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夏至草中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佳
陈玉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研究夏至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法对夏至草的黄酮部分进行分离 ,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出 2种黄酮类成分 ,分别鉴定为 7 O (6″ 反式 对 香豆酰基 ) β D 半乳糖 芹菜素苷 (I) ,7 O (3...
目的 研究夏至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法对夏至草的黄酮部分进行分离 ,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出 2种黄酮类成分 ,分别鉴定为 7 O (6″ 反式 对 香豆酰基 ) β D 半乳糖 芹菜素苷 (I) ,7 O (3″ ,6″ 二 反式 对 香豆酰基 ) β D 半乳糖 芹菜素苷 (II)。 结论 I和II均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至草
黄酮
7
-
O
-
(
6
“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β
-
D
-
半乳糖芹菜素
苷
7
-
O
-
(3”
6
“
-
二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β
-
D
-
半乳糖
-
芹菜素
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色法测定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
7
2
作者
马宏峰
高丽梅
+2 位作者
赵光云
吴立军
高慧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10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索板栗花中总黄酮醇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建立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1%AlCl3甲醇溶液为显色剂,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山柰酚-3-O-[6″-O-反式-...
目的:探索板栗花中总黄酮醇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建立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1%AlCl3甲醇溶液为显色剂,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检测浓度在0.008~0.048mg.mL-1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9.089C+0.0263(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54%,RSD=0.63%(n=6),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的板栗花中总黄酮含量达6.92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花
山柰酚
-
3
-
O
-
[
6
″-
O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β
-
D
-
吡喃
葡萄糖
苷
总黄酮
比色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花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万仲贤
吴建国
+3 位作者
吴飞
郑良栋
覃鸿恩
吴锦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及C18反相硅色谱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以1H-NMR、13C-NMR以及质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花鬼针草醇提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及C18反相硅色谱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以1H-NMR、13C-NMR以及质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花鬼针草醇提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奥卡宁4′-O-β-D-(2″,4″,6″-三乙酰基)-吡喃酮葡萄糖苷(2)、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原儿茶酸(6)。结论:6个化合物均首次从白花鬼针草中分离得到,其中,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4个化合物属于首次从鬼针草数药用植物植物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鬼针草
化学成分
槲皮素
-
3
3′
-
二
甲醚
-
7
-
O
-
β
-
D
-
吡喃
酮
葡萄糖
苷
奥卡宁
4
′
-
O
-
β
-
D
-
(2″
4″
6
″-
三
乙酰基
)
-
吡喃
酮
葡萄糖
苷
4
-
O
-
(
6
″-
O
-对
-
香
豆
酰基
-
β
-
D
-
吡喃
酮
葡萄糖
)
-对
-
香
豆
酸
4
-
O
-
(2
″-
O
-
乙酰基
-
6
″-
O
-对
-
香
豆
酰基
-
β
-
D
-
吡喃
酮
葡萄糖
)
-对
-
香
豆
酸
邻苯
二
甲酸异丙酯
原儿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花鬼针草中1个新的橙酮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传厚
朱彦军
+2 位作者
于绍华
蒋海强
周洪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389-5394,共6页
目的对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对小花鬼针草8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花鬼针草80...
