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2’,3’,4’,6’-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5-(4’-甲基联苯基-2-基)四氮唑的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安礼涛 曾润生 +1 位作者 刘传芹 邹建平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7-21,共5页
5-(4’-甲基联苯基-2-基)四氮唑与2,3,4,6-四乙酰基-α-D-吡喃溴代葡萄糖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β型的氮糖苷。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关键词 N-(2 3’ 4’ 6’-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5-(4’-苯基-2-)四氮唑 合成 氮糖苷 2 3 4 6-四乙酰基-α-d-吡喃溴代葡萄糖 5-(4’-苯基-2-)四氮唑 弱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基-3-(2′,3′,4′,6′-四乙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基)-5-苯基-2,4-咪唑啉二酮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兴龙 张健 邹建平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1-104,114,共5页
1,5-二苯基-2,4-咪唑啉二酮与2,3,4,6-四乙酰基-α D 吡喃型溴代葡萄糖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β型的氮糖苷.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关键词 1-苯基-3-(2' 3’ 4' 6’-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5-苯基-2 4-咪唑啉二酮 合成 氮糖苷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芳基-5-(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亚氨基-1,3,4-噻二唑啉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克广 王忠卫 赵信歧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5,共4页
使 2 ,3 ,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依次与水合肼、芳醛反应 ,并在K3[Fe(CN) 6 ]和NaOH存在下于醇中环化制得 8种 2 芳基 5 (2′ ,3′ ,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亚氨基 1,3 ,4 噻二唑啉化合... 使 2 ,3 ,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依次与水合肼、芳醛反应 ,并在K3[Fe(CN) 6 ]和NaOH存在下于醇中环化制得 8种 2 芳基 5 (2′ ,3′ ,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亚氨基 1,3 ,4 噻二唑啉化合物 (Ⅳa~h)。所得化合物均经IR、1 H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Ⅳh 在质量浓度为 5 0× 10 - 6 g/L时对小麦赤霉菌的防效达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 3′ 4′ 6--O-酰基-β-d-吡喃葡萄糖)亚氨-1 3 4-噻二唑啉 合成 抑菌活性 小麦 赤霉菌 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 亚氨-l 3 4-噻二唑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芳基-5-(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亚胺基1,3,4-噻二唑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克广 王忠卫 赵信歧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将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水合肼和芳醛发生反应 ,得到了希夫碱 芳香醛缩N 氨基 N′ (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硫脲 ,在K3 [Fe(CN) 6]和NaOH存在下于醇液中环化制得 2 芳... 将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水合肼和芳醛发生反应 ,得到了希夫碱 芳香醛缩N 氨基 N′ (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硫脲 ,在K3 [Fe(CN) 6]和NaOH存在下于醇液中环化制得 2 芳基 5 ( 2′ ,3′,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亚胺基 1,3,4 噻二唑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初步测试结果表明 ,目标化合物对黄瓜赤霉、棉花立枯、玉米大斑、苹果黑斑、花生褐斑和小麦赤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 3' 4' 6'--O-酰基-β-d-吡喃葡萄糖)亚胺1 3 4-噻二唑 合成工艺 生物活性 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青A比色法测定海藻中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宪璀 由明英 +2 位作者 牛荣丽 韩丽君 范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29-1032,共4页
提出快速、准确地测定海藻中 3 ( 6 脱氧 6 磺酸基 α D 吡喃型葡萄糖苷基 ) sn 酰基甘油脂 (sulfoquinovosylacylglyc erol,SQAG)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天青A能与SQAG形成 1种可溶于氯仿的天蓝色复合物 ,在一定范围内 ,SQAG的... 提出快速、准确地测定海藻中 3 ( 6 脱氧 6 磺酸基 α D 吡喃型葡萄糖苷基 ) sn 酰基甘油脂 (sulfoquinovosylacylglyc erol,SQAG)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天青A能与SQAG形成 1种可溶于氯仿的天蓝色复合物 ,在一定范围内 ,SQAG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强度呈比例关系 ,线性范围为 0 .0 0 44 2~ 0 .114 88μmol,检测限为 0 .0 0 44 2 μmol,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经过实验和统计学分析表明 ,海藻中的色素等成分对本方法测定SQAG结果影响较小 ,因此从海藻中提取样品后 ,可以直接采用天青A比色法测定SQAG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脱氧-6-磺酸-α-d-吡喃葡萄糖)-sn-酰基甘油脂 定量分析 天青A 海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中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含量测定方法
6
作者 李宪璀 范晓 +2 位作者 牛荣丽 韩丽君 王丽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5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快速、准确地测定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的方法。测定方法是基于苯酚和糖类能在浓硫酸快速加热下形成一种有色复合物。经过实验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酰基链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该测定方... 介绍了一种快速、准确地测定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的方法。测定方法是基于苯酚和糖类能在浓硫酸快速加热下形成一种有色复合物。经过实验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酰基链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该测定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而且可以直接测定从薄层层析板获得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3-(6-脱氧-6-磺酸-α-d-吡喃葡萄糖)-sn-酰基甘油脂 含量 测定方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氯苯甲酰基)-4-[1′-N′-(2′,3′,4′,6′-四-o-乙酰基)-D-吡喃葡萄糖基]氨基硫脲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及电化学研究
