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B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栗克喜 谈宁芝 +4 位作者 刘玉清 冯晓虎 蔡勤 王国钦 余文山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目的 制备6B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6B-PNCPS)-破伤风类毒素蛋白(TT)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6B-PNCPS用溴化氰活化后与己二酰肼形成多糖-酰肼基衍生物,然后在蛋白活化剂碳二亚胺作用下将6B-PNCPS与TT进行共价结合。分别将其结合... 目的 制备6B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6B-PNCPS)-破伤风类毒素蛋白(TT)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6B-PNCPS用溴化氰活化后与己二酰肼形成多糖-酰肼基衍生物,然后在蛋白活化剂碳二亚胺作用下将6B-PNCPS与TT进行共价结合。分别将其结合物及多糖免疫NIH小鼠,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6B-PNCPS抗体。结果6B-PNCPS-TT结合物经凝胶色谱分析显示具有较6B-PNCPS更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多糖/蛋白比为1.42-1.66。结合物具有6B-PNCPS的血清学特异性,所诱生的抗6B-PNCPS特异性IgG抗体滴度与6B-PNCPS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用该法制备6B-PNCPS-TT结合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 疫苗 制备 免疫原性 共价结合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A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水解物的制备及其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树权 杨英英 +10 位作者 张钰奇 李献林 杜娇 胡浩 刘佳 刘月萍 李阿妮 任珍芸 刘爱萍 侯亚莉 谢贵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制备6A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PS6A)水解物及其结合物,研究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在60℃水解温度下,筛选出PS6A水解适宜的醋酸水解浓度和水解时间。通过水解物和原糖(PS6A)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磷谱(31P NMR)比较验... 目的制备6A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PS6A)水解物及其结合物,研究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在60℃水解温度下,筛选出PS6A水解适宜的醋酸水解浓度和水解时间。通过水解物和原糖(PS6A)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磷谱(31P NMR)比较验证水解物结构的正确性。以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1-Cyano-4-(dimethylamino)pyr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CDAP)活化水解物的羟基,并与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酸酰肼衍生物(TTAH)结合,制备结合物PS6A-TTAH;并检测结合物的理化性质。通过抑制ELISA分析原糖、水解物和结合物的抗原性。将小鼠分为2组(PS6A组和PS6A-TTAH组),分别免疫3剂次,用间接ELISA分析原糖和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结果多糖经0.2 mol/L醋酸60℃水解8 h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KD)由0.03升高为0.51,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由8.127×10~5g/mol降为1.175×10~5g/mol。核磁共振结果表明,各特征质子的化学位移相比原糖未发生改变。结合物的游离多糖质量分数为4.55%,游离载体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8%。抑制ELISA结果显示,水解物、结合物的抑制曲线与原糖基本吻合。PS6A-TTAH组有剂次加强效应(P分别为0.001、0.004和0.001),其第1~3针免后IgG抗体水平均高于PS6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2和0.001)。结论制备的PS6A水解物能有效的保留天然多糖的特异基团,以此水解物制备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A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水解物 结合物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涛 孟欣 +3 位作者 朱涛 刘正 张立平 郝杰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研制3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RM197结合疫苗。方法:将3型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与蛋白CRM197通过化学方法偶联结合,制备成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并使用该疫苗免疫幼小鼠。结果:经过实验条件的考察,发现在85℃,0.2mol/L乙酸水解处理多糖1 h,... 目的:研制3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RM197结合疫苗。方法:将3型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与蛋白CRM197通过化学方法偶联结合,制备成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并使用该疫苗免疫幼小鼠。结果:经过实验条件的考察,发现在85℃,0.2mol/L乙酸水解处理多糖1 h,活化度为10.0,投料比为20∶10时制得的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结论:该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结合疫苗保留了完好的抗原性,以本工艺条件制备3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结合疫苗 铝佐剂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诱生的抗6A和6B型肺炎球菌多糖抗体的交叉反应性
4
作者 陈洪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2年第5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肺炎球菌 多糖抗体 交叉反应性 6A抗体 6b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测定8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被引量:6
