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技术联合实时超声造影在原发性小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周怀明 董鑫鑫 邹璐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系统(3DUIFNS)联合实时超声造影(CUES)在原发性小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明确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分析不同指导技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原发... 目的探讨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系统(3DUIFNS)联合实时超声造影(CUES)在原发性小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明确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分析不同指导技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微波消融术。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CUES组、3DUIFNS+CEUS组,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一次完全消融率、补充消融率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2年,记录2年无瘤生存与累积生存情况,经Kaplan-Meier法与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DUIFNS+CEUS组一次完全消融率为88.46%,高于CUES组(71.15%),补充消融率为11.54%,低于CUES组(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腹腔出血、血气胸、肝功能损害、肝区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UIFNS+CEUS组平均无瘤生存期22个月,无瘤生存率92.00%;CUES组平均无瘤生存期20个月,无瘤生存率76.47%。3DUIFNS+CEUS组无瘤生存期长于CU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UIFNS+CEUS组平均总生存期23个月,总生存率94.00%;CUES组平均总生存期22个月,总生存率80.39%。3DUIFNS+CEUS组平均总生存期长于CU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分化程度、肿瘤转移、大血管受累、肿瘤包膜、消融效果、手术指导方式是原发性小肝癌患者无瘤生存期、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3DUIFNS+CEUS能提高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的一次完全消融率,且会影响远期预后,可提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此外,患者远期预后还受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转移、大血管受累、肿瘤包膜、消融效果的影响,临床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肝癌 微波消融术 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与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蓝思荣 徐继威 +3 位作者 张耀明 李雄 沈登文 苏鸿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实时超声造影与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21年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PL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行MVA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中采... 目的探讨采用实时超声造影与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21年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PL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行MVA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超声造影评估消融范围,在观察组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随访1年,记录两组总体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完全消融率和补充消融率分别为94.1%和1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和3.9%(P<0.05);术后,观察组发生出血、切口感染、周围脏器损伤、胆漏和胸腹腔积液发生率为17.7%,与对照组的21.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肝内肿瘤复发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x^(2)=5.26,P=0.02);观察组1 a总体生存率为96.0%,而对照组为84.0%(Log-Rank x^(2)=22.159,P<0.001)。结论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可用于评估MWA治疗PLC患者术中消融范围,对及时补充消融有帮助,并最终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波消融 实时超声造影 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超声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定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3
作者 甘兆凯 覃斌 +1 位作者 吴清国 杨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11-113,117,共4页
