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β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雒红涛 赫鹏 +2 位作者 熊万成 李秀庚 岳中屹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2期2499-2502,共4页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β(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153例结直肠癌患者,取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IK3CB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结直...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β(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153例结直肠癌患者,取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IK3CB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1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TNM分期为Ⅲ期、有淋巴转移、有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B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分化程度为高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随访结束,15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预后不良41例,预后良好112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淋巴结转移及PIK3CB阳性表达均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且PIK3CB阳性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4 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β 结直肠癌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75靶向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秦海霞 李少平 +2 位作者 张全华 王世进 吴向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3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miRNA-375靶向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PIK3CA)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 Ha,分别转染mi RNA-375模拟基因、mi RNA-375抑制剂、对照模拟基因及对照抑制剂,采用RT-PCR法检测mi RNA-375表达,We... 目的探讨miRNA-375靶向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PIK3CA)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 Ha,分别转染mi RNA-375模拟基因、mi RNA-375抑制剂、对照模拟基因及对照抑制剂,采用RT-PCR法检测mi RNA-375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K3CA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 RNA-375与PIK3CA的靶向关系。结果转染miRNA-375模拟基因后miRNA-375表达上调,PIK3CA蛋白表达降低(P<0.05);转染miRNA-375抑制剂后miRNA-375表达降低,PIK3CA蛋白表达增强(P<0.05)。转染miRNA-375模拟基因后SiHa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降低(P<0.05);转染miRNA-375抑制剂后SiHa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增强(P <0.05)。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检测结果显示,miRNA-375能作用于PIK3CA 3'-UTR。与转染对照模拟基因比较,共转染miRNA-375模拟基因与PIK3CA-WT可使SiHa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 <0.05)。结论 miRNA-375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PIK3C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iRNA-375 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单位α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 p85α蛋白表达缺失联合5-FU对大肠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嫣 王林 曾晖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探讨RNA干扰靶向抑制PI3K p85α蛋白表达联合5-FU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复苏培养PI3K p85α干扰组LoVo细胞(PI3Kp85ɑ/RNAi-LoVo)和LoVo对照组细胞,Western blot鉴定干扰效果,MTT法检测5-FU对两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探讨RNA干扰靶向抑制PI3K p85α蛋白表达联合5-FU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复苏培养PI3K p85α干扰组LoVo细胞(PI3Kp85ɑ/RNAi-LoVo)和LoVo对照组细胞,Western blot鉴定干扰效果,MTT法检测5-FU对两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Annexin-FITC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oVo干扰组细胞PI3K p85α蛋白抑制率为59%,MTT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5-FU的IC50值(4.57±0.16)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5-FU的IC50值(8.07±0.30)μmol/L(P=0.000),细胞凋亡实验显示,干扰组细胞对5-FU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增加(P=0.000)。结论 PI3K p85α蛋白表达缺失联合5-FU可促进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为基因治疗和化学药物联合治疗大肠癌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α单位 RNA干扰 细胞凋亡 5-氟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 p85α蛋白表达缺失联合5-FU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孙嫣 王林 杨慧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PI3Kp85α蛋白表达缺失联合5-FU对大肠癌SW480细胞促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复苏培养PI3Kp85α干扰组SW480细胞(PI3Kp85ɑ/RNAi-SW480)和SW480对照组细胞,Western blot鉴定干扰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较两组细胞中凋亡蛋白... 目的:探讨PI3Kp85α蛋白表达缺失联合5-FU对大肠癌SW480细胞促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复苏培养PI3Kp85α干扰组SW480细胞(PI3Kp85ɑ/RNAi-SW480)和SW480对照组细胞,Western blot鉴定干扰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较两组细胞中凋亡蛋白Bax、Bcl-6、Bim表达的差异。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W480干扰组细胞PI3Kp85α蛋白抑制率为84%,5-FU刺激48h后,PI3Kp85ɑ/RNAi-SW480细胞组凋亡蛋白Bax、Bcl-6、Bim的表达较SW480对照组细胞显著增加(P=0.000)。结论:PI3Kp85α蛋白表达缺失联合5-FU可通过增加促凋亡蛋白的表达促进大肠癌SW480细胞凋亡,为进一步阐明大肠癌细胞恶性增值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α单位 RNA干扰 细胞凋亡 5-氟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75对宫颈癌细胞系SiHa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强 张晶晶 +3 位作者 曹丽艳 付占昭 董立新 龚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6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375(miR-375)对宫颈癌细胞系SiHa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宫颈癌细胞系SiHa,将细胞随机分为A组(转染对照抑制剂)、B组(转染对照模拟基因)、C组(转染miR-375抑制剂)、D组(转染miR-375模拟基因)。... 