5
作者 骆国军 宋绍忠 +4 位作者 江山 廖磊 李雪冬 朱小广 杨耀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561-562,共2页
[目的]对用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IMMAGE)定量测定8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进行方法学评估,并讨论其检测实用性。[方法]系统研究IMMAGE测定8型肺炎球菌多糖的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标准曲线的稳定性及干扰因素。[结果]IMMAGE检测8型... [目的]对用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IMMAGE)定量测定8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进行方法学评估,并讨论其检测实用性。[方法]系统研究IMMAGE测定8型肺炎球菌多糖的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标准曲线的稳定性及干扰因素。[结果]IMMAGE检测8型肺炎多糖的总CV值为2.40%-4.96%,分析灵敏度为0.2μg/mL,稀释样本的平均回收率为99.25%,标准曲线至少可稳定5d,加入不同浓度的19F、5、17F、33F、10A五个血清型的肺炎球菌多糖对检测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IMMAGE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并且检测快速,结果准确,有较高的精密度。对定量测定肺炎8型多糖有较强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 8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与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及预防急性中耳炎效果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泽宇 徐江红 +2 位作者 郭蓉 邱创钧 陈兵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利用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为蛋白载体研制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多糖与蛋白的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在幼龄大鼠体内的免疫原性以及对肺炎球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AOM)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运用酰胺缩合法将PsaA与Hib荚膜多糖偶联结合... 目的利用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为蛋白载体研制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多糖与蛋白的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在幼龄大鼠体内的免疫原性以及对肺炎球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AOM)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运用酰胺缩合法将PsaA与Hib荚膜多糖偶联结合制备多糖蛋白结合疫苗。选取30只约3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雌性SD大鼠,体重88~102 g,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对幼龄SD大鼠进行疫苗接种,实验组接种Hib-PsaA疫苗,对照组接种磷酸盐缓冲液(PBS)。每2周接种1次,3次接种后检测动物血清相关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然后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分别以肺炎球菌经鼓膜穿刺注入中耳以诱发AOM,观察2组大鼠发生AOM的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运用酰胺缩合法将Psa A与Hib多糖偶联结合,结合物的洗脱峰明显前移,表明细菌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成功。接种该结合疫苗的实验组幼龄大鼠产生的抗Psa A抗体Ig G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138,抗Hib抗体Ig G的GMT为7 017,而对照组抗PsaA抗体IgG的GMT与抗Hib抗体Ig G的GMT分别为729和348。实验组2种抗体Ig 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肺炎球菌攻击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组大鼠在细菌攻击后第3天和第7天中耳炎症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显示Hib-Psa A结合疫苗对肺炎球菌诱发的大鼠AOM有免疫保护作用。结论运用酰胺缩合法可成功将PsaA蛋白与Hib多糖偶联结合,所制备的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在幼龄大鼠体内可诱导分别针对Psa A和Hib多糖的有效免疫应答反应,并且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导致的大鼠A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疫苗 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 b流感嗜血杆菌 急性中耳炎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B群链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疫苗在健康妇女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7
作者 何平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1年第3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b群链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疫苗 健康妇女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IL-6、BNP和ChE水平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丁苗 陈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IL)-6、B型脑钠肽(BNP)和胆碱酯酶(ChE)水平及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0例为研究组,依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其...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IL)-6、B型脑钠肽(BNP)和胆碱酯酶(ChE)水平及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0例为研究组,依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其中危重组31例,非危重组49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21例,存活组59例。