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6篇文章
< 1 2 2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磺酸催化4H-吡啶并[1,2-a]嘧啶-4-酮衍生物的合成
1
作者 毛渊渊 彭进松 陈春霞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从造纸工业副产物木质素磺酸钠出发,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木质素磺酸,并对其进行FTIR、酸碱滴定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以木质素磺酸催化2-氨基吡啶与乙酰乙酸乙酯合成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为模板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催... 从造纸工业副产物木质素磺酸钠出发,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木质素磺酸,并对其进行FTIR、酸碱滴定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以木质素磺酸催化2-氨基吡啶与乙酰乙酸乙酯合成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为模板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优化反应条件为:2-氨基吡啶1.0 mmol、乙酰乙酸乙酯1.1 mmol、木质素磺酸0.09 g,在2 mL无水乙醇中于100℃下反应24 h。在该条件下改变底物上连接取代基团的种类和位置,合成了一系列4H-吡啶并[1,2-a]嘧啶-4-酮衍生物,产率为38%~84%,产物的结构经^(1)HNMR和^(13)CNMR表征。此外,对模板反应中催化剂的回收和再利用性进行了评价,在优化条件下催化剂使用4次,产率从81%降低到75%,扩大反应规模到克级,催化活性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 环化反应 4H-吡啶并[1 2-a]嘧啶-4- 含氮双杂环 绿色合成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缩氨基脲结构的4-苯氧基喹啉类c-Met激酶抑制剂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
2
作者 吴霜 林思雨 +5 位作者 李楠 林艺涵 丁实 陈烨 刘举 沈继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4,共10页
基于4-苯氧基喹啉类Type II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13个含缩氨基脲结构的4-苯氧基喹啉类化合物.采用迁移率改变法(MTS)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c-Met激酶的抑制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A549,PC-3,... 基于4-苯氧基喹啉类Type II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13个含缩氨基脲结构的4-苯氧基喹啉类化合物.采用迁移率改变法(MTS)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c-Met激酶的抑制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A549,PC-3,AGS和MKN45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c-Met激酶和4种肿瘤细胞株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6f和6k具有优秀的抑制c-Met激酶活性[c-Met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4.50和15.68 nmol/L].化合物6f对A549,PC-3,AGS和MKN45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0.93,7.81,12.88和2.58μmol/L;化合物6k对A549,PC-3,AGS和MKN45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0.67,6.60,3.04和0.88μmol/L.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6k可诱导MKN45和A549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并能够抑制2种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子设计 c-Met抑制剂 4-苯氧基喹啉 氨基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N,N-二乙氨基-3-羟基苯并黄酮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机制的溶剂极性效应——实验和理论研究
3
作者 姜羊林 陈明卿 +4 位作者 梁民 尧奕歌 张燕 王鹏 张建平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光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发色团中。3-羟基黄酮类衍生物(3-HFs)由于其广泛的天然来源和对环境极度敏感的荧光发光特性而备受关注。与3-HFs相比,4′-N,N-二乙氨基-3-羟基...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光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发色团中。3-羟基黄酮类衍生物(3-HFs)由于其广泛的天然来源和对环境极度敏感的荧光发光特性而备受关注。与3-HFs相比,4′-N,N-二乙氨基-3-羟基黄酮(D-HBF)具有扩展的共轭体系和大幅红移的吸收特性,而最新研究表明,由于具有ESIPT特性,它可以用作环境极性敏感的生物荧光探针。本研究通过采用多种光谱和理论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D-HBF在极性不同的三种非质子型溶剂(环己烷、乙醚和四氢呋喃)中的ESIPT反应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三种溶剂中均能观测到D-HBF的ESIPT典型双发射峰,而这些峰的相对比率受溶剂极性的调控。