目的研究微小RNA-375(miR-375)对宫颈癌细胞系SiHa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宫颈癌细胞系SiHa,将细胞随机分为A组(转染对照抑制剂)、B组(转染对照模拟基因)、C组(转染miR-375抑制剂)、D组(转染miR-375模拟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SiHa细胞中miR-375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对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PIK3CA)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MTT法对SiHa增殖活性进行检测,并用划痕实验对细胞迁移能力进行检测;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miR-375与PIK3CA的靶向关系进行验证。结果采用生物学信息软件检测结果发现,miR-375与PIK3CA 3’-UTR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可见,miR-375模拟基因+PIK3CA-Mut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与对照模拟基因+PIK3CAMut共转染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相比对照模拟基因+PIK3CA-WT共转染组,共转染miRNA模拟基因和PIK3CA-WT后细胞荧光活性明显下降(P<0.05)。相比A组,C组SiHa细胞中miR-375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相比B组,D组SiHa细胞中miR-375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可见,相比A组,C组SiHa细胞中PIK3C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相比B组,D组PIK3C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细胞培养后1 d、2 d、3 d,相比A组,C组SiHa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相比B组,D组SiHa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5)。划痕实验结果可见,相比A组,C组SiHa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相比B组,D组SiHa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miR-375具有阻滞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PIK3CA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微小RNA-375 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单位α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D1A、PIK3CA、Ki-67在不同病变级别、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晨静 李超 +3 位作者 咸娴 王胜 何雷 范多娇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2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AT丰富结合域1 A(ARID1 A)、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基因(PIK3 CA)、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在不同病变级别、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AT丰富结合域1 A(ARID1 A)、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基因(PIK3 CA)、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在不同病变级别、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7例B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手术或膀胱镜活检取癌组织,并取其中28例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距癌旁>2cm)作为对照。对比不同组织中ARID1 A、PIK3 CA、Ki-67蛋白表达。治疗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7)和未复发组(n=80),分析BUC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ARID1 A、PIK3 CA、Ki-67蛋白表达与病变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BUC患者癌组织ARID1 A蛋白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IK3 CA、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年龄、病变级别、临床分期、病灶个数、PIK3 C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RID1 A、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病变级别、临床分期、病灶个数、PIK3 CA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BUC患者复发风险增加(P<0.05);BUC患者病变级别、临床分期越高,PIK3 CA、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ARID1 A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结论BUC患者癌组织中ARID1 A、PIK3 CA、Ki-67蛋白表达明显异常,且与病变级别、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其中PIK3 CA蛋白阳性表达可明显增加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AT丰富结合域1 A 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单位α基因 细胞增殖核抗原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3CA及GST-π在人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株MG-63/ADM中的表达
7
作者 丁万军 曾涛 +4 位作者 张煜坤 肖祝雅 郭卫春 余铃 戈伟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5期1917-1921,共5页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MG-63细胞及多药耐药细胞株MG-63/多柔比星(ADM)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PIK3CA)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MG-63细胞并通过ADM大剂量间隙作用法建立人骨...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MG-63细胞及多药耐药细胞株MG-63/多柔比星(ADM)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PIK3CA)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MG-63细胞并通过ADM大剂量间隙作用法建立人骨肉瘤多药耐药MG-63/ADM细胞株,噻唑蓝(MTT)法检测两种细胞的耐药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种细胞中PIK3CA和GST-π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析PIK3CA与GST-π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MG-63/ADM细胞株对ADM明显耐药,IC50为(1.97±0.56)μg/ml,耐药指数为(11.35±2.40),均明显高于MG-63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G-63/ADM细胞中PIK3CA和GST-π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MG-63细胞(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MG-63/ADM细胞中PIK3CA mRNA和GST-π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MG-63细胞(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G-63/ADM细胞中PIK3CA与GST-π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6,P﹤0.01)。结论 MG-63/ADM细胞较MG-63细胞的耐药性明显增强,人骨肉瘤耐药细胞株MG-63/ADM中PIK3CA和GST-π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人骨肉瘤MG-63细胞,提示PIK3CA及GST-π可能参与骨肉瘤多药耐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 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研究
8
