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1—2022年广西面板数据分析
1
作者 邓爱民 董金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全面和准确掌握景区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2001—2022年的广西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全面和准确掌握景区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2001—2022年的广西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广西A级旅游景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其空间形态发生了“由差异—无明显差异”变化、方向分布均为“东北—西南”趋势和空间分布方向性在逐渐减弱的特征;空间密度上呈现出散点向线状和带状演变的特征,构成了三地两带一中心旅游新格局的主要轮廓;资源本底、自然环境、经济产业和社会环境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能力具有动态变化特征和上升趋势;自然旅游资源、植被指数、三产比重和常住人口影响能力呈现出动态变化和上升趋势;人文旅游资源和GDP影响能力也具有动态变化,但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形起伏、河流水系、通车里程和城市园林绿化影响能力相对稳定,但前两者表现出略有上升的趋势。结果可为明晰广西A级旅游景区空间演化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也为当下广西文化旅游产业政策、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a级旅游景区 时空分布 演变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州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徐静 游春梅 李应鑫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1期159-166,共8页
文山州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厘清文山州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推进跨境旅游和优化当地旅游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文山州为例,基于ArcGIS平台使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方法与地理探测器对文山州A级旅游... 文山州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厘清文山州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推进跨境旅游和优化当地旅游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文山州为例,基于ArcGIS平台使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方法与地理探测器对文山州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旅游景区分布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文山州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北多南少,东多西少,集中分布在海拔1 000~2 000 m范围地势低平的区域;最邻近指数为R=0.710 187,R<1,说明A级旅游景区点状要素趋于凝聚分布,普者黑景区是5A级景区的核心地区;地理探测器解释了文山州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异受河流与地形地势的影响最强,交互探测的结果表明文山州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景区的空间布局起到了协同增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州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黄镇 陈波 李松林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空间发展的基础。以贵州省的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和基尼系数等方法,深入探讨贵州省570个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 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空间发展的基础。以贵州省的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和基尼系数等方法,深入探讨贵州省570个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对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聚集性特征较为显著,呈现出“核心聚集,外围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高级别旅游景区分散程度高且分布范围广,导致向心力弱;空间密度上呈现显著不均匀性,整体呈现出“中部核心、以点带面、轴线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受到资源禀赋分布、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区生产总值、交通条件、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时空异质性研究
4
作者 陈玲玲 吕宁 汤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演化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目的地多尺度、景区多等级及空间非稳定现实,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1年,3A、4... 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演化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目的地多尺度、景区多等级及空间非稳定现实,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1年,3A、4A是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结构主体;上海、杭州、湖州、南京、安庆、金华、温州和台州的各级景区发展均较好.(2)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集聚性显著,逐渐形成“几”字形高密度景区带结构;各等级景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东南-西北方向分布格局;城市尺度上,各等级景区都趋于均匀分布.(3)至2019年,影响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因素包括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地交通及社会经济条件.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a级旅游景区 时空异质性 尺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欧阳正宇 尚婧 丁素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0期254-260,共7页
旅游景区空间布局合理性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根本保障。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探究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格局及具体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时间演变上,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等级呈“两端少中间... 旅游景区空间布局合理性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根本保障。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探究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格局及具体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时间演变上,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等级呈“两端少中间多”的纺锤形结构分布,分为2007—2015年稳定增长和2016—2022年快速发展两个阶段;空间分布上,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空间分布密度以兰州市和天水市为核心的“双核多增长极”集聚格局,空间分布方向呈西北-东南向,椭圆重心轨迹呈“Z”字形移动轨迹,历年重心点均位于兰州市西北部;影响因素上,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格局受自然环境、旅游经济和社会政策共同作用,其中,旅游经济的影响力占据主导,社会政策的影响力逐步提升,自然环境的影响力趋于稳定。基于此,提出“一核两翼多廊道”的发展构想,为甘肃省旅游景区空间格局优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何云玲 刘沐筱 宋昊南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6期6-11,共6页
文章以黑龙江省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估计法、GIS空间分析技术等进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基于自然环境、社会状况、经济发展等数据分析景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黑龙江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为典型的随机型分... 文章以黑龙江省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估计法、GIS空间分析技术等进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基于自然环境、社会状况、经济发展等数据分析景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黑龙江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为典型的随机型分布,集聚性呈单一极核式。