目的对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对小花鬼针草8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花鬼针草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6-O-(4″-O-乙酰基-6″-O-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1)、奥卡宁-4′-O-β-D-(6″-乙酰基)-葡萄糖苷(2)、7,3′,4′-三羟基-6-O-(4″,6″-二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3)、6,7,3′,4′-四羟基橙酮(4)、异奥卡宁(5)、丁香酸-4-O-α-L-鼠李吡喃糖苷(6)、奥卡宁-4′-O-β-D-(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7)、奥卡宁-4′-O-β-D-(4″-乙酰基-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3,4′-二甲醚-7-O-芸香糖苷(9)、cordifolioidyne B(1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鬼针草苷I,化合物6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鬼针草
Z
-
6
-
O
-
(
4″
-
O
-
乙酰基
-
6
″-
O
-
p
-
香
豆
酰基
-
β
-
D
-
吡喃
葡萄糖
基)
-
6
7
3′
4
′
-
四羟基橙酮
异奥卡宁
丁
香
酸
-
4
-
O
-
α
-
L
-
鼠李
吡喃
糖
苷
槲皮素
-
3
4
′
-
二
甲醚
-
7
-
O
-
芸
香
糖
苷
鬼针草
苷
I
原文传递
畲药紫玉兰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婷婷
武海波
+1 位作者
王文蜀
蓝晓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研究畲药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紫玉兰干燥花蕾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
目的研究畲药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紫玉兰干燥花蕾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单木质醇葡萄糖苷(1)、(1S,3R)-1-(3,4-二甲氧基-苯基)-2-[4-(3-羟基-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丙烷-1,3-二醇(2)、3′,4-O-二甲基雪松素(3)、4-O-甲基雪松素(4)、β-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和山柰酚-3-O-(6″-反式-对-香豆酰基)-α-D-甘露吡喃糖苷(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紫玉兰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7为首次从木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其完整13C-NMR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
紫玉兰
4
-
O
-
甲基雪松素
Β
-
谷甾醇
山柰酚
-
3
-
O
-
(6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α
-
D
-
甘露
吡喃
糖
苷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款冬花中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
17
6
作者
李玮
杨秀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7-1524,1533,共9页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生药款冬花和蜜炙款冬花中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方...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生药款冬花和蜜炙款冬花中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方法,以提取时间、方法、溶剂、溶剂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9个分析物的总量为评价指标。分析物的色谱分离用Dikma 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Dikma Easy Guard C18保护柱(2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3%三氟乙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25℃。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为1.00 g生药样品用20 mL 95%乙醇超声提取1 h。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2.5~2000μg.mL-1(r=0.9999),2.5~80μg.mL-1(r=0.9994),15.62~500μg.mL-1(r=0.9995),25~800μg.mL-1(r=0.9995),50~1600μg.mL-1(r=0.9992),37.5~1200μg.mL-1(r=0.9994),0.195~12.5μg.mL-1(r=0.9991),15.62~500μg.mL-1(r=0.9991),125~4000μg.mL-1(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42%~105.0%范围内,RSD均在0.45%~4.5%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可用于款冬花中9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花
蜜炙品
倍半萜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吡喃
酮类化合物
绿原酸
反
式
咖啡酸
芦丁
金丝桃
苷
反
式
阿魏酸
4
5
-
O
-
二
咖啡
酰基
奎宁酸
2
2
-
二
甲基
-
6
-
乙酰基
苯并
二
氢
吡喃
酮
款冬酮
甲基丁酰
-
3
1
4
-
去氢
-
Z
-
款冬素酯
高效液相色谱
生药含量测定
活性成分
中药多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质量标志物的筛选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
25
7
作者
孙向明
宋辉
+4 位作者
阎新佳
胡扬
徐蓓蕾
赵丽珠
李文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71-2679,共9页
目的初步筛选黑龙江产小粒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的质量标志物,为后续实验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菟丝子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并建立菟丝子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
目的初步筛选黑龙江产小粒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的质量标志物,为后续实验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菟丝子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并建立菟丝子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以小鼠子宫系数、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评价不同极性部位的雌激素样活性,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构建化学物质组与雌激素效应的组-效相关性,筛选质量标志物,并建立其中5个质量标志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共发现10个与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相关的指标成分,分别为金丝桃苷、紫云英苷、豆甾醇、新菟丝子苷C、芹菜素、山柰酚、6-O-反式-对香豆酰基-呋喃果糖-(2→1)-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异鼠李素和2,6-十八碳二炔酸。对其中5个质量标志物进行了含量测定,质量分数分别为金丝桃苷(2.753±0.097)mg/g、槲皮素(1.139±0.107)mg/g、芹菜素(1.104±0.047)mg/g、山柰酚(1.144±0.079)mg/g、异鼠李素(0.697±0.074)mg/g。结论基于组-效关联思路可初步发现黑龙江产小粒菟丝子的质量标志物,所建立的质量标志物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雌激素样作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
-
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质量标志物
金丝桃
苷
紫云英
苷
豆
甾醇
新菟丝子
苷
C
芹菜素
山柰酚
6
-
O
-
反
式
-对
香
豆
酰基
-
呋喃果糖
-
(2→1)
-
吡喃
葡萄糖
苷
槲皮素
异鼠李素
2
6
-
十八碳
二
炔酸
原文传递
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8
8
作者
曹园
瞿慧
+2 位作者
姚毅
刘志辉
方祝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435-3439,共5页
目的 研究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鬼针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5-O-β-...