目的探讨融合超声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定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2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融合超声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定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2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融合超声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引导下行PCNL术,对照组在融合超声导航系统引导下行PCNL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穿刺通道时间、穿刺针数、一期通道数量、一期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穿刺通道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针数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一期通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超声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定位在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比融合超声导航系统引导下定位更有优势的穿刺定位技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超声导航系统 3d打印技术 经皮肾镜碎石 复杂性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超声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增民 孙君昭 +4 位作者 杜吉祥 于新 徐永革 赵全军 王亚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评价术中3D超声神经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7~9月,应用SonoWand(MISON)超声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术中导航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59岁.病变部位:额叶4例,颞叶4例,额颞叶3例,额顶叶2例,小脑1例,多发病灶1例,脊... 目的:评价术中3D超声神经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7~9月,应用SonoWand(MISON)超声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术中导航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59岁.病变部位:额叶4例,颞叶4例,额颞叶3例,额顶叶2例,小脑1例,多发病灶1例,脊髓病变2例,其他3例.病变性质:胶质瘤9例, 转移瘤2例,脑膜瘤2例,蛛网膜囊肿3例,透明隔囊肿1例,脑积水1例,脊髓软化灶1例,脊髓空洞症1例.结果:本组脑肿瘤13例,共14个病灶;全切除13个(92.9%)、次全切除1个(7.1%). 手术切口长度和骨瓣较常规开颅手术小.病灶邻近运动区的7例患者,5例术后肌力未受影响,2例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2周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囊肿4例,引导神经内镜进行手术获得成功.脊髓病变2例,超声导航定位成功.1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经注册分流管,放置在理想位置.本组未发现应用超声神经导航系统导致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3D超声神经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准确、动态示踪、微侵袭、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术中实时超声扫描功能,解决了脑组织移位问题,有助于提高脑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超声 神经导航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与非可视化特征融合超声3D目标识别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寿鹏 申静静 卢翠娥 《电子科技》 2019年第5期5-10,共6页
目前常用的超声3D目标识别方法主要是利用传感器在空间一点或多点获取一维回波,通过信号处理得到目标体3D信息以实现3D目标体识别。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识别率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制约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可... 目前常用的超声3D目标识别方法主要是利用传感器在空间一点或多点获取一维回波,通过信号处理得到目标体3D信息以实现3D目标体识别。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识别率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制约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视化和非可视化特征融合的超声3D目标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目标体回波信号处理方法与合成孔径方法相结合,将提取的目标体信息在特征层进行了融合,然后经BP神经网络实现了分类识别,可使现有方法的不足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对3类人工靶标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缺陷的3D识别率,能够保持在90%以上,且鲁棒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超声 3d目标识别 合成孔径 可视化 非可视化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孝秋 郭建峰 +6 位作者 徐菡 周丽娟 王灌忠 张彩元 孙敬 郭静 沈钧康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评价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方法用三维(3D)B-TFE(balanced turbo fieldecho)序列,呼吸导航门控技术,心电向量(VCG)R波触发门控技术,对41例受检者进行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MRCA)检查。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 目的评价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方法用三维(3D)B-TFE(balanced turbo fieldecho)序列,呼吸导航门控技术,心电向量(VCG)R波触发门控技术,对41例受检者进行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MRCA)检查。