另选择老年普通肺炎患者63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及不同预后血清D-D、IL-6、BNP和ChE水平变化。分析D-D、IL-6、BNP和ChE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D-D、IL-6、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危重组血清D-D、IL-6、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危重组,而ChE水平显著低于非危重组(P<0.001)。死亡组血清D-D、IL-6、BN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而ChE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D、IL-6、BNP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呈线性正相关,而ChE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呈线性负相关(P<0.001)。D-D、IL-6、BNP和ChE为影响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D-D、IL-6、BNP水平升高,而ChE水平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D-二聚体 白细胞介素-6 b脑钠肽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降落PCR检测痰标本肺炎链球菌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
9
作者 罗欲承 杜蓬 +4 位作者 赵建忠 段秀杰 侯艳娇 潘红 邵世和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痰标本中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的多重降落PCR。方法:以Sp cpsA基因、Hib capⅡ区为靶标设计引物,并用Primer-BLAST在线软件检测其特异性...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痰标本中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的多重降落PCR。方法:以Sp cpsA基因、Hib capⅡ区为靶标设计引物,并用Primer-BLAST在线软件检测其特异性,多重降落PCR检测492份痰标本,并以标准菌株作为对照,结果与细菌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所建立的多重降落PCR对Sp、Hib的检测下限分别达6.3 pg、0.2 pg;与细菌培养法相比,灵敏度及总灵敏度均达100%,检测Sp、Hib特异性分别为94%、98%,总特异性达92%。结论:所建立的多重降落PCR具有高灵敏度与特异性,可作为Sp、Hib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流行病学研究的备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多重降落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A型肺炎球菌结合物分子大小对小鼠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英英 张钰奇 +10 位作者 马凯凯 周海飞 李献林 杜娇 杨田瑶 乔瑞洁 王玺 任珍芸 苗鑫 刘爱萍 罗树权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9年第3期16-21,共6页
目的 比较不同分子大小的6A型肺炎球菌(serotype 6A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结合物和佐剂吸附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乙酸水解降低6A型荚膜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制备成水解物,水解物经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 目的 比较不同分子大小的6A型肺炎球菌(serotype 6A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结合物和佐剂吸附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乙酸水解降低6A型荚膜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制备成水解物,水解物经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DAP)活化并与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酸酰肼衍生物TT AH 结合,制备成结合物。用Sepharose 4 Fast Flow 纯化结合物,并根据化学检测结果将结合物分为 K D 0.0~0.2、 K D 0.2~0.4、 K D 0.4~0.6等3个组分,每个组分分别以磷酸铝佐剂吸附,将吸附前后的各个组分按照每针次每只小鼠0.2 μg分别免疫小鼠,并采用ELISA检测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结果 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吸附前后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均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各组2、3针之间具有明显的加强效应。在吸附组和未吸附组中,3种不同分子大小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产生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各组分佐剂吸附后的结合物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未吸附组,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结合物的分子大小对小鼠体内抗体水平的产生没有明显影响;磷酸铝佐剂吸附对于不同分子大小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有一定的增强效应,但这种增强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A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结合物 分子大小 佐剂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F型肺炎球菌多糖与CRM197蛋白结合物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山 周觉非 +8 位作者 尹丹丹 张珂 陈思 刘威 代洁 邹莎莎 饶海林 马诚 崔长法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3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采用改良胺化还原法,白喉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作为载体,制备23F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方法在还原胺法的基础上,以1,6-己二酰肼(ADH)为分子臂,在碳二亚胺(EDAC)作用下衍化CRM197蛋白,衍化后蛋白再与多糖上的醛基反应,形成共轭... 