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1
作者 彭彬彬 刘聪 +1 位作者 赵梦 赵威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荟萃分析方法评价5-羟色胺(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建库起公开发表的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治疗FD的随机对照研究(RCT)。RevMan 5.... 目的:荟萃分析方法评价5-羟色胺(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建库起公开发表的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治疗FD的随机对照研究(RCT)。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的资料荟萃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分层分析,评价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对FD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纳入19项RCT,共计1575例患者(治疗组801例,对照组774例)。荟萃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18,95%CI:3.05~5.73,P<0.00001),而消化道症状评分(SMD=-1.30,95%CI:-1.95~-0.64,P=0.0001)、焦虑状态评分(SMD=-1.22,95%CI:-1.79~-0.65,P<0.0001)和抑郁状态评分(SMD=-1.52,95%CI:-2.41~-0.63,P=0.0008)均低于对照组,嗜睡(OR=4.78,95%CI:1.80~12.70,P<0.05)、口干(OR=3.07,95%CI:1.31~7.19,P<0.05)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或安慰剂治疗相比,联合应用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能提高总体疗效,但嗜睡及口干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 坦度螺酮 丁螺环酮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A)受体亚型与P物质、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和甘丙肽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晶 黄静 +3 位作者 汪伟 王亚云 李云庆 武胜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0-404,共5页
为探讨5-HT1A受体亚型参与感觉信息调控的机制,本文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了该受体亚型与P物质(SP)、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和甘丙肽(Gal)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内的共存状况。结果表明:5-HT1A受体亚型阳... 为探讨5-HT1A受体亚型参与感觉信息调控的机制,本文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了该受体亚型与P物质(SP)、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和甘丙肽(Gal)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内的共存状况。结果表明:5-HT1A受体亚型阳性神经元占DRG神经元总数的46.2%,阳性神经元以大型及小型神经元为主。在DRG内观察到了5-HT1A/SP、5-HT1A/VGLUT1以及5-HT1A/Gal双标神经元。其中5-HT1A/SP双标神经元占5-HT1A受体亚型阳性神经元的34.6%,占SP阳性神经元的72.0%;5-HT1A/VGLUT1双标神经元占5-HT1A受体亚型阳性神经元的24.1%,占VGLUT1阳性神经元的18.5%;5-HT1A/Gal双标神经元占5-HT1A免疫阳性神经元的17.6%,占Gal免疫阳性神经元的63.8%。5-HT1A/SP和5-HT1A/Gal双标神经元主要为DRG的小型神经元,而5-HT1A/VGLUT1双标神经元主要为大、中型神经元。上述结果提示,5-HT1A受体亚型可能通过调节SP、谷氨酸以及Gal在初级传入终末及外周神经末稍的释放发挥其感觉信息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亚型 P物质 VGLUT1 甘丙肽 背根神经节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5-HT_(1A)和5-HT_(2A)受体亚型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亚琼 鲁泽春 李连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1-504,共4页
观察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I,E2)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5-HT1A和5-HT2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的时间效应。实验动物分为假去卵巢对照组(OVX+S组)和去卵巢组(OVX)。去卵巢组大鼠又分为雌激素处理组(OVX+E+组)和无雌激素处理组(OVX+E-组),... 观察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I,E2)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5-HT1A和5-HT2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的时间效应。实验动物分为假去卵巢对照组(OVX+S组)和去卵巢组(OVX)。去卵巢组大鼠又分为雌激素处理组(OVX+E+组)和无雌激素处理组(OVX+E-组),分别在处理后3、6、9和12 d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5-HT1A和5-HT2A受体mR-NA在大鼠下丘脑的表达。结果显示:5-HT1A和5-HT2A受体mRNA在所有大鼠下丘脑均有表达;5-HT1A受体mRNA在3、6和9 d的OVX+E-组大鼠下丘脑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OVX-E+组,而5-HT2A受体mRNA在6、9和12 d的OVX+E-组下丘脑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OVX+E+组。