目的 研究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鬼针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1)、奥卡宁-4′-O-β-D-(2″, 4″, 6″-三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奥卡宁-4′-O-β-D-(3″,4″-二乙酰基-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金丝桃苷(9)、芦丁(10)、柚皮素(11)、芹菜素(12)、槲皮素(13)、5, 7-二羟基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14)、咖啡酸(15)、没食子酸(16)、β-谷甾醇(17)、胡萝卜苷(18)。结论 化合物1和11为首次从鬼针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14、15、18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槲皮素
-
5
-
O
-
β
-
D
吡喃
葡萄糖
苷
奥卡宁
-
4
′
-
O
-
β
-
D
-
(3″
4″
-
二
乙酰基
-
6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吡喃
葡萄糖
苷
木犀草素
-
7
-
O
-
β
-
D
-
吡喃
葡萄糖
苷
柚皮素
原文传递
白鹤藤中的1个新生物碱
被引量:
5
9
作者
卢汝梅
王肖
+3 位作者
蒙秋艳
赵惠玲
李兵
韦建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572-3575,共4页
目的研究白鹤藤Argyreia ace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MCI GEL CHP 20P反相树脂、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鹤藤中分离鉴定10个化...
目的研究白鹤藤Argyreia ace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MCI GEL CHP 20P反相树脂、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鹤藤中分离鉴定10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乙酯(1)、粗毛豚草素(2)、槲皮素(3)、东莨菪苷(4)、N-反式-对香豆酰基酪胺(5)、甘露醇(6)、橙皮苷(7)、华佗豆丙碱-4′-O-β-D-(6-O-反式香豆酰基)-葡萄糖苷(8)、假荆芥属苷(9)、高车前苷(10)。结论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白鹤藤碱。化合物2、3、6、7、9、10为首次从白鹤藤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藤
白鹤藤碱
华佗
豆
丙碱
-
4
′
-
O
-
β
-
D
-
(
6
-
O
-
反
式
香
豆
酰基
)
-
葡萄糖
苷
橙皮
苷
高车前
苷
原文传递
题名
夏至草中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佳
陈玉婷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6-188,共3页
文摘
目的 研究夏至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法对夏至草的黄酮部分进行分离 ,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出 2种黄酮类成分 ,分别鉴定为 7 O (6″ 反式 对 香豆酰基 ) β D 半乳糖 芹菜素苷 (I) ,7 O (3″ ,6″ 二 反式 对 香豆酰基 ) β D 半乳糖 芹菜素苷 (II)。 结论 I和II均为新化合物。
关键词
夏至草
黄酮
7
-
O
-
(
6
“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β
-
D
-
半乳糖芹菜素
苷
7
-
O
-
(3”
6
“
-
二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β
-
D
-
半乳糖
-
芹菜素
苷
Keywords
Lagopsis supina
flavonoids
apigenin
-
7
-
O
-
(
6
″-
( E )
-
p
-
coumaroyl)
-
β
-
D
-
galactopyranoside
apigenin
-
7
-
O
-
(3″,
6
″-
di
-
( E )
-
p
-
coumaroyl)
-
β
-
D
-
galactopyranosid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色法测定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
7
2
作者
马宏峰
高丽梅
赵光云
吴立军
高慧媛
机构
迁西县板栗产业研究发展中心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10期25-28,共4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项目--板栗功能产品加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09231001D)
文摘
目的:探索板栗花中总黄酮醇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建立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1%AlCl3甲醇溶液为显色剂,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检测浓度在0.008~0.048mg.mL-1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9.089C+0.0263(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54%,RSD=0.63%(n=6),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的板栗花中总黄酮含量达6.92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板栗花
山柰酚
-
3
-
O
-
[
6
″-
O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β
-
D
-
吡喃
葡萄糖
苷
总黄酮
比色法
含量测定
Keywords
Flowers of chinese chestnut
Kaempferol
-
3
-
O
-
[
6
″-
0
-
( E )
-
p
-
coumaroyl ]
-
β
-
D
-
glucopyranoside
Total flavones
Colorimetry
Content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花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万仲贤
吴建国
吴飞
郑良栋
覃鸿恩
吴锦忠
机构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药剂科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391-1394,共4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CFB615)。
文摘