目的采用改良胺化还原法,白喉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作为载体,制备23F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方法在还原胺法的基础上,以1,6-己二酰肼(ADH)为分子臂,在碳二亚胺(EDAC)作用下衍化CRM197蛋白,衍化后蛋白再与多糖上的醛基反应,形成共轭结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免疫扩散等方法分析结合物,并将获得的结合物免疫NIH小鼠,用ELISA方法检测多糖IgG水平。结果 HPLC图谱和免疫扩散检测结果证明了结合物的获得;动物免疫产生了较多糖高的抗23F肺炎多糖抗体,并有免疫记忆发生。结论采用改良还原氨化法可以制备出动物免疫原性良好的23F型多糖蛋白结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F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白喉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 结合疫苗 改良胺化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来源的黏液型肺炎链球菌微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颖 华春珍 +5 位作者 方潮 谢永平 周明明 付勇 高峰 姚开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索儿童来源的黏液型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微生物学特征。方法复活并重新鉴定2016—2019年我院保存的黏液型肺炎链球菌临床株,用E-test完成药敏试验,荚膜肿胀试验完成血清分型,并分析宿主临床特征。结果共复活黏... 目的探索儿童来源的黏液型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微生物学特征。方法复活并重新鉴定2016—2019年我院保存的黏液型肺炎链球菌临床株,用E-test完成药敏试验,荚膜肿胀试验完成血清分型,并分析宿主临床特征。结果共复活黏液型肺炎链球菌21株,分别来自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切除的扁桃体和/或腺样体(47.6%)、肺炎患儿的深部痰液(28.6%)和肺泡灌洗液(14.3%)、阴道炎患儿的阴道分泌物(4.8%)等。血清分型示95.2%为3型,4.8%为37型。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利福平敏感率为100%,对四环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6.7%和100%。结论我院儿童肺炎链球菌临床株中黏液型少见,血清3型为主,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对大环内酯类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球菌 黏液 荚膜多糖 血清 抗生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肺炎链球菌诱导BEAS-2B细胞SLPI、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璐 林立 +3 位作者 李海燕 温顺航 张海邻 李昌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1-327,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及其衍生物Y20和6B对肺炎链球菌(SP)诱导的BEAS-2B细胞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调节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体外SP感染模型,采用q PCR检测对照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及其衍生物Y20和6B对肺炎链球菌(SP)诱导的BEAS-2B细胞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调节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体外SP感染模型,采用q PCR检测对照组、感染组以及Cur、Y20和6B处理组在感染1、3、6和9 h SLPI及感染3、6和9 h TNF-α和IL-1β的mRNA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β的蛋白分泌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时点Toll样受体2(TLR2)和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p65的蛋白水平。结果:q PCR结果显示,Cur、Y20和6B药物处理组SLPI的mRNA表达较SP感染组增加(P<0.05),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较SP感染组明显下降(P<0.05);ELISA结果显示,感染不同时点的TNF-α和IL-1β含量在药物处理组中均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P感染3、6和9 h在药物处理组中TLR2和p-NF-κB p65的蛋白水平较感染组下降(P<0.05)。结论:在不同感染时间,Cur、Y20和6B促进SP感染的BEAS-2B细胞SLPI表达,减少TNF-α和IL-1β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表达、下调NF-κB转录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肺炎球菌 分泌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 TOLL样受体2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18C型糖蛋白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述学 王建国 +5 位作者 刘方蕾 王剑虹 陈晓航 王欣茹 乔瑞洁 陈美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2年第4期18-22,共5页
制备肺炎链球菌 18C型荚膜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 (CPS TT) ,测定结合物的理化性质、抗原特异性及其在动物中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 ,结合物能与相应的多糖和破伤风抗血清形成明显的沉淀线 ,蛋白 /多糖比率为 1.86 ,结合物分子大小 (K... 制备肺炎链球菌 18C型荚膜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 (CPS TT) ,测定结合物的理化性质、抗原特异性及其在动物中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 ,结合物能与相应的多糖和破伤风抗血清形成明显的沉淀线 ,蛋白 /多糖比率为 1.86 ,结合物分子大小 (Kd值 )为 0 .0 5 8。注射小鼠后可诱导明显的抗体应答 ,而且随着注射针次的增加 ,抗体反应水平明显增高 ,显示加强效应。