本文结果表明去卵巢后大鼠下丘脑5-HT1A和5-HT2A受体亚型mRNA表达水平升高,17β-雌二醇可下调两种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5-ht2a受体 去卵巢大鼠 MRNA表达 去卵巢 亚型 受体MRNA 反转录 表达量 17β-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淋巴组织中ACTH-R及5-HT受体1A亚型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孟云霄 纪祥瑞 +3 位作者 刘晖 孙惠安 赵洁 李霞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①目的 了解人淋巴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ACTH R)及 5 羟色胺受体 1A亚型 (5 HT1A R)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之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及Pic TureTM法 ,检测ACTH R、5 HT1A R... ①目的 了解人淋巴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ACTH R)及 5 羟色胺受体 1A亚型 (5 HT1A R)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之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及Pic TureTM法 ,检测ACTH R、5 HT1A R在 80例人体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巴组织中的表达。③结果 ACTH R、5 HT1A R在淋巴组织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 82 .5 %和 86 .3% ,二者在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巴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5 80~ 1 .790 ,P >0 .0 5 )。④结论 ACTH R、5 HT1A R为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有的生物学语言媒介 ,内分泌源性的ACTH、神经源性的 5 HT与免疫源性的ACTH、5 HT都可以通过免疫细胞膜上的ACTH R、5 HT1A R发挥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 ACTH—R 5-ht 受体1a亚型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B/1D)受体亚型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表达差异性研究
5
作者 董旭 王怀良 +2 位作者 章新华 邢军 魏金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节与肺动脉 5 - TH1 B/1 D受体亚型基因表达 ,探讨肺动脉高压的 5 - HT受体机制。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研究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基因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的表达。结果 :5 - HT1 B和 5 -HT1 D受体 m...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节与肺动脉 5 - TH1 B/1 D受体亚型基因表达 ,探讨肺动脉高压的 5 - HT受体机制。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研究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基因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的表达。结果 :5 - HT1 B和 5 -HT1 D受体 m RNA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均有表达 ,而在大鼠肺动脉只检测到 5 - HT1 B受体 m RNA,且其表达水平在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肺动脉。结论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和肺动脉的分布存在差异 ;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 5 - HT1 B受体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B/1D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三叉神经节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受体亚型mRNAs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
6
作者 董静静 孙银萍 +4 位作者 刘翔宇 周亮 黄静 李云庆 武胜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398,共5页
为探讨脊髓内5-HT1受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痛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5-HT1A、5-HT1B、5-HT1D、5-HT1E和5-HT1F受体亚型mR-NAs表达变化... 为探讨脊髓内5-HT1受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痛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5-HT1A、5-HT1B、5-HT1D、5-HT1E和5-HT1F受体亚型mR-NAs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损伤侧脊髓背角内5-HT1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在术后3d明显增高,7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术后28d与正常对照相比仍有显著变化;5-HT1B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也于术后3d开始显著增高,此后持续升高,至21d达到高峰,28d时有轻微下调,但高于对照水平;未观察到损伤侧脊髓背角内5-HT1D受体亚型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5-HT1F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于术后4d显著增高,此后一直维持该表达水平至28d。上述受体亚型在非损伤侧脊髓背角内的表达水平均无变化。在脊髓背角内未检测到5-HT1E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上述5-HT1受体亚型mRNA在SNI模型脊髓背角内具有不同的表达变化特点,提示不同的5-HT1各受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痛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受体 型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脊髓背角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B)受体亚型对小脑顶核介导的运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高伟 王楠 乔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能神经系统在经小脑顶核介导的运动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脑片膜片钳及大鼠走步机的行为学测试方法。