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Agent模型的网络协同探测系统
1
作者 刘妍蕾 李勇 +2 位作者 韩俊飞 王鹏 王蓓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2,共8页
【目的】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网络探测技术因效率和准确性不高,难以适应复杂的网络管理需求。尤其在电力通信网中,网络流量、结构和负载的统计与管理变得复杂,导致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网络管理技术人员难以迅速提出有效的... 【目的】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网络探测技术因效率和准确性不高,难以适应复杂的网络管理需求。尤其在电力通信网中,网络流量、结构和负载的统计与管理变得复杂,导致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网络管理技术人员难以迅速提出有效的补救方案,影响互联网服务质量和社会秩序。因此,提出了基于多Agent模型的网络协同探测系统,旨在提高网络探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通过综合使用主动和被动探测的网络拓扑算法,并集成多种Agent和动态决策机制,显著提升了网络探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主动式探测技术利用Traceroute算法发现网络中的活动设备和开放端口,而被动式探测技术根据SNMP等协议收集网络流量中的详细信息,两者结合获得更完整的网络资产视图。设计了融合主动式与被动式网络探测技术的模块部署与技术架构,并建立了分布式探测系统组织结构。【结果】仿真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环境和流程下,与单一的被动式和主动式网络探测系统相比,网络协同探测系统在耗时较少的情况下,具有更强的通信性能和更短的探测时间。【结论】网络协同探测系统在仿真实验中展现出优越的通信性能和探测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探知到更多的主机,且数据流量更大,覆盖范围更广,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际测试中,在包含多种操作系统的复杂网络环境下,基于多Agent模型的网络协同探测系统探知到的主机数量最多,且能够明确主机操作系统的组成。该系统不仅提高了网络探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网络管理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对网络安全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能够满足广泛工程需求的网络协同探测系统而言,其理论机理及探测时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优化和提升空间,这也是网络探测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探测 多AGENT模型 拓扑信息 决策算法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通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社交网络平台的多模态网络欺凌检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李猛坤 李柯锦 +3 位作者 王琪 袁晨 吕慧颖 应作斌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欺凌问题日益突出,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多样化网络表达形式提高了网络欺凌的检测和治理难度.构建了一个包含文本和图片的中文多模态网络欺凌数据集,将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欺凌问题日益突出,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多样化网络表达形式提高了网络欺凌的检测和治理难度.构建了一个包含文本和图片的中文多模态网络欺凌数据集,将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与ResNet50模型相结合,分别提取文本和图片的单模态特征,并进行决策层融合,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检测,实现了对网络欺凌与非网络欺凌2个类别的文本和图片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网络欺凌检测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出包含文本与图片的具有网络欺凌性质的社交网络帖子或者评论,提高了多模态形式网络欺凌检测的实用性、准确性和效率,为社交网络平台的网络欺凌检测和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 多模态 特征融合 检测模型 社交网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纹分形维数的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的神经网络模型
3
作者 龚囱 戚燕顺 +4 位作者 缪浩杰 肖琦 熊良锋 曾鹏 赵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6,共10页
针对试错法在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繁琐耗时,且无法定量评价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裂纹匹配程度等局限性,统计并分析了近10年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盒计数法获取了数值模拟试验、室内试验所得破坏后岩石表面... 针对试错法在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繁琐耗时,且无法定量评价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裂纹匹配程度等局限性,统计并分析了近10年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盒计数法获取了数值模拟试验、室内试验所得破坏后岩石表面裂纹分形维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宏观弹性模量、宏观泊松比、峰值强度和裂纹分形维数等4个参数为输入层,黏结弹性模量、黏结法向与切向刚度比、黏结内聚力、黏结内摩擦角、黏结抗拉强度和摩擦系数等6个细观参数为输出层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分析了考虑与不考虑裂纹分形维数时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预测精度与泛化性能,测试集输出数据与期望值误差约为3.34%。(2)将裂纹分形维数纳入神经网络模型后,数值模拟所得弹性模量、峰值应力与泊松比等宏观参数与室内试验结果的误差小于3.00%,优于不考虑裂纹分形维数标定结果。(3)该方法可定量保障数值模拟所得裂纹不规则性与室内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现有神经网络模型细观参数标定结果的修正。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效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颗粒流 平行黏结模型 参数标定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GCN-混合式图卷积网络:用于三维CAD模型的加工特征识别