作者 朱林琳 孟亚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检测中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s arcoma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成神经细胞瘤鼠肉瘤癌基因(neuroblasto-ma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NRAS)/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检测中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s arcoma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成神经细胞瘤鼠肉瘤癌基因(neuroblasto-ma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NRAS)/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3KC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B-raf,BRAF)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4年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治的61例结直肠癌患者,入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收集入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手术所得肿瘤组织制备切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进行检测,使用特异引物双扩增技术,检测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经统计,61例患者中,19例患者经联合检测出现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情况,基因突变率为31.15%(19/61)。19例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患者中,以KRAS基因突变居多,共计14例,NRAS基因突变1例,PIK3CA基因突变1例,BRAF基因突变3例。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发生率与患者性别、病理分期、年龄等特征无关(P> 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存在一定的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概率,突变发生与患者临床特征无关,通过实施基因联合检测,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联合检测 基因突变 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 成神经细胞瘤鼠肉瘤癌基因 磷脂酰肌醇-4 5-二磷酸3-激酶催化基α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转移和复发与KRAS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范华骏 郑勇斌 童仕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19-1821,共3页
目的 检测大肠癌组织中KRAS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oα(PIK3CA)突变,探讨其与大肠癌转移、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大肠癌标本94例,提取DNA后行KRAS和PIK3CA基因测序,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为期... 目的 检测大肠癌组织中KRAS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oα(PIK3CA)突变,探讨其与大肠癌转移、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大肠癌标本94例,提取DNA后行KRAS和PIK3CA基因测序,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分析基因突变与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 KRAS基因突变31例,远处转移率高于野生型(61.3%比34.9%);PIK3CA基因突变15例,远处转移率高于野生型(73.3%比38.0%);两者共同突变7例,均未突变55例,共同突变者转移率高于均未突变者(71.4%比29.1%);术后3年随访KRAS基因突变型转移率和复发率均高于野生型(93.1%比69.5%,65.5%比39.0%),PIK3CA基因突变型转移率和复发率亦均高于野生型(93.3%比74.0%,73.3%比42.5%);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KRAS和PIK3CA基因突变型远处转移率和复发率高,对大肠癌的远处转移和复发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转移 KRAS基因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α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肺鳞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突变分析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亚楠 周云芝 +1 位作者 马洁 王洪武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0-132,共3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0%-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主要为鳞癌和腺癌两种亚型。40%~80%的NSCLC过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0%-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主要为鳞癌和腺癌两种亚型。40%~80%的NSCLC过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其激活酪氨酸激酶,使肿瘤细胞增殖分裂并永生化。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α 突变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MET、K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
11
作者 戴伟平 齐彬 +5 位作者 周平安 张翔 陈超鹏 陈良 陈文娅 江庆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原癌基因(MET)、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7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二代测序(NGS)...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原癌基因(MET)、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7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二代测序(NGS)检测患者的MET、KRAS、PIK3CA、BRAF,分析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MET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60岁患者8例,≥60岁患者17例;腺癌11例,非腺癌14例。KRAS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60岁患者8例,≥60岁患者18例;腺癌14例,非腺癌12例。PIK3CA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60岁患者9例,≥60岁患者13例;腺癌15例,非腺癌7例。BRAF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2例;<60岁患者13例,≥60岁患者10例;腺癌12例,非腺癌11例。结论非小细胞肺癌MET、K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原癌基因 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α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PI3KCA、PI3KCB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海青 温菲菲 +3 位作者 李扬扬 高向前 张香芝 吴淑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3KCA)、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β(PI3KCB)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食管鳞癌组织(鳞癌组织)126例份、低级别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低级别瘤变组织)32例份、高级别食管上皮...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3KCA)、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β(PI3KCB)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食管鳞癌组织(鳞癌组织)126例份、低级别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低级别瘤变组织)32例份、高级别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高级别瘤变组织)34例份、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正常组织)30例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PI3KCA、PI3KCB阳性表达率,分析鳞癌组织PI3KCA、PI3KCB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组织PI3KCA、PI3KCB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鳞癌组织、高级别瘤变组织PI3KCA、PI3KCB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低级别瘤变组织及正常组织(P均<0.05)。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高的鳞癌组织中PI3KCA、PI3KCB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低的鳞癌组织(P均<0.05)。