荧光动力学分析揭示,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激发态中正向和反向的质子转移反应速率都降低,同时反向质子转移变得更占优势。该研究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比较了三种溶剂中D-HBF的基态和激发态分子内氢键的键长和键角参数,确定了ESIPT反应是激发态分子内氢键增强机制。计算结果表明,增加溶剂极性会导致处于S1态的D-HBF分子的3-羟基伸缩振动红外吸收频率向高波数移动,这证明了相应的N^(*)态的分子内氢键减弱。此外,电子密度分析显示,引入在4′-位的强给电子官能团(4′-N,N-二乙氨基)使得D-HBF在激发态下具有典型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最后,势能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激发态下质子转移更容易发生,而溶剂极性增加会导致更高的质子转移势垒,从而阻碍了相应的ESIPT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分析进一步表明,溶剂极性增加使激发态快速质子转移更倾向于向N^(*)态移动。这项研究为D-HBF类衍生物作为环境极性敏感的生物探针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N N-二乙氨基-3-羟基苯并黄酮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极性效应 荧光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巯基吡啶法测定葱属植物制品总硫代亚磺酸酯含量
4
作者 李世颖 刘睿婷 +2 位作者 李兰兰 杜娟 李新霞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134-142,共9页
该研究以大蒜中典型酶促反应产物大蒜辣素优化4-巯基吡啶与硫代亚磺酸酯的反应条件,并测定大蒜粉、洋葱粉中总硫代亚磺酸酯。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溶剂体系为50%甲醇、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60分钟,反应率达90%以上,并测定了该条件... 该研究以大蒜中典型酶促反应产物大蒜辣素优化4-巯基吡啶与硫代亚磺酸酯的反应条件,并测定大蒜粉、洋葱粉中总硫代亚磺酸酯。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溶剂体系为50%甲醇、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60分钟,反应率达90%以上,并测定了该条件下4-巯基吡啶的ε值为21521 M-1·cm-1。样品测定结果显示本实验室冻干的大蒜粉、洋葱粉均可产生硫代亚磺酸酯,网购大蒜粉、洋葱粉样品除江苏大蒜(G9)含少量硫代亚磺酸酯,其他均测不到硫代亚磺酸酯。大蒜、洋葱经冻干工艺加工能最大限度保留相关酶的活性。在测定的大蒜冻干粉中,大蒜辣素占总硫代亚磺酸酯60%以上。本法可用于大蒜等葱属植物及加工制品中总硫代亚磺酸酯的含量测定,评价大蒜等相关制品的加工工艺与质量,并在加工过程通过硫代亚磺酸酯的测定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巯基吡啶 硫代亚磺酸酯 葱属植物 大蒜粉 洋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5
作者 张建 陈宪辉 +2 位作者 赵硕 胡方芝 李帅帅 《当代化工研究》 2025年第4期178-180,共3页
香豆素类化合物因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得到化学工作者的广泛研究。以4-羟基香豆素为基础原料,通过与有机胺的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得到了一系列4-氨基香豆素类衍生物,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和组成进... 香豆素类化合物因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得到化学工作者的广泛研究。以4-羟基香豆素为基础原料,通过与有机胺的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得到了一系列4-氨基香豆素类衍生物,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还对产物的合成和分离纯化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反应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反应产率高,为快速制备4-氨基香豆素类衍生物提供了有效的合成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香豆素 有机胺 有机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试试验条件研究
6
作者 樊国琴 杨瑜 斯沿洲 《纺织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47-49,共3页
GB/T23344-2009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试时有几个重要的试验条件,如反应温度、冷却方式、萃取时间间隔、振荡时间等,文章从以上试验条件出发,进行最优条件的探索与验证。通过试验,反应温度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冷却方式、萃取时间间隔... GB/T23344-2009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试时有几个重要的试验条件,如反应温度、冷却方式、萃取时间间隔、振荡时间等,文章从以上试验条件出发,进行最优条件的探索与验证。通过试验,反应温度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冷却方式、萃取时间间隔和振荡时间等均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试验条件的控制,能得到较高的回收率,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偶氮苯 反应温度 冷却方式 萃取时间间隔 振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合成5-氨基-4-腈基-1,3-二苯基吡唑
7
