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实验性牙移动大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超 苗雷英 +1 位作者 孙新华 刘金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大鼠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最佳标记时间与剂量。方法建立实验性牙移动大鼠模型,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外周血EPCs并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化学鉴定细胞表面抗原;终浓度分别为5、10、1... 目的探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大鼠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最佳标记时间与剂量。方法建立实验性牙移动大鼠模型,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外周血EPCs并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化学鉴定细胞表面抗原;终浓度分别为5、10、15μmol/L的BrdU标记EPCs,并于标记后12、24、48、72、96h检测各组BrdU的标记率,筛选BrdU的最佳标记计量和时间。结果所培养细胞CD34、CD133呈阳性表达,且DiI-ac-LDL、FITC-UEA-1呈双荧光阳性;终浓度为10μmol/L的BrdU标记细胞72h后标记率达(66.8±2.9)%,与5μ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5μmol/L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BrdU对细胞均无毒性影响。结论成功分离、培养了实验性牙移动大鼠外周血EPCs;终浓度为10μmol/L的BrdU标记EPCs72h后可获得较高标记率。本实验可为研究EPCs的趋化、分化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血管内皮祖细胞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体外标记肌源性干细胞:最佳浓度及时间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学普 吕刚 +1 位作者 梅晰凡 张晓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8407-8410,共4页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入动物体内可以修复骨、肌肉、软骨或神经系统的损伤,但要了解其在体内的迁移、增殖及分化的情况,还需要一种有效、安全的标记方法来追踪其在体内的变化。目的:观察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肌源性干细胞的效果,探...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入动物体内可以修复骨、肌肉、软骨或神经系统的损伤,但要了解其在体内的迁移、增殖及分化的情况,还需要一种有效、安全的标记方法来追踪其在体内的变化。目的:观察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肌源性干细胞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标记浓度和时间。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SD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第2代细胞并进行细胞计数。以终浓度5,10,15,20μmol/L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肌源性干细胞,检测其最佳标记浓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分析其标记率;通过MTT法、锥虫蓝排斥实验观察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肌源性干细胞呈Desmin阳性,阳性率为(85.7±6.0)%;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的肌源性干细胞与未进行标记细胞在活力和增殖上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标记后的肌源性干细胞活细胞率可达(92.3±2.1)%。其中浓度为10,15,20μmol/L标记组标记效果均优于5μmol/L标记组,10μmol/L为最佳工作浓度,最佳标记时间为3d,标记率为(70.9±4.5)%,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证实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肌源性干细胞后,对细胞的活力及增殖情况无影响,标记率也能达到细胞移植对其示踪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源性干细胞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标记 增殖 干细胞培养与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启仓 刘志勇 +3 位作者 李占清 张宇 张金凤 王国臣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①目的 探讨 5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②方法 利用密度为 1 .0 73g mL的Percoll分离骨髓的单核细胞 ,以含 1 0 %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与扩增MSCs细胞 ,纯度可达 95 %左右。用BrdU标记骨髓... ①目的 探讨 5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②方法 利用密度为 1 .0 73g mL的Percoll分离骨髓的单核细胞 ,以含 1 0 %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与扩增MSCs细胞 ,纯度可达 95 %左右。用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 4、48、72和 96小时后的检测标记率。③结果 随着标记时间的延长 ,标记率逐渐增高 ,标记 72小时后标记率在 85 %以上。④结论 用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时间是 72小时 ,最佳浓度为 1 0 μg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骨髓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在喉黏膜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锋 张群慧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5-BrdU)为标记对小鼠喉黏膜可能存在干细胞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出生3 d的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2只。A组小鼠皮下注射100μg/g的5-BrdU,B组小鼠皮下注射50μg/g的5-Brd... 