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显示长度,并计算成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评分≥2的病例共计38例,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血管长度分别为15.34±6.60mm、52.50±16.37mm、50.92±21.14mm、97.38±29.16mm;SNR和CNR分别为108.86±86.11、67.77±53.14。RCA远段显示率为75%,其余节段的显示率为91.66%~100%。结论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具有较高的图像信噪比;可在自由呼吸的情况下得到冠状动脉的影像;对冠状动脉主干的显示率较高,RCA和LCX远段显示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3d B-TFE 呼吸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ston Scientific与以色列军火商合作研制血管内3D超声成像技术和导航系统
7
《常规医疗装备》 2003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内3d超声成像技术 以色列 BostonScientific 导航系统 医学定位系统 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4D超声成像技术应用于肝肾囊肿介入穿刺术的价值探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吕红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3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3D/4D超声成像技术在肝肾囊肿介入穿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肝肾囊肿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采用静态三维成像、动态三维成像(4D)和实时动态三维成像技术(实时4D)进行穿刺引导,比较三组成像技术效果。结果静态三维成... 目的探讨3D/4D超声成像技术在肝肾囊肿介入穿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肝肾囊肿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采用静态三维成像、动态三维成像(4D)和实时动态三维成像技术(实时4D)进行穿刺引导,比较三组成像技术效果。结果静态三维成像不能引导整个穿刺过程;动态三维成像图像无法做到实时状态,图像采集时间较长;实时动态三维成像最佳成像模式为表面质地模式50%和透明最大模式50%混合,可实现穿刺过程实时传输。结论实时动态三维成像技术对肝肾囊肿介入穿刺术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4d超声成像技术 肝肾囊肿 介入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玻璃体超声成像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分型诊断效能和Vocal能量血流参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婧 孙亚楠 +5 位作者 纪月华 杨波 杨红玉 苗蕊 邵娟 刘秀萍 《临床误诊误治》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3D玻璃体超声成像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分型诊断效能和Vocal能量血流参数对CSP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SP 17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剖宫产后正常妊娠9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3D玻璃体超声成像对CSP分型的诊断效能... 目的分析3D玻璃体超声成像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分型诊断效能和Vocal能量血流参数对CSP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SP 17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剖宫产后正常妊娠9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3D玻璃体超声成像对CSP分型的诊断效能,并评估Vocal能量血流参数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对CSP的诊断价值。结果CSP 176例3D玻璃体超声成像诊断160例,3D玻璃体超声成像对CSP诊断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89.30%。3D玻璃体超声成像和CSP术后诊断160例CSP分型的诊断效能具有一致性(Kappa=0.755)。研究组Vocal能量血流参数VI、FI和VF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ocal能量血流参数VI、FI和VFI对CSP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1)。结论3D玻璃体超声成像对CSP分型的诊断效能较高;Vocal能量血流参数VI、FI和VFI对CSP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3d玻璃体超声成像 血流参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玻璃体超声成像结合宫腔镜检查在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婧 孙亚楠 +5 位作者 纪月华 杨波 邵娟 苗蕊 史建萍 陈琳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2029-2032,共4页