4
作者 王洪申 王尚旭 强会英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为解决CAD/CAPP/CAM集成过程中,三维CAD模型加工特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图卷积网络(Hybrid spectral domain and spatial domain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s, SSGCN)的特征识别算法。以三维模型的面为节点,边为节点间的连接关系... 为解决CAD/CAPP/CAM集成过程中,三维CAD模型加工特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图卷积网络(Hybrid spectral domain and spatial domain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s, SSGCN)的特征识别算法。以三维模型的面为节点,边为节点间的连接关系,构建图数据结构。提取面的几何属性信息,自定义编码构建节点属性矩阵,作为网络的输入。提取图结构的邻接矩阵、度矩阵等构建混合式图卷积网络。通过Python-OCC相关算法以及布尔运算,设计了一种批量生成带有面标签的加工特征模型数据集算法。使用带有面标签的加工特征模型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对加工特征模型进行测试,得到很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模型 图卷积网络 加工特征识别 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QVAR模型的中国金融机构尾部关联网络特征与系统性风险研究
5
作者 许启发 蒋翠侠 汤彬彬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2,共17页
基于LASSO-QVAR模型,筛选金融机构之间有效关联,构建有向加权尾部关联网络,可以从系统视角揭示系统性风险动态特征。一方面,通过尾部关联网络构造系统性风险计分及其贡献,以度量系统性风险水平与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一步从微观层... 基于LASSO-QVAR模型,筛选金融机构之间有效关联,构建有向加权尾部关联网络,可以从系统视角揭示系统性风险动态特征。一方面,通过尾部关联网络构造系统性风险计分及其贡献,以度量系统性风险水平与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探究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将尾部关联网络区分为正关联网络与负关联网络,分别提取网络整体特征以及网络节点特征,考察不同关联关系下网络特征的系统性风险预测能力。以2011—2022年32家中国A股上市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尾部关联网络具有时变特征,能够较好地吻合一些危机事件,银行业和证券业呈现出更为紧密的关联性,具有行业异质性。进一步,发现银行业风险共振(正关联网络)与风险分散(负关联网络)功能相较其他金融行业更强。第二,系统性风险计分可以作为量化系统性风险动态性的重要指标,系统性风险贡献主要集中于银行业与保险业,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公司治理水平能够显著影响到系统性风险贡献。第三,尾部关联网络特征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网络整体特征能够预测系统性风险大小,网络节点特征能够预测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尾部关联网络 风险计分 LASSO-QVAR模型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话题序列的网络热点数据挖掘模型研究
6
作者 冯莉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准确、高效地挖掘出网络热点话题,成为当前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界定话题序列的概念,并分析其在网络热点数据挖掘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提出一种基于话题序列的网络热点数据挖掘模型。...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准确、高效地挖掘出网络热点话题,成为当前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界定话题序列的概念,并分析其在网络热点数据挖掘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提出一种基于话题序列的网络热点数据挖掘模型。该模型可以对话题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合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网络热点话题的自动识别。仿真实验结果验证,基于话题序列的网络热点数据挖掘模型有效性较高,在准确率方面相对其他传统方法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序列 数据挖掘 网络热点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
7
作者 谢丽霞 史镜琛 +2 位作者 杨宏宇 胡泽 成翔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0-791,共12页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因果图提取、因果图与非因果图解耦、后门路径调整策略和因果关联图生成过程,构建用于训练GNN模型的因果关联图。其次,使用与目标因果关联图在相同数据分布下的影子因果关联图构建影子GNN模型,模拟目标GNN模型的预测行为。最后,使用影子GNN模型的后验概率构建攻击数据集以训练攻击模型,根据目标GNN模型对目标节点的后验概率输出推断其是否属于目标GNN模型的训练数据。在4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2种攻击模式下面对不同架构的GNN模型进行攻击时,攻击准确率最高为92.6%,性能指标优于基线攻击方法,可有效地实施成员推理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成员推理攻击 模型校准 因果推断 隐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影响模型的轨道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研究
8