作者 文世悦 敖荣东 +3 位作者 林世瑶 李培溪 张玉涛 胡玉林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SiO 2@IL,然后进行FT-IR,XRD,SEM,EDX分析,最后将其用于丙二腈、苯甲醛和苯肼的一步缩合反应中,以制备目标产物5-氨基-4-腈基-1,3-二苯基吡唑.实验结果表明,缩合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是以水为溶剂、...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SiO 2@IL,然后进行FT-IR,XRD,SEM,EDX分析,最后将其用于丙二腈、苯甲醛和苯肼的一步缩合反应中,以制备目标产物5-氨基-4-腈基-1,3-二苯基吡唑.实验结果表明,缩合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是以水为溶剂、催化剂用量0.3 g、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3 h,此条件下的产物收率高达92%;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催化反应过程可以放大至摩尔级;负载型催化剂相易从产物相中分离,可稳定地循环利用至少5次.该方法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物收率高、工艺稳定,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离子液体 二氧化硅 非均相催化 5-氨基-4-腈基-1 3-二苯基吡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4联合γ-氨基丁酸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王晖 肖海燕 +5 位作者 陈平 张昊 巩远方 张金洪 张书研 温永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4(Nrg4)联合γ-氨基丁酸(GABA)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69例重度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将其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89例和认知功能障...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4(Nrg4)联合γ-氨基丁酸(GABA)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69例重度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将其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89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8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Nrg4、GAB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rg4、GABA对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有高血压史者占比、有糖尿病史者占比和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Nrg4、GABA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为(12.36±2.35)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的(28.25±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舒张压、TC、TG、HDL-C、LDL-C为重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Nrg4、GABA、MoCA评分为重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Nrg4、GABA单独检测相比,两者联合检测对重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舒张压、TC、TG、HDL-C、LDL-C、Nrg4、GABA和MoCA评分均为重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Nrg4和GABA可有效预测重度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调节蛋白4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二甲氨基吡啶-三氟化硼络合型固化促进剂的制备及催化环氧固化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戴晟伟 王晓蕾 +4 位作者 张有生 杨昶旭 韩淑军 齐悦新 刘金刚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6期61-68,共8页
采用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BF3-O(C2H5)2]为起始原料,制备了络合型固化促进剂(DMAP-BF),并表征了该促进剂的化学结构。系统探究了该促进剂对联苯芳烷基型环氧树脂(NC3000)-含萘四官能团环氧树脂(HP4700)-含氮酚醛树... 采用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BF3-O(C2H5)2]为起始原料,制备了络合型固化促进剂(DMAP-BF),并表征了该促进剂的化学结构。系统探究了该促进剂对联苯芳烷基型环氧树脂(NC3000)-含萘四官能团环氧树脂(HP4700)-含氮酚醛树脂(PF8705)三元复合体系(BF-1~BF-6)固化反应的催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固化促进剂和环氧-酚醛-固化促进剂预混物进行红外、核磁、XRD以及微观形貌分析等,证明成功制备了预期产物。(2)固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DMAP-BF可催化环氧-酚醛体系的固化反应,并表现出良好的热潜伏特性。DMAP-BF对上述环氧-酚醛复合体系的固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不含DMAP-BF促进剂的BF-ref样品的固化反应活化能(Ea)较BF-6体系[m(NC3000)∶m(HP4700)=50∶50]高出109.4 kJ/mol。(3)BF样品体系在100~140℃温度区间的熔体黏度可低达0.1 Pa·s,但在温度达到固化工艺温度(175℃)时,DMAP-BF可催化环氧-酚醛树脂体系快速固化。这一特性对于DMAP-BF的实际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可赋予环氧塑封料(EMC)更优异的储存稳定性和工艺性能。(4)BF系列固化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均为400℃左右,500℃后失重幅度减少,表明BF复合材料固化物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可以满足后续EMC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塑封料 固化促进剂 热潜伏性 4-二甲氨基吡啶 三氟化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制备1-吡啶基-3-哌啶-4-甲酸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艳君 杨伟群 董海仟 《化工设计通讯》 2024年第1期117-119,共3页