目的:研究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及C18反相硅色谱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以1H-NMR、13C-NMR以及质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花鬼针草醇提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奥卡宁4′-O-β-D-(2″,4″,6″-三乙酰基)-吡喃酮葡萄糖苷(2)、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原儿茶酸(6)。结论:6个化合物均首次从白花鬼针草中分离得到,其中,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4个化合物属于首次从鬼针草数药用植物植物中分离鉴定。
关键词
白花鬼针草
化学成分
槲皮素
-
3
3′
-
二
甲醚
-
7
-
O
-
β
-
D
-
吡喃
酮
葡萄糖
苷
奥卡宁
4
′
-
O
-
β
-
D
-
(2″
4″
6
″-
三
乙酰基
)
-
吡喃
酮
葡萄糖
苷
4
-
O
-
(
6
″-
O
-对
-
香
豆
酰基
-
β
-
D
-
吡喃
酮
葡萄糖
)
-对
-
香
豆
酸
4
-
O
-
(2
″-
O
-
乙酰基
-
6
″-
O
-对
-
香
豆
酰基
-
β
-
D
-
吡喃
酮
葡萄糖
)
-对
-
香
豆
酸
邻苯
二
甲酸异丙酯
原儿茶酸
Keywords
Bidens Pilosa
Chemical constituents
Quercetin
-
3,3′
-
dimethyl ether
-
7
-
O
-
β
-
D
-
rhamnopyranoside
Okanine
-
4
′
-
O
-
β
-
D
-
(2″,
4″
,6
″-
triacetyl)
-
glucopyranoside
4
-
O
-
(
6
″-
O
-
p
-
coumaroyl
-
β
-
D
-
pyranone glucose)
-
p
-
coumaric acid
4
-
O
-
(2
″-
O
-
acetyl
-
6
″-
O
-
p
-
coumaroyl
-
β
-
D
-
pyranone glucose)
-
p
-
coumaric acid
Isopropyl phthalate
Protocatechuic acid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花鬼针草中1个新的橙酮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传厚
朱彦军
于绍华
蒋海强
周洪雷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389-5394,共6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9-0315)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GSF19105)
文摘
目的对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对小花鬼针草8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花鬼针草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6-O-(4″-O-乙酰基-6″-O-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1)、奥卡宁-4′-O-β-D-(6″-乙酰基)-葡萄糖苷(2)、7,3′,4′-三羟基-6-O-(4″,6″-二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3)、6,7,3′,4′-四羟基橙酮(4)、异奥卡宁(5)、丁香酸-4-O-α-L-鼠李吡喃糖苷(6)、奥卡宁-4′-O-β-D-(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7)、奥卡宁-4′-O-β-D-(4″-乙酰基-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3,4′-二甲醚-7-O-芸香糖苷(9)、cordifolioidyne B(1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鬼针草苷I,化合物6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小花鬼针草
Z
-
6
-
O
-
(
4″
-
O
-
乙酰基
-
6
″-
O
-
p
-
香
豆
酰基
-
β
-
D
-
吡喃
葡萄糖
基)
-
6
7
3′
4
′
-
四羟基橙酮
异奥卡宁
丁
香
酸
-
4
-
O
-
α
-
L
-
鼠李
吡喃
糖
苷
槲皮素
-
3
4
′
-
二
甲醚
-
7
-
O
-
芸
香
糖
苷
鬼针草
苷
I
Keywords
Bidens parviflora Willd.
Z
-
6
-
O
-
(
4″
-
O
-
acetyl
-
6
″-
O
-
p
-
coumaroyl
-
β
-
D
-
glucopyranosyl)
-
6
7
3′
4
′
-
tetrahydroxyaurone
isookanin
syringic acid
-
4
-
O
-
α
-
L
-
rhamnopyranoside
quercetin
-
3
4
′
-
dimethyl ether
-
7
-
O
-
rutinoside
bidenoside I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畲药紫玉兰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婷婷
武海波
王文蜀
蓝晓聪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97-139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00260)
北京市教委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2008)
+2 种基金
中央民族大学"111引智工程"资助项目(B08044)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资助项目(MUC985-9)
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BEIJ20131100004)
文摘
目的研究畲药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紫玉兰干燥花蕾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单木质醇葡萄糖苷(1)、(1S,3R)-1-(3,4-二甲氧基-苯基)-2-[4-(3-羟基-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丙烷-1,3-二醇(2)、3′,4-O-二甲基雪松素(3)、4-O-甲基雪松素(4)、β-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和山柰酚-3-O-(6″-反式-对-香豆酰基)-α-D-甘露吡喃糖苷(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紫玉兰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7为首次从木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其完整13C-NMR数据。
关键词
畲药
紫玉兰
4
-
O
-
甲基雪松素
Β
-
谷甾醇
山柰酚
-
3
-
O
-
(6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α
-
D
-
甘露
吡喃
糖
苷
Keywords
She Medicine
Magnolia liliflora Desr.
