腐蚀层呈多层结构,剥落现象严重,主要由疏松的金红石结构的TiO2和少量TiS、TiCl3等颗粒状粗大晶粒,以多面体规则形状堆垛,呈岛状分布,厚度180μm;修复结构表面腐蚀层覆盖均匀且薄,主要为细小的TiO2和少量Cr2O3、TiS等颗粒状氧化物,可分为外疏松层和内致密层,外疏松层较薄,内致密层致密且均匀,厚度约50μm;钛、铬的含量沿厚度方向由外向内逐渐增加,氧的分布规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3d修复 梯度改性 高温腐蚀
原文传递
3D-VIBE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宇 周巍 +2 位作者 赵艳娟 韩涛 杨本强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18-319,322,共3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3D扰相梯度回波(3D-VIBE)序列对于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3D-VIBE的原始图像重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神经与血管的走行关系,发现责任血管,并与临床微血管减压术(MVD)进行比对。结果进行3D-V...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3D扰相梯度回波(3D-VIBE)序列对于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3D-VIBE的原始图像重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神经与血管的走行关系,发现责任血管,并与临床微血管减压术(MVD)进行比对。结果进行3D-VIBE序列扫描后发现责任血管,与术中所见基本符合。血管呈高信号,神经呈等信号,对比良好,能够直观显示血管与神经的解剖结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侧的血管压迫阳性符合率为90.6%(29/32),面肌痉挛的症状侧的血管压迫阳性符合率为89.4%(17/19)。结论 3D-VIBE序列对于发现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责任血管,明确血管与神经的关系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3d扰相梯度回波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新进展
10
作者 付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MRI 冠心病 诊断 进展 自旋回波序列 梯度回波序列 3dnavigator回波序列 目标容积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电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研发新型激光粉末床融合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大大提升
11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2-312,共1页
最近,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激光粉末床融合技术制造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神奇的是,这种合金展示了“卓越的拉伸超弹性”,几乎是已有文献中报道的3D打印最大超弹性的两倍。大多数镍钛材料无法承受目前的激光粉末床熔接工艺,这... 最近,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激光粉末床融合技术制造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神奇的是,这种合金展示了“卓越的拉伸超弹性”,几乎是已有文献中报道的3D打印最大超弹性的两倍。大多数镍钛材料无法承受目前的激光粉末床熔接工艺,这往往会导致印刷缺陷,如因热梯度大而产生的气孔、翘曲或分层,以及因氧化而产生的脆性。此外,激光可以改变材料的成分,因为打印过程中会发生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3d打印 镍钛 梯度 融合技术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关节软骨梯度仿生支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力伟 李品学 +9 位作者 高仓健 李浩 杨振 赵天元 陈威 廖志垚 曹福洋 眭翔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6-397,共12页
由于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支架已经成为修复和再生关节软骨缺损的重要方法。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十年已经开发和测试了许多支架的制备和形成方法,但是理想再生支架的制备一直存在争议。关节软骨作为人体关... 由于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支架已经成为修复和再生关节软骨缺损的重要方法。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十年已经开发和测试了许多支架的制备和形成方法,但是理想再生支架的制备一直存在争议。关节软骨作为人体关节内的承重组织,其基质结构和细胞组成呈带状,并且从软骨表层至软骨下骨存在着几个平滑的自然梯度,包括细胞表型和数量、特异性的生长因子、基质的组成、纤维的排列、力学性能、营养和氧气的消耗量等均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再生支架的设计中有必要通过重现这些梯度来原位再生关节软骨。最近的文献报道已经有许多新型的梯度仿生支架用于模拟天然关节软骨的自然梯度,这些支架在结构上呈现出不同的机械、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梯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修复效果。通过检索关于梯度支架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相关文献,首先对天然关节软骨组织的结构、生物化学、生物力学、营养代谢等梯度特性进行研究和总结,然后对目前关节软骨梯度支架的最新设计和构建进行了归类,其次从材料构成(如水凝胶、纳米材料等)以及制备工艺(如静电纺丝、3D打印等)进一步加深对梯度支架的认识,最后讨论了梯度仿生支架在软骨原位组织工程技术中的前景和挑战,为梯度支架成功用于临床转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技术 人体关节 软骨下骨 关节软骨 仿生支架 自然梯度 生物力学 3d打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