作者 左忠义 刘泽宇 杨广川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有效识别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有助于分析轨道交通网络鲁棒性,并制定轨道交通网络抗风险预案,保障轨道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行。本文考虑轨道交通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选取连接重要度(DC)、路径重要度(BC)和可达重要度(CC)作... 有效识别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有助于分析轨道交通网络鲁棒性,并制定轨道交通网络抗风险预案,保障轨道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行。本文考虑轨道交通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选取连接重要度(DC)、路径重要度(BC)和可达重要度(CC)作为节点重要度的综合衡量指标;将现实轨道交通网络构造为相应拓扑网络,借助引力影响模型识别轨道交通网络关键节点,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网络性能差异,得出最佳引力影响半径与攻击策略;结合现实轨道交通网络,从引力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关键节点,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节点的重要度由目标节点与其他节点产生的引力作用组成;当引力影响模型的引力影响半径R=8,并选取动态攻击策略时,与R=7和R=9相比,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下降率分别提高13.25%和10.39%,网络客流效率相对大小下降率分别提高5.12%和6.71%;相较于FGM(融合引力模型)、GC(万有引力中心性指标)、KSGC(基于k-shell改进的万有引力模型)和考虑集体影响力的CI模型,引力影响模型在轨道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中有明显优势。此外,在攻击前30个节点后,北京市地铁网络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降低91.68%,网络客流效率相对大小降低86.17%,表明引力影响模型在北京市地铁网络中具有适用性与有效性。通过引力影响模型识别轨道交通网络中关键节点,可以为分析网络鲁棒性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为决策者制定网络抗风险预案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关键节点 引力影响模型 网络性能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水库库区水温模拟
9
作者 郑铁刚 吴茂喜 +3 位作者 张迪 金瑾 林俊强 孙双科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3,共10页
水温是影响水库水生态系统的“主因子”,了解库区水温分布及预测未来的水温变化对保护水库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水库水温结构复杂、实时预测困难的技术问题,该研究通过在传统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中... 水温是影响水库水生态系统的“主因子”,了解库区水温分布及预测未来的水温变化对保护水库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水库水温结构复杂、实时预测困难的技术问题,该研究通过在传统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中嵌入相关分析模块自动筛选模型的特征输入,并优化输出维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STM模型,并在溪洛渡水库工程开展了模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LS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最大值为0.63,纳什效率系数最小值为0.96,表明模型整体性能较好,能够精准地捕捉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2)基于改进LSTM模型的库区水温分布预测值和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EFDC)模拟值随时间的量值分布及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两者的库区表层年际误差值为-1.19~1.04℃,中层年际误差值为-1.06~1.68℃,底层年际误差值为-1.28~1.07℃,年际水温最大相对误差为8.3%;3)相较于EFDC模型多天的模拟时长,改进模型的计算时间缩短至几百秒,计算效率大幅提升,实现了水温分布的快速、实时精准预测。该研究通过改进LSTM模型,实现了深水水库垂向水温的高效预测,研究结果可为分层取水设施的优化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模拟 改进的长短期网络记忆模型 水温分布 相关性分析 水温预测 人工智能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深部磷矿岩体可爆性分级模型研究
10
作者 柴修伟 李成镇 +3 位作者 盛益明 徐玉萍 徐亮 金胜利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目前钻爆法仍是深部磷矿开拓掘进和回采的最高效方法。而磷矿钻爆法施工掘进水平长年维持在70~80 m/月,严重制约了掘进效率,因此对深部磷矿工作面开展矿岩体可爆性分级工作至关重要。以湖北宜昌某地下磷矿为研究背景,在现场进行了岩体... 目前钻爆法仍是深部磷矿开拓掘进和回采的最高效方法。而磷矿钻爆法施工掘进水平长年维持在70~80 m/月,严重制约了掘进效率,因此对深部磷矿工作面开展矿岩体可爆性分级工作至关重要。以湖北宜昌某地下磷矿为研究背景,在现场进行了岩体的纵波波速测试,开展了岩石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测量,得到了白云质条带磷块岩、致密条带磷块岩、泥质条带磷块岩和含碳泥质白云岩4种岩石的密度、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岩体完整性系数4项参数。通过调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将岩石密度、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作为输入,以可爆性等级作为输出,采用随机函数法产生大量的训练样本,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可爆性评价模型,实现了深部磷矿岩体可爆性分级。分级结果为白云质条带磷块岩和泥质条带磷块岩为中等可爆,致密条带磷块岩和含碳泥质白云岩为难爆。根据分级结果,可对采场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增强爆破效果,降低炸药单耗及矿石大块率,提高深部磷矿开采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磷矿 岩体可爆性分级 随机函数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的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信号延迟消除方法
11
作者 崔蕾 王同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3-549,共7页