结果表明 ,制备的肺炎链球菌糖蛋白结合物抗原性良好 ,具有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球菌 18C糖蛋白结合物 制备 免疫原性 荚膜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型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媛 李兵 +3 位作者 王聪慧 樊红艳 夏欣一 于海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10日至3月29日武汉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科医院COVID-19确诊患者335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10日至3月29日武汉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科医院COVID-19确诊患者335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临床分型方案,将患者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4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浆BNP及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并对各组患者性别、年龄、BNP及IL-6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纳入COVID-19患者335例,其中轻型6例,普通型207例,重型111例,危重型患者11例。COVID-19重型患者血浆BNP水平为22.5(0.01,72.3) pg/m L,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型患者BNP水平大于100 pg/m L的比例分别为:普通型4.3%(9例)、重型20.7%(23例)、危重型54.4%(6例),轻型患者BNP均在正常范围内,该比例在不同分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1)。335例中有198例同时检测IL-6水平,其结果与对应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s=0.203,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与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且BNP与炎症因子IL-6水平呈正相关,联合二者可更好地对COVID-19患者进行临床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钠尿肽 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分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蛋白制备的3型肺炎球菌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比较
16
作者 杨英英 张钰奇 +10 位作者 任珍芸 张丽芝 马凯凯 高晶晶 杜娇 王欣茹 乔瑞洁 马钰 周海飞 王玺 罗树权 《甘肃医药》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由破伤风类毒素(TT)、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酸酰肼衍生物(TTAH)、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 EPA)、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己二酸酰肼衍生物(r EPAAH)4种载体蛋白与3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制备的3型肺炎球菌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免疫原... 目的:比较由破伤风类毒素(TT)、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酸酰肼衍生物(TTAH)、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 EPA)、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己二酸酰肼衍生物(r EPAAH)4种载体蛋白与3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制备的3型肺炎球菌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方法:3型荚膜多糖先经0.5M乙酸水解降低其分子量制备成水解物,水解物经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DAP)活化后分别与4种载体蛋白制备成结合物。结合物均经Sepharose 4 Fast Flow柱层析纯化,收集KD0.0~0.2部分得到4种结合物,将结合物分别免疫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比较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结果:4种结合物均能在小鼠体内产生较高水平的Ig G抗体。对于同类载体蛋白,PS3-TTAH在小鼠体内产生的Ig G抗体水平比PS3-TT低,但二者抗体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3-r EPAAH在小鼠体内产生的Ig G抗体水平比PS3-r EPA低,二者抗体水平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类载体蛋白,PS3-TT在小鼠体内产生的Ig G抗体水平比PS3-r EPA及PS3-r EPAAH高,抗体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3-TTAH在小鼠体内产生的Ig G抗体水平比PS3-r EPAAH高,但与PS3-r EPA相当,其抗体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型肺炎球菌多糖,TT、TTAH、r EPA及r EPAAH均是较好的载体,r EPA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候选载体运用于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载体蛋白 结合物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出血性肺炎二价灭活疫苗(G型WD005株+B型DL007株)
17
作者 刘长浩 宋晓飞 《兽药市场指南》 2015年第10期23-25,共3页
一、研发背景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巴氏杆菌、克雷伯氏菌、链球菌等一种或者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水貂换毛期,以呼吸困难、口鼻流血为主要症状。以绿脓杆菌引起的出血性... 一、研发背景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巴氏杆菌、克雷伯氏菌、链球菌等一种或者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水貂换毛期,以呼吸困难、口鼻流血为主要症状。