N杂环类分子是一类重要的医药切块分子,多用作多肽类医药分子的合成原料中间体。报道了一种N杂环类分子1-吡啶基-3-哌啶-4-甲酸新的合成方法。高压反应釜依次加入3-溴吡啶、4-哌啶甲酸乙酯、碳酸钾、N-甲基吡咯烷酮,反应釜密封好,升温至... N杂环类分子是一类重要的医药切块分子,多用作多肽类医药分子的合成原料中间体。报道了一种N杂环类分子1-吡啶基-3-哌啶-4-甲酸新的合成方法。高压反应釜依次加入3-溴吡啶、4-哌啶甲酸乙酯、碳酸钾、N-甲基吡咯烷酮,反应釜密封好,升温至180℃,压力保持0.5MPa,液质监测反应,反应72h,原料反应完毕。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滤饼用甲醇打浆后再次抽滤,将滤液浓缩后再甲醇重结晶得黄色粉末,产率最高可达46%。该合成方法,碱性高压条件,一锅法得到目标化合物,极大地降低了工业成本,且后处理方法简单且收率高,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吡啶 4-哌啶甲酸乙酯 碳酸钾 N-甲基吡咯烷酮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取代-4-氨基-3-巯基-1,2,4-三唑衍生物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周淑晶 洛雪 +2 位作者 柳召宁 蒋雨婷 李进京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5-取代-4-氨基-3-巯基-1,2,4-三唑是一类重要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由于分子中含有巯基和伯胺基两个活性基团,既可以单个基团参与反应生成N-或S-取代产物,又可以同时发生反应生成稠杂环化合物。由其衍生而来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 5-取代-4-氨基-3-巯基-1,2,4-三唑是一类重要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由于分子中含有巯基和伯胺基两个活性基团,既可以单个基团参与反应生成N-或S-取代产物,又可以同时发生反应生成稠杂环化合物。由其衍生而来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抗菌、抗肿瘤、抗结核、抗炎镇痛、酶抑制剂、荧光探针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5-取代-4-氨基-3-巯基-1,2,4-三唑衍生物在医学、农业及材料领域的应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此类化合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取代-4-氨基-3-巯基-1 2 4-三唑 衍生物 席夫碱 稠杂环化合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4-苯氧基吡啶类c-Met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12
作者 刘举 高俊峰 +6 位作者 荆锐 李春艳 王旭 程蒙 陈烨 丁实 沈继伟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58-264,共7页
为了发现新型高活性c-Met激酶抑制剂,以2-氨基-4-氯吡啶为原料,经醚化、酰化、烷基化、还原和酰化等多步反应,制备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4-苯氧基吡啶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6种化... 为了发现新型高活性c-Met激酶抑制剂,以2-氨基-4-氯吡啶为原料,经醚化、酰化、烷基化、还原和酰化等多步反应,制备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4-苯氧基吡啶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6种化合物对MKN-45、A549、H460和HT-294种肿瘤细胞株具有很好的抗增殖活性,两种化合物对c-Met激酶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b抑制MKN-45、A549、H460和HT-29细胞株的IC 50值分别为1.89、5.14、0.74、0.60μmol/L.该化合物在1000 nmol/L和200 nmol/L的浓度下对c-Met激酶的抑制率分别为96.2%和82.8%,显示出了优异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4-苯氧基吡啶 c-Met激酶抑制剂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1,4-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双水相手性萃取拆分研究
13
作者 樊轻亚 王万好 程晓梅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7,11,共8页