为了解决受环境影响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信号的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延迟消除的方法。将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和小波神经网络(WNN)相结合,进行通信传输信号延迟的组合预测。根据延迟预测结果设计传输信号延迟消除流程... 为了解决受环境影响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信号的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延迟消除的方法。将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和小波神经网络(WNN)相结合,进行通信传输信号延迟的组合预测。根据延迟预测结果设计传输信号延迟消除流程的步骤和约束条件,并以此构建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的优化目标函数,引入免疫克隆蛙跳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取最优的传输方案。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延迟预测误差和端到端延迟误差低于0.01 s,能量消耗最大值为6.4 W,平均丢包率最大值为0.286%。上述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准确预测和消除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信号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传输信号 延迟消除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小波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R模型的大学生网络社交跨圈层意愿研究
12
作者 曲峡 王育晓 闫星宇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5年第3期60-68,98,99,共11页
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深入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交跨圈层意愿的形成机制,综合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分析信息窄化、信息过载、圈层文化、个性化推荐和信息素养等刺激因素如何影响其跨圈层意愿进而对跨圈层行为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 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深入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交跨圈层意愿的形成机制,综合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分析信息窄化、信息过载、圈层文化、个性化推荐和信息素养等刺激因素如何影响其跨圈层意愿进而对跨圈层行为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信息窄化对跨圈层意愿的负向影响不显著,圈层文化对跨圈层意愿具有负向影响,信息过载、个性化推荐和信息素养对跨圈层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大学生跨圈层意愿对其跨圈层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为打破信息茧房、促进大学生跨圈层交流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社交 S-O-R模型 跨圈层意愿 圈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向Poisson网络模型的渐近性理论
13
作者 罗敬 秦兆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研究了有向Poisson网络模型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渐近性理论.考虑当网络顶点的个数趋于无穷大时,推导出有向Poisson网络模型极大似然估计量线性组合的中心极限定理.此外,通过数值模拟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期望能够为有向加权网络模型的统... 研究了有向Poisson网络模型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渐近性理论.考虑当网络顶点的个数趋于无穷大时,推导出有向Poisson网络模型极大似然估计量线性组合的中心极限定理.此外,通过数值模拟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期望能够为有向加权网络模型的统计推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网络 Poisson模型 极大似然估计 中心极限定理 渐近正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分析模型研究
14
作者 周颖 《科学与信息化》 2025年第4期76-78,共3页
5G时代网络信息具有“多元化、隐晦化、复杂化”的特点,需要探究网络舆情分析方式。本文以多元信息的舆情采集降维、舆情信息的语义深度分析、网络舆情的智能预警提示等基本逻辑,为不同信息技术的嵌入提供了参考,有效解决了网络舆情中... 5G时代网络信息具有“多元化、隐晦化、复杂化”的特点,需要探究网络舆情分析方式。本文以多元信息的舆情采集降维、舆情信息的语义深度分析、网络舆情的智能预警提示等基本逻辑,为不同信息技术的嵌入提供了参考,有效解决了网络舆情中视频、图片等新形式的信息处理困难问题,并为深入了解公众舆情情感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有效缓解了舆情监管人员和部门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实现了网络舆情信息的智能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舆情 舆情分析 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15
作者 于承敏 娄东 +1 位作者 于承菊 赵海勇 《计算机教育》 2025年第1期193-197,共5页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案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探讨如何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案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探讨如何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目标,最后通过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说明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型 计算机网络 混合式教学 OBE理念 思维导图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
16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境的同构压力越强,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越明显。(2)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主要影响中心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水平;当中心企业同时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优势时,与上下游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联动效应越明显。(3)基于产业链联动效应行为特征视角,中心企业在绩效因素影响下,通过被动模仿行为提升双化协同转型水平。(4)根据异质性分析,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主要由下游客户端决定;当中心企业为非链主企业时,产业链联动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产业链 企业转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社会分工协作网络 同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门式墩优化方法及软件研发