鳞癌组织PI3KCA、PI3KCB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均无相关性(P均>0.05)。鳞癌组织、高级别瘤变组织PI3KCA阳性表达与PI3KCB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89、0.254,P均<0.05),正常组织、低级别瘤变组织PI3KCA阳性表达与PI3KCB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分别为0.121、0.145,P均>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PI3KCA、PI3KCB高表达,二者表达变化协同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上皮内瘤变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α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D1A、PIK3CA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关系及发病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秀娟 张雅丽 +1 位作者 庄新荣 张桂香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2200-2203,2207,共5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者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ARID1A)、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PIK3CA基因)表达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内膜异位...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者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ARID1A)、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PIK3CA基因)表达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组4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组4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患者80例作为对照(non-EAOC组),比较3组患者的ARID1A、PIK3CA表达差异,分析RID1A、PIK3CA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及发病危险因素。结果:3组患者的ARID1A、PIK3CA表达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EAOC组、non-EAOC组、OEM组(P<0.05)。ARID1A联合PIK3CA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的灵敏度(97.8%)高于单独检测,ARID1A、PIK3CA临界值分别为44.56、40.06;患者年龄大、绝经、卵泡刺激素高、盆腔疼痛、腹部不适、阴道出血及初潮年龄小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者者ARID1A、PIK3CA表达升高,提示临床诊断时更加关注可能因素及早干预,提升疾病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关性卵巢癌 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α基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秀欣 邓文静 +2 位作者 余更生 吕华珠 李春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702-707,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中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PIK3C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胃癌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Haploview软件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中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PIK3C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胃癌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Haploview软件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 Map)公布的北京汉族人群基因型数据库中筛选出PTEN基因的4个标签SNPs(rs532678、rs926091、rs11202609、rs17431184)及PIK3CA基因的3个标签SNPs(rs2459693、rs3729679、rs12494623)。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58例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并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待检样本的以上7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采用RECIST 1.1版标准评价以上患者接受含铂化疗方案2个周期的近期疗效,以CR+PR为敏感组、SD+PD为不敏感组,分析化疗敏感情况与以上SNPs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关系。结果 158例晚期胃癌患者PTEN及PIK3CA基因7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58例患者经2个周期化疗后共有化疗敏感者83例(CR 3例、PR 80例)和不敏感者75例(SD 42例、PD 33例)。PIK3CA rs3729679、rs12494623 SNPs与晚期胃癌含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有关,其中携带突变等位基因者(rs3729679 G,rs12494623 T)的化疗敏感率较低,且化疗不敏感的风险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PIK3CA SNPs和PTEN SNPs位点基因分布与化疗敏感率及不敏感风险均无关(P>0.05)。结论 PIK3CA rs3729679、rs12494623 SNPs与晚期胃癌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有关,且携带rs3729679 G或rs12494623T等位基因者的化疗不敏感风险较高,对于预测晚期胃癌含铂化疗方案的疗效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 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单位α基因(PIK3CA) 胃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含铂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组织PIK3CA基因变异情况及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泓霖 王登兰 李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PIK3CA基因)基因变异情况和蛋白表达变化。方法收集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法检测PIK3CA基因的热...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PIK3CA基因)基因变异情况和蛋白表达变化。方法收集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法检测PIK3CA基因的热点变异区是否存在变异;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IK3C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第1、9和20外显子的构象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癌组织PIK3CA基因正常,并未出现变异)。癌组织PIK3CA蛋白阴性12例、弱阳性4例、阳性9例、强阳性5例,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60.00%,癌旁组织分别为26、4、0、0例和13.33%,癌组织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PIK3CA基因无变异,但PIK3CA蛋白表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导管癌中PIK3CA突变和PTEN缺失(英)
16
作者 许春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M0004-M0004,共1页