目的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5-BrdU)为标记对小鼠喉黏膜可能存在干细胞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出生3 d的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2只。A组小鼠皮下注射100μg/g的5-BrdU,B组小鼠皮下注射50μg/g的5-BrdU,C组小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8周后分别处死各组小鼠,并取小鼠喉黏膜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计算其标记滞留细胞的阳性率。结果 8周后,注射了5-BrdU的A组与B组小鼠喉黏膜鳞状上皮有标记滞留细胞表达但两组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t=0.06,P=0.949)。C组小鼠喉黏膜鳞状上皮无标记滞留细胞表达。结论 A、B两组小鼠喉黏膜存在标记滞留细胞,此标记滞留细胞具有喉黏膜成体干细胞的一些特点,可能是成体干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滞留细胞 干细胞 染色与标记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法检测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的研究
5
作者 汪旭 合正基 刘素清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3年第6期1-1,共1页
通过分析5-溴脱氧尿嘧啶核者(Brdu)掺入后第2周期细胞染色体,同步评估了受试物秋火仙素(COL)及昆明山海棠(THH)水抽提物在小鼠骨髓细胞中的有丝分裂阻滞、染色体异常分离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诱发效应,Brdu—琼脂包埋法标记动物后1... 通过分析5-溴脱氧尿嘧啶核者(Brdu)掺入后第2周期细胞染色体,同步评估了受试物秋火仙素(COL)及昆明山海棠(THH)水抽提物在小鼠骨髓细胞中的有丝分裂阻滞、染色体异常分离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诱发效应,Brdu—琼脂包埋法标记动物后1h.腹腔注射COL(1—2mg/kg),THH(2.5—10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 脱氧尿嘧啶核苷 细胞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昆明山海棠 骨髓细胞 诱发 体细胞 标记法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酵母基因组DNA的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宏宇 赵玥 +2 位作者 王建英 李珺 蔡禄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6,共6页
胸腺嘧啶类似物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技术是一种研究DNA复制、修复等生命过程的有效手段。由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缺少胸腺嘧啶核苷酸补救途径,胞外BrdU不能有效的渗入到基因组中,使该技术在酿酒酵母中的应... 胸腺嘧啶类似物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技术是一种研究DNA复制、修复等生命过程的有效手段。由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缺少胸腺嘧啶核苷酸补救途径,胞外BrdU不能有效的渗入到基因组中,使该技术在酿酒酵母中的应用受到极大制约。通过在基因组中引入单纯疱疹病毒胞苷激酶(HSV-TK)和人类平衡核苷转运蛋白(hENT1)基因,工作建立了BrdU标记酵母基因组DNA的方法。在生长对数中期加入0.2mg/ml BrdU,离体检测法检测发现,标记3h的荧光信号较1h、5h时强;胞内检测法结果显示,标记3h时55.3%的基因组DNA中能够渗入BrdU。该工作为酿酒酵母DNA复制、修复等方面提供了直接有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单纯疱疹病毒胞苷激酶 人类平衡核苷转运蛋白 酿酒酵母 DNA复制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7
作者 张晓强 李旭 +4 位作者 金丹 黎健伟 吴涛 江汕 裴国献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59-563,共5页
目的利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检测其最佳标记浓度、时间及细胞毒性,探讨其作为山羊BMSCs标记及示踪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抽取10个月龄健康中国青山羊骨髓,贴壁培养并鉴定。以浓度分别为5、10... 目的利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检测其最佳标记浓度、时间及细胞毒性,探讨其作为山羊BMSCs标记及示踪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抽取10个月龄健康中国青山羊骨髓,贴壁培养并鉴定。以浓度分别为5、10、15和20μmol/L的BrdU标记第4代细胞,分别记为A、B、C、D组;未用BrdU标记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E组)。分别标记12、24、48和72h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标记阳性率,锥虫蓝拒染法检测标记后细胞存活率。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的山羊BMSCs形态主要为梭形,经诱导后能向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标记后,荧光显微镜下胞核呈绿色荧光。随着标记时间和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标记阳性率逐渐增高,于15μmlol/L孵育48h后,其标记率可达到(93.32±3.25)%,与15μmol/L孵育72h和20μmol/L孵育48、7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空白对照组标记阳性率均为0。锥虫蓝拒染实验示各组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dU浓度为15μmol/L,标记时间为48h时,对山羊BMSCs可得到最佳的标记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免疫抗体技术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干细胞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5-氟尿嘧啶及其活性代谢物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的浓度 被引量:5
8