建立了一种以乙醇/硫酸铵作为双水相体系拆分三种1,4-二氢吡啶类手性对映体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手性识别剂的种类、识别剂的浓度、待分离组分的浓度、pH值等几个方面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体系pH值为3,ME-β-CD浓度为... 建立了一种以乙醇/硫酸铵作为双水相体系拆分三种1,4-二氢吡啶类手性对映体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手性识别剂的种类、识别剂的浓度、待分离组分的浓度、pH值等几个方面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体系pH值为3,ME-β-CD浓度为0.3 mmol/L,L-酒石酸辛酯浓度为0.4 mmol/L,三种1,4-二氢吡啶类药物浓度均为0.4 mmol/L。以0.1%三乙胺正己烷-0.1%三乙胺乙醇(90:10)为流动相分离三种1,4-二氢吡啶类药物对映体,并考察了三种药物对映体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回收率等。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对映体的检出限在0.020~0.035 mg/L之间,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9,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2.2%~105.3%,相对标准偏差为0.53%~1.87%。该方法准确、简便,可满足三种药物及其制剂的拆分及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二氢吡啶类药物 双水相体系 手性萃取 分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和4-氨基吡啶联用建立瘙痒模型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晖 沈非沉 +2 位作者 陈垦 唐晓峰 梁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54-1456,共3页
目的:联合应用组胺和4-氨基吡啶(4-AP)建立一种瘙痒模型。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在脱毛部位皮下注射造模药物后记录搔抓反应次数和搔抓潜伏期;检测小鼠血清中组胺、IFN-γ和IL-6的浓度;取注射部位皮肤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在行为学实验... 目的:联合应用组胺和4-氨基吡啶(4-AP)建立一种瘙痒模型。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在脱毛部位皮下注射造模药物后记录搔抓反应次数和搔抓潜伏期;检测小鼠血清中组胺、IFN-γ和IL-6的浓度;取注射部位皮肤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在行为学实验中发现,复合因素组在30min内搔抓次数比组胺组和4-AP组均显著增多(P<0.01或P<0.05),但搔抓潜伏期比组胺组和4-AP组均显著缩短(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3组瘙痒模型小鼠血清的组胺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复合因素组升高程度低于组胺组(P<0.05);复合因素组的小鼠血清IFN-γ浓度显著降低(P<0.05);IL-6浓度在组胺组和复合因素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复合因素组明显高于4-AP组。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各组均出现炎细胞的增殖、浸润,其中复合因素组的反应更为明显。结论:组胺和4-氨基吡啶联用能建立一种较好的瘙痒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4-氨基吡啶 瘙痒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郭玉凤 李景印 +1 位作者 李淑芳 李敏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8-339,352,共3页
介绍了 4 -二甲氨基吡啶 ( DMAP)的合成。
关键词 4-二甲氨基吡啶 酰化反应 催化作用 合成 羟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形4-氨基吡啶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合成及结合性质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洪声 贾裕梅 +1 位作者 曹现峰 何锡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1-375,共5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 ,通过沉淀聚合方法合成了对 4 -氨基吡啶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微球形分子模板聚合物 .通过静态结合方法研究了该聚合物的选择性结合能力以及不同溶剂及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物形态及球状聚合物粒径大小的影响 .底物选择...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 ,通过沉淀聚合方法合成了对 4 -氨基吡啶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微球形分子模板聚合物 .通过静态结合方法研究了该聚合物的选择性结合能力以及不同溶剂及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物形态及球状聚合物粒径大小的影响 .底物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 ,与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相比 ,4 -氨基吡啶球形分子模板聚合物对 4 -氨基吡啶显示出强的选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技术 4-氨基吡啶 分子模板取合物 引发剂用量 神经系统药物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吡啶分子模板聚合物选择性识别及结合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洪声 何锡文 +1 位作者 景莹 梁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9-743,共5页
