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DD起搏器以DDD、AAI模式起搏及开启A—V间期滞后搜索功能或具备心室起搏管理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方田 尹小妹 《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68-269,共2页
患者男性,63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1年。起搏器设置的基本周期为1000ms,频率60~125次/min,A—V间期150~400ms。心电图(图1)上行MV,系20:38记录,
关键词 DDD起搏 aai模式起搏 心室起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管理 搜索 临床诊断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I起搏的临床应用观察
2
作者 徐文莉 郭新贵 林宪如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心房起搏 aai模式起搏 起搏特征 病态窦防结综合征 S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最少化心室起搏的MVP功能
3
作者 王立群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01-307,共7页
心室的泵血功能依赖于心室激动顺序,通过正常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下传的电激动引起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和泵血功能往往最佳。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类似于左束支传导阻滞,可使QRS时限延长、心室收缩不同步,进而导致心室重构和心功能受损。大... 心室的泵血功能依赖于心室激动顺序,通过正常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下传的电激动引起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和泵血功能往往最佳。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类似于左束支传导阻滞,可使QRS时限延长、心室收缩不同步,进而导致心室重构和心功能受损。大约77%的窦房结病变患者的房室传导及室内传导功能良好,如果强制右心室心尖起搏,使心室收缩不同步就可能增加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以及死亡的风险。临床研究已经证实AAI/R模式起搏能够获得最佳的临床预后,可减少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的风险,但窦房结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仅置入AAI/R单腔起搏器亦存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 MVP功能 心室起搏支持下的aai/R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