作者 黎远冬 梁宁生 +1 位作者 韦劲松 陆益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5-氟尿嘧啶及其活性代谢物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浓度的HPLC法。方法:以肌苷为内标,血浆样品用硝酸银(10%)沉淀蛋白质,采用C_(18)柱,检测波长为266nm,流动相:0.01mol·L^(-1)磷酸盐(用2mol·L...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5-氟尿嘧啶及其活性代谢物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浓度的HPLC法。方法:以肌苷为内标,血浆样品用硝酸银(10%)沉淀蛋白质,采用C_(18)柱,检测波长为266nm,流动相:0.01mol·L^(-1)磷酸盐(用2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7.0)-甲醇(96∶4),流速1.0mL·min^(-1),柱温为45℃。结果:5-氟尿嘧啶和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分别在0.1~20μg·mL^(-1)(r=0.9997)和0.2~40μg·mL^(-1)(r=0.9997)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5和10ng·mL^(-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2%~101.2%、99.5%~102.3%,日内、日间RSD均小于6%。结论: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上测定5-氟尿嘧啶及其活性代谢物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5-尿嘧啶 5--2'-脱氧尿嘧啶核苷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2’-脱氧核苷经胃左动脉介入灌注后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吴鹏 朱正纲 +8 位作者 叶正宝 陈红专 陆晖 商俊 张明钧 燕敏 刘炳亚 于颖彦 林言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术前经胃左动脉行介入灌注后5鄄氟尿嘧啶鄄2’鄄脱氧核苷(FUDR)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将20头健康幼猪随机分成2组,分别于术前经胃左动脉行介入化疗(IAC)或全身性静脉化疗(SC)。标本中FUDR的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结... 目的研究术前经胃左动脉行介入灌注后5鄄氟尿嘧啶鄄2’鄄脱氧核苷(FUDR)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将20头健康幼猪随机分成2组,分别于术前经胃左动脉行介入化疗(IAC)或全身性静脉化疗(SC)。标本中FUDR的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结果IAC组胃壁和胰腺中FUDR的曲线下面积(AUC0鄄49)明显高于SC组;注药后60min时部分胃周淋巴结中的FUDR平均浓度明显高于SC组;在心脏和肾脏中明显低于SC组。结论术前经胃左动脉行介入化疗后,FUDR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明显优于全身性静脉化疗。本实验为在临床上术前采用经胃左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胃癌提供了实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尿嘧啶-2’-脱氧核苷 药代动力学 实验研究 介入化疗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贵秀 孙丽华 张跃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背景:深入准确地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增殖、分化的规律,寻找安全、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的标记活细胞的方法至关重要。目的:探索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性及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背景:深入准确地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增殖、分化的规律,寻找安全、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的标记活细胞的方法至关重要。目的:探索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性及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扩增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将细胞以5×107L-1浓度接种于96孔板中,掺入法加入终浓度为0,10,20,50μmol/L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分别在培养24,48和72h检测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细胞的阳性率、标记后的细胞形态,并绘制标记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与结论:各浓度组标记率均随标记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各时间点标记率随标记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10μmol/L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2h即可获得良好的标记率。标记前后各组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形。说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应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体外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效,不影响细胞的增殖,且10μmol/L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2h即可获得良好的标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标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 体外培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辛酰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新 张志荣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67-770,共4页