结果:阻断5-HT_(1B)受体能够增强小脑顶核兴奋性突触传递,行为学试验中给予5-HT及5-HT_(1B)受体阻...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能神经系统在经小脑顶核介导的运动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脑片膜片钳及大鼠走步机的行为学测试方法。结果:阻断5-HT_(1B)受体能够增强小脑顶核兴奋性突触传递,行为学试验中给予5-HT及5-HT_(1B)受体阻断剂SB224289,发现注射5-HT到小脑顶核后,大鼠在Rota-rod走步机上的持续时间显著延长,而给予其阻断剂SB224289后,能够反转此作用。结论:5-HT很可能通过5-HT_(1B)受体抑制顶核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从而调节小脑核团神经元环路的活动,继而影响小脑的最终输出,实现对小脑顶核介导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5-ht1B受体 小脑顶核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大鼠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痰解郁方对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行为学及其海马组织5-HT_(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修丽娟 魏品康 +3 位作者 刘龙 陆烨 武峰 杨志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观察消痰解郁方对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行为学及其海马组织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效果及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消痰解郁组、氟西汀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n=10),前3组小鼠连续7 d行强迫... 目的:观察消痰解郁方对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行为学及其海马组织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效果及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消痰解郁组、氟西汀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n=10),前3组小鼠连续7 d行强迫游泳应激后分别给予消痰解郁方(3.92 g/ml0、.4 ml/d)、氟西汀(0.13 mg/ml0、.4 ml/d)和生理盐水(0.4ml/d),正常组小鼠正常饲养。观察前3组小鼠7 d内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变化;应激结束取所有小鼠海马组织,RT-PCR半定量法比较各组小鼠5-HT1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海马区5-HT1A受体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消痰解郁方和氟西汀均能明显缩短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提高小鼠海马区5-HT1A受体mRNA的表达,且消痰解郁组优于氟西汀组(P均<0.05)。结论:消痰解郁方可能通过上调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海马区5-HT1A受体mRNA的表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这可能是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痰解郁方 5-ht1a受体 抑郁症 慢性强迫游泳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5HT_(1A)和5-HT_(2A)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效巍 许晶 +4 位作者 李晓秋 张慧 王俊平 左萍萍 杨楠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为了在 5 羟色胺受体水平研究抑郁症的机制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TCAs)阿米替林的药理学机理 ,将 2 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 ,即对照组、抑郁组、阿米替林治疗组。应用 [3H]8 OH DPAT、[3H]Ketanserin作为标记配基 ,采用放射性配... 为了在 5 羟色胺受体水平研究抑郁症的机制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TCAs)阿米替林的药理学机理 ,将 2 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 ,即对照组、抑郁组、阿米替林治疗组。应用 [3H]8 OH DPAT、[3H]Ketanserin作为标记配基 ,采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 ,分别测定大鼠海马 5 HT1A受体、大脑皮层 5 HT2A 受体结合。结果显示 :抑郁大鼠海马 [3H]8 OH DPAT特异性结合 (1 8 78± 5 6 2fmol mgprot) ,较正常对照组 (2 6 1 2± 5 5 2fmol mgprot )明显下降(P <0 0 5 )。抑郁大鼠大脑皮层 [3H]Ketanserin特异性结合 (1 1 2 5 8± 4 2 1fmol mgprot) ,较正常对照组 (86 2 8±4 2 4fmol mgprot)明显增加 (P <0 0 5 )。阿米替林治疗 3周后 ,可使抑郁大鼠海马 5 HT1A 受体与大脑皮层 5 HT2A 受体结合恢复正常。提示 :海马 5 HT1A受体结合下降、大脑皮层 5 HT2A 受体结合增加可能与抑郁症病因有关 ;海马 5 HT1A 受体、大脑皮层 5 HT2A 受体是阿米替林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应激 5-ht1a受体 5-ht2a受体 阿米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内5-HT_(2C),5-HT_3,5-HT_6和5-HT_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8
10
