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其理论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亚东 曾和平 +2 位作者 靖慧莲 袁国赞 欧阳新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25-1231,共7页
以4-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用三乙胺调节pH值约为9的条件下,由5-甲酰基-8-羟基喹啉和5-氨基-8-羟基喹啉合成了新的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利用IR,UV,1HNMR,MS确认了分子结构,比较研究了其光致发光特性,运用Gaussian98量子化... 以4-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用三乙胺调节pH值约为9的条件下,由5-甲酰基-8-羟基喹啉和5-氨基-8-羟基喹啉合成了新的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利用IR,UV,1HNMR,MS确认了分子结构,比较研究了其光致发光特性,运用Gaussian98量子化学程序包,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的方法,在6-31G(d,p)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结构优化;并对目标化合物的稳定结构通过计算预测其振动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甲胺)--8-羟基喹啉 合成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秋云 俞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76-980,共5页
用平衡透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 ,认为 8Q5SAC与BSA之间的结合力是以静电引力为主的非共键作用力 ,并探讨了其结合模型。在... 用平衡透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 ,认为 8Q5SAC与BSA之间的结合力是以静电引力为主的非共键作用力 ,并探讨了其结合模型。在 2 98K下 ,测得这一反应的最大结合数为 35~ 40 ,结合常数为 6 .1× 10 5L mol。还研究了溶液基本条件如酸度和离子强度等对 8Q5SAC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复合物形成的影响 ,在pH =3.34条件下 ,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0 .2 0~ 46 .90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1 8-羟基-3 6-磺酸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平衡透析法 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羟基喹啉-7-亚甲氨基)苯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鸿 赵智敏 陈志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64-1568,共5页
以8-羟基喹啉为原料,通过瑞穆尔-帝曼反应,合成了7-甲酰基-8-羟基喹啉,并进一步得到4-(8-羟基喹啉-7-亚甲氨基)苯甲酸及其稀土配合物,用IR、UV、1H NMR、元素分析、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确定了四种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 以8-羟基喹啉为原料,通过瑞穆尔-帝曼反应,合成了7-甲酰基-8-羟基喹啉,并进一步得到4-(8-羟基喹啉-7-亚甲氨基)苯甲酸及其稀土配合物,用IR、UV、1H NMR、元素分析、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确定了四种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H2O)·3H2O(Re=Y3+、La3+、Sm3+、Eu3+),测定了四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在激发光源辐射下,四种稀土配合物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71nm、475nm、420nm、477nm,对Y3+、Sm3+两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寿命进行了测定,其荧光寿命分别为1.2775微秒和1.1349微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8-羟基喹啉-7-甲氨)苯甲酸 稀土配合物 合成 荧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羟基喹啉-7-亚甲氨基)苯甲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鸿 童义平 +1 位作者 廖亚四 李创海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7-900,915,共5页
以8-羟基喹啉为原料,通过Reimer-Tiemann反应得到8-羟基喹啉-7-醛,然后与邻氨基苯甲酸缩合得到标题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通过IR、UV、1HNMR、元素分析、热失重分析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分子组成为Zn2.5L·2H2O和Al... 以8-羟基喹啉为原料,通过Reimer-Tiemann反应得到8-羟基喹啉-7-醛,然后与邻氨基苯甲酸缩合得到标题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通过IR、UV、1HNMR、元素分析、热失重分析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分子组成为Zn2.5L·2H2O和Al2(L·1.5H2O)·H2O。测定了两种配合物的荧光性,其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max)分别为493、497 nm,通过荧光滴定光谱求得标题配合物与Zn2+和Al3+两种离子的结合常数logβ分别为10.391、8.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羟基喹啉-7-甲氨)苯甲酸 金属配合物 荧光滴定 荧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1-(8-羟基喹啉-7-亚甲基)]苯并咪唑基}-8-羟基喹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刘鸿 李创海 廖亚四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120-1123,1129,共5页
以7-甲酰基-8-羟基喹啉和邻苯二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体——7-{2-[1-(8-羟基喹啉-7-亚甲基)]苯并咪唑基}-8-羟基喹啉(H_(2)L);H2L分别与醋酸锌和三氯化铝经配位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金属配合物Zn L·H_(2)O(1)和Al... 以7-甲酰基-8-羟基喹啉和邻苯二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体——7-{2-[1-(8-羟基喹啉-7-亚甲基)]苯并咪唑基}-8-羟基喹啉(H_(2)L);H2L分别与醋酸锌和三氯化铝经配位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金属配合物Zn L·H_(2)O(1)和Al_(2)L_(3)·3H_(2)O(2),其结构和性能经UV-Vis,^(1)H NMR,IR,元素分析及FL表征。1和2的λem分别为514 nm(λex=400 nm)和525 nm(λex=401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甲酰-8-羟基喹啉 邻苯 7-{2-[1-(8-羟基喹啉-7-)]苯并咪唑}-8-羟基喹啉 金属配合物 合成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喹啉偶氮显色剂7-(8-喹啉偶氮)-8-羟基萘-1-氨基-3,6-二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钴(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彬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1-13,共3页