以绿脓杆菌引起的出血性肺炎发病比率最高,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肺炎 二价灭活疫苗 水貂 b G 呼吸道传染病 绿脓杆菌 肺炎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白介素-4,6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光 穆维新 +2 位作者 沈亚欣 郭庆军 王绵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3525-352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核因子-κB、白介素-4、白介素-6在糖尿病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在糖尿病肺炎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20)和糖尿病组(n=30)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 目的通过检测核因子-κB、白介素-4、白介素-6在糖尿病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在糖尿病肺炎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20)和糖尿病组(n=30)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10周、20周时对照组及糖尿病组的大鼠HE染色后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用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沉积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白介素-4,6动态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间隙增厚,肺间质和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胶原含量明显增多,糖尿病组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白介素-4、白介素-6表达增多。结论糖尿病大鼠肺组织出现了炎症改变,糖尿病大鼠肺炎症的发生可能与核因子-κB、白介素-4、白介素-6的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肺炎 核因子-Κb 白介素-4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链长6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与多糖结合物的稳定性及小鼠免疫原性
19
作者 周觉非 代洁 +9 位作者 张玉洁 蓝天 杜游 赵嘉祯 陈思 邓前 廖红梅 邹莎莎 杨溢尧 葛永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27-13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链长的6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type 6A 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Pn6A)稳定性差异及链长对结合物稳定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机获得不同链长的Pn6A,并在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作用下... 目的研究不同链长的6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type 6A 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Pn6A)稳定性差异及链长对结合物稳定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机获得不同链长的Pn6A,并在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作用下与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酰肼衍生物形成共轭结合物.通过比较原始多糖、多糖降解物及结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验证结构的正确性,通过硫酸蒽酮法和速率比浊法定量比较抗原性;通过高效液相-分子尺寸排阻层析-多角度激光散射仪比较不同链长多糖的稳定性;分析结合物物理化学(理化)性质,并通过重均相对分子质量(weight-averag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Mw)变化及游离多糖变化比较结合物稳定性;用原始多糖和结合物分别皮下免疫NIH小鼠3次,ELISA检测抗多糖IgG水平.结果Pn6A经机械剪切3、8、20次后,Mw由14.01×10^(5)g/mol分别下降为1.55×10^(5)、0.92×10^(5)和0.58×10^(5)g/mol,其对应结合物理化数据相近;核磁共振结果表明,多糖降解物和结合物各特征质子的化学位移相比原始多糖未发生改变;硫酸蒽酮法和速率比浊法定量计算得到的不同多糖和结合物单位抗原值相近;在不同pH及温度条件下,长链多糖及其结合物的Mw和游离多糖变化均大于短链多糖.不同链长多糖结合物免疫小鼠后诱导的IgG抗体滴度均高于原始多糖(F=2.90,P=0.048),而不同结合物之间的免疫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9,P=0.267).结论机械剪切不会破坏Pn6A化学结构和抗原性;Pn6A链长越短,所获得的多糖及结合物越稳定;Pn6 A经机械剪切后制备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可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A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核磁共振氢谱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酸沉淀法纯化14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工艺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小波 张锐 +3 位作者 谢媛媛 程尊平 陈娟 江山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56-86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14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酸沉淀法纯化工艺,以替代传统的苯酚抽提法。方法对建立的14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酸沉淀法中的氯化钙终浓度(0、50、100、200、400 mmol/L)、pH值(3.5、4.0、4.5、5.0及5.7)及反应时间(0... 目的建立一种14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酸沉淀法纯化工艺,以替代传统的苯酚抽提法。方法对建立的14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酸沉淀法中的氯化钙终浓度(0、50、100、200、400 mmol/L)、pH值(3.5、4.0、4.5、5.0及5.7)及反应时间(0、1、2、4、6、8 h及过夜)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方法纯化3批14型肺炎粗制多糖,制备精制多糖,并进行理化指标、抗原性检测及核磁分析,同时与苯酚抽提纯化工艺进行比较。结果酸沉淀法的最佳工艺为:氯化钙终浓度50-100 mmol/L,pH值3.5-4.0,作用时间为过夜。采用该方法制备的3批14型肺炎精制多糖的蛋白和核酸杂质含量均较低,总磷、总氮、氨基己糖含量、多糖分子质量均符合企业注册标准,抗原活性和核磁共振图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其多糖结构无异常。结论酸沉淀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及不需使用有毒有害试剂等优点,可用于纯化14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淀法 纯化 14肺炎球菌 荚膜多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