4
-
O
-
metbylcedrusin
β
-
sitosterol
kaempferol
-
3
-
O
-
(
6
'
-
trans
-
p
-
coumaroyl)
-
α
-
D
-
mannosepyran
-
glucosid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HPLC法同时测定款冬花中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
17
6
作者
李玮
杨秀伟
机构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
出处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7-1524,1533,共9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专项(2011BAI07B08)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及其质量标准示范研究
《中国药典》一部标准研究项目(YD-077
YD-078)
文摘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生药款冬花和蜜炙款冬花中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方法,以提取时间、方法、溶剂、溶剂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9个分析物的总量为评价指标。分析物的色谱分离用Dikma 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Dikma Easy Guard C18保护柱(2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3%三氟乙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25℃。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为1.00 g生药样品用20 mL 95%乙醇超声提取1 h。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2.5~2000μg.mL-1(r=0.9999),2.5~80μg.mL-1(r=0.9994),15.62~500μg.mL-1(r=0.9995),25~800μg.mL-1(r=0.9995),50~1600μg.mL-1(r=0.9992),37.5~1200μg.mL-1(r=0.9994),0.195~12.5μg.mL-1(r=0.9991),15.62~500μg.mL-1(r=0.9991),125~4000μg.mL-1(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42%~105.0%范围内,RSD均在0.45%~4.5%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可用于款冬花中9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款冬花
蜜炙品
倍半萜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吡喃
酮类化合物
绿原酸
反
式
咖啡酸
芦丁
金丝桃
苷
反
式
阿魏酸
4
5
-
O
-
二
咖啡
酰基
奎宁酸
2
2
-
二
甲基
-
6
-
乙酰基
苯并
二
氢
吡喃
酮
款冬酮
甲基丁酰
-
3
1
4
-
去氢
-
Z
-
款冬素酯
高效液相色谱
生药含量测定
活性成分
中药多成分分析
Keywords
Farfarae Flos
honey products
sesquiterpenoids
phenolic compounds
pyran compounds
chlorogenic acid
trans
-
caffeic acid
rutin
hyperoside
trans
-
ferulic acid
4
,5
-
O
-
dicaffeoylquinic acid
2,2
-
dimethyl
-
6
-
acetylehromanone
tussilagone
7fl
-
( 3'
-
ethylcrotonoyloxy)
-
1 ct
-
( 2'
-
methylbutyryloxy )
-
3,1
4
-
dehydro
-
Z
-
notonipetranone
HPLC
crude drug assay
active constituent
multi
-
component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质量标志物的筛选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
25
7
作者
孙向明
宋辉
阎新佳
胡扬
徐蓓蕾
赵丽珠
李文兰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71-2679,共9页
基金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UNPYSCT-2018135)
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9DS115)。
文摘
目的初步筛选黑龙江产小粒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的质量标志物,为后续实验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菟丝子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并建立菟丝子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以小鼠子宫系数、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评价不同极性部位的雌激素样活性,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构建化学物质组与雌激素效应的组-效相关性,筛选质量标志物,并建立其中5个质量标志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共发现10个与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相关的指标成分,分别为金丝桃苷、紫云英苷、豆甾醇、新菟丝子苷C、芹菜素、山柰酚、6-O-反式-对香豆酰基-呋喃果糖-(2→1)-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异鼠李素和2,6-十八碳二炔酸。对其中5个质量标志物进行了含量测定,质量分数分别为金丝桃苷(2.753±0.097)mg/g、槲皮素(1.139±0.107)mg/g、芹菜素(1.104±0.047)mg/g、山柰酚(1.144±0.079)mg/g、异鼠李素(0.697±0.074)mg/g。结论基于组-效关联思路可初步发现黑龙江产小粒菟丝子的质量标志物,所建立的质量标志物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
关键词
菟丝子
雌激素样作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
-
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质量标志物
金丝桃
苷
紫云英
苷
豆
甾醇
新菟丝子
苷
C
芹菜素
山柰酚
6
-
O
-
反
式
-对
香
豆
酰基
-
呋喃果糖
-
(2→1)
-
吡喃
葡萄糖
苷
槲皮素
异鼠李素
2
6
-
十八碳
二
炔酸
Keywords
Cuscuta chinensis Lam.