涎腺导管癌(SDC)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常常发现时已是晚期。该肿瘤表现为编码I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p110催化亚单位(PIK3CA)基因突变/扩增、和/或TensinHomolog磷酸酶(P-FEN)缺失,而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肌醇)通路可能... 涎腺导管癌(SDC)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常常发现时已是晚期。该肿瘤表现为编码I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p110催化亚单位(PIK3CA)基因突变/扩增、和/或TensinHomolog磷酸酶(P-FEN)缺失,而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肌醇)通路可能是一个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导管癌 基因突变 PTEN缺失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侵袭性恶性肿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催化单位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依赖型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在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应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艳丽 张士猛 周平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1-554,共4页
哺乳类细胞基因组DNA损伤会迅速引发DNA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DDR),这一反应涉及一系列复杂DNA损伤信号传导、分子变化和细胞学应答.有些很重要的DNA损伤反应蛋白能参与多个细胞学反应的调控,发挥交叉耦联分子的作用.DNA依赖... 哺乳类细胞基因组DNA损伤会迅速引发DNA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DDR),这一反应涉及一系列复杂DNA损伤信号传导、分子变化和细胞学应答.有些很重要的DNA损伤反应蛋白能参与多个细胞学反应的调控,发挥交叉耦联分子的作用.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是DNA双链断裂的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途径的关键组分,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家族成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在DNA损伤的早期信号过程、修复、细胞周期检查点、有丝分裂调节及凋亡等一系列DNA损伤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DNA-PKcs在DNA损伤应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蛋白激酶催化单位 应答反应 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 辐射诱导 依赖型 磷脂酰肌醇3-激酶 DNA-PKCS
原文传递
PIK3CA基因突变在子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慧娴(综述) 滕银成(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的突变在子宫颈癌、头颈部鳞癌、乳腺癌中均有报道且较为常见。PIK3CA突变促进了子宫颈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使肿瘤细胞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抵抗,导致子宫颈癌...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的突变在子宫颈癌、头颈部鳞癌、乳腺癌中均有报道且较为常见。PIK3CA突变促进了子宫颈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使肿瘤细胞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抵抗,导致子宫颈癌患者更差的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突变的PIK3CA可能成为子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阿培利司、库潘尼西等PI3K抑制剂在携带PIK3CA突变的子宫颈癌中体现出一定抗肿瘤作用,与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抑制剂、自噬抑制剂、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等药物联用可产生更好的抗肿瘤效果。深入研究有望增加晚期、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4 5-二磷酸3-激酶催化基α 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子宫颈癌 阿培利司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理特征、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春妃 周小飞 +1 位作者 方秋满 邓青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理特征、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0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并留取宫颈癌组... 目的研究宫颈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理特征、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0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并留取宫颈癌组织;同期因子宫肌瘤接受手术切除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留取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宫颈癌患者术前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收集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征,随访宫颈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情况及总生存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IK3CA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7.78%,高于正常宫颈组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PIK3CA蛋白阳性患者中FIGO分期ⅡA期、有脉管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比率为78.57%、48.81%、40.48%,高于PIK3CA蛋白阴性患者(54.17%、20.83%、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与PIK3CA蛋白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PIK3CA蛋白阳性患者的血清IL-2、TNF-α、IFN-γ含量为(3.04±0.89)pg/mL、(10.61±1.83)ng/mL、(13.24±2.92)ng/mL,低于PIK3CA蛋白阴性患者[(4.13±1.14)pg/mL、(13.84±4.52)ng/mL、(17.02±4.95)ng/mL],血清IL-4、IL-5、IL-10含量为(2.98±0.52)、(4.42±1.09)、(6.76±1.14)pg/mL,高于PIK3CA蛋白阴性表达患者[(2.24±0.77)、(3.18±0.71)、(5.14±0.9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PIK3CA蛋白阳性患者随访过程中的累积无病生存率及累积总生存率均低于PIK3CA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中PIK3CA表达增加与病理进展、抗肿瘤免疫应答减弱及远期生存率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单位α 病理特征 抗肿瘤免疫应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HER2及PI3KCA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20
作者 桑玉玉 喻海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3KCA)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0例作...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3KCA)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0名作为正常组。所有纳入者于就诊/体检当日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CTC、HER2、CF-DNA中PI3KCA含量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采用Kappa检验分析CTC、HER2及CF-DNA中PI3KCA含量诊断转移性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采用Pearson线性模型分析CTC、HER2、CF-DNA中PI3KCA含量与血清CEA、CA15-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CTC、HER2及CF-DNA中PI3KCA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转移性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6.00%,特异度为90.00%,准确率为88.00%,阳性预测值为89.58%,阴性预测值为86.54%,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0.760(高度一致)。病例组血清CEA、CA15-3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earson分析提示CTC、HER2蛋白量、CF-DNA中的PI3KCA短片段含量与血清CEA、CA15-3呈正相关(r=0.752、0.801;0.691、0.702;0.628、0.611,均P<0.05)。结论转移性乳腺癌者的CTC、HER2及CF-DNA中PI3KCA含量与血清CEA、CA15-3水平均具有相关性,且对转移性乳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乳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