作者 武胜昔 王亚云 +2 位作者 刘翔宇 王文 李云庆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观察 5 HT2C,5 HT3,5 HT6 和 5 HT7受体亚型mRNAs在大鼠脊髓不同节段的表达。 方法 :反转录PCR方法。 结果 :5 HT2C受体亚型mRNA在颈、胸、腰、骶段脊髓的背角 (DH)和前角 (VH)均有较强的表达 ;5 HT3受体mRNA在各节段脊髓D... 目的 :观察 5 HT2C,5 HT3,5 HT6 和 5 HT7受体亚型mRNAs在大鼠脊髓不同节段的表达。 方法 :反转录PCR方法。 结果 :5 HT2C受体亚型mRNA在颈、胸、腰、骶段脊髓的背角 (DH)和前角 (VH)均有较强的表达 ;5 HT3受体mRNA在各节段脊髓DH的表达水平较高 ,而在VH则较低 ;与 5 HT3受体亚型相反 ,5 HT6 受体亚型mRNA在脊髓VH的表达水平高于DH ;5 HT7受体mRNA在脊髓的表达则与 5 HT3受体相似 ,在各节段的DH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不同的受体亚型在脊髓同一节段以及同一受体亚型在不同脊髓节段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四种 5 HT受体亚型在脊髓具有不同的表达特点 ,提示它们在脊髓水平可能发挥着不同的生理作用 ,并为深入探讨 5 HT受体参与伤害性感受和运动的调节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 5-ht2C 5-ht3 5-ht6 5-ht7 受体亚型 M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2-7受体亚型mRNAs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亮 武胜昔 +4 位作者 王亚云 王文 刘翔宇 黄静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痛条件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5-HT2~7受体亚型mRNAs的时程表达变化.用RT-PCR方法在正常大鼠DRG中检测到5-HT2A、5-HT3、5-HT4、5-HT5... 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痛条件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5-HT2~7受体亚型mRNAs的时程表达变化.用RT-PCR方法在正常大鼠DRG中检测到5-HT2A、5-HT3、5-HT4、5-HT5A和5-HT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但未检测到5-HT2B、5-HT2c、5-HT5B和5-HT6受体亚型mRNAs.SNI能诱导5-HT2A、5-HT3、5-HT4和5-HT7受体亚型mRNAs在损伤侧DRG的表达上调.其中,5-HT2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3 d时开始升高,持续增加至28 d;5-HT3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4 d时明显增加,14 d时达到高峰;5-HT4受体亚型mRNA于术后3 d的表达明显增加,21 d时达到高峰;5-HT7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1 d时即显著升高,一直维持高水平的表达至28 d.未检测到5-HT5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变化.在SNI对侧的DRG,各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未出现明显变化.部分5-HT受体亚型在SNI模型DRG的表达具有不同的时程变化特点,提示它们在SNI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痛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受体亚型 表达 RNA DRG 术后 SNI 研究利用 背根神经节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后大鼠大脑5-HT1A和5-HT2A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兴曲 杨来启 +4 位作者 王晓峰 李拴德 马文涛 杨喜民 刘光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364-365,共2页
目的 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相关脑区 5 HT受体亚型的表达情况 ,探讨大鼠睡眠的 5 HT机制。方法 以大平台作为对照组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睡眠剥夺 ,根据 5 HT1A和 5 HT2A受体互补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 ,用PCR法观... 目的 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相关脑区 5 HT受体亚型的表达情况 ,探讨大鼠睡眠的 5 HT机制。方法 以大平台作为对照组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睡眠剥夺 ,根据 5 HT1A和 5 HT2A受体互补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 ,用PCR法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下丘脑和中脑 5 HT1A和 5 HT2A受体表达。结果 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和中脑 5 HT1A受体表达增强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0 .0 5 ) ,下丘脑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脑区 5 HT2A受体无明显变化。结论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大鼠 大脑 5-ht1a 5-ht2A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3及NK_1受体与化疗致呕吐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3
作者 于化新 王德山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2-224,共3页
关键词 5-ht3受体 NK1受体 呕吐 研究进展 肿瘤化疗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CA1区5-HT_(1A)受体调控PTSD大鼠空间记忆的作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林玲 刘国良 孙缦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以及5-羟色胺1A受体(5-HT_(1A)受体)和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SD-95)的表达,探讨5-HT_(1A)受体调控PTSD大鼠空间记忆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以及5-羟色胺1A受体(5-HT_(1A)受体)和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SD-95)的表达,探讨5-HT_(1A)受体调控PTSD大鼠空间记忆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模型组采用连续单一刺激构建PTS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2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电生理实验检测强直性高频刺激对海马LTP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海马5-HT_(1A)受体和PSD-95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在各实验日模型组大鼠逃避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在强直性高频刺激后,2组大鼠海马诱发电位的幅值明显升高,模型组诱发电位的幅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estem