目的 研究 5 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FUdR)的前体药物 3′ ,5′ 二辛酰基 5 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DO FUdR)的合成路线、降解规律和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DO FUdR ,采用MS ,NMR等进行了鉴定 ;HPLC测定DO FUdR在... 目的 研究 5 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FUdR)的前体药物 3′ ,5′ 二辛酰基 5 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DO FUdR)的合成路线、降解规律和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DO FUdR ,采用MS ,NMR等进行了鉴定 ;HPLC测定DO FUdR在不同pH值缓冲液和小鼠组织匀浆中浓度的变化 ,计算其在不同介质中的降解速率常数 ,并测定了DO FUdR的溶解度和分配系数 ;3 H TdR掺入法测定了DO FUdR对U2 5 1星型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合成化合物为DO FUdR ;其在缓冲溶液和组织匀浆中的降解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 ;与FUdR具有相似的抗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结论 DO FUdR是一种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前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辛酰基-5-尿嘧啶脱氧核苷 5-尿嘧啶脱氧核苷 合成路线 降解动力学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5-(2-溴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的简便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娟 谢芳 张万斌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3-505,共3页
以2'-脱氧尿嘧啶为原料,在糖苷羟基未保护情况下,经过羟甲基化、选择性氧化、Knoevenagel缩合和Hunsdiecker反应等4步反应,简便地合成了抗病毒药物E-5-(2-溴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E-5-(2-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 选择性氧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嘧啶和5-溴脱氧尿嘧啶诱导小鼠白血病细胞同步化
13
作者 夏薇 崔新羽 张亚丽 《吉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用胸腺嘧啶和5-溴脱氧尿嘧啶联合作用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建立白血血病细胞同步化方法。方法:参照遗传学人外周血细胞同步化方法,细胞生长状态好的加入胸腺嘧啶,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培养4.5-5小时后加入... 目的;用胸腺嘧啶和5-溴脱氧尿嘧啶联合作用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建立白血血病细胞同步化方法。方法:参照遗传学人外周血细胞同步化方法,细胞生长状态好的加入胸腺嘧啶,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培养4.5-5小时后加入积水仙素,常规制备中期染色体标本,根据分裂相的多少了解同步化的效率。结果:经诱导后可获得大量中期染色体分裂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胸苷 5-脱氧尿嘧啶 同步化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存在下5-氟尿嘧啶与脱氧核糖核酸、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卢继新 张贵珠 王月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法等方法研究了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与DNA、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及某些二价金属离子对其作用的影响。求得了5-FU与HSA、BSA的结合常数。
关键词 5-尿嘧啶 脱氧核糖核酸 血清白蛋白 金属离子 抗肿瘤药物 药理作用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合成酶催化反应研究Ⅴ:5-氨基-6-(3-羟基-4-溴丁基)尿嘧啶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志丽 王凤荣 +1 位作者 马小艳 刘俊义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1-334,共4页
报导了 5 氨基 6 (3 丁烯基 )尿嘧啶、5 氨基 6 (3 羟基 4 溴丁基 )尿嘧啶的合成方法 .以γ 取代的β 酮酯和O 甲基异尿硫酸盐为起始物 ,经 6 取代尿嘧啶 (3)、6 取代 5 偶氮尿嘧啶 (4)和未见文献报道的中间体 6 ,首次合成了 ... 报导了 5 氨基 6 (3 丁烯基 )尿嘧啶、5 氨基 6 (3 羟基 4 溴丁基 )尿嘧啶的合成方法 .以γ 取代的β 酮酯和O 甲基异尿硫酸盐为起始物 ,经 6 取代尿嘧啶 (3)、6 取代 5 偶氮尿嘧啶 (4)和未见文献报道的中间体 6 ,首次合成了 5 氨基 6 (3 丁烯基 )尿嘧啶 (5 )及 5 氨基 6 (3 羟基 4 溴丁基 )尿嘧啶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合成酶 催化反应 5-氨基-6-(3-羟基-4-丁基)尿嘧啶的合成研究 蛋氨酸合成酶抑制剂 合成 癌症 化疗药物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疣孢菌FIM06031产生的2'-脱氧尿嘧啶核苷 被引量:3
16
作者 聂毅磊 林如 +4 位作者 郑永标 张慧 程元荣 郑卫 江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6-430,共5页
目的研究分离自海绵的菌株FIM06031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系统发育、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菌株FIM06031到属水平。有机溶媒提取菌株FIM06031发酵液,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对菌... 目的研究分离自海绵的菌株FIM06031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系统发育、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菌株FIM06031到属水平。有机溶媒提取菌株FIM06031发酵液,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对菌株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和碳谱(13C)等分析对化合物FW03101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菌株FIM06031属于疣孢菌属(Verrucosispora),定名为Verrucosispora sp.FIM06031,其中一个代谢产物FW03101与2'-脱氧尿嘧啶核苷(2'-Deoxyuridine)同质。