在全省范围内,A级旅游景区存在空间关联性,且其冷热点区存在空间分异性,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时空格局演化受自然环境、社会状况及经济发展等三大方面内外部力量的共同影响,生产总值、三产占比和旅游收入是影响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是影响黑龙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格局及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发梓 林玉英 +5 位作者 李嘉政 梁舒琴 林欣 吴宇睿 李晓静 罗佳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22-530,共9页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厘清其时空格局和可达性,对优化旅游景区建设以及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数据,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距离指数、核密度指数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厘清其时空格局和可达性,对优化旅游景区建设以及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数据,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距离指数、核密度指数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格局,并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和空间关联方法,分析县域单元可达性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总体上,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具有集聚型特征,呈东北—西南方向的分布态势。(2)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的可达性整体较优,所有旅游景区的平均可达时间为0.35 h左右,人文旅游景区的可达性总体上优于自然旅游景区。(3)不同类别旅游景区的县域可达性热点区呈集聚格局,主要呈带状沿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冷点区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南平市的光泽县、邵武市,三明市的清流县,漳州市的平和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时空分布 可达性 空间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
8
作者 常艳萍 李玉娟 彭仕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本文基于Arc GIS 10.2软件,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如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深入探究贵州省570个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在各市(州)之间呈现出集聚型分... 本文基于Arc GIS 10.2软件,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如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深入探究贵州省570个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在各市(州)之间呈现出集聚型分布状态,空间分布不均衡。(2)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在不同区域核密度值差异显著,热点区域只分布在遵义市,冷点区分布在贵阳市和铜仁市,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较热点区和冷点区面积占比较大。(3)地理探测器解释了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异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强,接待能力影响最弱。交互探测器表明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异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因素起到了协同增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核密度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雪岩 夏梓洋 +2 位作者 邵立伟 冯旭蓉 邓浩 《甘肃科技纵横》 2024年第6期50-57,共8页
为研究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特征,文章基于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重心迁移、随机森林模型对甘肃省2012—2023年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3年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数量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为研究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特征,文章基于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重心迁移、随机森林模型对甘肃省2012—2023年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3年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数量呈稳步增长的态势;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整体呈“链珠式,两级多核”的分布格局,且东南区域旅游景区分布密度较为集中,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重心自2012—2023年大致沿西北向东南方向发生迁移;游客接待人次、星级酒店数量和年累计降水量是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格局中3个重要的正向因子,而温度和海拔是2个制约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时空演变特征 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可达性特征研究
10
作者 林梅 李云珠 曹辉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6-96,共11页
基于ArcGIS技术,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测算福建省449个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可达性和县域单元整体可达性,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县域可达性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A级景区整体空间格局呈现“省域东部以及东南部多而密集,其他区域相... 基于ArcGIS技术,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测算福建省449个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可达性和县域单元整体可达性,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县域可达性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A级景区整体空间格局呈现“省域东部以及东南部多而密集,其他区域相对分散”的特征;全省景区平均可达时间为43 min,60.7%的景区可达性在60 min以内.从结果来看,人文景区比自然景区整体可达性好,可达性具有交通指向性;景区在县域单元内的空间可达性呈集聚分布,可达性的热点区域集中在福建省东部与东南部,呈现双核心集中分布,但空间面积占比较小;次热点区分布在福建省北部、中部、南部以及西部地区,呈现多片区集中分布,空间面积占比最大;冷点区分布在福建省东部、东南部、西北部等地区,分别呈现带状分布、多片区集中分布以及双核心集中分布,空间面积占比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达性 ARCGIS a级旅游景区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11
作者 邱以澄 程尧凡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1-37,共7页
以福建省496个A级旅游景区为例,提取携程网游记中旅游者的流动轨迹,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全省A级旅游景区的网络结构进行探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网络密度水平整体偏低、网络效果较差,呈现出总体分散-局部紧密的网络整体特征。(2... 以福建省496个A级旅游景区为例,提取携程网游记中旅游者的流动轨迹,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全省A级旅游景区的网络结构进行探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网络密度水平整体偏低、网络效果较差,呈现出总体分散-局部紧密的网络整体特征。(2)厦门市鼓浪屿旅游区、武夷山市风景名胜区、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景区、福建土楼(南靖)旅游景区和泉州市清源山景区等5A级景区凭借高中心度占据网络中心位置,网络整体呈中心集聚-组团分布的多核心辐射状态。(3)具有优越交通位置要素和丰富自然人文资源禀赋的景区节点占据网络结构洞的位置,与更多的网络成员形成联结,在网络中占据主导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社会网络分析法 网络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牛俊杰 赵乐 +1 位作者 周雨菡 侯小萌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2期108-112,共5页
以汾河流域106个A级旅游景区为样本,综合运用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探究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A级旅游景区为聚集分布且分布较为集中。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分布密... 以汾河流域106个A级旅游景区为样本,综合运用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探究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A级旅游景区为聚集分布且分布较为集中。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分布密度不均衡,形成太原市区、榆次区西北部一个高核密度区和太原盆地、晋南盆地两个次核密度区。从整体空间分布的角度来看,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密度整体呈现中游较多、下游次之、上游较少的整体特征。影响汾河流域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30
13
作者 王洪桥 袁家冬 孟祥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5-903,共9页
基于东北地区2009年、2012年和2015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相关分析等数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均衡度和密度等方面对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基于东北地区2009年、2012年和2015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相关分析等数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均衡度和密度等方面对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009年、2012年、2015年3个时段,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且集聚程度具有先强后弱的演变特征;(2)省会城市和主要交通节点城市附近A级旅游景区核密度较大;(3)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东北三省A级旅游景区核密度增强区域扩散较快,但蒙东地区变化较慢;(4)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很大,其中地形地貌、水文是影响A级旅游景区分布的内生因素,而社会经济水平、交通等是重要的外推动力,对A级旅游景区分布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通 刘春玲 +2 位作者 马晓倩 张书理 刘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3-228,233,共7页