blot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5-HT_(1A)受体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PSD-95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PTS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减退,可能与海马CA1区5-HT_(1A)受体的表达增加和PSD-95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海马 5-ht1a受体 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 学习和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A)受体对抑郁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苏晖 施慎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3-1406,共4页
5-羟色胺(5-HT)水平异常引起的神经递质-受体信号通路的适应性改变涉及大脑功能紊乱和神经精神疾病产生,与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5-HT1A受体是脑内分布最广的5-HT受体亚型,已是临床抑郁焦虑障碍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 5-羟色胺(5-HT)水平异常引起的神经递质-受体信号通路的适应性改变涉及大脑功能紊乱和神经精神疾病产生,与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5-HT1A受体是脑内分布最广的5-HT受体亚型,已是临床抑郁焦虑障碍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从电生理学、转基因动物学、信号通路、药理学角度综述5-HT1A受体对抑郁焦虑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5-HT1A受体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抑郁 焦虑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淋巴组织中5-HT_(1A)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云霄 纪祥瑞 +3 位作者 李玉军 谢琰臣 魏志敏 隋爱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法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 10 0例人淋巴结、脾... 目的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法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 10 0例人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巴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表型显示 5 HT1A受体蛋白在人各种淋巴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86 2 5 % ,与原位杂交 (阳性率为 75 0 % )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5 70 ,P >0 0 5 )。结论 人的淋巴组织不但可以表达 5 HT1A受体蛋白还可以合成其mRNA ,5 HT1A受体为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有的生物学语言媒介 ;神经源性与免疫源性的 5 HT都可以通过免疫细胞膜上的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组织 5-ht1a受体 检测 5-羟色胺受体1a亚型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HT_(1A)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晶 刘效巍 +1 位作者 左萍萍 杨楠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 5 -HT1A受体 (5 -HT1AR)的变化以及三环类抗抑郁剂 (TCAs)阿米替林和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氟西汀对其影响。方法 :将 2 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 ,即对照组、抑郁组、阿米...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 5 -HT1A受体 (5 -HT1AR)的变化以及三环类抗抑郁剂 (TCAs)阿米替林和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氟西汀对其影响。方法 :将 2 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 ,即对照组、抑郁组、阿米替林治疗组、氟西汀治疗组。应用 [3H]8-OH -DPAT作为放射性配基 ,使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测定大鼠海马 5 -HT1AR的特异性结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大鼠海马 [3H ]8-OH -DPAT特异性结合下降 2 8.10 % (P <0 .0 5 )。阿米替林治疗 2 1d ,抑郁大鼠海马的 [3H]8-OH -DPAT特异性结合明显提高至 (2 6 .6 3±5 .5 0 )fmol/mgprotein ,与抑郁组 (18.78± 5 .6 2 )fmol/mgprote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对照组 (2 6 .12± 5 .5 2 )fmol/mgprote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氟西汀治疗 2 1d ,抑郁大鼠海马的 [3H]8-OH -DPAT特异性结合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①抑郁大鼠海马 5 -HT1AR特异性结合下降可能与抑郁症病因相关。②海马 5 -HT1AR可能是阿米替林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环节。