7
作者 石昕 牛淑妍 张书圣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38-741,共4页
紫外 -可见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1- (4 -氯苯甲酰基 ) - 4- [1′- N′- (2′,3′,4′,6′-四 - o-乙酰基 ) - D-吡喃葡萄糖基 ]氨基硫脲与 DNA的相互作用。该试剂与 DNA作用后 ,引起 DNA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呈明显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 紫外 -可见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1- (4 -氯苯甲酰基 ) - 4- [1′- N′- (2′,3′,4′,6′-四 - o-乙酰基 ) - D-吡喃葡萄糖基 ]氨基硫脲与 DNA的相互作用。该试剂与 DNA作用后 ,引起 DNA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呈明显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 ,通过该试剂对溴化乙锭 - DNA紫外 -可见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证明它与DNA发生了嵌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精DNA 1-(4-氯苯甲酰基)-4-[1′-N′-(2′ 3′ 4′ 6--o-酰基)-d-吡喃葡萄糖]氨硫脲 紫外-可见光谱法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8
作者 陈朗秋 刘灯峰 旷娜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以D-葡萄糖为原料,一锅法合成2,3,4,6-四-O-乙酰基-α-D-1-溴代吡喃葡萄糖供体.该供体在促进剂碳酸银的作用下与2-氯乙醇偶联,立体专一性地得到了1,2-反式结构...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以D-葡萄糖为原料,一锅法合成2,3,4,6-四-O-乙酰基-α-D-1-溴代吡喃葡萄糖供体.该供体在促进剂碳酸银的作用下与2-氯乙醇偶联,立体专一性地得到了1,2-反式结构的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氢谱分析得到了确证,方法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乙-2 3 4 6--O-酰基-β-d-吡喃葡萄糖 D-葡萄糖 2-氯乙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N‘—(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酰)氨基硫脲的合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明 文丽荣 +3 位作者 景淑霞 张玉冰 杨华铮 张书圣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37-1141,共5页
利用2,3,4,6-四-0-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I)分别和芳酰肼(Ⅱ),2-氨基-5-烷基/芳基-1,3,4-噻二唑(Ⅲ),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Ⅳ),O,O-二烷基(硫代)磷酰肼(V,Ⅵ)反应,制得了目标物1a~1c,2d~2e,3f~3i,4j~4... 利用2,3,4,6-四-0-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I)分别和芳酰肼(Ⅱ),2-氨基-5-烷基/芳基-1,3,4-噻二唑(Ⅲ),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Ⅳ),O,O-二烷基(硫代)磷酰肼(V,Ⅵ)反应,制得了目标物1a~1c,2d~2e,3f~3i,4j~4k和51等12种新化合物,IR,1H NMR和MS分析结果证明产物为β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N'-(2 3' 4’ 6'--O-酰基-β-d-吡喃葡萄糖)(酰)氨硫脲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及HPLC-MS研究干燥工艺对中药粗榧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伟 禹玉洪 +3 位作者 戴荣继 李良 孟薇薇 邓玉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现常压及减压干燥能使粗榧提取物中两个主要的化合物(1号峰和2号峰)发生降解。减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分别减少了20.2%和45.6%,常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均检测不到。与干... 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现常压及减压干燥能使粗榧提取物中两个主要的化合物(1号峰和2号峰)发生降解。减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分别减少了20.2%和45.6%,常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均检测不到。与干燥前相比,减压干燥和常压干燥使3号峰面积分别增加了1.90倍和5.74倍。1-3号峰均具有特征性的黄酮化合物的两个紫外吸收带(240-280 nm和300-400 nm),被推测为黄酮化合物,质谱研究推测1-2号峰发生了苷键断裂生成3号峰。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LH-20,反相硅胶(ODS)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1-3号峰的3个化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和核磁测定,鉴定出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基(1→4)-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两个黄酮苷,干燥过程使它们苷键断裂生成了苷元芹菜素(3号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粗榧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芹菜素 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 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1→4)-6-O-酰基-β-d-吡喃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基)-1-甲氧基-2-[(反式-4-正丙基环己基)甲基]苯的合成及其晶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文锦 谢亚非 +5 位作者 刘钰强 魏鹏 高志刚 汤立达 徐为人 赵桂龙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寻找一条合成目标化合物4-(6-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基)-1-甲氧基-2-[(反式-4-正丙基环己基)甲基]苯的简易路线,并研究其晶型。方法利用苯基溴化物片段和6-脱氧葡萄糖酸内酯片段作为起始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有机混合溶剂和含水... 目的寻找一条合成目标化合物4-(6-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基)-1-甲氧基-2-[(反式-4-正丙基环己基)甲基]苯的简易路线,并研究其晶型。方法利用苯基溴化物片段和6-脱氧葡萄糖酸内酯片段作为起始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有机混合溶剂和含水混合溶剂结晶的方式制备目标化合物的晶型,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74%,通过上述制备方法获得了同一种晶型,该晶型对光、热和湿均是稳定的。结论设计了一条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简易路线,该路线操作简便、路线短、收率高,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目标化合物的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脱氧-β-d-吡喃葡萄糖)-1-甲氧-2-【(反式-4-正丙环己)甲】苯 苯基溴化物 6-脱氧葡萄糖酸内酯
原文传递
白薇饮片及女金丸的掺伪鉴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穆向荣 汪冰 +5 位作者 林林 郭东晓 于凤蕊 唐真真 孟德新 林永强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6期1319-1325,共7页