目的探3D玻璃体超声成像技术结合宫腔镜检查术在瘢痕妊娠中的诊断及治疗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20年1月就诊既往有剖宫产史,要求终止妊娠患者共2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30例,观察组使用3D玻璃体超... 目的探3D玻璃体超声成像技术结合宫腔镜检查术在瘢痕妊娠中的诊断及治疗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20年1月就诊既往有剖宫产史,要求终止妊娠患者共2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30例,观察组使用3D玻璃体超声成像和宫腔镜检查技术,对照组仅使用3D玻璃体超声成像技术。2组均留取术前及术后3D玻璃体超声成像图,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停经时间,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VI、FI、VF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HCG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玻璃体成像技术结合宫腔镜检查术诊断一致性高于单独3D玻璃体超声成像(P<0.05)。结论3D玻璃体超声成像技术结合宫腔镜检查术是一种定量及定性相结合的检查和治疗手段,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3d玻璃体超声成像 宫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全聚焦实时3D超声成像检测高强度螺栓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琛 李光植 马延斌 《时代汽车》 2022年第19期136-138,共3页
高强度螺栓以其性能好、效率高、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等优点,大型发电设备、汽车、高铁、大飞机、大型船舶、大型成套设备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其质量的优劣成为了产品质量优劣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找到合适的检验方法,对生产的高强度... 高强度螺栓以其性能好、效率高、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等优点,大型发电设备、汽车、高铁、大飞机、大型船舶、大型成套设备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其质量的优劣成为了产品质量优劣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找到合适的检验方法,对生产的高强度螺栓以及在役的高强度螺栓的检验方法的研究也成为了一项核心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相控阵全聚焦实时3D超声成像系统检测高强度螺栓,并对检测方法及检测效果进行分析。为高强度螺栓的检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检测 相控阵全聚焦实时3d超声成像 高强度螺栓 检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胎儿3D/4D超声鼻唇表面成像应用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国栋 宋少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0期97-99,共3页
目的:通过3D/4D超声鼻唇表面成像,观察胎儿鼻唇部表面形态结构,排除鼻唇部表面异常。方法:使用VOLUSON GE 730及VOLUSON GE E8容积探头,通过对2063例孕22-25周胎儿进行3D/4D鼻唇部表面成像,要求清晰显示鼻尖、鼻柱、鼻翼、双鼻孔、鼻唇... 目的:通过3D/4D超声鼻唇表面成像,观察胎儿鼻唇部表面形态结构,排除鼻唇部表面异常。方法:使用VOLUSON GE 730及VOLUSON GE E8容积探头,通过对2063例孕22-25周胎儿进行3D/4D鼻唇部表面成像,要求清晰显示鼻尖、鼻柱、鼻翼、双鼻孔、鼻唇沟、上下唇、下颌,观察胎儿鼻部形状、大小、结构、唇部完整性和连续性。结果:2063例孕22~25周胎儿中,获得清晰完整鼻唇3D/4D表面成像1689例,显示率为81.87%;获取部分鼻唇表面成像306例,显示率为14.83%;模糊或不能成像68例,占3.3%。结论:孕中期大部分胎儿3D/4D超声能获取鼻唇完整清晰表面成像,形象、逼真、直观显示鼻唇表面形态结构正常与否;掌握必要的检查方法、注意事项及技巧能提高鼻唇部清晰完整表面成像显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中期 3d/4d超声 鼻唇表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和MRI图像配准融合联合3D打印技术在难治性骨盆肿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曲扬 艾松涛 +5 位作者 杨飞 张恒辉 汪轶平 陶晓峰 郝永强 戴尅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38-1244,共7页
目的·探讨CT、MRI图像配准融合联合3D打印技术,在辅助难治性骨盆肿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骨盆肿瘤病例,术前常规行薄层CT、MR... 目的·探讨CT、MRI图像配准融合联合3D打印技术,在辅助难治性骨盆肿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骨盆肿瘤病例,术前常规行薄层CT、MRI检查,借助Medraw软件实现CT、MRI图像快速配准融合,精确判定肿瘤安全边界,辅助设计并3D打印个体骨盆肿瘤模型、假体和(或)导板。结果·共纳入难治性骨盆肿瘤患者13例(软骨肉瘤8例、骨肉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未分化性肉瘤1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1例、转移性鳞癌1例),平均年龄(50.0±8.5)岁。基于Enneking分区:Ⅰ区2例、Ⅰ+Ⅱ区2例、Ⅱ+Ⅲ区1例、Ⅰ+Ⅱ+Ⅲ区3例、Ⅰ+Ⅱ+Ⅳ区1例、Ⅰ+Ⅱ+Ⅲ+Ⅳ区1例、Ⅰ+Ⅳ区1例、Ⅱ+Ⅳ区1例、Ⅳ区1例。肿瘤最大直径平均值(15.15±4.81)cm,均未累及盆腔大血管。结合术中肿瘤边界快速冰冻结果及假体安装情况,判断基于融合图像的术前评估、规划的虚拟手术方案与手术的实施一致。结论·薄层CT、MRI图像配准融合联合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判定难治性骨盆肿瘤边界,辅助临床设计个体化3D打印假体和导板,在难治性骨盆肿瘤术前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3d打印 骨盆肿瘤 术前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导航中的3D地形跟踪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广君 陈欣 +2 位作者 田金文 明德烈 柳健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6期609-613,619,共6页
地形跟踪技术是飞行器自动导航的基础。激光成像雷达可以高精度实时获取前视距离像和 3D地形图 ,从激光成像雷达所成前视距离像中可以识别飞行器前下方的地形 (包括障碍物 ) ,从而为飞行器自动地形跟踪提供基础。在飞行器惯性作用下 ,... 地形跟踪技术是飞行器自动导航的基础。激光成像雷达可以高精度实时获取前视距离像和 3D地形图 ,从激光成像雷达所成前视距离像中可以识别飞行器前下方的地形 (包括障碍物 ) ,从而为飞行器自动地形跟踪提供基础。在飞行器惯性作用下 ,研究了飞行器自动障碍物回避方法 ,推导了飞行器与规划航迹之间的 3D空间关系。以飞行器自动障碍物回避为基础 ,建立了飞行器沿规划航迹飞行的地形跟踪方程。在参考地形图上进行了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 ,3D地形跟踪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成像雷达 导航 地形跟踪 障碍物回避 前视距离像 飞行器 3d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FY⁃3D MWRI海面风速反演