③氟西汀可能不通过影响海马突触后膜的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抗抑郁剂 应激 5-ht1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中枢5-HT_(1A)受体的结合容量与高血压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静 唐仲进 +2 位作者 刘垣升 苏定冯 刘皋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 :探讨 5 - HT1 A受体结合容量改变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通过放射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实验 ,探讨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对照组 Wistar- Kyoto (WKY)大鼠在脑区不同部位 5 - HT1 A受体的结合特征。 结果 :SHR不同脑区... 目的 :探讨 5 - HT1 A受体结合容量改变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通过放射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实验 ,探讨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对照组 Wistar- Kyoto (WKY)大鼠在脑区不同部位 5 - HT1 A受体的结合特征。 结果 :SHR不同脑区脑组织膜的 Bmax随着大鼠周龄的增加而增大 ,且有显著差异 ;WKY鼠差异不明显。相同脑区不同周龄 SHR的 Bmax均大于WKY大鼠 ,且随着周龄的增加血压呈上升趋势 ,其 5 - HT1 A受体的 Bmax与血压成正比 ,WKY无此现象。 4~ 5周龄的 SHR为高血压未形成期 ,10~ 12及以上周龄的 SHR处于高血压的形成期。结论 :当血压发生变化时 ,中枢 5 - HT1 A受体结合容量发生继发性改变。不同脑区中枢 5 - H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5-ht1a受体 结合容量 高血压 脑区中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应激对大鼠5-HT_(1A)和5-HT_(2A)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兴曲 杨来启 +6 位作者 王晓峰 李拴德 马文涛 杨喜民 刘光雄 王倩云 张红宾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25-227,共3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5-HT mechanism of stress . Methods:The method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5-HT receptor subtypes in the hippocampus,hypothalamic and midbrain of the r...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5-HT mechanism of stress . Methods:The method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5-HT receptor subtypes in the hippocampus,hypothalamic and midbrain of the rat after 30days of movement restrict compared with normal cage control groups (CC) . Th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were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complementary DNA sequence for each of the rat 5-HT 1A and 5-HT 2A receptor subtypes . Results : The expression of 5-HT 1A receptor subtypes in each regions of the rat brain after movement restrict were signif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C groups, and the expression of 5-HT 2A receptor subtype were signifcantly higher( P <0.01-0.05).Conclusions : 5-HT 1A and 5-HT 2A receptors may be invovled in the stress of the rat and may have opposite effects with respect to certain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应激 大鼠 5-ht1a 5-ht2a受体 5-羟色胺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电刺激硬脑膜偏头痛大鼠模型5-HT_(1B)受体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玉璞 裴培 +3 位作者 刘璐 赵洛鹏 曲正阳 王麟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058-3062,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电刺激硬脑膜大鼠偏头痛模型5-HT_(1B)受体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C,只进行手术,不进行硬脑膜电刺激)、模型组(M,造模不给予电针)、单穴组(EA1,造模并给予电针风池穴)、... 目的:探讨电针对电刺激硬脑膜大鼠偏头痛模型5-HT_(1B)受体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C,只进行手术,不进行硬脑膜电刺激)、模型组(M,造模不给予电针)、单穴组(EA1,造模并给予电针风池穴)、双穴组(EA2,造模并给予电针风池穴、阳陵泉穴)和假穴组(SA,造模并给予电针假穴)。实验前检测面部机械痛阈基线,实验第2、4、6天分别测定大鼠足面部的机械痛阈。实验第7天取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核,用相对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5-HT_(1B)受体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用蛋白印迹法测定5-HT_(1B)受体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单穴组和双穴组的痛阈显著提高(P<0.05),且双穴组高于单穴组(P<0.05);单穴组和双穴组5-HT_(1B)受体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比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且双穴组高于单穴组(P<0.05)。结论:电针对偏头痛大鼠模型有治疗作用,且双穴组优于单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偏头痛 电刺激硬脑膜 5-ht1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