17
作者 柏华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针对门式墩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多、计算耗时长、传统优化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基于BPNN代理模型和NSGAII遗传算法研发了预应力混凝土门式墩结构尺寸优化软件。首先,建立以结构工程数量为优化目标、安全指标为约束条件的结构尺寸优化... 针对门式墩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多、计算耗时长、传统优化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基于BPNN代理模型和NSGAII遗传算法研发了预应力混凝土门式墩结构尺寸优化软件。首先,建立以结构工程数量为优化目标、安全指标为约束条件的结构尺寸优化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有限元法构建门式墩训练样本集,采用拉丁超立方开展试验设计,建立BPNN神经网络代理模型;最后,采用NSGAII遗传优化算法对BPNN神经网络代理模型进行搜索,实现门式墩最优结构尺寸和钢束线形的搜索推荐。依托某门式墩结构设计,开展算法有效性和效率验证,结果表明,案例的优化时间由有限元法的45 h缩短至智能优化算法的15 min,优化算法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提高优化效率1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门式墩 结构优化 BP神经网络 代理模型 多目标优化 NSGAII算法 拉丁超立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研究——以港口物流为切入点
18
作者 林朝阳 《中国储运》 2025年第1期160-161,共2页
一、引言伴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产品多样化、便利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跨境电商凭借其自身的特点,顺应了这种需要。但是,对于跨境电商来说,除了网络平台的运作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物流保障体系[1]。在国际贸易中,港口是一个重... 一、引言伴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产品多样化、便利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跨境电商凭借其自身的特点,顺应了这种需要。但是,对于跨境电商来说,除了网络平台的运作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物流保障体系[1]。在国际贸易中,港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运行的有效性与优化决定着整个供应链的绩效[2]。本文以跨境电商物流为研究对象,以物流成本、时效性和服务质量为目标,研究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与工具,构建一种兼顾成本、时效性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的综合优化模型,为跨境电商物流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物流成本 供应链 港口物流 网络科技 产品多样化 综合优化模型 网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器动态特性集总参数-神经网络联合模型
19
作者 刘雪莱 刘子谦 +3 位作者 郑益谦 王强 李涛 上官文斌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58,415,416,共7页
为了描述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将集总参数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描述减振器非线性动态特性的集总参数-神经网络联合模型。首先,在减振器测试台架上对一个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测量,激励工况包括谐波激励和瞬态激... 为了描述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将集总参数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描述减振器非线性动态特性的集总参数-神经网络联合模型。首先,在减振器测试台架上对一个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测量,激励工况包括谐波激励和瞬态激励两大类,测试得到减振器的动态力响应;其次,提出了联合模型的集总参数建模方法与参数辨识方法,并使用谐波激励下的测试数据完成了模型参数辨识;然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补偿减振器的力-速度非线性特征;最后,使用联合模型计算在瞬态激励下减振器的输出力,并与集总参数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减振器联合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有效补偿集总参数模型的非线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联合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瞬态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连续非结构模型同步优化质量交换网络
20
作者 熊思恒 黄冬梅 +3 位作者 肖媛 黄晓璜 易智康 崔国民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5-645,共11页
质量交换网络是减少化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降低经济成本的有效手段,其集成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的同步优化模型,允许分流非等浓度混合与考虑流股再生的连续非结构模型(NSM)。连续非结构... 质量交换网络是减少化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降低经济成本的有效手段,其集成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的同步优化模型,允许分流非等浓度混合与考虑流股再生的连续非结构模型(NSM)。连续非结构模型预先不设置结构化参数,没有固定的匹配模式,使用连续的实数区间划分不同的流股,随机生成具体的实数代表传质单元在流股上的位置。连续非结构模型在形成质量交换网络结构方面非常随机与灵活,具有极广的搜索域。在此基础上,使用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RWCE)同时优化连续非结构模型中的整形变量与连续变量,该算法具有个体间独立进化的特点。最后通过三个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连续非结构模型结合启发算法可以得到低于目前文献最优的结果,能够灵活地表达复杂的质量交换网络结构,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交换网络 连续非结构模型 过程系统 优化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