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8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ype 8,CPS8)分子大小对多糖蛋白结合物物理化学(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结合效果最优的多糖蛋白结合物进行抗原一致性评价。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目的评价8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ype 8,CPS8)分子大小对多糖蛋白结合物物理化学(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结合效果最优的多糖蛋白结合物进行抗原一致性评价。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不同分子大小的CPS8;采用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硼酸酯活化法,制备以白喉类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为载体的CPS8蛋白结合物CPS8-CRM197,并检定其理化性质;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及核磁共振碳谱分析降解前后多糖糖链结构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抑制ELISA评价CPS8-CRM197结合物的抗原一致性。结果高压均质法制备的CPS8相对分子质量在69000~268000;CPS8相对分子质量>200000时会过度交联,<100000时结合效果较差;CPS8在相对分子质量100000~200000之间的CPS8-CRM197结合物游离多糖含量均<10%,游离蛋白含量均<5%。核磁共振氢谱及核磁共振碳谱结果表明,降解前后多糖糖链结构未发生改变,特异基团得到完整的保留;抑制ELISA表明不同CPS8-CRM197结合物对8型肺炎球菌抗血清抑制的半数效应浓度在同一数量级内,分别为0.005、0.003、0.005μg/ml,抗原性具有一致性。结论多糖结合疫苗制备工艺中,应将CPS8分子大小控制在相对分子质量100000~200000之间,该范围内多糖所制备的多糖蛋白结合物理化性质较优、抗原一致性较好。展开更多
目的 比较不同分子大小的6A型肺炎球菌(serotype 6A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结合物和佐剂吸附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乙酸水解降低6A型荚膜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制备成水解物,水解物经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目的 比较不同分子大小的6A型肺炎球菌(serotype 6A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结合物和佐剂吸附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乙酸水解降低6A型荚膜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制备成水解物,水解物经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DAP)活化并与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酸酰肼衍生物TT AH 结合,制备成结合物。用Sepharose 4 Fast Flow 纯化结合物,并根据化学检测结果将结合物分为 K D 0.0~0.2、 K D 0.2~0.4、 K D 0.4~0.6等3个组分,每个组分分别以磷酸铝佐剂吸附,将吸附前后的各个组分按照每针次每只小鼠0.2 μg分别免疫小鼠,并采用ELISA检测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结果 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吸附前后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均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各组2、3针之间具有明显的加强效应。在吸附组和未吸附组中,3种不同分子大小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产生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各组分佐剂吸附后的结合物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未吸附组,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结合物的分子大小对小鼠体内抗体水平的产生没有明显影响;磷酸铝佐剂吸附对于不同分子大小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有一定的增强效应,但这种增强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8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ype 8,CPS8)分子大小对多糖蛋白结合物物理化学(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结合效果最优的多糖蛋白结合物进行抗原一致性评价。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不同分子大小的CPS8;采用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硼酸酯活化法,制备以白喉类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为载体的CPS8蛋白结合物CPS8-CRM197,并检定其理化性质;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及核磁共振碳谱分析降解前后多糖糖链结构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抑制ELISA评价CPS8-CRM197结合物的抗原一致性。结果高压均质法制备的CPS8相对分子质量在69000~268000;CPS8相对分子质量>200000时会过度交联,<100000时结合效果较差;CPS8在相对分子质量100000~200000之间的CPS8-CRM197结合物游离多糖含量均<10%,游离蛋白含量均<5%。核磁共振氢谱及核磁共振碳谱结果表明,降解前后多糖糖链结构未发生改变,特异基团得到完整的保留;抑制ELISA表明不同CPS8-CRM197结合物对8型肺炎球菌抗血清抑制的半数效应浓度在同一数量级内,分别为0.005、0.003、0.005μg/ml,抗原性具有一致性。结论多糖结合疫苗制备工艺中,应将CPS8分子大小控制在相对分子质量100000~200000之间,该范围内多糖所制备的多糖蛋白结合物理化性质较优、抗原一致性较好。
文摘目的 比较不同分子大小的6A型肺炎球菌(serotype 6A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结合物和佐剂吸附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乙酸水解降低6A型荚膜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制备成水解物,水解物经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DAP)活化并与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酸酰肼衍生物TT AH 结合,制备成结合物。用Sepharose 4 Fast Flow 纯化结合物,并根据化学检测结果将结合物分为 K D 0.0~0.2、 K D 0.2~0.4、 K D 0.4~0.6等3个组分,每个组分分别以磷酸铝佐剂吸附,将吸附前后的各个组分按照每针次每只小鼠0.2 μg分别免疫小鼠,并采用ELISA检测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结果 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吸附前后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均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各组2、3针之间具有明显的加强效应。在吸附组和未吸附组中,3种不同分子大小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产生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各组分佐剂吸附后的结合物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未吸附组,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结合物的分子大小对小鼠体内抗体水平的产生没有明显影响;磷酸铝佐剂吸附对于不同分子大小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有一定的增强效应,但这种增强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