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R指数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1
作者 金燕 孙源源 +2 位作者 张振中 朱陈 陈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4期2198-2199,共2页
目的研究ABR指数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EVB)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CEVB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奥曲肽或血管加压素)、内镜下套扎情况和临床结局(存活或死亡)。比较不同干预措施... 目的研究ABR指数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EVB)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CEVB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奥曲肽或血管加压素)、内镜下套扎情况和临床结局(存活或死亡)。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及临床结局的ABR指数,利用ROC曲线评价ABR指数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对ABR指数与临床结局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干预措施间ABR指数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ABR指数高于存活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R指数预测死亡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0.8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95%CI:0.708~0.894),最佳临界值为0.748,敏感度92.0%,特异度62.5%。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ABR指数与死亡存在相关性(r=0.26,P<0.05)。结论 ABR指数能较好地预测CEVB的临床结局,与死亡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干预措施间并未发现ABR指数有何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指数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