以 4 -氨基吡啶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对 4 -氨基吡啶具有特异选择性的模板聚合物 .制得的棒状聚合物经研磨、过筛后 ,采用平衡结合方法评价了该模板聚合物的结合特性 .Scatchard分析表明 ,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 ,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 以 4 -氨基吡啶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对 4 -氨基吡啶具有特异选择性的模板聚合物 .制得的棒状聚合物经研磨、过筛后 ,采用平衡结合方法评价了该模板聚合物的结合特性 .Scatchard分析表明 ,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 ,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 ,这两类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采用多点结合模型计算得到的值分别为 6.0 μmol/ L和 1 .2 mmol/ L.底物选择性表明 ,与其它结构相似的分子相比 ,该聚合物对模板分子4 -氨基吡啶显示了很强的结合能力 .1H NMR研究及 4 -氨基吡啶共振结构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4-氨基吡啶 分子识别 底物选择性 分子模板聚合物 结合能力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的界面聚合法制备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复合膜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林 林赛赛 +2 位作者 魏平 程丽华 陈欢林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30-1735,共6页
为了提高超支化聚合物在界面聚合反应中的成膜性能,选择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为空间位阻催化剂,用于催化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与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成膜.研究了DMAP在水油两相中的溶解性能,发现DMAP的适宜用量为底物PEI的8%.... 为了提高超支化聚合物在界面聚合反应中的成膜性能,选择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为空间位阻催化剂,用于催化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与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成膜.研究了DMAP在水油两相中的溶解性能,发现DMAP的适宜用量为底物PEI的8%.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DMAP能够催化PEI上更多氨基参与酰化交联,在聚砜底膜上形成光滑连续的网络状结构.该复合分离膜对NaCl的截留率由无DMAP催化成膜的45.2%提高至85.4%,水通量高达60.8L/(m2.h).结合吡啶环上1-叔胺基团及环外的4-二甲氨基团,推测了DMAP在PEI界面聚合反应过程中消除强空间位阻效应的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二甲氨基吡啶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界面聚合 空间位阻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衍生物研究(Ⅷ):2-[(2-氯吡啶)-4-基]-5-烷氨基-1,3,4-噻二唑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厚斌 金淑惠 +1 位作者 毛淑芬 覃兆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寻找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 ,依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 ,以异烟酸为起始原料 ,共合成了 12个标题化合物 ,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1H和13 CNMR予以确认。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且茎叶处理高于土壤处理 ,其中Ⅰ 0 4和Ⅰ 0 6在 1 5... 为寻找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 ,依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 ,以异烟酸为起始原料 ,共合成了 12个标题化合物 ,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1H和13 CNMR予以确认。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且茎叶处理高于土壤处理 ,其中Ⅰ 0 4和Ⅰ 0 6在 1 5kg·hm-2 剂量下 ,茎叶处理对反枝苋、稗草、油菜和苜蓿的抑制率分别达 71 9%~89 2 %和 4 5 3%~ 87 0 %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衍生物 2-[(2-吡啶)-4-基]-5-氨基-1 3 4-噻二唑 合成 除草活性 农药先导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5-(2-氯吡啶-4-基)-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1
20
作者 车超 毛淑芬 覃兆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95-797,共3页
By combining 2 chloropyridine, 1,3,4 thiadiazole and acylamide, three toxophoric moieties seven 2 [ N (1 methoxycarbonyl)ethyl N acyl]amino 5 [(2 chloropyrid) 4 yl] 1,3,4 thiadiazoles(8) were synthesized in seven step... By combining 2 chloropyridine, 1,3,4 thiadiazole and acylamide, three toxophoric moieties seven 2 [ N (1 methoxycarbonyl)ethyl N acyl]amino 5 [(2 chloropyrid) 4 yl] 1,3,4 thiadiazoles(8) were synthesized in seven steps. The preliminary biological activity tests show that the title compounds reveal a certain plant growth regulating effect as well as fungicidal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5-(2-吡啶-4-基)-1 3 4-噻二唑 衍生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