15
作者 张云 韩天辉 +3 位作者 孟婉婷 杨树瑚 周绍辉 韩彦岭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4期120-132,172,共14页
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MWRI)L1级亮温数据可用于全球海面风速反演,本文讨论了在晴空区和云区使用多元线性统计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反演海面风速的情况,在晴空区将4 d测试集分别放入多元线性统计回归模型,采用随机森林(RF),... 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MWRI)L1级亮温数据可用于全球海面风速反演,本文讨论了在晴空区和云区使用多元线性统计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反演海面风速的情况,在晴空区将4 d测试集分别放入多元线性统计回归模型,采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卷积神经网络(CNN)和Stacking融合(SF)模型对海面风速进行反演,最优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56、1.31、1.24、1.29和1.27 m/s;在云区2 d测试集上的最优RMSE分别为2.12、1.98、1.87、1.89和1.89 m/s。为了进一步验证晴空区海面风速反演的可靠性,选取美国国家浮标数据中心(NDBC)实测的浮标风速对海面反演风速进行验证,CNN反演风速与NDBC实测风速的RMSE为0.74 m/s,决定系数(R^(2))为0.80;SF反演风速与NDBC实测风速的RMSE为0.85 m/s,R^(2)为0.74。结果证实了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很好地完成FY-3D MWRI亮温反演全球海面风速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d星(FY-3d) 微波成像仪(MWRI) 海面风速反演 机器学习 Stacking融合(S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影像导航及靶区选择在经颅磁刺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荔 陈鹏 +3 位作者 韦秀英 卢阳佳 赖思嘉 王凯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234-4241,共8页
背景:在经颅磁刺激临床实际应用中,是否能准确瞄准刺激脑区可影响经颅磁刺激的实际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神经导航系统、移动式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以及多种不同模态磁共振成像数据分析方法的出现,刺激靶区定位的准确性和靶区选择的优... 背景:在经颅磁刺激临床实际应用中,是否能准确瞄准刺激脑区可影响经颅磁刺激的实际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神经导航系统、移动式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以及多种不同模态磁共振成像数据分析方法的出现,刺激靶区定位的准确性和靶区选择的优化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目的:综述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导航定位原理及在经颅磁刺激中的应用,归纳不同模态磁共振成像数据分析在指导经颅磁刺激靶区选择上的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以“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coil positioning,neuronavigation,augmented realit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神经导航,增强现实,核磁共振成像,原理”为主要检索词,最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传统经颅磁刺激线圈放置方法中,“5 cm规则”、国际脑电10-20定位法最为常用,这些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优点,但过于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存在不同操作者的技术差异。②基于立体定向技术发展而来的神经导航系统是目前可视化程度及准确度最高的辅助经颅磁刺激线圈放置的引导方式,它通过MRI数据采集、脑三维重建、头模配准及立体几何定位等步骤来实现可视化定位,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及科研应用价值,但因其设备较为昂贵,目前在医疗机构中尚未普及。③对于不同层次的医疗单位,移动式移动式增强现实技术不失为一种经济、高效的神经导航系统替代方案,它通过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构建二维/三维图像、虚拟图像与真实脑图像叠加来实现头皮下脑组织可视化定位,具有直观性强、成本低廉的优势,可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④尽管相对脑电10-20定位策略,可视化定位的临床疗效优越性目前尚未充分体现,但随着研究者对人脑多种不同模态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的挖掘,有望进一步优化经颅磁刺激治疗靶区选择的策略,提高经颅磁刺激治疗应答率和个性化程度,这在将来是极具潜力和挑战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线圈定位 靶区选择 脑三维重建 立体定向技术 神经导航系统 移动式增强现实 3d解剖成像 脑功能成像 脑结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建锋 沈钧康 +1 位作者 徐孝秋 张彩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参照标准,评价呼吸导航三维超快平衡场回波(Balanced Turbo FieldEcho:BTFE)序列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效能,并初步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的CMRA(Coronary magneticresonance angiograpyg,... 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参照标准,评价呼吸导航三维超快平衡场回波(Balanced Turbo FieldEcho:BTFE)序列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效能,并初步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的CMRA(Coronary magneticresonance angiograpyg,MRA)影像学表现。