报道了 8 -喹啉偶氮显色剂 7-(8-喹啉偶氮 ) -8-羟基萘 -1 -氨基 -3 ,6-二磺酸 (7-QAH)的合成。研究了其与Co(Ⅱ )的显色反应。在pH4.7的缓冲体系中 ,试剂与Co(Ⅱ )形成绿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48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 .6&... 报道了 8 -喹啉偶氮显色剂 7-(8-喹啉偶氮 ) -8-羟基萘 -1 -氨基 -3 ,6-二磺酸 (7-QAH)的合成。研究了其与Co(Ⅱ )的显色反应。在pH4.7的缓冲体系中 ,试剂与Co(Ⅱ )形成绿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48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 .6× 1 0 4L·mol-1·cm-1,钴量在 0~ 1 2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8-喹啉偶氮)-8-羟基-1--3 6-磺酸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喹啉偶氮显色剂7-(8-喹啉偶氮)-1-氨基-8-羟基萘-3,6-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彬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4-55,共2页
用作者合成的7-(8-喹啉偶氮)-1-氨基-8-羟基萘-3,6-二磺酸(7-QAH)作显色剂,系统研究了其与Co(Ⅱ)的显色反应.在pH4.7的缓冲体系中,试剂与Co(Ⅱ)形成绿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4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04 L·mol-1... 用作者合成的7-(8-喹啉偶氮)-1-氨基-8-羟基萘-3,6-二磺酸(7-QAH)作显色剂,系统研究了其与Co(Ⅱ)的显色反应.在pH4.7的缓冲体系中,试剂与Co(Ⅱ)形成绿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4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04 L·mol-1·cm-1,钴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8-喹啉偶氮)-1--8-羟基-3 6-磺酸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与8-羟基喹啉氧钒(IV)配合物协同催化分子氧氧化乙苯(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秦金伟 伏再辉 +10 位作者 刘亚纯 何乡陵 张德喜 吴文锋 王彦龙 龚兴浪 邓晓林 武海涛 邹艳红 喻宁亚 尹笃林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42-1348,共7页
研究了钒化合物对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分子氧氧化乙苯反应中的调变效应.结果表明,由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与乙酰丙酮氧钒(IV)配位制得的8-羟基喹啉氧钒(IV)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比乙酰丙酮氧钒(IV),NH4VO3和V2O5的高.在优化的反... 研究了钒化合物对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分子氧氧化乙苯反应中的调变效应.结果表明,由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与乙酰丙酮氧钒(IV)配位制得的8-羟基喹啉氧钒(IV)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比乙酰丙酮氧钒(IV),NH4VO3和V2O5的高.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乙苯转化率和苯乙酮选择性可分别达60%~69%和97%.基于液体反应的紫外光谱,推测钒催化剂能够促进NHPI转变为N-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自由基和1-苯基过氧化氢转变为苯乙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羟基邻苯甲酰 8-羟基喹啉氧钒(IV) 需氧氧化 乙苯 苯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氨甲基-5-氮杂螺[2,4]庚烷-5-基)-1-环丙基-6-氟-8-甲氧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抗菌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戚建军 郭慧元 +1 位作者 刘明亮 孙兰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 寻找新的广谱、高效、低毒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方法 设计合成 7 (7 氨甲基 5 氮杂螺 [2 ,4 ]庚烷 5 基 ) 1 环丙基 6 氟 8 甲氧基 1,4 二氢 4 氧代喹啉 3 羧酸及其类似物 ,测定其体内外活性。结果 共合成了 2 0个新化合... 目的 寻找新的广谱、高效、低毒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方法 设计合成 7 (7 氨甲基 5 氮杂螺 [2 ,4 ]庚烷 5 基 ) 1 环丙基 6 氟 8 甲氧基 1,4 二氢 4 氧代喹啉 3 羧酸及其类似物 ,测定其体内外活性。结果 共合成了 2 0个新化合物 ,经1 HNMR ,MS和HRMS确证其结构。其中 5个目标化合物 (2 2~ 2 6 )有广谱活性 ,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很强的活性。其中化合物 2 4对所试的 13株革兰氏阳性菌的MIC值均 0 0 3mg·L- 1 ,其活性优于对照药克林沙星和加替沙星 ,对所试的 6株革兰氏阴性菌 ,其活性相当于或低于对照药。结论 化合物 (2 2~ 2 6 )值得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革兰氏阳性菌 抗菌作用 7-(7-氨甲-5-氮杂螺[2 4]庚烷-5-)-1-环丙-6--8-甲氧-1 4--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的合成及对Pb^(2+)的识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敏 张丽娜 吴芳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924,共6页
合成了2',3'和4'-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化合物1~3),研究了硼酸基团取代位置对主体分子识别金属离子客体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主体分子与Pb2+结合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的KH2PO4-NaO... 合成了2',3'和4'-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化合物1~3),研究了硼酸基团取代位置对主体分子识别金属离子客体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主体分子与Pb2+结合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3种腙衍生物对Pb2+均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主客体分子间形成1∶1型的发光配合物.其中邻位取代的化合物1与Pb2+的结合能力比化合物2和3强,配合物1-Pb2+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77 nm,稳定常数为1.1#103L/mol.其它金属离子如Cu2+,Mn2+,Mg2+,Fe2+,Ca2+,Co2+,Ni2+,Hg2+,Cd2+和Ag+等对主体分子荧光光谱的影响较小.同时,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Pb2+浓度在0.36~1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6(n=16),检出限为0.23μmol/L.将此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Pb2+的测定,回收率为92%~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喹啉腙衍生物 PB2+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7-甲氧基-8-硝基喹啉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丹 李雪 +2 位作者 刘智鑫 彭鹏辉 张毅 《化学试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5-786,789,共3页