以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数学方法的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空间维度上。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凝聚型... 以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数学方法的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空间维度上。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凝聚型,但已经较接近于随机分布型;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分布不平衡的特征,保定、唐山、张家口、石家庄、秦皇岛地区分布密度较高,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扩散特征;(2)时间维度上。河北省A级景区增长态势出现3个波段,即"较快增长期"(2000—2005年)、"平缓增长期"(2005—2008年)、"快速增长期"(2008—2014年),景区内部的发展呈现出非均匀的分层级的差异特征;景区分布重心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程度地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偏移,景区等级与景区分布均匀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河北省 时空分布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邦耀 宋玉祥 +1 位作者 李国柱 李汝资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4期477-479,共3页
以吉林省12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型分布,景区点密度布局不均衡。2旅游景区在各个行政区之间呈现非均匀的集中分布态势。3吉林省... 以吉林省12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型分布,景区点密度布局不均衡。2旅游景区在各个行政区之间呈现非均匀的集中分布态势。3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经济腹地发展水平、民族文化、交通条件和政府行为决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分布结构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 被引量:263
16
作者 朱竑 陈晓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7-615,共9页
旅游景区是地球表面上一类特殊的景观类型,而A级旅游景区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等级分类系统。它的设立和评比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业已发挥巨大的作用。且自旅游景区评A以来,随着各级政府的日趋重视,旅游景区评A在全国得到广泛认同,... 旅游景区是地球表面上一类特殊的景观类型,而A级旅游景区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等级分类系统。它的设立和评比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业已发挥巨大的作用。且自旅游景区评A以来,随着各级政府的日趋重视,旅游景区评A在全国得到广泛认同,进而使A级旅游景区分布的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以现有2286个中国A级旅游景区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看似毫无组织的全国A级旅游景区其实是有其内在的空间分布规律性的。它两端稠密、中间稀疏的整体分布格局是伴随着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无论是在空间组织上还是在时间演变上,A级旅游景区都与人口分布、地形地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和配比性。虽然中国31个省份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情况各有差异,但其组成结构仍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且越来越呈现出不断分散的趋势。总体看,中国各省份都存在着旅游景区的组团形态,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A级旅游景区向无序化方向发展。研究对目前中国A级景区的分布状况与资源间的错位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a级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分布 分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与优化 被引量:61
17
作者 王雯萱 谢双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整合湖北旅游资源,运用图表法、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了湖北省125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资源、行政区、交通、水系等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旅游景区趋于集聚型分布,以武汉市为中心呈现出一定的集聚规... 为了充分利用、整合湖北旅游资源,运用图表法、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了湖北省125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资源、行政区、交通、水系等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旅游景区趋于集聚型分布,以武汉市为中心呈现出一定的集聚规律;绝大多数旅游景区属于自然资源导向型;各地市(州、林区)景区的数量和等级组成、空间结构特征不同;旅游交通网不够完善;旅游景区有较明显的沿长江及其支流分布的趋势。进一步探讨了湖北省旅游景区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格局 优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佳运 高敏华 刘海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8-142,共5页
选取新疆2007年与2014年的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A级景区的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Moran′s I指数,综合运用ArcGIS与GeoDa软件,系统分析了新疆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禀赋条件、政府旅游政策、景区辐射... 选取新疆2007年与2014年的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A级景区的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Moran′s I指数,综合运用ArcGIS与GeoDa软件,系统分析了新疆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禀赋条件、政府旅游政策、景区辐射影响在新疆旅游景区结构演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新疆旅游景区在整体结构上呈现出聚集分布,由相互孤立集中逐渐演变为集群外扩的分布格局;(2)旅游景区在区域间表现为不均衡状态,个别单核孤立发展已转变为多核集群发展格局,"五区三线"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已成系统体系;(3)旅游景区之间的负相关性增强,区域之间辐射力度有限导致差异明显,但整体空间结构趋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时空演变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5A级旅游景区发展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袁露 杨彦平 王继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1-306,共6页
5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地建设的最高标准,研究其发展特征,对指导区域旅游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发展变化特征;运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相关分析等... 5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地建设的最高标准,研究其发展特征,对指导区域旅游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发展变化特征;运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和SPSS交叉分析方法对5A级旅游景区类型及变化进行了全面剖析.结果显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保持缓慢增加,但年度增加量呈现递减的趋势;空间分布属于凝聚型、区域分布均衡性低、省际差异性大,且随时间变化呈现不断集聚的趋势;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旅游经济关系密切;景区类型所占比例趋于均衡,呈现多元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类型 发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慧慧 史春云 +2 位作者 仇方道 冯亮 孙勇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以淮海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分析了淮海经济区358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呈凝聚型空间分布;空间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区域总体特征、两纵三横的... 以淮海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分析了淮海经济区358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呈凝聚型空间分布;空间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区域总体特征、两纵三横的轴线特征和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从具体景区分布看,沿海沿河地区、铁路沿线地区以及连云港、徐州、枣庄、济宁和泰安等主要城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密度较高.根据景区空间分布特征,从旅游资源、交通、经济和区位等因素对成因及空间结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