本文首次报道从疣孢菌中分离到2'-脱氧尿嘧啶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尿嘧啶核苷 疣孢菌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琥珀酸酯联合5-氟尿嘧啶和5′-脱氧氟脲苷促进人结肠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绮雯 张继民 +1 位作者 李爱群 邹湘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38-2643,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5′-脱氧氟脲苷(5′-DFUR)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凋亡的影响。方法 LS174T细胞常规培养,分6组(0,20μmol/L VES,1μmol/L 5-FU,2μmol/L 5′-DFUR,20μmol/L VES+1μmol/L 5-FU,20...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5′-脱氧氟脲苷(5′-DFUR)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凋亡的影响。方法 LS174T细胞常规培养,分6组(0,20μmol/L VES,1μmol/L 5-FU,2μmol/L 5′-DFUR,20μmol/L VES+1μmol/L 5-FU,20μmol/L VES+2μmol/L 5′-DFUR),处理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id、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VES分别与5-FU、5′-DFUR联合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增强bid、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VES分别与5-FU、5′-DFUR联合作用时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中VES+5′-DFUR联合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这可能与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id、bax表达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琥珀酸酯 5-尿嘧啶 5'-脱氧氟脲苷 LS174T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5-溴脱氧尿核苷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张志军 万琪 +2 位作者 江文 王卫东 王洪典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2-652,共1页
关键词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 海马齿状回 5-脱氧尿核苷 神经前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体外掺入舌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新明 赵强 +2 位作者 何荣根 周晓健 陈万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 :观察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在肿瘤增殖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用 80 μg ml的BrdU或碘脱氧尿嘧啶核苷 (IdU)体外掺入Tca8113细胞或舌癌组织 ,标本连续切片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比较 ;相同孵育时间的细胞与流式细胞术 (... 目的 :观察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在肿瘤增殖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用 80 μg ml的BrdU或碘脱氧尿嘧啶核苷 (IdU)体外掺入Tca8113细胞或舌癌组织 ,标本连续切片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比较 ;相同孵育时间的细胞与流式细胞术 (FCM)定量S期细胞数比较。结果 :BrdU标记细胞核大浑圆 ,呈散在或姊妹细胞分布 ,子代细胞染色稍淡。BrdU或IdU掺入和PCNA表达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FCM测定的S期细胞数显著多于BrdU掺入的细胞数 (P <0 0 0 1)。结论 :BrdU标记可用于细胞增殖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尿嘧啶核苷 舌癌 体外标记 BRD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杂氮-2’-脱氧胞苷和5-氟尿嘧啶对食管癌细胞系中E-Cadherin和TIMP3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沛 赵璇 +3 位作者 马俊芬 赵继敏 杨洪艳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9-723,共5页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和5-氟尿嘧啶(5-FU)对食管癌细胞系EC1和EC9706(均存在E-Cadherin甲基化改变和TIMP3基因未发生甲基化改变)中2种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Aza-CdR和5-FU分别作用...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和5-氟尿嘧啶(5-FU)对食管癌细胞系EC1和EC9706(均存在E-Cadherin甲基化改变和TIMP3基因未发生甲基化改变)中2种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Aza-CdR和5-FU分别作用于EC1和EC9706细胞,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2种药物处理前后细胞中E-Cadherin基因和TIMP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IMP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5-Aza-CdR或5-FU处理后两种食管癌细胞系中TIMP3基因仍为非甲基化;5-Aza-CdR作用后,两种食管癌细胞系中E-Cadherin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发生了逆转,而5-FU作用后,E-Cadherin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无改变。EC1和EC9706经5-Aza-CdR处理后TIMP3蛋白表达无改变,而经5-FU处理后表达增强(P<0.05),EC1和EC9706经两种药物处理后E-Cadherin蛋白表达均增强(F=116.835、119.628、191.700和210.532,P<0.001)。结论:5-Aza-CdR能够有效逆转EC1和EC9706细胞中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状态,并使其蛋白恢复表达;对TIMP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甲基化 5-杂氮-2’-脱氧胞苷 5-尿嘧啶 E-CADHERIN TIMP3 EC1 EC97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