以间甲氧基苯胺和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为起始原料,经缩合、Gould-Jacobs高温环合、水解、脱羧、硝化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总收率达48.74%,其结构经ESI-MS、~1HNMR和IR确证。
关键词 间甲氧苯胺 乙氧乙酯 4-羟基-7-甲氧-8-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羟基-1,5-二氮杂环庚烷-1-胺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12
作者 韩杰 支永刚 张良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0-442,450,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新化合物 7- (3-羟基 - 1,5 -二氮杂环庚烷 - 1-胺基 ) - 1-环丙基 - 6 -氟 - 1,4-二氢 - 4-氧代喹啉 - 3-羧酸 (5 a)及其类似物 5 b- 5 d,采用标准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对 2 6株有代表性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抗... 设计并合成了新化合物 7- (3-羟基 - 1,5 -二氮杂环庚烷 - 1-胺基 ) - 1-环丙基 - 6 -氟 - 1,4-二氢 - 4-氧代喹啉 - 3-羧酸 (5 a)及其类似物 5 b- 5 d,采用标准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对 2 6株有代表性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 5 a- 5 d对所测菌株的抑菌活性低于司帕沙星 ,而 5 a和 5 e则对革兰氏阳性菌金葡球菌有较高的活性 ,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值为 0 .12 5 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衍生物 合成 抗菌活性 7-(3-羟基-1 5-氮杂环庚烷-1-)-1-环丙-6--1 4--4氧代喹啉-3-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2-{9-乙基-6-[2-(8-羟基喹啉-2-基)乙烯基]咔唑-3-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方晴 曾和平 +1 位作者 张卫民 张培全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4-818,共5页
合成了新的N-乙基咔唑衍生物:3,6-二[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4)及其锌配合物(5);化合物4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并测定了它的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化合物4的荧光发射为蓝绿色光(500nm),其发射光谱随... 合成了新的N-乙基咔唑衍生物:3,6-二[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4)及其锌配合物(5);化合物4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并测定了它的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化合物4的荧光发射为蓝绿色光(500nm),其发射光谱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荧光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即发生红移);同时,考察了化合物5的荧光性质,其荧光发光峰值为600nm,与2-甲基-8-羟基喹啉锌相比,发生了明显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羟基喹啉 3 6-[2-(8-羟基喹啉)乙烯]咔唑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8-甲酰基-4′,7-二羟基异黄酮条件的选择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静 刘乐乐 +4 位作者 罗素琴 高建萍 思洋 渠永清 张维书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74-275,278,共3页
目的:以葛根素为原料,通过过碘酸氧化反应,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合成中间体化合物8-甲酰基-4,′7-二羟基异黄酮,且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参考,选择出适合8-甲酰基-4,′7-二羟基异黄酮的合成路线。结果与结... 目的:以葛根素为原料,通过过碘酸氧化反应,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合成中间体化合物8-甲酰基-4,′7-二羟基异黄酮,且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参考,选择出适合8-甲酰基-4,′7-二羟基异黄酮的合成路线。结果与结论:通过对三种合成方法的比较,认为方法三是最为合适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8-甲酰-4’ 7-羟基异黄酮 过碘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对联苯-8-羟基喹啉锌的合成及其应用于新型白光OLED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婷 丁洪流 +1 位作者 施国跃 金利通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9-1214,共6页
合成了一种全新的有机发光材料2-对联苯-8-羟基喹啉锌(Zn[2-(p-biPh)-8-Q-O]2),通过1HNMR,UV-Vis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该材料制备了新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结构为:ITO/NPB(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 合成了一种全新的有机发光材料2-对联苯-8-羟基喹啉锌(Zn[2-(p-biPh)-8-Q-O]2),通过1HNMR,UV-Vis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该材料制备了新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结构为:ITO/NPB(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BCP(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咯啉)/Zn[2-(p-biPh)-8-Q-O]2/Al.通过调节空穴阻挡层BCP的厚度,实现了NPB(蓝光发射)和Zn[2-(p-biPh)-8-Q-O]2(黄光发射)作为器件双发光层的有效复合,并研究了其发光机理.当BCP层的厚度为2.0nm时,获得了稳定的白色发光;该器件在6V电压下启亮,20V电压时最大发光亮度达到130cd/m2,电流效率为0.224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空穴阻挡层 2-对联苯-8-羟基喹啉 2 9--4 7--1 10-菲咯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鸿 蔡建伟 +1 位作者 陈耀来 李华彬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0-1325,共6页