方法11例受检者进行了CAG检查和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MRA联合检查,按冠状动脉解剖节段进行配比对照,用双盲法比较呼吸导航3D BTFE CMR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同时初步分析状动脉狭窄的呼吸导航三维BTFE MRA影像学表现。结果以冠状动脉狭窄50%为统计截断点,将冠状动脉狭窄分为无明显狭窄和明显狭窄;3DBTFE CMRA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7%、94%和84%;CMRA和CAG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率为0.8409,kappa值为0.4914;冠状动脉狭窄在呼吸导航3D BTFE CMRA上的表现包括:血管节段性显示、血管壁增厚、血管走行僵硬、管腔狭窄或闭塞、管腔内血流信号减低、不均匀。结论呼吸导航3D BTFE MRA可以定性评价冠状动脉明显狭窄,并用于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排除性诊断,但尚不能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 呼吸导航门控和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DA与BP神经网络的超声3D目标识别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翠娥 宋寿鹏 +2 位作者 张恒 姜琴 耿伟 《无损检测》 2013年第6期5-10,共6页
针对目前超声3D识别普遍存在的识别率低、鲁棒性差等问题,以物体内部人工标准缺陷为超声靶标,通过对超声靶标脉冲超声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提取了相对能量、相对幅值、相对频域带宽、相对峰度系数、相对离散系数、相对包络面积、相对偏度... 针对目前超声3D识别普遍存在的识别率低、鲁棒性差等问题,以物体内部人工标准缺陷为超声靶标,通过对超声靶标脉冲超声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提取了相对能量、相对幅值、相对频域带宽、相对峰度系数、相对离散系数、相对包络面积、相对偏度系数和相对频谱半高宽等多个特征参数,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isher Linear Discriminative Analysis,FLDA)对这些特征参数进行融合,形成融合特征,并采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对融合特征进行训练与识别,对物体内部矩形槽、横通孔及平底孔三类超声靶标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靶标的识别率分别高达了93.3%,93.3%,100%;对噪声有抑制能力,对测试工况不敏感,识别稳健性得到了提高,可为超声3D目标识别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目标识别 超声 特征融合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3D全聚焦成像试验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肖权旌 王强 +3 位作者 许卫荣 谷小红 廖晓玲 叶宇峰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2-70,共9页
基于全矩阵数据采集(FMC),利用3D全聚焦(TFM)成像技术,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试块不同深度(10~50 mm)的横通孔缺陷进行3D TFM成像试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编写2D TFM成像算法,并将3D TFM成像效果与2D TFM成像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基于全矩阵数据采集(FMC),利用3D全聚焦(TFM)成像技术,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试块不同深度(10~50 mm)的横通孔缺陷进行3D TFM成像试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编写2D TFM成像算法,并将3D TFM成像效果与2D TFM成像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对于HDPE试块的横通孔缺陷(?1 mm,?2 mm,?3 mm),3D TFM能够较好实现缺陷位置定位,深度定位误差在1.4 mm以内;且3D TFM可以检测出横通孔缺陷的具体大小(长、宽、高);对热熔接头不同深度(6~12 mm)的人工孔缺陷(?2 mm,?3 mm,?4 mm)进行3D TFM成像试验分析,且深度定位误差在1.5 mm以内。3D TFM成像得到缺陷的检测深度和精度都强于超声相控阵成像,这表明3D TFM成像检测HDPE管道更有优势,且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管道 接头 全聚焦 超声相控阵 3d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3D/4D超声造影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有生 黄小芳 +2 位作者 周兰华 黄文娟 曾怡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3D/4D超声造影在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不孕症妇女168例,超声引导双腔球囊导管置入宫腔,选择SonoVue(六氟化硫)作为超声造影剂,通过阴道容积探头在3D/4D下观察子宫、输卵管立体形态结构。结果 168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3D/4D超声造影在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不孕症妇女168例,超声引导双腔球囊导管置入宫腔,选择SonoVue(六氟化硫)作为超声造影剂,通过阴道容积探头在3D/4D下观察子宫、输卵管立体形态结构。结果 168例患者的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三维重建子宫输卵管显像良好,显示率97.6%;在判定输卵管结构敏感性方面达到93.16%,其特异性96.98%,在判定子宫畸形方面达到敏感性96%,其特异性99%。结论子宫输卵管3D/4D超声造影重建技术在子宫、输卵管的立体空间成像有很强的临床应用,表现在简便、无创、精确、直观,评价输卵管源性和子宫源性不孕症患者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畸形 输卵管通畅性 超声造影 3d/4d成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