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FI-5预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应用
1
作者 张印恩 马铮 +1 位作者 倪国骅 焦建宝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 研究改良衰弱指数(mFI-5)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应用价值,为老年TKA围手术期患者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减少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年龄≥65岁的... 目的 研究改良衰弱指数(mFI-5)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应用价值,为老年TKA围手术期患者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减少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年龄≥65岁的238例老年TKA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mFI-5量表分为mFI-5≥2分为衰弱组(n=70),mFI-5<2分为非衰弱组(n=168)。比较2组患者性别、BMI、吸烟、饮酒、手术部位和手术时间等基础资料,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资料与术后并发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ROC曲线的绘制。比较2组患者mFI-5变量(COPD或慢性肺炎既往史、心衰既往史、需服用药物的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非独立功能状态)、术后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对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早期并发症绘制ROC曲线。结果 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和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谵妄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0.933,术后感染AUC=0.908(P<0.05)。衰弱组mFI-5的5个变量的发生情况、VAS评分和肿胀程度评分高于非衰弱组,AKS评分低于非衰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深静脉血栓(DVT)、术后感染、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谵妄AUC=0.670、术后感染AUC=0.758、DVT的AUC=0.74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FI-5对老年TKA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有临床预测与应用价值,可以为老年TKA患者术前干预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且mFI-5≥2分是预测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衰弱指数 全膝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I-5联合年龄评分在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不良事件及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成林 邓杰林 +4 位作者 张佩佩 张艺 吴曼 林佳佳 文燕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657-660,719,共5页
目的探讨5项改良衰弱指数(5-factor modified frailty index,mFI-5)联合年龄评分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不良事件及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作者医院2019-01/2022-10月收治的年龄≥60岁行手术治疗的300例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 目的探讨5项改良衰弱指数(5-factor modified frailty index,mFI-5)联合年龄评分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不良事件及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作者医院2019-01/2022-10月收治的年龄≥60岁行手术治疗的300例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1月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并发组(n=98)及未并发组(n=202);依据术后半年内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n=42)及未死亡组(n=258),依据术后半年Harris评分将未死亡组患者分为不良组(n=102)及优良组(n=156);分析各组患者mFI-5评分及mFI-5联合年龄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mFI-5联合年龄评分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月并发症、半年死亡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结果并发组mFI-5评分及mFI-5联合年龄评分显著高于未并发组(P<0.05);死亡组mFI-5评分及mFI-5联合年龄评分显著高于未死亡组(P<0.05);不良组mFI-5评分及mFI-5联合年龄评分显著高于优良组(P<0.05)。mFI-5联合年龄评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死亡发生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较单一mFI-5诊断更高。结论mFI-5及mFI-5联合年龄评分均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不良事件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FI-5联合年龄评分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更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项改良衰弱指数 年龄评分 老年髋部骨折术 不良事件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衰弱指数与老年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姜曦 闫翔 +2 位作者 王晶 吴安石 魏昌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评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OPCABG的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术前mFI-5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衰弱组(mFI-5=0分)、衰弱前期组(mFI-5=1分... 目的评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OPCABG的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术前mFI-5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衰弱组(mFI-5=0分)、衰弱前期组(mFI-5=1分)和衰弱组(mFI-5≥2分)。收集三组患者的基线、术中及预后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分析评估mFI-5与OPCABG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有24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非衰弱组35例(14.3%),衰弱前期组82例(33.6%),衰弱组127例(52.1%)。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前期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衰弱组术前LVEF明显降低,术中尿量明显减少,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衰弱前期组比较,衰弱组术中尿量明显减少,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每升高1分,ICU住院时间延长3.189 d(95%CI 1.457~4.920 d,P<0.001),总住院时间延长2.890 d(95%CI 1.070~4.709 d,P=0.002)。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升高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包括急性肾损伤(OR=1.519,95%CI 1.076~2.145,P=0.017)、肺部并发症(OR=1.453,95%CI 1.075~1.965,P=0.015)和死亡(OR=3.730,95%CI 1.980~7.027,P<0.001)。结论mFI-5量表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衰弱筛查工具,对OPCABG老年患者采用mFI-5量表进行衰弱评估,可以筛选出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项改良衰弱指数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老年 衰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项改良衰弱指数对老年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左东华 彭京凤 +3 位作者 陈维燕 刘婷 李喆 李秀敏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为围手术期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14例行TLH的非恶性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一般情况、... 目的:探讨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为围手术期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14例行TLH的非恶性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一般情况、住院时间、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构建mFI-5。