自从1987年美国Kadak公司C.W.Tang及其合作者首次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得到了在较低直流电压(约10V)驱动下高亮度(1000cd/m^2)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来,以8-羟基喹啉为配体的有机金属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就一直成为人们... 自从1987年美国Kadak公司C.W.Tang及其合作者首次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得到了在较低直流电压(约10V)驱动下高亮度(1000cd/m^2)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来,以8-羟基喹啉为配体的有机金属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就一直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年来,人们不断对8-羟基喹啉配体进行化学修饰,在喹啉环结构上引入不同基团,改变分子轨道中HOMO和LUMO能级差,使配合物发光峰改变,成功合成出各种发不同荧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呋喃乙烯-8-羟基喹啉 5-((4-甲氧)氮烯)-8-羟基喹啉 锌配合物 荧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甲酰基-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现状
17
作者 朱月泉 艾小康 +1 位作者 宴小红 胡卫铭 《化工中间体》 2010年第4期23-26,共4页
本文综述了7-甲酰基-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其衍生物在杀菌、抗菌药物,荧光及磁性材料等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关键词 7-甲酰-8-羟基喹啉 合成 荧光 磁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7—(2,4—二羟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铁(Ⅲ)的分析性能研究
18
作者 刘虹 熊国华 黄坚锋 《九江师专学报》 1993年第6期19-22,共4页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7—(2.4——二羟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DBA8Q5S)与Fe^(3+)的显色反应,适宜酸度范围为pH4.0~6.0,配合物的吸收峰为64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10~4,Fe^(3+)浓度在0~45μg/25ml服从Beer定律,配合...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7—(2.4——二羟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DBA8Q5S)与Fe^(3+)的显色反应,适宜酸度范围为pH4.0~6.0,配合物的吸收峰为64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10~4,Fe^(3+)浓度在0~45μg/25ml服从Beer定律,配合物的配位比M:R为1:2和1:3,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用于抗坏血酸中微量铁的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法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剂 分析性能 光度分析 7-(2 4-羟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显色反应 分析化学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细叶鸢尾中二氢黄酮的含量
19
作者 杨阳 刘少静 +1 位作者 杜强 赵长琦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862-865,共4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细叶鸢尾中一种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活性的二氢黄酮:5,2',3'-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方法采用Agilent 1260HC-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细叶鸢尾中一种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活性的二氢黄酮:5,2',3'-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方法采用Agilent 1260HC-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 ·min^-1,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25℃。结果该二氢黄酮在37.6~188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回收率为101.26%(RSD=1.17%)。测得该活性化合物在细叶鸢尾中的含量非常高,6批药材中的含量为57.70~59.35 mg·g^-1。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适用于细叶鸢尾中5,2',3'-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鸢尾 氢黄酮 5 2' 3'-羟基-6 7-氢黄酮 老年痴呆症 RP-HPL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光谱分析铝合金中痕量铍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干宁 王峰 巫远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铍的方法。利用偶氮砷酸类试剂7-(2′-胂酸基-5′-羧酸)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H2L)与Be2+形成螯合物,该螯合物可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而Al3+则不被保留。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建立了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铍的方法。利用偶氮砷酸类试剂7-(2′-胂酸基-5′-羧酸)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H2L)与Be2+形成螯合物,该螯合物可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而Al3+则不被保留。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C18柱洗脱液中的Be2+的螯合物,从而实现铝合金中铍的分离检测。最佳实验条件为:采用pH=3.0的5%H2L水溶液螯合Be2+,水相上柱,用2mL体积比为50%的甲醇/水溶液作为洗脱液。结果表明:经过C18柱固相萃取可以去除Al3+的干扰,Be2+的测定范围为0.05~16μg/L,检出限为0.025μg/L,加标回收率为92%~108%。应用该法于铝合金标样中铍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7-(2′-胂酸-5′-羧酸)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