目的:解决白薇饮片及含白薇的制剂女金丸中白薇掺伪的问题。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白薇饮片及女金丸中白薇掺伪的问题。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白薇项下的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难以区分白薇及... 目的:解决白薇饮片及含白薇的制剂女金丸中白薇掺伪的问题。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白薇饮片及女金丸中白薇掺伪的问题。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白薇项下的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难以区分白薇及其伪品老瓜头,但两者的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确认特征色谱峰为β-D-呋喃果糖基-(2→1)-α-D-[6-O-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结论:建立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为白薇饮片及含白薇制剂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薇 女金丸 老瓜头 β-d-呋喃果糖-(2→1)-α-d-[6-O-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天麻素中间体类似物的高效合成(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招会 李瑜钰 +1 位作者 刘德永 肖强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18-3122,共5页
在葡萄糖酸的催化作用下,以4-甲酰基苯基-2,3,4,6-O-四乙酰基-β-D-葡萄糖苷和1,3-二噁烷-4,6-二酮为原料,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10种新型天麻素中间体类似物.该反应具有收率高(78%~92%)、反应温和、操作简单及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葡萄糖酸的催化作用下,以4-甲酰基苯基-2,3,4,6-O-四乙酰基-β-D-葡萄糖苷和1,3-二噁烷-4,6-二酮为原料,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10种新型天麻素中间体类似物.该反应具有收率高(78%~92%)、反应温和、操作简单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此外,葡萄糖酸还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KNOEVENAGEL反应 4-酰基苯基-2 3 4 6-O-四乙酰基-β-d-葡萄糖 天麻素中间体类似物
原文传递
直立百部块根中酚类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
14
作者 赵超越 谷文宇 +3 位作者 王文君 贾献慧 白著双 唐文照 《中草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9-1524,共6页
目的对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块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MS、1H-与13C-NMR)鉴定其结构;利用CCK-8法及Griess法测定化合... 目的对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块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MS、1H-与13C-NMR)鉴定其结构;利用CCK-8法及Griess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及抗炎活性(NO含量)。结果从直立百部块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氯-3-甲氧基-5-甲基苯酚-1-O-β-D-呋喃芹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4-氯-3-甲氧基-5-甲基苯基-1-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3,4,5-三甲氧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3)、刺五加苷B(4)、肿柄雪莲苷(5)、(+)-异落叶松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6)、去氢-δ-生育酚(7)与去氢-γ-生育酚(8)。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百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7和8为首次从直立百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7和8对RAW 264.7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存活率均大于85%,其具有弱的抗炎活性,在20μmol/L下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因子NO释放的抑制率在2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百部 酚类化合物 细胞毒活性 抗炎活性 4--3-甲氧-5-苯酚-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 3 4 5-三甲氧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 刺五加苷B 肿柄雪莲苷
原文传递
北葶苈子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0
15
作者 赵海誉 范妙璇 +2 位作者 石晋丽 王爱芹 李军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北葶苈子Lepidium apetal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8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北葶苈子7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用质谱、一维及二维核磁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1... 目的研究北葶苈子Lepidium apetal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8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北葶苈子7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用质谱、一维及二维核磁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2-O-(6-O-芥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吡喃葡萄糖苷(1)、异鼠李素-3-O-β-D-[2-O-(6-O-芥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异鼠李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蔗糖(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十字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葶苈子 黄酮醇 槲皮素-3-O-D[2-O-(6-O-芥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人参茎叶中1个新三萜类天然产物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珂珂 杨秀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Panax ginseng茎叶总皂苷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人参茎叶的总皂苷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3β,6α,12β,25-... 目的研究人参Panax ginseng茎叶总皂苷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人参茎叶的总皂苷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3β,6α,12β,25-四羟基-达玛-E-20(22)-烯-6-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三七皂苷B1(2)、3β,6α,12β-达玛-E-20(22)-烯-3,6,12,25-四醇(3)、人参皂苷Rk3(4)、人参皂苷Rh4(5)、三七皂苷T2(6)、3β,6α,12β-达玛-20(21),24-二烯-3,6,12-三醇(7)、人参皂苷Rk1(8)和人参皂苷Rg5(9)。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天然产物,并首次全面报道了其1H-NMR谱数据;其余化合物均为从人参茎叶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茎叶 人参皂苷 6α 12β 25-四羟-达玛-E-20(22)--6-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 人参皂苷Rk1 人参皂苷Rg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