根据mFI-5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衰弱组(mFI-5≥2分)与非衰弱组(mFI-5<2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与非衰弱组相比,衰弱组住院时间长于非衰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住院时间长于非并发症组,ASA分级及mFI-5评分高于非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mFI-5≥2分)是TLH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mFI-5预测非恶性疾病老年患者TLH术后并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655~0.941,P=0.001)。结论:mFI-5是预测TLH术后并发症的有效工具,可用于术前手术风险分层。mFI-5≥2分是老年TLH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5项改良衰弱指数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衰弱指数-5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宗燕 张书瑜 +5 位作者 王旭红 郭俊荣 奚健 赵飞飞 金璐 刘亮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衰弱指数-5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60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衰弱指数评分分为≤1分和≥2分组... 目的探讨改良衰弱指数-5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60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衰弱指数评分分为≤1分和≥2分组,并对术后30 d、1年、2年、4年的存活情况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术后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08例患者,评分≤1分组890例、评分≥2分组318例,两组30 d死亡率、1年死亡率、2年死亡率和4年死亡率分别为1.6%(14/890)比1.9%(6/318)(P=0.707)、11.3%(99/874)比11.6%(36/310)(P=0.917)、19.7%(168/852)比24.3%(73/300)(P=0.099)、44.0%(238/541)比51.5%(106/206)(P=0.0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评分≥2分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评分≤1分组高[14.8%(47/318)比9.7%(86/890)(P=0.012)],其中脑卒中发生率为6.3%(20/318)比1.8%(16/890)(P<0.001)、术后肺炎发生率为6.0%(19/318)比3.1%(28/890)(P=0.02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女性、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以及入院时血红蛋白偏低均是术后患者1年、2年、4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改良衰弱指数评分则不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改良衰弱指数评分≥2分可预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炎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但并未发现与术后死亡风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虚弱老人 手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 改良衰弱指数-5
原文传递
5因子改良衰弱指数与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预后关联研究
6
作者 王鼎 戴先鹏 +7 位作者 李潭 王雷 李璇 姜波 荆玉辰 吴式 赵成东 辛世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 评估5因子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的关联,以期帮助临床进行更好决策和预后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22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100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符合... 目的 评估5因子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的关联,以期帮助临床进行更好决策和预后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22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100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手术治疗病人纳入研究。根据mFI-5评分将病人分为mFI-5=0、mFI-5=1及mFI-5≥2 3组,并比较3组间基线资料、术后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的差异。结果 各组间在年龄段、吸烟史及手术方案等基线特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相关再次介入手术、急性肾衰、因出血所致输血、脑出血、消化道出血、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脓毒血症等的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FI-5评分≥2分的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1年和5年的全因死亡率、IAAA相关死亡率、术后心肌梗死、术后呼吸机使用≥48 h的发生率相较与其余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FI-5评分与全因及IAAA相关死亡率、术后心肌梗死、术后呼吸机使用≥48 h的发生率相关,该工具可能成为虚弱的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拟行手术治疗的有效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 虚弱 5因子改良衰弱指数 预后结局
原文传递
5项改良衰弱指数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期预后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滨和 徐楠 +1 位作者 杨云川 崔培元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研究5项改良衰弱指数(5i-mFI)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近期并发症、30 d内死亡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PD手术的269例患者资料。根据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充... 目的研究5项改良衰弱指数(5i-mFI)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近期并发症、30 d内死亡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PD手术的269例患者资料。根据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依赖性功能状态5个变量得分情况,进行5i-mFI评分。通过5i-mFI评分将患者分为非衰弱组(0或1分)和衰弱组(≥2分),探讨5i-mFI评分与PD术后近期并发症及30 d内死亡的关系。使用曲线下面积(AUC)判断5i-mFI评分对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鉴别能力。结果55例(20.4%)纳入衰弱组,214例(79.6%)纳入非衰弱组。衰弱组患者在术后30 d内发生的轻微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任何并发症及30 d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衰弱组,且概率随着5i-mFI评分上升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衰弱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中B/C级胰瘘、胃排空障碍、乳糜漏、胆漏、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i-mFI评分预测PD术后近期并发症的AUC为0.843(标准误=0.03,95%CI:0.784~0.903,P<0.01),准确性较好。结论与非衰弱患者相比,5i-mFI≥2分的衰弱患者术后并发症及30 d内死亡的概率更高,5i-mFI评分对PD术后近期并发症及30 d内死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 5项改良衰弱指数 术后并发症 30天死亡
原文传递
脑肿瘤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瑶 周跃飞 +2 位作者 马坤 卢荣 朱莲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行脑肿瘤切除术且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43.2±4.4)岁,年龄范围为28~65岁;另选...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行脑肿瘤切除术且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43.2±4.4)岁,年龄范围为28~65岁;另选取同时期性别、年龄与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相匹配的171例脑肿瘤术后无感染患者作为非感染组,男性83例,女性88例,年龄(41.3±5.12)岁,年龄范围为26~68岁。收集两组的感染情况、性别、年龄、肿瘤类型、肿瘤部位、肿瘤最长经、肿瘤切除程度、麻醉方式、麻醉时长、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手术类型、手术次数、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总天数、术前住院天数、术后是否存在脑脊液漏及术前改良衰弱指数(mFI-5)评分,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其影响因素。结果57例术后并发感染的脑肿瘤患者以颅内感染居多(82.5%),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1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在慕下区域、采用全身麻醉、行二次手术、手术时长≥3 h、住院总天数多、术前mFI-5评分≥2分均为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部位在慕下区域、采用全身麻醉、行二次手术、手术时长≥3 h、住院总天数多、术前mFI-5评分≥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术后感染 预测因素 5项改良衰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