estrogenic activity
UPLC
-
Q
-
TOFMS/MS
quality marker
hyperoside
astragalin
stigmasterol
neocuscutoside C
apigenin
kaempferol
6
-
O
-
(E)
-
p
-
coumaroyl–β
-
D
-
fructofuranosyl
-
(2→1)
-
α
-
D
-
glucopyranoside
quercetin
isorhamnetin
2,
6
-
octadecadiynoic acid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8
8
作者
曹园
瞿慧
姚毅
刘志辉
方祝元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435-3439,共5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BE2009696)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LZ11002)
文摘
目的 研究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鬼针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1)、奥卡宁-4′-O-β-D-(2″, 4″, 6″-三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奥卡宁-4′-O-β-D-(3″,4″-二乙酰基-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金丝桃苷(9)、芦丁(10)、柚皮素(11)、芹菜素(12)、槲皮素(13)、5, 7-二羟基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14)、咖啡酸(15)、没食子酸(16)、β-谷甾醇(17)、胡萝卜苷(18)。结论 化合物1和11为首次从鬼针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14、15、18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鬼针草
槲皮素
-
5
-
O
-
β
-
D
吡喃
葡萄糖
苷
奥卡宁
-
4
′
-
O
-
β
-
D
-
(3″
4″
-
二
乙酰基
-
6
″-
反
式
-对
-
香
豆
酰基
)
-
吡喃
葡萄糖
苷
木犀草素
-
7
-
O
-
β
-
D
-
吡喃
葡萄糖
苷
柚皮素
Keywords
Bidens bipinnata L.
quercetin
-
5
-
O
-
D
-
D
-
glucopyranoside
okanin
-
4
′
-
O
-
β
-
D
-
(3″,
4″
-
diacetyl
-
6
″-
trans
-
p
-
coumaroyl)
-
glucopyranoside
luteolin
-
7
-
O
-
β
-
D
-
glucopyranoside
naringeni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白鹤藤中的1个新生物碱
被引量:
5
9
作者
卢汝梅
王肖
蒙秋艳
赵惠玲
李兵
韦建华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572-3575,共4页
基金
广西科技厅重大专项计划课题(桂科重1355001-4-1)
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项目(桂科基字[2014]32号)
广西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GZMZ1210)
文摘
目的研究白鹤藤Argyreia ace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MCI GEL CHP 20P反相树脂、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鹤藤中分离鉴定10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乙酯(1)、粗毛豚草素(2)、槲皮素(3)、东莨菪苷(4)、N-反式-对香豆酰基酪胺(5)、甘露醇(6)、橙皮苷(7)、华佗豆丙碱-4′-O-β-D-(6-O-反式香豆酰基)-葡萄糖苷(8)、假荆芥属苷(9)、高车前苷(10)。结论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白鹤藤碱。化合物2、3、6、7、9、10为首次从白鹤藤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白鹤藤
白鹤藤碱
华佗
豆
丙碱
-
4
′
-
O
-
β
-
D
-
(
6
-
O
-
反
式
香
豆
酰基
)
-
葡萄糖
苷
橙皮
苷
高车前
苷
Keywords
Argyreia acuta Lour.
argyreiacutine
ipalbidinium
-
4
'
-
O
-
β
-
D
-
(
6
-
O
-
trans
-
coumaroyl)
-
glucoside
hesperetin
homoplantagini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夏至草中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李佳
陈玉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比色法测定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马宏峰
高丽梅
赵光云
吴立军
高慧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白花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万仲贤
吴建国
吴飞
郑良栋
覃鸿恩
吴锦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花鬼针草中1个新的橙酮苷类化合物
李传厚
朱彦军
于绍华
蒋海强
周洪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5
畲药紫玉兰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刘婷婷
武海波
王文蜀
蓝晓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原文传递
6
HPLC法同时测定款冬花中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李玮
杨秀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7
原文传递
7
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质量标志物的筛选及含量测定
孙向明
宋辉
阎新佳
胡扬
徐蓓蕾
赵丽珠
李文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5
原文传递
8
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曹园
瞿慧
姚毅
刘志辉
方祝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原文传递
9
白鹤藤中的1个新生物碱
卢汝梅
王肖
蒙秋艳
赵惠玲
李兵
韦建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